临床医学本科全程导师制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
2023-12-18潘秀懿卫昱燕郭小煜余婷
潘秀懿 卫昱燕 郭小煜 余婷
导师制培养机制这一概念最早由牛津大学的Wykeham W 提出,该理论的执行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价值,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在传统的本科授课行为模式基础上,设立本科全程导师制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导师制帮助学生培养科研思维、促进专业和学术水平,提高课余生活的丰富度,甚至帮助人格方面的塑造[2]。本科生导师制本质上的目的是开启一种全新且优质的教学服务,与当前素质教育核心机制相对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操作之间存在一些出入。对此,研究选择临床医学本科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本科全程导师制培养机制的具体实践效果,为后续该教学机制的实践和发展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1 年6—7 月,研究对象为华西临床医学院2018 届临床学院的80 名本科学生,其中男生53名,女生27 名。年龄21~23 岁,平均(22.3±0.3)岁,纳入标准:(1)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的本科学生。(2)2018 届学生。排除标准:没有报名参与临床医学本科全程导师制培养机制的学生。
1.2 方法
对研究纳入的80 名学生分配10 名带教导师,实施全程导师制教学。教学时长1 个月,学生需按照课程规划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每3 周与带教导师进行1 次会谈。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临床实践活动和科研任务。受教期结束之前,完善调查问卷内容并上交。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用临床医学专业自制的学生问卷调查表,问卷分5 大评分点:与导师交流满意度和交流频率、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科研创新领域满意度、临床实践活动满意度、人文素养培养满意度。调查表分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学生实名填写,以最终回收结果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
2 结果
2.1 与导师交流满意度
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有效率100%。在对与导师交流满意度的调查中,有53 名(66.25%)学生表示很满意,有11 名(13.75%)学生表示较满意,有16名(20.00%)学生不满意。
2.2 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满意度
在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满意度对比中,有66 名(82.50%)学生表示很满意。有11 名(13.75%)学生表示较满意。有3 名(3.75%)学生表示不满意。
2.3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领域的满意度
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领域的满意度调查中,有52名(65.00%)学生表示很满意,有10 名(12.50%)表示较满意,有18 名(22.50%)学生对此表示不满意。
2.4 临床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在对临床实践活动满意度调查中,有44 名(55.00%)学生表示很满意,有12 名(15.00%)学生感到较满意,有24 名(30.00%)学生感到不满意。
2.5 人文素养的培养满意度
在对人文素养培训满意度的调查中,有22名(27.50%)学生表示很满意,有15 名(18.75%)学生表示较满意,有43 名(53.75%)学生表示不满意。
3 讨论
3.1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机制的应用优势
本研究主要对本科医学生进行关于本科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对交流满意度、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创新能力培养满意度、临床实践活动满意度、人文素养满意度数据进行对应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数据反应本科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了解学生群体对该授课模式的态度。对研究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是对交流的满意度和专业课程学习满意度。满意度最高的是专业课程学习这一项,很满意的学生有66 名(82.50%),其次是交流满意度,有53 名(66.25%)学生表示很满意。该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带教导师的教学模式普遍配合,与导师有较频繁交流的学生其满意度调查结果也较好。沟通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导师培养机制中,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带教老师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穿插教学[3-5]。在讨论过程中,将一些诊断经验和临床经验充分传授给学生,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知识密度,还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凝练能力和知识应用水平[6-7]。
3.2 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的应用类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问题是导师角度。在本科生导师制应用过程中,导师是主体角色,导师的积极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本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了一系列有关导师的问题。首先是沟通问题,部分导师和学生主动进行沟通的频率不是很高[8]。进一步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总结,发现只有43 名(53.75%)学生对当前沟通表示很满意,该满意度的数据低于50%,表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在该教学机制中获取充分、积极的沟通。不满意的学生主要是认为导师的主动沟通率不高,多数都是学生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且沟通的效率不高。由此可见,当前导师制在交流和沟通中仍然有改进的空间,要加强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本科生导师大部分都是长期在一线进行工作的临床医生,并且除了临床工作之外,还要兼顾非常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导致部分导师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关注度不足。其次是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引导,本科层次的医学生很少有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与科研的距离则更加遥远[9]。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医学人才的重要指标[10]。尤其对于本科阶段的医学生来说,迫切需要在导师的带领下,掌握自主查阅文献的能力,扩宽课堂和见习过程所学内容,甚至进入实验室学习相关基础研究方法,以培养和提高科研思维[11]。其余不满意的学生表示,部分是由于学生本人对科研创新行为表示不感兴趣,或者认为自己的科研理解能力不足,以及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在科研培养和带领方面不积极,因此自己的科研能力难以得到较好的提升。由此可见,本科阶段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悟能力不足,是导致其在科研方面无法更进一步的关键。导师清楚地认识到本科阶段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的优劣势,因此除了自己本专业的内容和自身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学习的学生之外,大部分本科生在科研创新培养这一方面都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12]。导师精力有限繁杂的教学内容会影响导师对学生的深入指导。包括临床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引也是如此。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方面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导师在临床上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但是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于学生本身并没有太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学生,正在临床课程学习的中途,临床操作的机会较少[13]。本研究结果显示,感到比较满意的学生大多数认为在跟随导师学习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临床实践活动有所帮助,而不满意的学生则认为,临床实践活动贵在实践,与导师的指导关系不大,因此导师的教学对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并没有实际的帮助。不乏有学生认为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热情要高于对其临床技能方面指导的热情。导师虽然能够带领学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提供一些临床实践的机会,但实用场景很少,并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问题,在无法保证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时候,导师很少选择将学生投放到临床实践场景中去。由此可见,从导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指导本科生的过程中,无法将全方位引导做到实处,就目前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来看,导师与学生之间仍然存在不小的间隙,因此导师起到的专业课程和科研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反而最为突出,在其教学实践以及人文关怀方面并无太多的涉及[14]。所有调查结果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满意度最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导师平常与自己的沟通次数不多,因此除了在固定学科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外,在人文关怀或者医德意识的培养方面并没有很深入地引导和培养,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并没有与导师探讨过关于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人文素养方面的指导力较弱[15]。
第二部分的问题是从学生角度思考。本次研究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结果非常直观,并且在意见板块,很多学生直抒胸臆。通过归纳总结发现学生在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两点最主要的问题:其一,对导师态度的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依赖导师的教学,一部分学生选择回避导师。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在沟通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能动性,对导师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自我否定,教学效率因此受到了影响[16]。其二,学生对临床缺乏认识,本身导师制的最主要优势就体现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但是学生对临床实践操作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这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本能地出现害怕的心理。一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而放弃动手操作的机会,再加之没有系统地进行医德和人文方面的教育,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普遍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关系,进而弱化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凸显出的优势[17]。本科全程导师制的执行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并不能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以更为积极的心态面对导师。甚至于学生还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导师制的优势,所以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并不充分,这也是影响该教学制度执行的关键原因之一。
最后一部分的问题是本科全程导师制的整体实践过程主次并不分明,导师的选择、课程的安排、学生数量的对应情况以及临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问题衔接不够好。导致导师制执行过程中学生和导师之间不是平等且有效沟通的关系。
3.3 本科导师制培养机制的发展策略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策略分析。首先对于沟通不及时和无双向沟通这一问题,并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积极性。一是学生主动性表现并不平均,本科阶段还需做好大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18]。二是导师本身无法平衡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无法及时有效地对沟通情况给予保障。对此建议实行定期沟通机制,以1 周或者3 周为一个节点,让学生和导师在该节点内进行统一一致的沟通。学生可以提前交流和总结问题,在该时间段内向导师提问;导师也可以协调时间和任务,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沟通时间和空间。其次对临床时间活动表现不充分这一问题,首先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在学生接触基础医学知识时就对其进行专业能力的引导,因此要将临床实践活动分区域、分阶段地下放到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去,不需要让导师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学生也不需要突然接受临床实践任务的考验。这样一来,学生对实践学习的排斥心态会减轻,导师也能够尽可能多地扩展实践场所,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样化的临床环境,起到真正的实践教学作用[19]。最后本研究对学生医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基本空缺。因为在过去研究纳入的时间段内,导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引导很少。对于这一现象,研究考虑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纳入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突出专业性和人文关怀。大部分学生在本科受教育阶段缺乏基础的工作意识和临床概念。一切教材上的知识点在没有进行实践施展时都无法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影响,除了可以让导师以自身为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多在临床中观摩和实践,亲身感受,从而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心态,端正态度,培养自己的医德和人文素养[20]。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实践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在本科阶段强化学生的这一意识,对后续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全程导师制在本科阶段的实践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除了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双向沟通之外,还需要端正学生对教学、临床实践、科研的态度。要从本科阶段就树立起基本的临床实践意识,鼓励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临床技能。未来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用效率一定会不断提高,后续问题的解决仍然是该教育模式实践的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