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子水文化思想

2023-12-17田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禀赋管子教育

【摘 要】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提出了水决定人的禀赋的科学论断, 他认为人的禀赋素质和才华与出生地的水土有密切关系,并且由自然之水衍生出文化之水,赋予水以政治、道德、民俗等一系列社会属性。第一,加强生活中的饮用水管理,选取好水质,让水造就优秀中华儿女;第二,用水治世,运用水文化来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重视家长和教师的言行教育,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管子;水;禀赋;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6.1;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11—03

引言

管子,名夷吾,字仲,敬称其为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子》一书全面记载了他一生的学术思想,其中一个突出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安定和谐,其基石是人。他说:“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1]“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2]其中就涉及到个人体魄及人的素质、才华以及选拔优秀人才的问题。在个人素质及人才选拔的问题上,管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禀赋素质和才华与出生地的水土有密切关系。《管子·水地》说:“水者……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3]因此,管子就由自然之水而衍生出文化之水,赋予水以政治、道德、民俗等一系列社会属性。他的这一观点也启迪我们,不仅要加强生活中的饮用水管理,选取好水质,打造健康的体魄,而且运用水文化来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本文就从这二方面加以阐述。

一、《管子》的人本思想

《管子·霸言》说:“夫霸王之所治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4]《管子·霸形》说:“齐国百姓,公(指齐桓公)之本也。”[5]《管子·权修》说:“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6]所以“以人为本”是《管子》的重要学术思想,管子“以人为本”中的“人”所指示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而论民众的素质和“人才”是重点之一,是选拔人才的关键,因为人有优劣之差别。《管子·重令》中就列举了五种人,他说:“巧佞之人,将以此成私为交;比周之人,将以此阿党取与;贪利之人,将以此收货聚财;懦弱之人,将以此阿贵事富便辟;伐矜之人,将以此买誉成名。”[7]管子认为,人的这种多面性禀赋是由生养人的水土造就的。

(一)人由水生

《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虽然地是生万物之本源,然而“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所以溯其根本还是水生万物,故生物进化论者说万物起源于水。人虽为万物之灵,也来源于水。《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还说:“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凝结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也。”[8]水,即精,凝结相合而为人。这是“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的嬗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9]《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10]精血即是水,故云“人,水也”。人生于水,水必然会决定人的禀赋。

(二)水决定人的禀赋

人生于水,所以人的禀赋决定于水。《管子·水地》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俊,《说文解字·人部》说:“俊,材千人也。”[11]即才德过千人。这就是说,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人每天都在饮用水,一个人的美与恶,贤与不肖,愚昧与俊杰,都是由水决定的。

如何看出水有这样的功能呢?管子考察研究水性后得出了结论,并举例方域之异加以说明,《管子·水地》谓: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

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

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

秦之水泔冣而稽,圩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

晋之水枯旱而运,圩滞而杂,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

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

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间,易而好正。[12]

这是说,齐国地区的水流急而盛,因此齐国人贪婪、粗暴而好勇尚斗。楚國地区的水柔弱而清亮,因此楚国人轻巧、敏捷而机灵有为。越国地区的水注重浸润,因此越国人愚昧、嫉妒而污秽。秦国地区的水浓聚迟缓,淤浊混杂,因此秦国人贪婪、暴戾、狡诈而好杀。晋国地区的水苦涩浑浊,淤滞混杂,因此晋国人阿谀陷媚而暗藏诈伪,乖巧奸妄而贪利。燕国地区的水柔弱而聚集低洼,重滞混杂,因此燕国人愚朴、憨直而忠诚坚贞,容易激动而不怕死。宋国地区的水轻缓、强劲而清亮,因此宋国人简朴、平易而正直。管子不仅用水解释了七国的自然现象,也用水解释了七国的社会现象。水决定着自然环境及人的禀赋,也就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础以及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这些都是因为各个地区的不同水质造成的,管子的这一科学论断,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也有论述: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13]

水决定人的禀赋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外在表现就是方言,尤其在山区最为明显,隔一道山梁,水土不一样,语言就不一样。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水质能决定人的多面性禀赋呢?因为水决定了当地的生物五味及空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14]当地的五味空气生成了人的神,那么神是什么呢?《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15]《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16]《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17]由此可知,神是天地五气、五味合化而生成的血气。血液就是人体之水,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其气味就不同,生成的血气也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人的禀赋差异就很大。

综合以上论述,古人凝练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慧言,是对管子的水决定人禀赋的论断的最好解释。

(三)水与健康

管子说“水者,地之血气”,那么人的血气亦是水。人体70%—80%是水,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因为水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不仅能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快速输送到全身各部,还能将全身各部的陈旧垃圾排出到体外,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得以顺利进行。

古人云: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水虽然是人体营养的必需品,但也能导致人体发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血即是水,血病也是水病。[18]朔望月的盈亏周期引发潮汐现象,对地球上生态万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朔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特征位相时候,生物体往往与之有共振现象发生,月球引力能引发江水的潮涨潮落,亦能引发人体血气的盈亏,形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

精神病学家指出,人与月球的关系十分密切。满月的时候,生物潮处于高峰,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比较大,人容易激动,情绪最不稳定,最易出事。教授毛雷斯甚至指出,人类的抑郁、毒害和谋杀等现象与月亮的盈亏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月亮的盈亏能诱发人们的反常行为。有人统计,人的死亡与月亮盈亏有密切关系。对500多例患者的死亡时间和月相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在潮汐涨落的不同时期,落潮期和低潮期的死亡人数显著地高于涨潮期和高潮期。慢性病器官衰竭致死者中的80%和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死于落潮期和低潮期。

所以水不但影响自然环境,水亦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重视水科学,要加强生活中的饮用水管理,选取好水质,打造健康的体魄。

二、圣人用水治世

管子不仅认识到人由水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到水决定了人的禀赋才华,涉及到人的道德品质,懂得了以水施行教化,由自然之水而衍生出文化之水,从而赋予水以政治、道德、民俗等一系列社会属性,充分表达了水在人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化民众的关键便是水。

《管子·水地》说:

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一则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19]

“一”训纯洁,心静无邪。水纯洁如一则人心正直,水清亮明净则民心平易,人心正直则没有污秽杂念,民心平易则没有邪恶行为。所以古代圣贤治理社会,不用告诫每个人或劝说每一户,其枢纽在于水的好坏。“其枢在水”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

一是水质方面,水决定人的禀赋。所谓“水一”“水清”,即水质问题,管子认为宋国地区的水质最好,因此宋国人简朴、平易而正直。这就告诉我们关于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如何让民众喝上高质量的饮用水来提高人的禀赋,它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水一”“水清”,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

二是水性方面,用水进行道德教育。美国艾兰先生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20]一书中,详细解说了中国古人用水进行道德教育的概况。圣人孔子对水赞美至极,《荀子·宥坐》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徧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21]孔子用水性来规范人们的仁、义、礼、智行为,用水来教化人们的道德,水能生化万物,水更能净化万物,水亦能修身齐家治天下。

三是水势方面。《老子》第七十八章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22]

水虽弱,水滴石穿而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以此对统治者提出政治忠告,要用水的运动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水文化与现代教育

管子“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治国大法,所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党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其中就包括对人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培养人的素质及“人才”教育则禀赋是基础,所以我们今天更要重视管子的水决定人禀赋的思想。

学者江本胜先生在其所著《水知道答案》[23]一书中提到,看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做“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水能听,水能看,水有感情,在不同的环境及感情下,水会形成不同的结晶体,因此形成了人的各种不同的禀赋。江本胜先生得出的结论再次印证了管子的水决定人禀赋的这一科学论断。因此,要重视对人的行为教育,特别是要重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言行教育,言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四、结语

水创造了人类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水不但决定人的生命健康,更决定人的禀赋。所以我们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如何用好水来养育优秀中华儿女,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就有其特殊意义。本文首先提倡加强生活中的饮用水管理,水质问题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其次,运用管子水文化思想来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倡导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言行教育氛围,共同营造社会主义文明社会,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2][3][4][5][6][7][8][12][19]房玄龄,注.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13][14][15][18]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10][16][17]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艾兰,著.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M].张海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荀子,原著.荀子简注[M].章诗同,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2]任继愈,著.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3]江本胜.水知道答案第一册[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6.

作者简介:田峰(1973—),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禀赋管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