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解析

2023-12-18

名家名作 2023年22期
关键词:浮士德歌德魔鬼

刘 青

《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欧洲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著名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描述了主人公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年少求学到追求爱情、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等不同的阶段。主人公代表了18世纪的德国知识分子,体现出他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书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是作者自身的经历,通过浪漫化的方式融入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当时德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的关键时期,各阶级以及各种文化的斗争将人性的善与恶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歌德在书中针对善与恶构建了不同的化身,并将浮士德塑造为善与恶的化身,作为人类的代表,这也是一种人性的思考。

一、《浮士德》的核心思想

《浮士德》的人物塑造是一种通过社会实现形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革命,是将感官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模式,形成一种生命平衡观。平凡的人物都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善的升华,但是最终发现,绝对完美的善并不是人性可以达到的,而是掌握在上帝手中的,必须通过上帝的恩宠才可以获得。浮士德一直没有丧失和忘却自己的本性,所以他不断地对抗着一切诱惑,去除自身恶的基因而追逐善,并消除欲望的干扰和影响,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境界,体现了人类向善的力量。

浮士德的灵魂最终没有被魔鬼带走,而是随着天使到达上帝面前,这个设定也说明最终善战胜了恶。浮士德的尸体由天使们引向天国,在那里看到了光明,这是上帝的指引,但是同时也离不开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努力的争取。而浮士德展现出来这种不屈精神和奋斗的人格,便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映射着资产阶级最终会取得最终的胜利[1]。

浮士德是作者虚构的艺术形象,他一直崇尚美好的事物和真理,在这条路上始终坚持不辍、自强不息。同时他也有欲望,在大部分情况下他更愿意安于现状、贪图享受,因此他本身是一个矛盾体,这也导致他一生都是在矛盾中度过。积极向上是他主要的精神动力,但是欲望的本性也被魔鬼靡菲斯特所利用,带领他堕落。最可贵的是他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反思,在错误的道路上迷途知返。在善与恶的纠缠中可以看到浮士德的不断蜕变,同时也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的两面性。浮士德代表的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同时也融入了歌德个人的思想。这个人物的塑造和经历也向读者揭示了真理的追求必须基于社会生活实践。

二、《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

在《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善与恶的表现比较模糊。作者歌德从三个方面塑造善与恶,同时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也可以引发人们的反思。他塑造了一个至善的形象上帝、至恶的形象魔鬼,也塑造了善与恶结合的形象浮士德,是人性的化身。三种不同的形象,实则都是为了人性的善恶分析服务,人在做选择时,是选择上帝的救赎,是沉迷于魔鬼制造的欲望假象,还是受人的本性驱使,也体现出人善与恶的矛盾性。

(一)上帝善的化身

人的灵魂发展中需要经过一个上升之路,识破假象后,从本质上感受善的意义。也就是人从出生后开始启蒙到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获得锻炼。在明确了善的本质之后,还要经过一条下降的路。灵魂完成修炼后要再回到原处,实现灵魂的转化。可以理解为人对善的追求,需要通过理论认知和实践两个阶段完成,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歌德在创作《浮士德》时对善与恶进行刻画的根据。浮士德的前六十年,主要是对各种知识的积累,之后则是对这些理论内容的实践。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书斋的理论学习还是后期的实践经历,都始终将善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同时也通过上帝这个角色的刻画将善具象化。

歌德从小熟读《圣经》,本应该对上帝有着虔诚的信仰,而他常常发表无神论的观点,但是在心中又存在对上帝的相信。他觉得这个世界的所有道德品质都是上帝给予的指引,并不是后天形成的思维产物,同时并非所有的心灵都能领悟道德美,这也是浮士德一直追求善的动力[2]。魔鬼的出现是为了抢夺浮士德的灵魂,对浮士德的这种认知给予否定,而上帝对浮士德的信任也并未出现动摇。善是人性中需要坚守的信念,也是寻求清明之境的关键。因此,上帝为浮士德提供了一个追求的目标,激发浮士德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奋斗,最终得到灵魂的救赎。

上帝不仅为浮士德指明追求善的目标,同时还派遣魔鬼为他助力。因为上帝知道人在追寻目标的路上并不是永远都会信念坚定,反而会经常松懈,而且容易在清闲的生活中沉沦,从而不思进取。魔鬼的出现可以对人类形成刺激和警醒,在魔鬼的帮助下,更容易激发人的奋进心理。因此,上帝创作魔鬼并不是对人类的打击,反而是因为他对浮士德充满信心,坚信魔鬼的出现会为浮士德提供更大的助益,也相信浮士德不会被魔鬼影响。在这部小说中,上帝是大善,也是人类在追求善的路上无法企及的高度。从古至今,尚没有一个人能完成对终极至善的追求。从西方的宗教理念来看,人们要求达到至善的目标,必须得到上帝的指引和恩宠。在浮士德去世后,他的灵魂已经离开了魔鬼的掌控,被上帝搭救,在上帝善良和爱的帮助下,庇护他进入天堂。这也说明浮士德的灵魂在最后能飞升天堂,是上帝对人追求善的思想和行为的肯定。

在这部作品中,浮士德虽然对上帝有敬仰,但是从他读《圣经》的态度上也能看出他并非绝对服从。最后浮士德也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即人性直接上升到至善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借助基督教这个途径和意象完成,否则会陷入迷茫。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人类要想实现至善的可能性很小,需要从理想主义方面创造出上帝的助力作用。

(二)魔鬼恶的化身

《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塑造中不仅塑造了上帝善的角色,同时也塑造了与善对立的形象,即魔鬼的恶。魔鬼靡菲斯特是一种消极的精神,在作品中的第一幕即是描述他在人间看到的苦难,他否定人间的所有美好,认为浮士德对善的追求是在做傻事。所以,魔鬼的视角与上帝完全是相反的。为了使浮士德死后的灵魂可以和自己走,他不断为浮士德灌输恶,指引他走向恶。因此,他利用浮士德的弱点,带他享受欲望的满足感。魔鬼与浮士德之间形成了一种恶的协议,这与西方的宗教信仰完全背道而驰,因为人们一心向善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死后可以远离地狱和魔鬼[3]。

同时在与浮士德的协议中魔鬼故意带他到一些肮脏的地方,比如在酒馆放肆地喝酒、飙脏话。在浮士德失去亲情和爱情时,他利用浮士德此时的脆弱,将他带到酒会上参与众人的狂欢,这些作为都是魔鬼要拉着浮士德堕落的证据。虽然魔鬼的行为让人厌恶,但是却不得不存在,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而且上帝允许魔鬼对浮士德进行诱惑和作恶。这是魔鬼与上帝的赌注,也是上帝对浮士德的信任。魔鬼认为只要对浮士德作恶,带领他感受这人世间丑恶的一面,并激发他的欲望,他一定会沉沦下去,放弃对善的追求。这种协议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人性本身就有恶的一面,贪欲的恶魔也一直存在于人的身体中,也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善与恶两个对立面。

上帝对魔鬼的恶是纵容和允许的态度,不仅是因为对浮士德的信任,还因为魔鬼的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魔鬼代表的恶并不是纯粹的坏,正如人无法达到至善,同样也不会存在至恶。浮士德第一次遇到魔鬼时,他对自己的介绍是,心里经常有恶的念头,但是实际上却经常做一些善事。他没有否认自己恶的本质,但是对自己行为的积极性也进行了肯定。浮士德一生都在追求善,因此恶本身就是他前进路上的阻碍。在这种对立面的征服中,每一次对欲望的控制都可以让浮士德完成一次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魔鬼为浮士德设下的障碍已经成为浮士德不断上升的阶梯。同时浮士德也充分利用魔鬼的恶促使自己不断向善。上帝则利用魔鬼的恶对浮士德追求善的信心和诚心进行检验,最终帮助浮士德的灵魂得到救赎。

此外,魔鬼的存在并不是完全恶的化身,他身上的一部分精神和行为也是值得肯定的。他对人性看得非常透彻,处事机敏。从他对资产阶级统治者以及朝臣们的讽刺与嘲弄可以发现他的很多观点都具有哲学意义,甚至远超于一些智者[4]。这不仅是魔鬼对社会的讽刺,也是作者本人对这个社会的哲学化认知。此外,在文学创作的形象塑造中,通过这种人物对比的矛盾性设置,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人性的丑恶。如果没有魔鬼的出现,如果一直以上帝的角度去引导浮士德向善,那么这份善意来得太容易,无法体现出浮士德精神的可贵性。

(三)浮士德是善与恶的综合体

在西方文学创作中,大部分神话故事元素都是从希腊神话中提取的。希腊神话中认为人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在人的创造中将善与恶两种灵魂同时注入人的身体,因此每个人都具有善和恶的两面性。西方在人性的解读中,会采用善与恶结合的辩证分析法进行分析。在浮士德善与恶的解读中,也无法从单一方面进行评价。

如果将魔鬼视为撒旦,浮士德则是提坦。浮士德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他对善的执着追求。他在求学、爱情、事业等各个方面的目标都是以善为基础的。但是最终每一个目标的终点都是以悲剧为结局,这些悲剧并没有让浮士德彻底消沉,反而使他不懈地努力,直面每一次失败,再重新出发。从他在书斋中学习知识到百年建功立业,无数次的失败都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让他重新获得勇气,为自己挣得一片天地。

在浮士德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作者赋予他更充沛的活力,使他在面临恶的诱惑时可以始终保持纯洁,在死亡后能够得到上帝的恩赐,被天使带到天上,实现永恒的救赎。浮士德身上的活力本身是善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他不断奋斗的动力,使他在遇到爱情时没有沉沦在肉欲的享受中,而可以清醒地控制自己。在政治的追求中,他面对功名和权力的诱惑时,也同样克制住自己的贪欲,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人在追求任何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都容易误入迷途,上帝允许魔鬼在浮士德身边,是允许人性中存在恶的因素,这与西方国家对人性的分析相符。从本质上分析,浮士德是善良和积极的化身。但是即使心存善念,浮士德在追求善的路上仍难免会出现迷茫和自我怀疑,这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难题。就像每个人的内心中都住着两个灵魂,一个灵魂沉迷于欲望难以自拔,另一个则要挣脱欲望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在《浮士德》中,人性是一种恶与善的结合体,是对立存在的。浮士德身上善与恶的结合是一种以善为追求却容易做出恶的行为,不同于魔鬼以恶为追求却可以做出善的行为。在恶魔的诱惑下,浮士德得以重新回到年少时代,重温与葛丽卿的爱情。浮士德也在爱欲的放纵下,最终害死葛丽卿。即使他一生追求善,在百岁之际仍然没有彻底消除恶念。他已经经历了那么多沧桑,对善与恶的看法更清晰,但是人的劣根性、贪念仍未消除。他拥有了海边的封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仍然对菩提树下一对夫妇的房子产生贪念,并害死这对夫妇。

这说明浮士德追求善,而且善在他的身体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但是仍然难以摆脱人性的恶。但是他又不是魔鬼,没有对恶的追求。他只是人,在人性中善与恶并存,这是连靡菲斯特这个魔鬼都懂的道理[5]。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事,人的本性会驱使人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这并不是恶的表现,而是人性的正当性和理性。因此在浮士德的塑造中,融入了善与恶两种灵魂,同时善与恶并存也推动了浮士德对善的追求,使人物的塑造更丰富,更能够体现出善与恶的本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18世纪末的德国处于一个黑暗的统治阶段,同时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态势,封建统治逐渐退出舞台,资本主义开始建立,在制度的新旧交叠中,人文主义也面临一定的动荡。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体现出一个人的善与恶。因此,歌德在《浮士德》的创作中塑造了至善、至恶以及善恶综合体三个形象。其中浮士德是善与恶的综合体,也是区别于上帝和恶魔的人类,他一生都保持着对善的追求,即使在魔鬼的诱惑下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始终保持积极、肯定、上进的心态,并在不断的失败和否定中最终迈上新的阶梯。其中对人善与恶的矛盾体进行了总结,形成一个灵与肉并存的真实人类形象。《浮士德》没有刻意地渲染上帝善的高尚,也没有刻意贬低魔鬼恶的丑陋,而是通过浮士德的塑造,使善与恶形成统一体,让人类的每一步成长和每一次抉择变得更珍贵。

猜你喜欢

浮士德歌德魔鬼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书影)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魔鬼也温柔
歌德的书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魔鬼鱼,翻啊翻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