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及媒体人要像爱惜生命般维护媒体公信力

2023-12-17黄晓娟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公信力

媒体及媒体人应该始终如一像爱惜生命般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在实际工作中守初心、担使命,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媒体人要坚持提高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维护媒体公信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新闻传播生态。

01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存之本

媒体公信力是什么

1999年,黄晓芳在《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中将“公信力”定义为“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媒体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

在我国,主流媒体肩负着崇高职责与神圣使命,是党和政府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媒体公信力也是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的基础。主流媒体既要及时、准确地向人民群众传达党的“好声音”,又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与“心里话”。一个公信力高的媒体,发布的作品必然受人民群众欢迎、信赖;公信力低的媒体,发出的信息人民群众肯定会排斥、不信任。

当前媒体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会上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网民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的年代,传统主流媒体有着神圣的光环,代表着权威,人们遇到困惑与不解会习惯性地“看看报纸上怎么说”“听听电视怎么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个人通信设备的更迭,在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一个人、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发布作品。新兴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网络作品的良莠不齐等多种因素冲击着媒体的公信力。

媒体及媒体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的客观因素。当人们发现一些无良从业人员的失德现象时有发生时,对媒体提出了更多质疑的声音,对媒体的信任危机逐渐加大,媒体形象随之严重受损。

02媒体该如何维护公信力

党媒姓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各级主流媒体作为新闻宣传主阵地要突出党建引领,突出党媒政治属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始终确保新闻宣传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必须强调的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媒体的立足之根本,也是媒体属性的要求,更是公众对媒体公信力的需求。

媒体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包括内容的政治性、真实性、准确性。这个世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媒体的工作并不是报道所有事实,符合时代主旋律、彰显社会正能量的事情才是媒体报道的内容。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如果媒体所报道的事件因断章取义、观点片面、张冠李戴而导致新闻失去真实性,不仅新闻本身变得毫无价值,失真新闻事件一再发生势必为媒体形象抹黑,在受众心中造成信任危机。

因此,媒体必须严格落实审核和把关制度,确保发布作品零错误。一个媒体经常性发布错误的作品,就会降低信誉度,频繁出现错误,群众质疑声就会积累,媒体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损害报道主体及群众利益,危及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杜绝“自媒体乱象”的渗透

主流媒体肩负着客观、真实记录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同时也具有更正错误、辨别是非的责任与义务。主流媒体要坚持围绕大局、关注民生、服务群众,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自降品位,随波追流、哗众取宠。

当前,网络自媒体行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信息发布门槛低,把关、审核程序较主流媒体简单,致使出现了一系列“自媒体乱象”。新闻失实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低俗失德也会降低媒体自身的品位。以媒体信誉度为代价,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都是不可取的,得不偿失。主流媒体要坚定立场,遵循行业准则,提升道德素养,牢记自身职责所在,杜绝“自媒体乱象”的渗透。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之基、发展之核、力量之源。媒体要发展,必须要保证做好全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工作,全力打造高素质全媒体人才队伍。

媒体融合发展改善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报道方式单一、各自为政的短板,传播主阵地也从“大屏”逐步转向“小屏”,单向的受众传播思维变成用户交互式体验产品思维,媒体生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新媒体时代媒体人要熟悉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点,要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剪辑等多种能力为一身,要能扛起摄像机拍摄、端起照相机拍照、掏出手机现场拍摄剪辑短视频,成为能拍、能写、能剪辑的“多面手”。

媒体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让从业人员个个素质高、业务精,成为理念先进、技术精良、作风优良的全媒体人才。同时要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传帮带”机制,不断充实媒体队伍中的青年力量,积极鼓励有志青年创新创造、脱颖而出。

03

加强媒体人自身建设

为媒体公信力添砖加瓦

媒体要保持良好的公信力,离不开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言行举止等都直接影响所在媒体的对外形象与媒体公信力。

提高政治素质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高速发展,为所有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媒体人要提高政治意识,坚定不移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初心使命,引领正确方向。所有媒体人要坚定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严的标准、高的要求严于律己。媒体人首先要提高政治素质,做一个敬业奉献、诚实公正的人,只有心中充满正能量,才能正确看待正能量的人和事,才能开展客观、真实的宣传报道,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提升业务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要求媒体人要提升业务能力,练就一身好把式、真功夫,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业教育,新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媒体人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媒体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体人要改变过去一岗一技的工作模式,适应多平台发布的运营机制,只有保证自身业务能力全面、专业,才能不被淘汰,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媒体从业人员要掌握全媒体传播技术,提高全媒体采编能力,做到有“几把刷子”,会“十八般武艺”,真正成为“全媒化”“复合型”的媒体人才。

每一个媒体人都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通过勤学习、善思考丰富自己的头脑,开扩自己的眼界,实现“我手写我心”,通过图像和文字生动、形象地讲好群众故事,用真情为群众服务,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媒体人是杂家,要对社会各方面事物有通盘、基础、常识的了解,应该具备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在高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中提高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媒体人是媒体的“主人翁”,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同时也应该保持史学家的严谨态度,深入基层,到新闻第一现场,让脚上沾满泥土,笔头浸满乡野的芳香。媒体人要不断提高社交能力,“平常事,细观摩”,将报道内容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讲好发展故事,传播人民心声,以过硬的能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进而提升媒体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

锤炼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好的作风才能带来好的风气,才能干好事业、做出成绩。在“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者”的时代,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及媒体人更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力气锤炼好作风。

媒体人是社会的公众人物,一言一行既代表个人形象,同时也代表所在媒体的形象。优良作风可以维护媒体形象,不良的言行举止会给媒体形象抹黑,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媒体的话语权也将降低。

因此,面对多重诱惑,媒体人要锤炼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制力,自觉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新闻。

04关于维护媒体公信力的思考

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是媒体人最容易忽略的,即使偶爾出现错误,也不会上升到媒体公信力的高度,殊不知正是一个一个的错误导致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严重后果。

媒体及媒体人既要与国家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心声。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要时刻牢记自己公众代言人的身份和立场,对真善美进行宣传报道,对假恶丑进行揭露。要像天平一样公正客观,不能把个人好恶等情绪带入作品中。维护媒体公信力需要媒体及媒体人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宣传报道新空间。

作者简介:

黄晓娟(1985—),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媒体融合转型。

猜你喜欢

公信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提升中国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共建“一带一路”的抓手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公信力提升研究
自媒体时代再论纸媒公信力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调查与思考
试论政府的法治公信力构建
网络环境下司法公信力的制度建构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