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

2023-12-17闫伟华周艺瑾

新闻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文科跨学科人才培养

闫伟华 周艺瑾

【内容提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制与发展是网络传播生态传输到人才培养端的结果,同时新文科建设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持。然而,短期内建制激增也暴露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从人才需求端看,存在着需求与培养的错位,高校应借力新文科发展契机,打通跨学科资源,在明确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新文科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  跨学科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述评

数字网络技术改变了稳定发展的媒介生态格局,源于实践导向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因此有所变化。技术、策划、运营与文字等诸多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备受推崇,面对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运而生。2012年教育部首次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下简称为网新专业),属新闻传播学类,2013年首批批准的28所高校开始招生。之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迅速,安珊珊用“建制激增”来形容,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279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

除了产业端人才需求变化,新文科建设也给网新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0年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各种跨界和融合来看,网新专业可以说是新文科的典型专业,新文科建设给高速发展的网新专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不仅产业需求反向倒逼高校人才培养的改变,新文科建设在顶层设计上也为网新专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动力。

近几年,学界关于网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成果颇丰,从业界需求来谈人才培养问题的有蔡雯和余红,更多是从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培养方案、课程属性、教师资源来研究,代表性的有李卫东、安珊珊、燕道成、谷红等。

从2012年至今,网新专业发展已有10年。从现实来看,发展建设远没有预期美好,面临着诸多困难,甚至已有学校停止招生。网新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是因为人才需求端传导出的技术和技能层次的差异,导致了网新专业人才培养跨界困难;而人才培养端学生文理身份未得到有效区分是出现培养错位的重要原因,进而导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出现问题。本文在考察业界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分析了网新专业人才培养该如何实现跨界与融通。

二、人才需求端传递出的技术与技能差别是网新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业界对新媒体人才需求的分析

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生态催生了网新专业,因此网新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考虑业界需求,那么业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媒体人才呢?余红课题组曾对我国17家大型门户网站、网络媒体、网络公司、企事业单位2011-2012年新媒体人才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新媒体研发岗位需求远远高于运营和营销,三大热门需求的新媒体人才是后台研发、文本编辑和产品经理,大数据时代信息搜索分析能力基础化,数据分析能力要求增多。[1]但是,新媒体岗位招聘对专业背景要求呈现两种情况:跨专业的融合型人才和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互联网内容维护、产品设计等岗位需求融合性人才,基本没有太多专业背景要求;而数据分析、后台研发、产品测试等技术性岗位需要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专才。

2012年至今网络媒体变化巨大,为了解当下的业界人才需求,本文对照余红课题组的调查,根据近十年来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同样确定国内17家主要的人才需求单位,门户网站: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网络媒体:人民网、央视网、南方报业网、凤凰网;互联网公司:百度、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企业: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华为、中国南方电网;事业单位:新华通讯社。对其2020-2021年的新媒体人才招聘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用人需求与余红课题组的调查没有本质区别,技术类岗位依然是需求最多的岗位,产品和市场类岗位多数不限专业,从职位的具体要求来看也是对跨专业的融合性人才需求较大。但也呈現出一些新特点:第一,内容运营和内容创作类依然是泛专业要求,即使个别岗位有新闻传播类专业需求,但也同时标注了中文、影视等相关专业都可。目前未发现用人单位岗位直接标注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背景。中国移动在招聘信息中提及新媒体与网络、网络传播、数字媒体等专业需求,但都放在与计算机相关的3T专业背景中,从岗位名称和岗位内容也可看出属于理工科背景;第二,数据挖掘、处理、分析的要求较2011年明显增多,即使不是技术类的数据岗位,对数据的敏感和数据分析能力的要求开始常态化;第三,文字能力的要求不断凸显,除了技术性岗位要求不明显,运营、产品等岗位多数对文字能力有要求;第四,用人需求高频词为经验、文字能力、抗压、脑洞大、创意、数据、新媒体传播规律、深度用户等。

从两次调查结果来看,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依然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如果十年前网新专业刚刚设立,业界需求的传导效应不明显,那么十年间,情况依然没有本质变化,甚至业界对网新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疏离,技术类岗位依然会选择计算机等背景专业,产品和运营又是泛专业背景。论技术能力,多以文科培养的网新专业人才无法与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学生竞争;而产品和运营岗位的能力要求其他专业学生也能达到,尤其是对文字能力的强调,比起新闻和中文,网新专业没有优势。这种差别,是业界传递出的技术和技能方面的差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二)技术与技能的差别应是网新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

媒介融合初期,记者被期望成为“全面手”,既能写,又能拍摄还能剪辑,如今媒介深度融合,“全面手记者”已是常态,如传统纸媒《中国青年报》的年轻人搞出了“青蜂侠”短视频,集文字、拍摄、剪辑诸多能力于一身。那么网新专业能否培养出即擅长文字工作,又擅长技术能力和媒体运营的新媒体人才呢?如果按各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没问题,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具有新闻传播技术、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然而,这里有技术与技能的区别。文字能力之外的拍摄、剪辑是一种技能,尤其是各类软硬件逐渐智能化傻瓜化,经过系统学习,都可不同程度掌握。但是新媒体的技术能力如网站建设、WEB语言、数据结构与数据系统,则是需要理工科背景的深度学习才可掌握。网新专业设置是文科,多数学校文理兼招,各院校在培养方案中也设置了一些偏技术类课程,如数据分析、Java语言等,问题在于:一是缺师资;二是文科学生学习费力;三是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单一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技术,或者某种单一的程序设计语言,但缺乏基本的科学思想和基础理论,较难进行持续深入学习和快速掌握一门新技术。[2]所以,无论文理科,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即使能够学会个别技术,也难以成为技术类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全部理科招生,并且要求修读计算机二学位,同时拿文学和计算机两个学位,可以有效解决技术能力问题。但多数院校只有文学学位,第二学位不做要求。这种培养可以解决学生在技能层面的学习和训练,但无法解决技术层次的能力问题。此外,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也在寻找学科框架内的新专业定位,探索面向“互联网+”的学科优势延伸,以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如计算机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已达198所,该专业不仅会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还会学习新媒体技术的课程。这种情况下,在新媒体技术类岗位上,文科建制的网新专业学生即无法与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竞争,也无法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竞争。在技能的培养上,网新专业学生也没有太多优势,文字表达不如新闻与中文,策划运营可能又稍逊于管理类专业,对于各类软件的学习大专学生也能胜任。所以,技术与技能的差异是业界需求传递给人才培养端不容忽视的信号。网新专业实践导向较强,业界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反思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三、文科背景是網新专业人才培养诸多问题的根源

(一)文科背景导致跨界培养的困难

网新专业的文科背景包括文科建制和文科学生。目前,开设网新专业的279所院校全部授予文学学士,即使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学位也是文学学位。但华中科技大学统筹校内资源,要求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全部修读计算机二学位,修读完毕后可以拿工学学位。目前国内能复制华中科技大学培养模式的院校基本没有,虽然多数院校文理兼招,[4]但无法改变网新专业基本设置在文科学院的现实。

从实际情况来看,文科背景学生从事技术类工作的可能性极小,技术类岗位要求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因为文科建制和文科学生,网新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不差异化对待,必定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所以在培养方案设定中基本还以文科培养思路进行。文理兼收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存在差异,理科背景学生接受文科内容没有根本性障碍,但是文科同学修读高数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难度较高,即使勉强过关,未来能够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或成为这方面人才的可能性较小。全部文科招生院校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学生修读理工科相关课程难度很大,同时还缺少相关师资资源。

(二)培养方案设定不明晰导致跨界困难

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集中体现,除了培养目标等,培养方案主要是由各类课程构成。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就议定了该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选修课,2018年的“新国标”也规定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从实际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安珊珊分析了全国202份网新专业的培养方案,获得3863门专业主干课程名录,就课程目标类别、课程学科类属、课程学科内专业关联倾向与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课程目标类别来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从课程学科类属来看,依然以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为主体结构,交叉学科中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多一些;从课程专业关联性来看,网新专业与学科内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嵌套特征明显,依据课程设置而产生的专业区分有限,课程设置存在知识体系碎片化的情况。[5]培养方案有相对稳定性,安珊珊2020年的数据基本为各高校最新版培养方案,分析结果具有时新性和代表性。

各学校培养方案多为几年修订一次,本文以全国开设网新专业学校公布的培养方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发轫于新闻传播学科的网新专业在培养方案设定中存在着明显的学科痕迹,以新闻传播类课程群为主,辅以计算机等其他学科课程,但存在数量少以及未能与新闻传播类课程有效衔接的问题。

1.跨学科课程数量少,开设难度大,知识匹配度差,难以发挥跨界优势

首先,只开设零星的跨学科课程,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突显专业性。网新专业大量基础理论课是共同的新闻传播类课程,只有少量的计算机等跨学科课程,而且,新闻传播学其他专业也在拥抱新媒体热潮,开设了相应的跨学科课程,网新的专业性难以凸显。如中国人民大学,没有开设网新专业,但在其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的专业核心课中都加入了“数字传播技术应用”和“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传播学专业核心课更是加入了网络信息整合、移动信息传播、交互设计等新媒体类课程。在个性化选修课程组里,新媒体课程也很多,传播学专业有:编程语言基础、新媒体报道与运营实务、新媒体管理、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网络内容生产;新闻学专业有:数据新闻基础、数据新闻可视化、融媒报道出境主持;广播电视学专业有:融媒体视听表达;广告学专业有:数字出版。其传播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已经与一些网新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非常接近,甚至要求传播学专业学生在通识核心课中修读“量化与推理”课,所以根据传媒生态和格局的变化修订培养方案,培养与业界需求相契合的人才,是新闻传播学类实践性较强专业的共同变化。

其次,各院校在设计和执行培养方案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类课程的开设。文科学院少有理工科背景师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类课程或是聘请院校内计算机学院教师,或是外聘。只有少数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拥有理工科师资,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湖南大学等一些985高校有计算机背景的师资,但多数院校在开设理工科类跨专业课程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师资难题。

再次,即使能够解决师资问题,也存在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计算机专业教师教授编程类、数据挖掘类课程没有问题,但是这类课程如何与新闻传播专业需求相结合则是问题,如果没有区别,那么这类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无异。

2.跨学科课程之间缺乏知识与逻辑的有效衔接

网新专业虽然设置在文科类学院,但是跨学科性质明显,办好专业,需要整合多方资源。传统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融合主要是与人文和其他社科类专业的融合,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已经形成相对比较成熟与稳定的知识体系,体现在不同的跨专业课程中。网新专业作为新专业,自身的知识系统还未形成共识,各家培养方案差别也较大,同时跨学科主要是面向理工科专业,缺少这方面经验,所以培养方案中出现了一些零星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类别的跨学科课程。有的学校开设有数据挖掘方面的课程,但如果一个学生缺乏数据仓库原理、数据结构原理和算法设计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其短期内较难理解和掌握所谓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的学校开设C语言和Java语言,但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过面向对象编程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较难理解和掌握。[6]所以,困难不仅是跨理工科课程的开设、学生的学习和师资问题,还有如何把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衔接,进行论证,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问题。

四、如何跨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发展潮流之下,建制激增,但很多院校开设网新专业并没有准备充足。面对着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不匹配的情况,如何推进网新专业的人才培养,使之能够适应数字传播时代需求,拥有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全面专业技能,具备卓越发展潜质,需从人才培养端不断改进。

(一)借力新文科建设契机,打通院校内的跨学科资源

网新专业高度符合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与精神,是文科类专业中与理工科跨界与融合的典型代表。但是,文理跨界需要统合院校内的跨学科资源,在国家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开设网新专业的院校,一是要领会新文科建设跨界的精神与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打通院校内跨理工的学科资源。如果缺少校级层面支持,单纯依靠二级学院或系来内部协调各类资源,相关的跨科学课程开设都成问题,更难说深度的学科融合。所以,要抓住新文科建设契机,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实现网新专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二)根据院校实际资源禀赋,基于学生文理身份,进行差异化培养

网新专业的跨学科属性,使得成为文理兼招的理想专业,但是跨学科人才培养要基于实际。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课程对文科生难度很大,而且从业界需求来看,技术岗也不需要文科背景学生。所以,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全部理科招生,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网络新闻班也是从本校当年大二年级的理科生中招收。中国传媒大学的网新专业是综合改革类招生,但并未突出技术能力的掌握和要求,而是结合学校实际资源偏向网络创意设计和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因为该校有戏剧影视、动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等专业类别,同时还有信息科学和技术以及人文学部,这样的网新专业既可以在传统文科背景下实行人文与社科的充分融合,也可在理工科资源的支持下完成新媒体需求的技术支持,并结合影视、动画和音乐的艺术背景培养不同品类的新媒体创意人才和融媒体运营人才。

上述两个院校各有特色,华中科技大学的早期实践也提示文科学院招录理科生会出现不满情绪,[7]这也是其为网络新媒体方向学生开设计算机二学位的重要原因,理科学生认为只拿文学学位会吃亏。文理混招会出现跨信息科学类课程文科生吃劲,即使完成学业任务也难以成为相关人才,文科跨理工科的相关课程又因为降低难度,理科同学比较好掌握,但是相关课程少,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与计算机等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相比又缺乏竞争力。

鉴于此,各院校在招生时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确认学生身份,有理工科资源或可以打通文理科资源就允许理科招生,如果相关资源有限,那么理科招生要慎重。综合改革后也有文理偏向,可参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思路,充分凝练本校优势资源和特色,打造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这也能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优势,从本次用人调查来看,新媒体设计、运营和新媒体创意类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中国传媒大学网新专业的培养方向与这类人才需求有很高的匹配度。文理混招的院校,针对文理科生的学科背景和个人兴趣可以设计不同的培养方向,在充分打通院校内资源的前提下,理科生偏向技术类人才的培养,文科生偏向技能类人才的培养。

(三)凝练突出专业与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集中体现,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实践导向较强的专业,培养方案会不断调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尤其是传播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与以往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中加入大量的网络和新媒体类的课程。所以,科学设定培养方案,是网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任何一个新专业的人才培养必定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就网新专业而言,国内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优秀院校的培养实践,国外有美国等一些高等院校的摸索,加上20多年的互联网发展实践,已经绘制了相对清晰的人才需求图谱,培养方案设定要尽量贴近业界实际需求。

1.充分发挥跨学科课程的作用

培养方案的重点是各类课程的开设。作为跨学科的典型新文科专业,网新专业与信息科学的联系更多,业界对新媒体人才需求也表现于此。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在国标的基础上,根据已有资源,同时参考优秀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尽可能发挥跨学科课程的作用。一方面是数量跟上,少量的跨学科课程难以支撑起专业方向和专业素养,零碎的跨学科知识用处有限;另一方面是與业界需求对接。通过一些跨专业课程来补充产业中一些技术技能的需求,如数据挖掘与分析类课程,理科学生学技术,文科学生可倾向于对数据的感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2.课程间的充分融合与知识的有效衔接

有些院校在培养方案的设定中存在着课程简单移植的情况,有些课程加上了网络或是新媒体字样就成为新课程,实际授课内容可能与原有新闻传播专业内容大体一致,只不过加入了一些新媒体素材。新开设课程要充分依据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实际,在既有理论能够解释的框架内搭建课程内容,而不是把原来的新闻传播内容与新媒体素材简单拼接。

在培养方案中,专业性是通过各类课程组体现出来的,除了通识课、政治外语课程,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构成。基础课与核心课应该涵盖专业的核心内容,选修课学生的自主性较大。从一些院校的培养方案来看,不同课程组内在的知识衔接性存在问题,课程间的独立性强,衔接性弱。例如网新专业国标课程《融合新闻学》,概论性和理论性更强,在选修课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融合新闻实践类课程,如数据新闻、新闻动画等,但是少有类似的设置。在跨学科课程中,课程间更应形成知识的有效衔接。网新专业的实践性更强,在课程体系间更应该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呼应,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构建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师资团队

1.打造知识结构合理的跨学科师资团队

师资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没有优秀及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人才培养是空谈。师资的专业结构可能是多数设立网新专业院校的痛点,在文科学院设立偏理工科的跨界专业,也要求对应的跨学科师资资源。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信息学院设立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跨专业的师资组合,中国人民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院校近两年引进了计算机博士,这样计算机类跨学科课程的师资就能较好解决。也可解决聘请计算机背景教师存在不能与新闻传播专业授课需求完全匹配的问题,计算机专业教师教授技术没有问题,但是新媒体产业需求和传播规律很多时候被忽略。

国内院校虽然一时难以复制华中科技大学的师资结构,但是在引进师资人才时应该注意知识结构问题,引进计算机等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将能有效解决课程开设与知识融合方面的问题,如能形成人文、社科、行为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师资组合,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2.加强校媒、校企合作,解决知识技能加速迭代问题

蔡雯认为,由于技术发展速度极快,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不断加速,新媒体业务教学和研究,单纯由高校教师承担是有欠缺的,只有通过将一线掌握最新技术、拥有最新实践成果的采编人员请入课堂,直接与学生面对面教授,才能保证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发展不脱节,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提高新媒体人才培养水平。[8]以往新闻院校更注重校媒合作,拥有业界丰富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从事业务类课程的教授与培训,新媒体专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媒体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加强与新媒体企业的合作,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和技能在这类企业中发展迭代更快,因此可以通过聘用专业课程教师或开设前沿讲堂等形式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技能。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YB2022004),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闻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09002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02):135-137.

[2][6]李卫东,邓雯.应用模式创新设计能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J].现代传播,2017(04):149-150.

[3]谷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现代传播,2021(08):156.

[4]燕道成,张佳明.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一流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编辑,2021(09):77.

[5]安珊珊.建制激增、学科互渗与课程互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关键问题[J].现代传播,2021(08):160-163.

[7]申朝霞.一种开拓创新的新闻教育模式——华中科技大学首届网络新闻传播班办学经验的启示[J].当代传播,2000(05):23.

[8]蔡雯,翁之颢.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基于传统媒体2013-2014年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6):126-129.

作者簡介:闫伟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周艺瑾,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白   洁

猜你喜欢

新文科跨学科人才培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