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作家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是我未完成的爱

2023-12-16乾坤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3年11期

近日,英国自然博物馆展出了著名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宠物鹦鹉的标本,这两只鹦鹉标本原本一直在法国的两个福楼拜博物馆中。鹦鹉经常出现在福楼拜的许多作品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法利夫人》,他用鹦鹉隐喻了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福楼拜在写完这部小说时,号啕大哭,他说:“包法利夫人其实就是我!”

在很多人眼中,《包法利夫人》是现实主义小说经典中的经典,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竟然是福楼拜为纪念单恋了35年的艾丽莎,为了她,他终身未婚。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能够让这位悲情天才作家一眼万年呢?

单相思,

回眸一笑百媚生

1821年12月12日,福楼拜出生于法国鲁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出生在香槟,母亲是诺曼底人。或许是因为具有这两种民族的特征,福楼拜性格开朗,却又具有北方民族的冷漠;同时,在他的本性之中,还隐藏着淡淡的忧愁。

福楼拜小时候反应迟钝,总是喜欢把手指放在嘴里,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脸上是一副傻乎乎的表情。家里人都摇头叹息,在他之前有两个哥哥相继夭折,父亲甚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小块墓地。但没想到,他竟然奇迹般活了下来。

在常人眼里,福楼拜智力一般,却显露出文学天赋。他十分情绪化,也很有想象力,就像许多敏感的孩子一样,内心深处有一种与梦想相伴终生的孤独感。

15岁时,福楼拜开始文学创作,任凭激情在笔下流淌,下笔非常之快,赢得了“早熟天才”的美誉。

1839年,福楼拜随家人到当时只有一家旅社的海边小村特鲁维尔避暑,结识了出版商莫里斯·施勒辛格和他的妻子艾丽莎,他们也是来度假的。

艾丽莎个子很高,是浅黑发色的白种人,一头顺直的黑发一缕缕地垂在肩膀上,鼻梁奇高,鼻头微微上翘,眼睛炯炯有神且饱含激情,尤其是眉毛,浓淡相宜的弧线尽显一位少妇的韵味,有种希腊女神的神秘感。福楼拜一下子看痴了,他觉得她就是自己理想中等待的人。

第一眼的美好印象,深深刻在福楼拜的脑海里。他在日记中写道:“她上唇还长着一些细细的褐色汗毛,使脸部表情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她的回眸一笑,使所有金发佳人都黯然失色……”

但是,少年的羞涩让福楼拜不敢表露。他只是静静坐在一旁,偷偷听她说话。她说话很慢,声音抑扬顿挫,柔和而富有音乐感。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他知道,自己一定是爱上了艾丽莎,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艾丽莎是有夫之妇,并且已经26岁,自己怎么能喜欢她呢?

福楼拜开始抑制自己的情感,甚至不再与艾丽莎见面,可越是这样,思念的欲望却越强烈。有一天,旅社的几个人一起乘船出行,艾丽莎正好坐在福楼拜旁边,呼吸相通,肩膀相接,她的衣服触及他的手,他的心瞬间乱成一团麻。

她小声说着什么,嗓音低沉甜美,但这些话还没传到他耳朵里,就被海风吹得四处飘散,他一个字都没听清。但是,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下船时,艾丽莎站起身,整了整饰有一枝玫瑰花结的白色女帽,用她那双丰润的纤纤玉手慢慢系好帽带。福楼拜壮起胆子看着,那双手真让人心旌荡漾,恨不得立即抓住吻上几吻。可他面红耳赤,只是偷偷目送着裹着绫罗绸缎、楚楚动人的身影离去。

几天后,艾丽莎一家人回去了。福楼拜一家也回到鲁昂,他一生最重要、最持久的激情开始了。他开始着手写《狂人回忆录》一书,叙述那个夏天,他爱上艾丽莎的故事。他在书中写道:“我当时怔在那儿,一动不动,仿佛维纳斯女神走下了神座,向我走来。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某种神秘奇特的东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温馨,仿佛自己一下子变得又高大又自豪——我坠入爱河了。”

第二年夏天,福楼拜特意回到特鲁维尔,希望能与艾丽莎邂逅,可等他赶到时,旅社服务员告诉他,艾丽莎已经离开了。他有些懊恼,但服务员却告诉他一个颠覆认知的消息。

原来,艾丽莎并不是施勒辛格的妻子。她的丈夫叫埃米尔·朱迪亚。朱迪亚喜欢赌博,欠了一屁股债,惹祸上身,还被卷进了一场官司。危急时刻,施勒辛格拿出足够的钞票让他免于被起诉,条件是朱迪亚必须离开法国,放弃他的妻子。无奈之下,朱迪亚只好照办。等他出国后,施勒辛格和艾丽莎开始同居。

听到这个消息,福楼拜心中五味杂陈,施勒辛格哪里是在拔刀相助,分明是趁火打劫。他瞬间明白,艾丽莎过得太艰难,他应该拯救她。一种男人的保护欲在心中熊熊燃烧,福楼拜觉得自己像个英雄,他爱她,为了她,他什么都不怕。

然而,三年过去了,他却再也没找到她的踪迹。

一夜情,

似曾相识人未归

1842年,福楼拜已完全长大成人,同龄人都说他宛如巨人。他体形清瘦,仪态优雅,黑睫毛罩着海青色的大眼睛,长长的美发落在肩头,俊美如希腊神像。

几年来,福楼拜一直在寻找艾丽莎,可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又去过特鲁维尔,但工作人员说她再没有在旅店下榻。怀旧的福楼拜常常来到海滩,回忆当年的情景。他想着艾丽莎回眸的眼神,她不是一个妖冶的女人,但她的目光里总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慌乱。那种慌乱让福楼拜特别心疼,却又无可奈何。

一天,福楼拜和一位医生结伴到比利牛斯山区和科西嘉岛旅行。在由科西嘉岛返程的路上,他俩在马赛停留,准备住一晚再走。

晚上,福楼拜喝了点酒,然后去游泳。回来时,发现一个女人坐在旅馆的庭院里,她竟然像极了艾丽莎。

福楼拜揉了揉眼,有些失望,那不是艾丽莎,只是有些神似。原来她叫尤拉莉亚·傅科,正等着到法属圭亚那和她的军官丈夫会合。

尤拉莉亚水汪汪的眼睛微笑着,有一种勾魂摄魄的力量。福楼拜不敢多看,尤拉莉亚却忽然起身,挡在他面前。她的一只手微微上扬,露出羊脂玉般的肌肤,触及他的手。那是一种熟悉的感觉,福楼拜的心瞬间又乱成一团麻,就像当年坐在艾丽莎身边一样。

尤拉莉亚挽住福楼拜的胳膊,眼神放肆而迷离。

“你想干什么?”福楼拜有点心虚地问。

“明知故问。”尤拉莉亚把福楼拜的胳膊挽得更紧了。男人的自信来自一个女人对他的崇拜,女人的高傲来自一个男人对她的倾慕。

那天晚上,福楼拜和尤拉莉亚一起度过,那是火辣辣的热情之夜,美得像雪地里的落日。福楼拜有点恍惚,不知道身边的人究竟是心心念念的艾丽莎,还是那个刚刚邂逅的妖娆女子。

第二天,福楼拜离开马赛,从此再没见过尤拉莉亚。回家之后,福楼拜反而更加思念艾丽莎。几日后,福楼拜前往巴黎研究法律,他不是真心想当律师,而是不得不选个职业。

他在巴黎很无聊,有点厌烦法律书籍,在思念艾丽莎的间隙,他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名叫《十一月》,描述他跟尤拉莉亚的短暂奇遇。他将女主角描述为:“双眼亮晶晶、眉毛又弯又高、上唇有泛蓝的细毛、脖子又圆又白,完全像艾丽莎·施勒辛格夫人。”

小说完成后,他到一家出版商办公室拜访,商议出版的事,没想到意外遇到了施勒辛格。这次意外重逢让福楼拜又惊又喜,原来自己找寻了这么久的艾丽莎,竟然一直在自己身边。就这样,福楼拜强忍着对施勒辛格的厌恶,还是跟他搭上了线。施勒辛格每星期三都会在他的公寓宴客,有一次,他也邀请了福楼拜去参加。

几年不见,艾丽莎美丽如昔。当年她看见福楼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笨手笨脚的少年,但如今,他已经是英俊成熟的男人了。福楼拜很快与施勒辛格熟络起来,固定在星期三来到他们家用餐,借机多看艾丽莎一眼。

多年后,福楼拜借《情感教育》的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之口说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情:“每次晚宴,他都不怎么吭声,只是定睛凝视她右脸近太阳穴处有一小颗美人痣……他知道她的每个指甲的样子,他心潮澎湃地聆听她走过门旁丝裙发出的窸窣声,他背着人偷偷地嗅闻她罗帕的芳香。她的一切,都使他心猿意马,走火入魔。”

没过多久,艾丽莎就发现,福楼拜爱上了自己,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像个慈母般温柔,这是他俩年龄差距使然。她想以此来解释她对他的感情。

有一次,他们一起做短程旅行,但福楼拜还是腼腆如昔,没有勇气表白。两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返回时,福楼拜终于鼓起勇气说:“我知道,施勒辛格并不是你丈夫,你生活得并不如意,我喜欢你,你当我女朋友吧。”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她的脸。他生怕艾丽莎生气,结果她并未生气,只是幽幽地说:“今年年初,朱迪亚已经去世了,所以我同施勒辛格领了结婚证。”

福楼拜一听,顿时像掉进了冰窟窿,她怎么能同这个混蛋真的结婚呢?回到家,福楼拜想就此忘掉艾丽莎,可她幽怨的眼神总是出现在面前,就像枝枝蔓蔓的白云包裹着忧伤,从天边而来,又向环宇飘去。

有时候,爱情就像炊烟,剪不断,理还乱。心情沮丧的福楼拜还是无法放下,他开始每天给艾丽莎写情书,诉说自己的相思之苦。当情书一封又一封飞到艾丽莎手中时,她终于被他的痴情打动,决定在圣诞节这天来到他的公寓相见。

在回信中看到这个消息,福楼拜在客厅里踱来踱去,时而停在壁炉前,从炉火中取出一根劈柴,颤抖着点燃他的烟斗。耐心而焦灼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长久的真情好像终于要得到报偿了。

然而,当圣诞节到来时,艾丽莎却并没有露面。福楼拜苦等了一天,直到凌晨的钟声敲响,也没看到艾丽莎的影子。

原来,施勒辛格是一个并不受欢迎的出版商,他的生活常常陷于困境,不断遭人指控,而且全部败诉。圣诞节前夕,为免受牢狱之苦,他们不得不逃离巴黎,躲到了德国巴登。

事情来得突然,福楼拜居住在克鲁瓦塞庄园伤心痛苦,却无可奈何,唯有以顽强的写作来压抑自己。他经常站在窗前,看着水面上波光粼粼,看着天空彩云飘飞,心却一路沉了下去。

艾丽莎逃亡在国外,还能有相见的机会吗?

长相忆,

曲高和寡觅知音

1845年,福楼拜的父亲去世,过了两个月,他深爱的姐姐凯洛琳生下一个女儿后也去世了。福楼拜更加孤独。他每天大约10点起床,看看信件和报纸,11点吃顿简便的午餐,然后在阳台上懒洋洋地斜倚,或在凉亭坐着看书到下午1点钟;下午1点开始写作,直到晚上7点钟才停下来吃晚餐,饭后在花园散步,再回去一直写作到深夜。

他不见任何人,只偶尔请一两个朋友到他家小聊一会。这段时间,他专门饲养了一只鹦鹉,他觉得鹦鹉就像美丽的女人,热衷模仿,善解人意。写作时,他就把它置于工作台上,让它给自己带来灵感。

尽管如此,福楼拜还是变得越来越敏感、易怒。若有人批评他的作品,他会大发雷霆,说人家是嫉妒、恶意或愚蠢。

1846年,他造访巴黎的时候,在雕刻家帕拉迪尔的工作室,结识了一位女诗人路易丝·柯莱夫人。她的丈夫希波利特·柯莱是音乐教授。她有个沙龙,常有名人光临,被人称为“缪斯”。在这里,她喜欢把金发梳成一缕缕长发卷,框住圆圆的脸蛋,从背影看,竟然与艾丽莎有几分神似。正是这份神似,吸引了福楼拜的目光。

一个月后,福楼拜变成了她的入幕之宾。短暂的欢愉让福楼拜有一种愧疚感,他逃也似地回到了克鲁瓦塞。他跟许多空想者一样,觉得现实远不如期望来得美好。过了几天,他惊异地发现,躲在克鲁瓦塞竟然比身在巴黎的时候更想见到路易丝了。

路易丝爱福楼拜,便要他去巴黎居住。但福楼拜一想到艾丽莎,就强行将热情之火扑灭,他推脱说不能离开母亲,所以无法去巴黎。

路易丝听了气冲冲地说:“你是说你像小姑娘一般有人看守吗?”他回信说:“你想知道我爱不爱你?好,没错,我尽可能爱。也就是说,爱情对我而言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而是第二。”

他们就这样僵持着,她继续逼他来巴黎,或者让她到克鲁瓦塞。他继续找理由不从命,也不许她来。其间,他们也偶尔见过几面,但欲望多于爱情,逢场作戏的成分大于激情。最后,福楼拜觉得自己再也不应该这样糊里糊涂,混沌下去,他给路易丝写信,跟她说不再相见。

因为,福楼拜知道,自己一生真正爱的女人只有艾丽莎,他准备写一部小说,来表达对她浓烈的爱。可当他提起笔时,却一时不知从什么地方下笔了。

正是这时,他的密友路易·布耶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德拉马尔是福楼拜父亲医院里面跑出的一个学生,在瑞镇做医生,他的续弦夫人姓古杜瑞耶,嗜好小说,生活浮华,看不起丈夫。先结识了一个情夫,情夫却去了美国,随后又结识了一个律师的练习生,而且暗地举债,供自己靡费。结果债高如山,练习生和她断绝了关系。她不得不服毒自尽,留下一个小女儿,但是不久,德拉马尔也自杀了。

福楼拜对这个不幸的小故事非常关注,他觉得德拉马尔也算一个痴情之人,没想到却遇人不淑。那么,自己呢?于是,一部旷世之作在他脑海里慢慢成型。

1851年,福楼拜正式开始着手写作《包法利夫人》。在这部小说中,福楼拜带着对艾丽莎浓烈的爱,以德拉马尔夫人为原型,创作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同时,他还将女主人公艾玛与鹦鹉联系起来,她的发式繁复如鹦鹉羽毛,眼睛是鹦鹉的多色彩,服饰与鹦鹉羽毛类似,就连体态和动作也与他的私人笔记中对鹦鹉的描写有众多的相似之处。

他利用5年的时间,几度放弃、无数个手稿的废弃、上千个不眠之夜,这位充满浪漫主义思想的作家,最终完成了一部真实再现社会风俗的现实主义小说。

完稿时,福楼拜竟然泪流满面,照理说,一个家世优越的贵公子应该像蒙田、梭罗一样写一写随笔或是哲学论文,怎么会喜欢这样的情节?他说:“包法利夫人其实就是我!”

但是,当《包法利夫人》面世伊始,社会却一片哗然,福楼拜遭到了起诉,小说被指控为“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可没过多久,法庭宣判他无罪。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次官司,反而成了对福楼拜最好的宣传,他因此声名鹊起,奠定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

1871年4月,施勒辛格去世。听到这个消息,福楼拜感慨不已,他想再与艾丽莎见面,而此时,他们已经有二十余年没见面了。他写情书给她,没按当初的习惯以“亲爱的女士”开头,而是写的“我的旧爱,我永远爱恋的人”。

再见面时,两个人都变了很多。她十分消瘦,头发也白了,但眼神依旧灵动漂亮;他则留一把大胡须,戴一顶黑色帽子,更有一种成熟的魅力。艾丽莎回到克鲁瓦塞待了一天,第二天便又匆匆离去。谁也不清楚这短短的一天,他俩见面时的情况。随后,福楼拜回到克鲁瓦塞,艾丽莎返回德国,从此再未见面。

潜意识里,福楼拜默默原谅了自己,和世界达成了和解。

1880年5月8日,福楼拜撒手人寰。弥留之际,福楼拜哽咽着说:“包法利夫人是我永远未完成的爱,我是一条文学蜥蜴,在美好伟大的阳光下取暖度日,仅此而已。”葬礼以后,有13位诗人、作家等文艺界大咖前往鲁昂,吊唁这位世界级大作家。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