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23-12-17袁晓亮
袁晓亮 吴 培 王 燕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2.中国石油炼化和新材料知识产权技术支持中心)
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产权赋能、创新驱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有力的支撑手段。在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尤为重要[1-3]。基层研究单位是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知识产权支撑应与技术创新携手并进。
1 发挥知识产权的支撑引领作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石化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直属炼化科研机构,自建院开始就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从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石油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应用等环节,开展了大量颇具特色的技术服务工作,在自主技术与产品的形成过程中,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清洁燃料研究室是石化院的基层研究单位,也是中国石油清洁燃料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承担着中国石油清洁油品质量升级、新技术开发及科技人才培养的重任。研究室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实施科研开发和知识产权双促进的管理模式,已成功开发出PHG/M-PHG 催化汽油加氢成套技术、PHD 柴油加氢催化剂技术、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技术等,并在20 多套工业装置上实现应用。从技术研发到工业应用,共申请催化剂产品、制备方法、工艺方法等方面专利240 件,已授权124 件。
其中,“汽油加氢脱硫PHG 成套技术开发”申请专利40 余件,获得授权30 余件,在国内11 家炼化企业相关装置成功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为中国石油从国Ⅲ到国Ⅳ、国Ⅴ、国Ⅵ汽油质量升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满足国家第四阶段汽车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生产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2015 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柴油加氢催化剂成功应用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玉门石化公司,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多次应用于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成为中国石油炼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助力技术。
基层研究单位在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的同时,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策略研究,结合单位实际,在科研开发过程中分析认识问题,研究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成为研究单位高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工作是贯穿科研全过程的重要内容。我国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总体较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无论社会还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目前的完善程度仍跟不上科技创新的步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知识产权布局不到位、不及时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意味着良好的知识产权规划,应产生在课题或研发规划初期,并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升级与完善。专利布局是指有目标、有规划、有策略地构建能够支撑和服务于企业,并由多个专利组合构成的专利保护网的过程[4],包括技术路线上的各方案布局、时间发展的技术升级布局,以及在一定时期的目标地区布局[5]。
基层科研单位在课题立项或技术方案形成时,科研人员需调研大量文献资料以定位研究目标,进而根据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及课题创新点,梳理出需要进行技术保护的核心关键技术,并围绕专利布局或技术秘密保护、小试过程的技术创新点、中试过程中的工艺或设备改进、工业应用前的市场侵权等方面开展分析。
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为专利而专利的情况。例如,待整个科研工作结束,优化、筛选出最优产品、方法或工艺,才会考虑申请专利;或出于课题计划任务书、考核指标等要求,才考虑形成专利。这样可能会因为错失时效,被其他竞争对手捷足先登,使技术升级遇阻。
2.2 知识产权认识偏颇、挖掘不全
专利挖掘是指在科研或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研发或产品开发中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进行剖析、拆分、筛选及合理推测,确定技术创新点和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6-8]。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很多好的技术没有申请专利,科研人员好的构思无法形成专利。
究其原因,一是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科研人员不能准确理解技术发明点与专利保护范围的关联性,认为必须是全新技术才能申请专利。事实上,只有少数专利是保护新产品或者新方法,多数专利保护主要是技术进步[9],即只要对现有技术有改进并取得显著效果,该成果就可以被保护。很多科研人员错误地认为“知识产权就是专利”,以至出现创新就申请专利,或对产品配方等进行窄范围专利申请,结果不但未能得到保护,还造成技术流失和“公众奉献”。
二是科研人员对专利挖掘不理解。例如,新开发的催化剂,虽然前期攻关仅针对某个领域应用,但通过深度挖掘催化剂的不同制备方法、应用工艺、可能应用的其他领域,以及制备催化剂的仪器、工艺设备及分析表征方法等,可以形成多角度、多层次专利组合,构成保护专利网。
2.3 重技术、忽视知识产权法律价值
知识产权定义为“对特定的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的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10],广义范畴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技术秘密、集成电路设计权等,科研开发中一般涉及专利权、技术秘密和软件著作权。良好的知识产权体系需综合考虑反向工程难易程度、保护期限等多方面因素,发挥各种保护方式的优势及协同作用[11]。
对知识产权现状充分调研,既可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还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布局与保护状况。在科研开发中,如果科研人员仅关注技术问题,而未关注知识产权情况,即只注重专利的技术价值,忽略专利的法律价值,盲目搞研发,技术应用时可能无法自主实施,更不可能创造经济价值。
3 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实践
清洁燃料研究室践行知识产权与科研开发协同发展理念,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模式,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在着手布局技术创新时,就开展知识产权现状分析,为科研开发提供战略指导,同时避免知识产权风险。根据技术路线特点及国内外知识产权现状,全面撒网、见缝插针。研究室从团队建设、管理流程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知识产权管理支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3.1 创新预备阶段,分析知识产权现状及布局
2007 年,适逢汽油质量升级关键技术开发初期,针对国内外技术进展,结合中国原油加工现状,提出适合中国石油的催化汽油预处理—轻重汽油切割—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独特技术路线;立项“炼油工艺技术文献及专利分析”,对汽柴油加氢、渣油加氢、加氢裂化催化剂等相关技术进行专利技术对标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议;对竞争对手的技术特点、知识产权状况以及相关技术布局、地区布局等进行全面了解,避免侵权风险的同时指导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
2021 年开始,针对“双碳”目标及循环经济对废弃物治理及利用的需求,调研相关政策、法规及技术进展,开展知识产权现状分析研究;了解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技术路线、创新方向、知识产权技术布局及地区布局战略,指导中国石油废弃物化学循环路线的制定、技术开发及知识产权布局。
3.2 科研开发升级中,持续知识产权布局
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初,项目组即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在围绕核心技术形成核心专利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技术创新点。在国Ⅳ、国Ⅴ汽柴油质量升级过程中,分别从各段催化剂及工艺技术进行专利布局申请,及时形成组合型知识产权保护与布局。在国Ⅵ升级过程中,继续开发形成重汽油接力脱硫技术,布局申报以工艺流程为核心的相关系列专利;同时,为应对企业对开工效率及催化剂长周期寿命需求,开发汽油脱砷技术及预硫化平台技术,着手专利全面布局。最终形成了以两大成套技术为核心的催化剂及制备技术、工艺技术及相关平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对自主技术实施全方位保护。
3.3 成果转化阶段,加强知识产权预警与对策分析
清洁燃料研究室根据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布局计划及指标,进行统筹规划、任务分解。例如,结合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核心技术工业推广、成熟技术升级创新及转型升级技术小试开发),将知识产权任务分配到小试研究及部分技术升级中,工业推广暂不进行指标分配,再按工作重点,将各项指标进行季度分解,确保开发及推广过程中有序进行专利申报。
在对技术全方位布局及申报的同时,对成熟技术进行侵权风险分析,为自主技术全面推广应用保驾护航。2012—2013 年,自主研发的PHG 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前,研究室组建团队,对国内相关催化剂及工艺专利进行全面知识产权分析,并对有潜在风险的专利进行规避措施准备。2020 年,开展PHG、M-PHG 欧洲及新加坡专利侵权分析,为决策技术推广提供支持;为推进配套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工业化,提前开展了润滑油加氢预处理催化剂的中国专利分析。
3.4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开展知识产权培训
清洁燃料研究室成立了知识产权专项小组,由主管主任主抓,专利员配合,各研究团队安排一名骨干参与,专项小组主要职责包括专利布局、发明点挖掘、专利申请保护、知识产权状态定期跟踪等。建立了“创新点提炼—专利布局—专员撰写—审核员查新审核—专利申报”管理流程,课题组长组织讨论形成技术方案,课题组专员负责整理,主管主任组织讨论、形成具体思路及申请计划,专员撰写技术交底书,经审核员文献检索及审核,修改完善后提交系统申报。
研究室推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工作。对专项小组专员进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专利文件起草、专利申报程序等相关培训。对科研人员采用线上线下及微课等形式,通过大量案例进行科普式培训。对专利申请中出现的新问题,由相关人员手把手培训指导,加快专利申请,确保知识产权工作高效进行。
4 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
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及实践,清洁燃料研究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提升,技术秘密和软件著作权认定稳步增加,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日趋健全,在高效、超额完成每年任务指标的同时,为石化院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支持。研究室现有授权专利124,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4 件,中国石油专利银奖1 件、优秀奖2 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利奖2件,有3 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
研究室按照既定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专利申请均需经过严格的查新与审查,质量水平逐年提升。知识产权机构与课题组相互配合,共同开展专利分析,分析过程全面、严谨,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及战略部署,仅PHG/M-PHG 催化汽油加氢成套技术相关知识产权,已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 多亿元。同时,高质量专利每年可节约专利成本1500 万元以上,实现对科研创新的保驾护航和引领。
5 经验与认识
清洁燃料研究室作为石化院一个重要研究单位,承担着中国石油清洁燃料质量升级的使命与担当,在全面布局科研开发攻关目标的同时,创新探索出一套科学且适合基层研究室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流程制度,助力创新成果产出。
创新意识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在科研工作创新的同时,需要加强管理提升,以高质量管理支撑高水平技术与成果。
适合研究室自主运行的科学管理体系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基层研究单位,面向应用与基础研发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建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合理、专业的人才梯队是发展的必备力量。基层科研单位应从实际工作出发,协调知识产权与科研开发的促进关系,建立科研人员在科研开发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之间的平衡,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