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豆状核变性者外伤后脑干出血死亡1 例

2023-12-17姚泽伟贾自发韦铭菲史俊展李凡

法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雷某豆状参考值

姚泽伟,贾自发,韦铭菲,史俊展,李凡

1.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余姚市公安局,浙江 余姚 315400;3.河南同一司法鉴定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2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

雷某,男,32 岁,被人殴打后昏迷,次日入某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监控视频资料显示,雷某被踢中枕部后立即昏迷,顶部和枕部受到多次打击。病史资料反映:患者1 d 前被他人打伤,伤及头部致昏迷,无恶心、呕吐、抽搐以及大小便失禁,具体昏迷时间不详,清醒后自觉头痛、头晕,遂入院就诊。急诊CT 提示脑干出血。既往确诊肝豆状核变性8 年,治疗效果不明确,除言语不利外无其他症状。诊断:脑干出血,肝豆状核变性。入院后3 d 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6.40 s↑(参考值11.00~13.00 s),凝血酶时间18.70 s↑(参考值16.00~18.00 s);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38 U/L(参考值0~4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69 U/L↑(参考值0~40 U/L),白蛋白28.50 g/L↓(参考值35.00~51.00 g/L)。住院期间予止血、抗感染、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后出现意识不清、肺部感染无法控制、凝血异常、肠麻痹、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入院后47 d 行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4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7 U/L↑,白蛋白27.00 g/L↓,总胆红素98.40 µmol/L↑(参考值5.13~22.24 µmol/L),纤维蛋白原0.48 g/L↓(参考值2.00~4.00 g/L)。入院后48 d 心搏骤停死亡。

1.2 尸体检验

于死后12 d 进行尸体检验。

尸表检查:头颅无畸形,头皮无肿胀;双眼睑闭合,双眼睑、球结膜充血。

尸体解剖:头皮下无出血,双侧颞肌无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脑膜未见明显异常;脑质量1 217 g,脑桥上部实质内可见软化灶,呈黄褐色,余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胸腔可见多量淡红色液体;腹腔见淡红色积液约800 mL;肝质量1 435 g,表面及切面见弥漫性结节;脾质量786 g,被膜完整,表面及切面呈红褐色;其余器官大体未见明显异常。

组织病理学检验:脑桥上部部分实质内结构破坏,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图1A),小脑部分血管周围可见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余脑组织实质内神经元、胶质细胞周围间隙增宽,蛛网膜下腔血管及脑实质内血管扩张、淤血;左心室壁局部心肌间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部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隔毛细血管及肺间质血管扩张、淤血,右肺中叶肺泡隔增厚,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肝实质内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包绕成假小叶,肝细胞索萎缩,肝窦扩张、淤血,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间质血管扩张、淤血(图1B);脾间质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红髓和白髓分界不清,脾窦及脾间质血管扩张、淤血;其余器官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

法医病理学诊断:(1)颅脑损伤,脑桥上部陈旧性挫伤出血,小脑陈旧性围血管性出血;(2)脑淤血、水肿;(3)坠积性肺炎;(4)心肌间质炎症细胞浸润;(5)肝硬化,慢性肝淤血;(6)慢性淤血性脾肿大。

1.3 鉴定意见

雷某符合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础上,因外伤性脑干挫伤出血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伤性脑干出血为根本死因,肝豆状核变性为辅助死因。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是一种因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1]。ATP7B基因在铜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肝豆状核变性会引起铜代谢紊乱导致铜在肝、大脑、角膜、肾和骨关节中积累,使相应器官发生病理性变化[2]。研究[3]结果显示,铜死亡可能是该疾病引起器质性损害的具体机制。肝豆状核变性的肝损害症状出现时间一般比神经系统症状更早,可表现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暴发性肝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症状较轻者也可表现为持续性或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增高甚至无症状[4]。肝豆状核变性发病率低,且在常规尸体检验中较难发现特征性病理改变,若不结合临床表现较容易被忽视。

本例死者生前肝豆状核变性病史明确,主要的鉴定难点为:(1)死者生前肝豆状核变性严重程度不明;(2)受伤后肝豆状核变性对机体的恢复和其他器官的影响程度不清;(3)外伤是否足以引起脑干出血并死亡;(4)肝硬化导致的出血倾向与外伤的主次关系。

本例根据雷某的病史记载,其既往治疗效果不明确,但除言语不利外无其他症状,脑组织的镜下检验亦未见明显铜沉积,中枢系统病变较轻。临床资料显示其丙氨酸转氨酶3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69 U/L、白蛋白28.50 g/L,根据Child-Pugh 分级标准判定为A 级,据此分析认为雷某在受伤前肝损害较轻。据报道[5],外伤可诱发或加重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症状,并可进一步引起各器官功能障碍。本例病历资料显示,雷某入院后47 d 肝功能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4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57 U/L、白蛋白27.00 g/L、总胆红素98.40 µmol/L、纤维蛋白原0.48 g/L,此时雷某肝功能损害加重,且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尸体解剖见腹腔积液800 mL,考虑为肝损害加重所致。因此,颅脑外伤加重了肝豆状核变性的肝损害症状,严重影响了凝血功能。

根据监控视频资料,死者顶部和枕部曾受到数次打击。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机制主要是顶枕部遭受暴力,使脑干向下位移而非侧向位移,形成原因主要有:(1)头部受外力作用时,脑发生位移,脑干与小脑幕的游离缘或颅底碰撞;(2)枕骨大孔区骨折或直接暴力损伤脑干;(3)脑脊液波的冲击可造成脑桥与延髓交界处断裂。本例结合受伤过程和临床诊断可认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且遭受暴力程度较大,足以导致入院CT 所示的脑干出血。

本例肝豆状核变性所导致的肝硬化可增加患者出血风险。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参与合成多数凝血因子,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的合成受到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硬化还使血小板生成素合成减少,进而使血小板合成受到抑制[6]。本例雷某因入院当天未行凝血功能检查,但进行了“止血”治疗,根据入院后3 d 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16.40 s、凝血酶时间18.70 s,推测其受伤当时凝血功能较差,这可使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出血量增加。

结合雷某的受伤机制和临床资料,分析认为其在外伤后脑干因脑的位移受牵拉而损伤出血,但出血量较小,由于其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故出血量持续增加。伤后昏迷症状缓解后,由于脑干持续出血抑制脑干功能以及外伤导致的脑水肿,所以雷某在短暂清醒后又表现为持续性意识障碍。因脑干功能受抑制,雷某多个器官功能受到影响,肺部感染无法控制,长时间无法脱离呼吸机,同时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肝豆状核变性作为基础疾病在外伤后使肝损害加重,导致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最终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综上分析,雷某系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基础上,因外伤性脑干挫伤出血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自身严重肝损害的疾病基础可加重出血程度,在死亡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因其遭受暴力程度较大,在入院时影像学检查即显示脑干出血,而脑干是维持个体生命的重要中枢,一旦出血死亡率极高。因此,头部外伤为其根本死因,而其自身基础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可加重脑干出血后果,为辅助死因。

在此类案件的伤病关系分析中,不仅需要对现病史进行详细分析,而且需要对其既往病史进行研究,这有助于综合分析死者生前的基础疾病处于何种程度,在死亡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此外,利用监控视频资料或其他证据,推断死者生前所受暴力的部位和程度,可分析外伤是否足以致死以及外伤与基础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可靠结论。

猜你喜欢

雷某豆状参考值
酒驾撞车后的“完美计划”
酒驾撞车后的“完美计划”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男子手机不设防 同居好友“偷”了近三万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2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