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耕不辍六十载 春华秋实满庭芳*
——评刘志群先生的藏戏实践与研究

2023-12-18杨于卓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藏戏西藏戏剧

杨于卓

截止目前,藏戏研究相关著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学者当数刘志群。刘志群的藏戏研究与他在西藏近60年的生活和工作紧密相连,用他自己的话说,“终生浸在地球极地,终生与藏戏创作和研究结缘,沉潜于舞台上抑扬顿挫的戏曲人生,浮荡于现实中风起云涌的人生戏剧,不免感慨……”①刘志群.三重溯源而上——藏戏研究自述[J].戏曲研究,2013(10):408.。

刘志群,1940年出生于江苏启东,196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志愿进藏,这一进便是一生,直至今天他从未曾想过离开。启东,位于长江入海口,与上海隔江相望,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先萌芽的地方,开放和向外的理想追求是这方乡土融入个体的文化基因,这是刘志群毕业后没有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选择回乡的重要原因。启东,曾是“水、旱、蝗、汤(国民党汤恩伯部队)”四灾肆虐之地,也是苏北新四军根据地,他的大哥就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祖辈的荣光并没有泽被年幼的刘志群,童年的记忆是贫苦的,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烈士的弟弟,刘志群受到党和国家的诸多照顾。所以面对难得的学习机会,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刘志群是勤奋的,更是感恩的。刘志群的自述文章和访谈文章中,每每谈及一些求学细节令人动容,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他笔耕墨耘的起点。②玛加.黄海汉子刘志群和他的朝圣之路[J].西藏艺术研究,1992(09):56.怀着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刘志群在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小学时是少先队大队长,中学时担任学生会主席,高中毕业时就入了党,大学时担任团支书、党小组长。所以从名校毕业时,刘志群没有选择北京上海,也没有选择家乡南京,而是响应当时周总理和北京市市长彭真的号召,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志愿报名来到了最边远的西藏。

从启东到拉萨,从祖国最东部、最低平的长江出海口到最西部、最高峻的世界屋脊,刘志群就这样踏上了自己近60年的藏戏之路。

一、刘志群藏戏研究及其相关实践综述

1965年,刘志群毕业后来到拉萨,分配至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和藏戏艺人们朝夕相处,参与藏戏的创作和剧团的管理,这些工作使他对藏戏从全然不知到渐入门道,并最终促使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走向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刘志群编著出版的专著包括《中国藏戏艺术》(1999)、《藏戏与藏俗》(2000)、《西藏祭祀艺术》(2000)、《喜马拉雅丛书:雪域人之灵与神之魅》(2006)、《中国藏戏史》(2009)、《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2010)、《藏戏艺术巡礼》(2014)、《藏戏图文志》(2016)、《西藏艺术》(2017)等,中国知网平台署名期刊文章共计124篇。此外,还参与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西藏自治区志·文艺志》《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等书稿的编撰工作,担任主编或章节主笔。

1965年,对于西藏、对于戏曲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同年,陶铸①陶铸(1908—1969),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先后担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在对观摩学习京剧 《红灯记》的中南区戏剧界代表讲话时,提出禁演传统戏和演现代戏的主张。直至1966年4月18日,《解放军报》相关社论指出,经批准的现代戏只有《红灯记》等4个由江青领导排演的剧目,此后,全国的传统剧目及新编剧目被禁演。②赵聪.中国大陆的戏曲改革(1942—1967)[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110.1967年初,藏剧团全面停摆,此后一度解散。这对一腔抱负来到西藏的年轻的刘志群来说,是深受打击的。刘老师鲜少谈及这段悲伤的经历,只提到当时西藏文艺界传统文艺资料被大量封存、集中焚毁,他四处抢收了许多珍稀的零散资料,这些资料对他后来的理论研究颇有帮助。

1972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恢复重建,1973年刘志群参与创作歌颂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中型剧目《我是一个战士》,1975年参与移植京剧《红灯记》,后来还创作了大型现代藏戏《白云坝》、中型现代藏戏《鹰嘴岩》。

1978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时任副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刘志群主持传统藏戏复排工作。剧团组织老艺人回忆、口述、整理传统藏戏八大经典剧目原觉木隆演出本,并在此基础上改编排演。这一时期先后改编排演完成3个传统藏戏③继《朗萨雯波》后,改编的传统剧目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这两个戏曾于1983年赴青海、甘肃、四川三省巡演。。其中,与白姆一起改编的《朗萨雯波》在拉萨、日喀则多次巡回演出,好评如潮,引发多个民间戏团竞演的热潮。1980年在北京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此剧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和自治区文化局的奖励。刘志群说:

《朗萨雯波》仅仅是传统藏戏推陈出新的开端……但愿这个从冈底斯雪山的深处,年楚河的岸畔,来到首都汇报的“姑娘”,能给伟大祖国的各族人民,传达创造了灿烂古文化的藏族同胞们的真实风貌吧。④刘志群.从雪山来的“朗莎”姑娘[J].中国民族,1980(09).

《汤东杰布》可以看作刘志群藏戏剧本创作的最高峰,1986年始,他担任《西藏艺术研究》汉文版副主编,此后完全转向藏戏理论研究工作上。

1980—1985年,每年有1—2篇文章发表,从1986年起,刘志群进入理论写作的高峰期。到2006年,每年最少发表3篇文章,其中2006年发表8篇文章、1990年7篇文章,1996年、1997年、1999年年均发表6篇文章,到2011年,71岁的刘志群也发表有4篇文章,2015年,也有一篇文章发表。以上文章数量均以中国知网信息统计,除了专著和论文外,还有大量文字散落在各类报刊中,文章内容涵盖了藏戏研究的各个层面、不同角度,真正是硕果累累。

二、刘志群之于藏戏的突出贡献

1.编著《中国藏戏史》的重要意义及其理论贡献

刘志群的专著《中国藏戏史》①《中国藏戏史》同时为刘志群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2005年度资助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藏戏史论著作。这部《中国藏戏史》不仅是刘志群个人学术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广泛吸纳先贤研究成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整个藏戏研究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中国藏戏有了自己的“史”。

《中国藏戏史》于2009年出版,那时的刘志群已经69岁了。刘文峰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刘志群先生将自己的毕生献给了藏戏事业,《中国藏戏史》是他一生从事藏戏研究的结晶。曲六乙先生也在“序”中说:

《中国藏戏史》的编撰与面世,志群是以自己的青春为代价换取的,她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他的青春的洗礼,他的生命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我在拜读他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文字时,仿佛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以顽强的毅力推动着脉搏的跳动,嗅闻到劳动汗水、心血结晶的芬芳。②曲六乙.“朝圣”雪域藏剧的东海汉子,《中国藏戏史》序[J];刘志群.中国藏戏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09):8.

刘、曲二位先生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他们与刘志群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共同参与《中国戏曲志·西藏卷》的编纂工作,几十年的交流和情谊,使他们深深地理解刘志群坚持做藏戏研究的不易。1983年,刘志群担任《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主编,带领5位藏汉族研究人员,在缺乏资金、缺乏人员,特别是缺少起码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面对辽阔险峻、缺氧苦寒的雪域高原,他们因陋就简,深入西藏各个地市,上百个区县、城镇、村落和寺院,又前往青、甘、川、滇等地进行踏勘和比较研究,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并在5年内奇迹般地完成了初稿、4易其稿而终成,已经是10年后了。谈及这段经历,刘志群自己说:

我将一生大半的青春和精力投注于藏戏……,某种程度上说,这始终是一种在处女地上的拓荒,其间的艰辛惟有自己心知。③刘志群.回顾感悟展望——我与藏戏的终生结缘[J].中国藏学,2011(08):13.

史志同源,《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等一批集成志书的编撰,是刘志群完成《中国藏戏史》的基础。但史志有别,志叙而史论,志是叙而不论、少论、略论,史则是史论结合,以观点去引领资料。在真实地记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多样性、特殊性及曲折性等进行分析,得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中国藏戏史》便是刘志群44年藏戏史论研究成果的荟萃和升华,是他近半个世纪勤奋耕耘、心血煎熬的结晶。

《中国藏戏史》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①初步构建了现代藏戏理论体系。该书详细梳理了我国藏戏各剧种各流派的起源、历史发展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藏戏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②构建了藏戏剧种流派体系。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藏戏剧种流派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工作的这种分类标准有其历史局限,特别是受到了行政区划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学界、大众对藏戏认识模糊的现实情况下,这样的理论梳理有利于学界的深入研究和对话,也有利于大众对藏戏的认识。③明确了藏戏不是傩戏,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虽然基于藏戏的起源、历史发展、剧目等,刘志群经过缜密的思考,认为藏戏是宗教戏剧或宗教形态戏曲,也有像四川嘉绒藏戏这样的傩戏剧种,但更广泛地存在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各涉藏州县的阿吉拉姆、南木特等藏戏都不是傩戏,这样的科学判断具有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④《中国藏戏史》从艺术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将藏戏相关问题的讨论始终与藏民族的历史发展、自然社会环境紧密联系,为后来者提供了研究方法的范本。同时,刘志群不仅把藏戏作为藏族的戏剧艺术来研究,而且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关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学术问题。

202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将《中国藏戏通史》列为重点项目,刘志群叮嘱曹娅丽对《中国藏戏史》书稿进行修订,形成新的成果以飨学界,值得期待。

1965年刘志群自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时,时任系主任中国戏曲史教授沙新老师专门找到刘志群说:“听说在我国西藏有一个叫做藏戏的戏曲种类,可惜现在诸多中国戏曲史论一直对此付之阙如,希望你到西藏后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为我国戏曲研究领域填补一块空白”①刘志群.我与藏戏终生结缘之纪略[J].戏剧,2010(03):74.。刘志群用了44年,完成了老师的嘱托。

2.细节的呈现生动还原藏戏发展中的某些片段,对于今日藏戏传承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从1965年毕业进入藏剧团,到1986年进入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刘志群的工作、生活与藏戏密切相关。1986年之后,刘志群转向藏戏研究,且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依然与藏戏相连,特别是雪顿节、藏戏汇演巡演②见《藏戏艺术风靡西南欧洲——记中国西藏藏戏艺术团出访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相关资料。、藏戏研讨会等工作均直接关联藏戏,所以刘志群的各类文章或多或少会论述一些具体工作、当时的见闻、所感所悟所思,这些细节呈现在刘志群的文章中为我们把握藏戏的发展、特征与流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关于藏戏的传承与创新,在他1980年发表的《高原的艺术明珠重放光彩——记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一文中,就提及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比如孜洽列空对唱本唱词的管控,藏戏艺人的历史境遇和受教育程度等,藏戏需要改革、提高。那怎么改革和提高呢?刘老师列举了会演中他认为好的改革,这些细节的呈现为今天的藏戏创编提供了启发,如:

墨竹工卡县的《雪山小英雄》,运用传统藏戏形式……表现今天的人物和故事……原来表示祝福迎祥的结尾“扎西”,也同小英雄就义后,乡亲们送英灵升天的剧情糅合一起。这样……既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又演得像藏戏,取得群众的承认。

刘老师还在文中特别提到藏戏的改革“一定要考虑广大藏族群众的情绪和意见”③刘志群,廖东凡.高原的艺术明珠重放光彩——记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J].人民戏剧,1980(05):19.。在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的座谈会中谈及的藏戏改革问题,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刘志群苦苦思索的问题,并贯穿了他的整个研究④《西藏藏剧现代戏的审视和思考》(1989)、《论探藏戏的现代化》(1990)、《论藏戏的现代化》(1992)、《探讨繁荣艺术创作的有关问题及其对策思考》(1995)、《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兼涉西藏现代化建设中文化整合之思考》(1996)、《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社会主义民族文学艺术的理论思考》(1998)、《以人为中心 大力开拓发展文艺生产力》(2001)、《试论藏戏艺术保护与传承工程的意义价值及其实施方案构想》(2004)、《西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急迫性和艰巨性及其对策思考》(2004)、《对保护和发展世界“非遗”代表作藏戏的思考》(2011),等等。。

刘志群文章关于藏戏写意与写实的讨论,也呈现了诸多细节,引人深思。世界戏剧发展趋势之一是中西方戏剧的合流,西方戏剧开始借鉴东方戏剧的虚拟性,东方戏曲也开始思考写实性的表现,但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没学好写实,把自己原本的写意性也搞丢了。刘志群在藏戏中发现了写意的表演,也关照了写实的部分,两部分可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从古代丝绸之路、民族走廊等地理历史原因,分析了藏戏具备这种兼容并包的特性的原因。刘志群多次论及:如果说中国戏剧体系主要集中的代表是古典戏曲这一种戏剧类型的话,那么藏戏就是中国戏剧体系中的一部分,而又是有别于古典戏曲的另一种中国戏剧的类型。①刘志群.藏戏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J].戏剧艺术,1982(03):96.这样的认识有利于今天我们在改革提高藏戏的时候,真正继承发扬它自己的戏剧基础和艺术风格,也对我国其他古典戏曲、西方戏剧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启示。

3.担任《艺研动态》副主编,每期刊发藏戏论文

《西藏艺术研究》前身为《艺研动态》,创刊于1986年,初为西藏自治区文化局主办的内部刊物,现为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管、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主办的民族艺术综合学术期刊。在创刊词中明确谈到《艺研动态》是完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西藏卷》《中国戏曲志·西藏卷》等各项集成工作的产物。

刘志群1986年开始担任《艺研动态》副主编,1993年开始担任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兼刊物主编,所以这本期刊自创刊始,就与刘志群、与藏戏相连,从1986年至今天,它的每一期都有藏戏相关的研究文章,可以说,它是藏戏理论研究的主阵地。

刘老师鲜少谈及他在期刊编辑部的工作,也许日复一日的审稿、编辑、排版,枯燥繁琐的工作不值一提,但20世纪80年代的《艺研动态》,不像今天的《西藏艺术研究》有那么多稿源,刘老师坚持每期都上2—3篇藏戏理论文章,没有来稿,就自己上阵,因此我们看到刘老师的文章多发表于《西藏艺术研究》。昌都藏戏仅有的研究者土呷发表的《浅谈昌都藏戏及其特点》一文发表于1987年第2期,该文是最早研究昌都藏戏的文章。四川藏戏早期重要的两篇文章《四川南北藏戏史略》《康巴藏戏的渊源及其艺术特色》发表于该期刊1988年第1期,诸如此类。藏戏学术界至今最大的一次学术争鸣,是刘志群、刘凯、马成富等人关于藏戏剧种流派划分的大讨论,多篇商榷文章见于《西藏艺术研究》。可以说,藏戏重要的研究文章,特别是早期的研究文章,均收录于《西藏艺术研究》。对于今天的藏戏研究者来说,《西藏艺术研究》俨然已是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来源。而《西藏艺术研究》能有今日在藏戏学界的地位,和刘志群的早期努力、坚持每期有藏戏理论文章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4.帮助提携藏戏研究年轻一代

如果说早期的藏戏研究学者是由《中国戏曲志·西藏卷》等一批集成志书工作联结在一起的,那么今日之藏戏研究者关系网络中的重要结点就是刘志群。他自身藏戏研究成果颇丰,对后进的藏戏研究者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藏戏研究的发展。

刘志群为曹娅丽专著《青海藏戏艺术》作过序,他们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合著的书籍包括《藏戏图文志》《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等,目前,他们正在合作将《中国藏戏史》修订为《中国藏戏通史》,可谓是学术上的挚友。

李宜和笔者是因为博士论文和科研项目与刘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李宜从2009年开始进入西藏进行藏戏调研,在笔者对李宜老师的访谈中,她说到:

刘老师对我恩惠很多。首先,他给我提供了很多他收藏的藏戏的珍贵资料,第二个呢,还给我引荐了很多藏戏方面的专家,他亲自陪我去拜访藏剧团的小次旦多吉老师,等等,还有呢,就是我的书稿,初稿出来后,我交给刘老师,他给我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见,对我帮助很大。……我特别感激的是,我的博士毕业,因为我写的是西藏藏戏形态研究,所以就邀请他到中山大学担任我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他当时年龄也比较大了,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西藏藏戏形态研究》出版的时候,请他作序,他也毫不犹豫地写了序……我特别感激刘老师,他对我有提携之恩。②2023年4月18日访谈。

刘志群在《西藏藏戏形态研究》一书序中写到:

当时我正苦于找不到几个藏戏研究的扎实后继人才,听到她的来访目的……我惊喜之余满口答应了……此后我还拟了一个《西藏藏戏形态研究》的建议目录,提供给她参考。2011年,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成功并立项为年度重点项目……吸引更多的藏戏爱好者来研究、保护和传承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李宜在2016年再次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戏剧目文本研究》,持续产出藏戏研究成果。笔者从2013年开始做博士论文,其间多次拜访刘志群老师,刘老师从题目、目录、内容等方面均给予了大量修改意见。

桑吉东智是目前重要的藏戏研究者,他供职于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担任《西藏艺术研究》(汉文版)主编,可谓接过了刘老师的接力棒。刘志群于2016年对桑东的专著《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其艺人研究》发表评论文章,指出:

对于他锐意挑战的姿态和勇气,以及所取得的诸多成果……一股由衷的高兴油然而生,终于有了西藏本土且先锋的藏戏研究者。①刘志群.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成果以及相关观点的局限与热忱的期许[J].西藏艺术研究,2016(01):39.

刘志群还认为,桑东文章的局限主要在于还没有达到又破又立的效果,既推倒老一代的观点,又有自己独到的许多观点乃至体系性的概括和构建。如何基于各地藏戏的地方性称谓,构建新的藏戏剧种流派体系,正是年轻一代藏戏研究者努力的方向。刘志群文章《藏戏研究的长足进展和有待深入、开拓的理论命题》对藏戏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并详细论述了藏戏涉及的各个学科有待深入的理论命题,对于今天的藏戏研究者依然富有启发意义。

三、刘志群藏戏研究的主要特点

纵观刘志群藏戏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研究呈现出4大特点。

1.全面且成体系

刘志群的藏戏研究从《藏戏的流派》(1980)始,进入藏戏起源、剧种、剧目、艺术特征、表演、面具等话题,研究了藏戏本体的诸多面向,也讨论了与藏戏相关的雪顿节、戏班、著名艺人等,有对藏戏创作的理论思考,也有藏戏剧目的评论,有各个区域的藏戏调查,也有藏戏整体的研究,还有藏戏现代化的思考,可以说,从1980年至今,刘志群的研究成果涵盖了藏戏研究的方方面面,是对藏戏全方位的研究,同时各方面的研究具有专题化、体系化的特点。

一方面,刘志群对某一主题的研究在一个时间段内相对集中,且前后主题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1984年、1985年、1986年,刘志群用5篇文章②《论藏戏的民族形式和风格特色(上)》(1984)、《论藏戏的民族形式和风格特色(下)》(1985)、《藏戏艺术及其美学特色》(1985)、《藏戏的基本特征和艺术优势》(1986),等等。集中讨论藏戏的艺术特征,其中提到藏戏因宗教而产生的神秘的艺术魅力,指出藏族的文化艺术从产生、形成到发展繁荣,与宗教紧密相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某些阶段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藏戏从内容到形式渗入了浓重的宗教意味。此后,他的研究主题转向藏族宗教艺术,试图揭示藏族宗教与藏戏的关系,包括《论西藏原始祭祀习俗、仪式和艺术》(1994)、《西藏祭神的供品、圣器和特殊巫仪及咒术、御邪术(上)(下)》(1994、1995)、《嘛呢堆:人与神对话之所在》(1995)、《风马经幡——人与大自然的沟通和交响》(1996)、《藏族宗教三大万神殿:浩繁庞大的鬼灵神佛信奉体系》(1996)、《藏族浩繁庞大的鬼灵神佛信奉体系——苯教“万神殿”》(1996)、《浩繁庞大的鬼灵神佛信奉体系·藏传佛教万神殿》(1997)、《试探藏族宗教艺术的特征》(1999)、《东方精神的一个神圣巅峰——岗仁波钦人文成像扫描(上)(下)》(2001、2002)、《积极与消极 推动与制约——西藏宗教与哲学、伦理文化的关系解析(上)(下)》(2002)等,共计13篇,可见于知网平台文章。再比如,刘志群对藏戏剧种流派划分的讨论,从刘志群进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到1980年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刘志群对藏戏流派的划分是他学习、观摩各地藏戏、和老艺人们交流得来的,《藏戏的流派》(1980)等文章显示了其早期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流派划分,但随着“中国戏曲志”各省区工作的开展,如何区分各地藏戏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继而在一场关于藏戏剧种流派体系构建的学术争鸣中,藏戏剧种流派的划分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这场学术争鸣以刘志群发表《藏戏系统剧种论》(1988)为开端,此后,他共计发表包括《我对于藏戏剧种的观点——亦与刘凯同志商榷》(1988)、《藏戏系统剧种论探》(1988)、《一个藏戏系统和诸多剧种、流派——藏戏概观之一》(1989)、《藏戏剧种研究的突破和深入——兼答刘凯、马成富同志》(1990)、《一个藏戏系统和诸多剧种、流派》(1990)等共计8篇文章。在对藏戏剧种流派的讨论中,刘志群关注到了傩。从1989年起,他连续发表《藏戏与藏区的傩艺术》(1989)、《西藏傩面具和藏戏面具纵横观》(1991)、《藏戏和傩戏、傩艺术》(1991)、《西藏傩祭考释》(1992)、《藏族傩文化品类举略》(1993)、《藏区民族戏曲傩艺术形态辨识》(1993)、《我国藏区寺院傩与民间傩概述》(1994)等共计8篇文章讨论藏戏与傩的关系,并最终将藏戏从傩中剥离出来,以纠正当时普遍存在的认为藏戏是一种傩戏的观点。此外,藏戏的区域研究①《我国青海藏戏在现当代的重新崛起和发展繁荣》(2008)、《我国甘南“南木特尔”藏戏的产生及其在现当代的重新崛起和发展繁荣》(2008)、《我国四川藏戏在现当代的重新崛起和发展繁荣》(2009)、《西藏门巴戏》(2009),等等。、比较研究②《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2006)、《戏曲与藏戏的比较研究》(2006)、《我国戏曲与藏戏的比较研究》(2006)、《我国藏戏与西方戏剧的比较研究》(2006)、《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2007),等等。,均显示出刘志群对一个问题刨根究底式的深入研究,平均每2—3年围绕一个话题集中讨论,形成多篇文章,解决好一个问题后,再转向下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刘志群研究的专题化、体系化,不仅体现在他研究成果的阶段性特征明显,体现在他不同时段研究成果的关联性,还体现在他在不同时段研究中对藏戏的整体关照,由此多篇文章在较长的时序中形成有特色的系列文章。比如每到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会发表一篇总结性的文章,《略述解放后我国藏戏艺术成就》(1989)、《姹紫嫣红花争艳 婉转嘀溜鸟竞鸣——自治区成立40年来文化艺术发展成就》(2005)、《古树春荣韵犹在 传承创新出丰彩——记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的藏戏艺术成就》(2011)、《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藏戏研究的历史经验及其成就》(2015)、《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以来戏剧发展概述》(2021),等等,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交叉和呼应,共同回答了新中国藏戏研究7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学界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2.紧密联系藏戏研究与相关实践、藏戏历史大事件

刘志群步入藏戏理论研究的标志是1980年在《西藏日报》上发表《藏戏的流派》。这里联系着1980年5月在拉萨举办的为期半月的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会演期间,会演办公室专门举行了藏戏座谈会,区文联还组织了西藏藏剧团原觉木隆戏团艺人,同各地来的多个流派的老艺人举行了茶话会。在此期间,刘志群观摩了觉木隆流派、江嘎尔流派、迥巴流派等多个戏团多个剧目的展演,与多位藏戏艺人认识交流,并发表了《高原的艺术明珠重放光彩——记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1980)。在这篇文章里,刘志群谈到了藏戏的历史发展、流布区域、藏戏与雪顿节、藏戏改革与发展等问题,并结合演出剧目,单独用一节讨论“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开始了对藏戏的理论思考。

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西藏藏剧团《朗莎雯波》是临时增加的。刘志群作了些试验性的改编排练,还没来得及搞得较为完整,就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演出,结果观众评价颇高,中国戏剧家协会专门为这一台藏戏召开了座谈会。其后,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朗莎雯波》的剧本和连环画。叶林同志在《人民戏剧》上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西藏民族艺术的骄傲——喜看藏戏《朗莎雯波》来京演出》,《民族团结》杂志也列专文介绍。在会演中,有许多外国友人,如澳大利亚音乐中心主席默多克先生、日本的小泉文夫先生、两位美国专家等均对藏戏非常感兴趣,认为藏戏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①刘志群.藏戏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J].戏剧艺术,1982(10):97.此后,许多外国友人和文化艺术的研究者前往拉萨观摩藏戏。由于藏戏影响力的扩大,上海戏剧学院学报向刘志群约稿,刘志群在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上陆续发表《试论藏戏艺术的起源和形成》(1981),《藏戏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1982)。为了论证藏戏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刘志群需要找到藏戏的独特性,此后,刘志群转向了对藏戏艺术特征的讨论。《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工作的实施,特别是1986年雪顿节的恢复,推动着刘志群藏戏研究工作的深入,从1986年开始,刘志群进入创作高峰期。

刘志群的藏戏研究始终关注现实问题,在《藏戏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刘志群在开篇指出:

有人说藏戏是多少世纪以前的戏剧形式,实在原始粗陋,早该淘汰了;也有人说藏戏是我国少数民族戏剧中发展得最为完整丰富的,应该完全恢复原来的面貌演。其实,这两种议论都还没熟悉藏戏,更谈不上深入的调查研究了。现在应该到了对藏戏作切实认真的研究和估量的时候了。

在《藏戏艺术及其美学特色》(1985)中,他引用张庚的话:“有的人认为凡是中国的不同于外国的表现手法,就是落后的,要不得的……其实中国的好东西也不少,就是宣传得不够,特别是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它并加以承认,更不够。”刘志群认为这种情况在藏戏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文章还提及,当前许多古老剧种都面临上座率下降的趋势,藏戏近些年上座率一直在上升,明显超过了歌舞、话剧和其他表演艺术。它凭着什么得以长久地生存下来,保持着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这个问题引起笔者很多思考。在1986年关于《藏戏的基本特征和艺术优势》的两篇文章中,刘志群也从藏戏的现实困境谈起:

一是藏戏现还处于欣欣向荣;二是开始出现年轻人的不买账,和现代戏难搞的趋势;三是有点艺术见识的外来人士,包括外宾,一看到藏戏就格外喜欢;四是西藏文艺界,包括部分藏戏工作骨干,受新文艺影响或本身就是新文艺工作者,对藏戏基本上没研究或真正掌握其规律知识甚少,他们就按“左”的习惯、写实戏剧印象和戏曲艺术的标准,去看待要求藏戏……

如何才能不致晕头转向,丧失自我,如何才能避免“宝贝在自己手里时认不出来,到了人家手里时后悔就晚了”,刘志群开始了对藏戏艺术规律性的探讨。

1986年8月雪顿节恢复期间召开了包括涉藏五省区以及北京等地的有关代表参加的各地藏戏情况交流和学术讨论会,并酝酿成立了五省区藏戏研究学会。1987年8月于雪顿节期间又举行五省区藏戏研究学会第二次年会。1988年拉萨雪顿节期间,研讨会后成立了五省区藏剧艺术研究会,刘志群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年复一年,就是在这样的雪顿节展演和相关学术活动中,以刘志群为代表的一代藏戏研究者逐步建立了藏戏理论体系。

3.个人对藏戏的体认呈现出渐进、逐步深入的特点

刘志群是汉族,他毕业分配至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才接触、了解藏戏,直至后来创作藏戏,他在自述文章中曾谈到他对藏戏的认识是如何加深的。

梳理其藏戏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其理论研究也呈现出渐进的特点。首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探讨,体现出不断修正的开放的态度,比如对藏戏起源的讨论,刘志群在1981年就讨论了《试论藏戏艺术的起源和形成》,1987年他又撰写2篇文章深入讨论藏戏的起源问题:《论探我国藏剧艺术的起源萌芽期》《再论藏剧艺术的起源萌芽期》。同样他在1996年就对藏戏与梵剧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比较研究》,之后2007年他再次回到这一问题:《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并同时对比了藏戏与内地戏曲、西方戏剧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比较系列。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问题上,他在与多个学者商榷、论战的过程中,也不断修正自身对藏戏剧种流派划分的观点。

1980年,刘志群的《高原的艺术明珠重放光彩——记西藏首届业余藏戏会演》一文,讨论了藏戏会演在整理演出传统戏和改革创作新藏戏两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其中部分观点在后期得到修订,如许多情节靠讲述,而不是通过表演;注重故事的演绎,而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面具影响了演员的表演和唱腔的传送;最短的戏也要演一整天等。刘志群在观摩藏戏会演时,认为这些是藏戏的缺点,应该予以改革。但到后来,他逐步修正了自己的这些观点,到2010年,他在文章中说: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藏戏进入了现代剧场,她的根仍旧在广场,她的艺术特色形成于广场。

其次,他及时吸收接纳新事物、新方法,并能很快地将这些新理论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藏戏研究中,不断拓展自身藏戏理论研究的边界。比如刘老师谈到受李宜《西藏藏戏形态研究》的启发,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藏戏审美形态体系”。再比如,刘志群在1999年和2001年关注到了知识经济学科领域①《知识经济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其回应思考》(1999)、《西藏文化发展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及其对策》(2001)。。

最后,刘志群的理论研究可以归纳为从点及面,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过程,从“一个剧”、到西藏的藏戏、再到全国的藏戏。从藏戏、到西藏文艺、再到藏文化整体。1980年,他围绕自己参与改编的传统剧目《朗莎雯波》写了剧评,进而讨论藏戏的起源和艺术特征(1981—1986),随着《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工作的开展,特别是1986年雪顿节的恢复,刘志群在完成“西藏卷”的同时,看到了其他省区的藏戏,他开始试图建构中国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为完成中国藏戏史的编撰,他的眼界从西藏扩大到全国(1988—2009)。在讨论藏戏与傩(1989—1994)②《藏戏与藏区的傩艺术》(1989)、《藏戏与藏区的傩艺术》(1991)、《藏戏和傩戏、傩艺术》(1991)、《西藏傩祭考释》(1992)、《藏族傩文化品类举略》(1993)、《藏区民族戏曲傩艺术形态辨识》(1993)、《我国藏区寺院傩与民间傩概述》(1994)。等问题时,刘志群关注到了西藏藏戏背后的西藏文艺(1991—2006)③《论探建立西藏文化艺术理论体系》(1991)、《全区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规划和要求措施》(1993)、《论西藏原始祭祀习俗、仪式和艺术》(1994)、《探讨繁荣艺术创作的有关问题及其对策思考》(1995)、《研探西藏原生性文化》(1997)、《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西藏社会主义民族文学艺术的理论思考》(1998)、《西藏远古时期文艺发展渊源》(1998)、《吐蕃王朝时期的文艺》(1998)、《西藏分散割据时期的文艺》(1998)、《元明清时期的西藏文艺(上)(下)》(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西藏文艺》(2000)、《西藏文化参与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2000)、《<西藏自治区志·文艺志>大事记》(2000)、《这里 找到并发现着人自己——西藏人文精神透析》(2002)、《西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急迫性和艰巨性及其对策思考》(2004)等。,其中既有对歌唱家的评论④《金子般的心啊 金汁般流淌的歌声——“才旦卓玛从艺50周年”抒怀暨评注其歌唱艺术成就和影响》(2006)、《歌唱艺术的常青树——才旦卓玛音乐会评述》(2006)等。,也有对文学家及作品的述评⑤《西藏著名文学家传记》(2000)、《西藏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简录》(2001)等。,同时关注了曲艺岭仲(格萨尔)⑥白曲,刘志群.西藏曲艺品种岭仲(格萨尔)概述[J].西藏艺术研究,2006(12).等,继而讨论了藏戏背后的整个藏族社会文化环境(1996至今)①《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新》(1996)、《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建设又获巨大进展》(1997)、《藏文化特性论探(上)(中)(下)》(2003)、《这里 充盈着母性的温存和哲学底蕴——藏文化中浓重的女性崇拜遗存和因素(上)》(2005)。,比如他专门讨论了婚俗文化②《藏族婚俗文化:一支瑰丽多姿的奇葩》1997。、宗教文化、伦理文化③《积极与消极 推动与制约——西藏宗教与哲学、伦理文化的关系解析(上)(下)》(2002)等。、珞巴族文化④《珞巴族原始文化(上)(下)》(1997)等。、门巴族文化⑤《错那门巴族:文化艺术的调查及其对外开放和开发的可行性研究》(1992)、《门巴族生殖崇拜及其祭祀活动》(1995)。等,到2010年,他明确提出“构建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⑥《建立国家级“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想与事项》(2010)、《建立国家级“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想与所包含的内容》(2011)等。。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刘志群从一个藏戏剧目出发,视角不断扩大,认识不断加深,对整个藏戏、整个藏族文化艺术都有了自己的独特体认,直至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架构。

4.刘志群的相关研究不局限于藏戏,而有着自身对藏族文化的整体理解和融入藏族社会生活后的对藏族人民的深切热爱

刘志群在自述中说,我是一个外来者,要从事另一个民族的戏剧艺术创作和研究,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接近这个民族的人并进入他们的心灵。他与藏剧艺术家朝夕相处,在藏剧团,刘志群也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他与藏剧团女演员当决卓玛⑦后改行化妆,任高级舞台技师。结为伉俪。

正是这些与同事、与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刘志群慢慢走进了藏文化,理解了藏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并积极融入藏族社会生活。这种理解和认同反映在刘志群的研究成果中,就是刘志群将藏戏的孕育、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将藏戏的艺术特征、审美形态的讨论,放在“藏族文化”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的历史背景中展开,他关注了藏族早期神话传说、原始宗教和苯教、藏传佛教各时期的祭祀仪式、音乐、舞蹈、说唱艺术以及民俗活动等,从而其研究成果在整体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刘志群曾说:

2000年底我退休以后,还在围绕着藏戏做我所能做的事,继续藏戏艺术的史论研究,并不断向多学科纵深拓展;同时为保护和发展藏戏尽心竭力。在藏四十余年,我与自治区藏剧团藏族作者和研究人员,与各地藏戏艺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情同手足、心心相应的深厚友谊。我在西藏所得到的历练和成长,远比我所能留给这片热土和人民的多得多。西藏这片净土和净土上精诚善良的人民以及藏戏从业者和各地艺人,包括相伴我40余个春秋的妻子的胸襟、品性,着实在让我屡屡感动……对此,我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⑧刘志群.我与藏戏终生结缘之纪略[J].戏剧,2010(03):81.

四、结语

刘志群对藏戏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藏戏实践与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关于刘志群藏戏研究及其实践的讨论,如果囿于个别观点、个别举措,那么还有商榷的空间,甚至推翻的可能,但如果我们整体讨论他在藏地近60年的藏戏工作,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研究成果之丰硕,初步构建的藏戏理论体系趋于完备,特别是放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这些经验总结与理论思考更是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藏戏研究几近空白,零星的著述多流于浅表化的介绍,刘志群自觉地展开理论探讨,持续地在这一领域深耕,试图建立我国藏戏理论体系的努力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刘志群的藏戏研究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等历史背景,随着全球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藏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了变化,特别是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包括藏戏在内的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着诸多困境。刘志群多篇文章探索解决藏戏传承发展的问题,并有力地驳斥了“藏文化遭到毁灭”等谎言①《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建设又获巨大进展——兼驳“藏文化遭到毁灭”的谎言》(1997)、《新西藏的藏戏艺术获得全面的保护和发展——兼驳“西藏文化毁灭论”》(2008)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藏戏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关于藏戏历史发展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讨论,关于藏戏有待深入、开拓的理论命题的论述,仍指引着今天藏戏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藏戏西藏戏剧
都是西藏的“错”
有趣的戏剧课
藏戏面具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神奇瑰丽的西藏
戏剧类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