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诗学视野下《屋顶丽人》的解读

2023-12-16曹园园王利

新楚文化 2023年26期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背景

曹园园 王利

【摘要】《屋顶丽人》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文中讲述了一位身穿比基尼的丽人在自家屋顶上晒日光浴导致三位男工人无心工作的场景。本文从认知诗学中图形-背景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丽人、斯坦利和汤姆三个图形,不断转移注意力和焦点,这种突破传统文学理论批评的方法不但挖掘出文本蕴含的多元主题和多层意义,也为文学批评提供另一种全新视角和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屋顶丽人》;认知诗学;图形-背景;多丽丝·莱辛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6-0032-04

一、引言

20世纪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笔耕五十多年,作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其成名作《野草在歌唱》深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2007年又凭借其公认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莱辛一生所创作的作品大多数描写的是女性命运及追求个性、自由、平等。《屋顶丽人》是莱辛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三个有着不同年龄和生活经历的男人在屋顶上干活,他们无意中看到了一位身穿比基尼,将自己大部分身体裸露在外的女性在自家屋顶上边看报纸边晒日光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对此,三个男人无心工作,他们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引起丽人的注意,他们吹口哨、跺脚、谩骂,然而这位丽人始终无动于衷,对此置之不理,看似一场要爆发的场景最后却波澜不惊。

在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多运用结构主义理论、福柯权利理论、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以及拉康式等文学批评方式进行解读。本文将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通过突显小说中丽人、斯坦利、汤姆等不同人物,多层次多方面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因素,进一步揭示出小说所折射出的多元化主题和多重意义。

二、认知诗学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认知诗学,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罗文·索尔(Reuven Tsur)首次提出。他指出,认知诗学文学批评并不是彻底否定传统的文学批评,而是试图为文学作品的研究寻找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路径以解决传统文学批评。认知诗学是基于一系列与认知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运用理论,试图把这些理论模型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以找到能把文学研究与语言和心智研究接通的方法。Stockwell认为,认知诗学“从根本上将是思考文学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关于它自身的一个理论框架”。其中,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次提出,所谓“图形”(figure)指的是用认知去感受或体会某种突显的事物,“背景”(ground)指的是衬托突显事物的部分。事实上,何为图形与背景取决于读者的定义和感知,即读者的认知能力。一般说来,人们既不能看到图形又看到背景,图形是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突出背景的成分,在认知中占优势,是最为明显的成分,成为注意的焦点。通常情况下,它是完整的、可移动的、能够首先映入观察者眼前的事物。反之,背景则在认知中不那么占优势,位于不那么明显的位置,即突显程度低,只能作为参照物存在于图形的背后。Stockwell认为,阅读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images)和回声(resonances)的过程。因此,运用图形-背景这一理论方法来分析小说《屋顶丽人》,能够更好地阐释认知视野下文学作品与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也能从中挖掘出小说中蕴含的多元主题和深层意义,彰显文本细节的独特与魅力之处。

三、“丽人”图形——反父权

从小说题目《屋顶丽人》中读者会把焦点集中在“丽人”这一图形,并且通读小说会发现丽人这一形象贯穿文本始终,因此,初读小说可以先把“丽人”作为图形,把三位男士、浇花女人、普利切特太太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看作背景,此时小说刻画的是一位敢于反抗权威,漠视男权文化的新时代女性。小说开篇就描写到:第一天上午,她胸部裹着一条红色围巾,穿着一条红色比基尼裤,她雪白的肌肤晒得发红,坐在那里抽烟。故事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正值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妇女们为了争取与男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家庭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她们进行了反抗和斗争。小说中“丽人”这一形象让读者眼前一亮,她不是传统的女性,她敢于光天化日之下穿着近乎裸体的比基尼在自家屋顶上享受日光的沐浴。并且,对于斯坦利吹口哨的挑逗,她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西苏认为,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在二元对立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她的一切正常的生理心理能力、她的一切应有的权利都被压抑或剥夺了,她被迫保持沉默。在西方传统文明社会里,女人是供男人消费的性欲对象并从属于男人,是父权制社会的“他者”,她们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只能依靠男性生存于世。然而,在这部小说中,“丽人”却打破了这种扭曲局面,向父权制社会发出反抗的口号,挣脱了父权文化中心的压抑,勇敢地活出新时代女性形象。第二天上午,三个人一过来就过去看,那女人已经躺在那里了。脸朝下,双臂伸开。除了那条小小的红色比基尼裤,一丝不挂。当斯坦利向她吹了口哨后,她只是抬起头望了望,接着又垂下了头。在父权制社会,女性面对这样的情景应该是逃离,然而丽人的反应惊呆了在场的三位工人,她保持沉默,以无声的语言对抗了斯坦利的挑逗,此时的沉默比愤怒的回擊更有反抗力,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莱辛笔下的丽人图形,在三个工人及背景的衬托下,表现出一个条件优越的非传统女性,她没有扮演当时社会所安排的角色,她未屈服于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父权制的规训,相反,她以自己无声的“语言”瓦解了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颠覆了人们对女性的固有认识,粉碎了男权至上的神话。

小说在对丽人描述时提到,第一天她雪白的皮肤晒得发红,第二天皮肤变成褐色,成了一个棕色肌肤的女人,接下来的几天肤色一天比一天暗。在当时以白皮肤为美,以白皮肤为优势的社会,丽人并未迎合这种潮流,她故意将自己的肌肤晒成棕色甚至黑色,表现出对当时种族歧视的一种反抗。因此,以丽人图形,读者看到的是一位颠覆传统的新女性,莱辛通过刻画这样一位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当时主流价值文化的叛逆和反抗。丽人是自由的、独立的,她不依赖于男性而存在,是与男性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中心人物。她也是个性的、叛逆的、漠视当时种族歧视现象的一位“新”女性。

四、“斯坦利”图形——“本我”

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换注意力的过程,每一次阅读后得到的信息和价值并非都一样。特定的解读方式能够从文本中挖掘出更多信息,熊沐清指出,认知诗学的根本任务和存在根据是“从解释到发现”,就是要力求发现作品效果的新的原因、作品新的涵义。所谓“发现新的原因”,即对人们已感知的文学效果做出新的解释,或对读者的阅读做出新的解释;“发现新的涵义”则是要对文本读出新意,发现别的阅读方法未能读出的涵义或未曾关注的某一侧面。因此在理解完大多数读者都熟悉的丽人这一形象之后,笔者把认知焦点转移在斯坦利身上,因为认知焦点,即注意,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不加区分包揽一切的现象。此时的图形是斯坦利,背景为他的两个同伴,哈利和汤姆。细读小说会发现,莱辛在描写丽人的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占有欲极强的男性形象斯坦利,面对丽人裸露在外的肉体,斯坦利比其他两位男主人公反应更激烈。在丽人刚出现在屋顶时,斯坦利看到她一丝不挂的样子很是生气,挑逗地向她吹起了口哨,在哈利离开时,他又偷偷地跑出来去偷看那个女人,又吹口哨又喊叫,对此十分感兴趣。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三重结构说”,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斯坦利正是表现出本我的人格居多,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团混沌,云集了各种沸腾的兴奋”。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享乐原则”,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运作的原动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长期积淀在自我之中。受本我人格的支配,斯坦利根本无心工作,时不时地向丽人望去、喊叫,一遍又一遍地吹口哨,完全像一个疯子一样,然而丽人并未做出任何回应,她依然安静地躺在那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对此,斯坦利更愤怒,他想尽一切方法想引起丽人的注意,在斯坦利的观念里,他是有话语权和支配权的,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占有未能掌控自己人生命运的女性。因此,他挑逗、跺脚、谩骂,想与丽人持有非正常关系,然而这一切都不在他预料之内。他这种本我的人格运作能量来自人的“本能”(instincts),弗洛伊德指出,本我中的种种本能欲望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宣泄,比如梦、口头语言、肢体动作等,否则就会出现神经症状(neurosis)。小说中斯坦利种种反应正是他宣泄情绪的表现。他无法抵挡这肉体对他的诱惑,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动作,尽管屋顶热得让人挥汗如雨,他还是本能地往高处爬,想近距离地靠近这位丽人。而在场的哈利和汤姆虽然也对此景饶有兴趣,但并未表现出像斯坦利那种疯狂状态,哈利甚至对斯坦利的某些举动感到恼火和反感。他是三人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也是莱辛笔下最稳重、最理性的一位,他可以忽视丽人埋头工作,也可以在斯坦利情绪最激动的时候制止他。哈利为了避免斯坦利做出愚蠢的事情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临时决定提前收工并向马修申请暂停工作几天。哈利所表现出的冷静和小汤姆的天真衬托出斯坦利易冲动暴躁、难以控制自己本能和欲望的本我特征。

五、“汤姆”图形——拉康镜像论

文学理解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实践,读者与文本交流时得出的文本涵义就是在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机制中产生的。作为这种从实践中出发的文学研究,认知诗学总体目标即是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文本理解实践。此时再把“聚光灯”投射在汤姆身上,斯坦利和哈利作为背景。汤姆是他们中最小的一位,年仅17岁,正处于情窦初开,爱情懵懂时期。莱辛描写的三位男性中,汤姆是语言最少但心理活动最丰富的一位。当汤姆初次看到丽人一丝不挂的样子时,他没说话只是兴奋地咧嘴笑,当斯坦利说会有人告发她时,汤姆则为她辩护道:她认为没人看到她。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身子往外探,想多看一眼。汤姆甚至在想象着自己坐在起重机上工作,将臂膀伸过去抓起那女人,再隔空把她吊回来放在自己身边。面对同样的场景,斯坦利是又骂又叫,吹口哨,哈利则是一副平静如水,偶尔跟着起哄的模样,唯有汤姆时而兴奋时而紧张,他觉得自己跟哈利和斯坦利不一样,哈利是又呆又蠢,斯坦利是粗暴无礼,而他是爱丽人的,他想保护她、拥有她,跟她一起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根据拉康镜像阶段,一个尚不能行走、倚母待哺的婴儿,高兴地认定了镜中自己的形象,这是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象征性模式。汤姆在未跟丽人对话前始终将她认为是自己的恋人,他想象着他们如何交流和亲昵,他深深地陷进了充满幻影的爱河,无法自拔,并自认为丽人对他也是一见钟情的,丽人看他的眼神都是不同于哈利和斯坦利的。汤姆的这种意识就是镜像阶段主体自我的身份认同,是一种误认、一种“妄想症”,正是这种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的状态驱使他一次又一次自欺欺人。哈利和斯坦利不在场的时候,汤姆更觉得丽人就属于他了,他是那么爱她,渴望拥有她。而斯坦利眼中的丽人,显然是一个不守规矩的放荡之妇,所以他愤怒、谩骂、嘲弄,以粗暴的言行挑逗丽人,表现出一种近乎疯人的症状。哈利则截然不同,他是最年长最稳重的男人,面对丽人身穿火红比基尼的诱惑,丝毫不为所动。终于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决定:停工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因为他觉得此时的斯坦利要爆发了,作为长者,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哈利理智地带他们离开。就在他们要离开的那一刻,湯姆心中还一阵窃喜,脉搏都兴奋地跳动着,悄悄地向那个女人保证:等着我,我还会回来的。汤姆的这种缺乏任何确定的自身中心的生存状态,拉康称之为“想象态”。这种想象积压在汤姆心中已久,他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悄悄地溜回丽人那栋楼,轻快地爬上屋顶来到了丽人的身边,他兴奋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出了埋藏心中已久的话,就在此刻他还想象着眼前的这位女人是怎样把他拥入怀抱,并且还天真地认为丽人会转身抱住他。然而,丽人冷冰冰的态度和回答让他大失所望,他呆呆地站在那里足足几分钟,却还是不甘心,一直站在那里,认为她总要说点什么吧,可是丽人根本没有要说话的意思。汤姆顿悟了,彻底从“梦”中醒来,他望着天空,心中充满怨恨。丽人短短的几句话把他从虚拟世界打回了现实。在丽人做出回应那一刻之前,汤姆始终处于自我虚构的一种状态,他一直生活在想象之中,正如拉康镜像阶段所谓的“想象态”。“醒来”后的汤姆认清了自我,回到了现实。

六、结語

打破传统的纯粹文学式理论批评,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屋顶丽人》,分析小说中丽人、斯坦利以及汤姆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引导读者随着不同的图形和背景来调整自身的注意力和认知思维,从而揭示小说所蕴含的多重主题和多层意义。图形中丽人的蛮横霸气、特立独行的性格特征,折射出她是一个敢于反抗传统主流价值,争取自己独立价值和权利的“新”女性。莱辛正是通过刻画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来批判父权制社会中男性高高在上的扭曲的社会现象,从而颠覆了人们对女性的固有认识,瓦解了男权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同时也勇敢地向种族歧视提出挑战。图形斯坦利,性格暴躁冲动,占有欲强,表现出弗洛伊德人格伦中“本我”的人格特征,他喜欢看丽人的肉体但却得不到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乐此不疲地吹口哨、喊叫,最后他又破口大骂,跺脚来发泄内心情绪,以获得“生”的本能。图形汤姆,一个天真烂漫的年轻小伙子,面对性的诱惑始终蠢蠢欲动,但又因为胆小一直沉浸于自我虚构的世界,处于拉康镜像阶段的“想象态”,最终丽人对他的打击让他走出了虚幻,回到现实自我。不同的图形、不同的背景,折射出不一样的主题思想。莱辛正是通过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主流的反抗和叛逆,同时也警醒人们,认清自我、回归现实才是人类长存于世的不二法则。

参考文献:

[1]Stockwell 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2.

[2]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J].吴煜幽,译.当代外国文学,1995(03):66-71.

[3]刘文,赵增虎.认知诗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刘立华,刘世生.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01):73-77.

[7]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以The Eagle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3):448-459.

[8]张叶鸿.认知诗学与跨学科文学理解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39-147.

作者简介:

曹园园,女,汉族,河南兰考人,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助教。

王利,女,汉族,河南永城人,兰考三农职业学院,英语专任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多丽丝莱辛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贵的“伪证”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贵的“伪证”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