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堵口电力排灌站拆除重建施工方案探析

2023-12-16陈望东

小水电 2023年6期
关键词:围堰高程基坑

陈望东

(阜南县水利局,安徽?阜南?236300)

1 工程概况

安徽省阜南县上堵口电力排灌站位于淮河左堤,阜南县蒙洼蓄洪区郜台乡桂庙村室南侧50 m,是排灌结合泵站。该站始建于1975年9月,1980年5月竣工正式投入运用,主要功能是汛期排除蒙洼蓄洪区黄泥湖至黄郜路闸之间的涝水,旱季抽取淮河水灌溉蒙洼蓄洪区内蒙马河两岸的农田。排灌站自建成已运行多年,由于运行时间较长故出现多种问题,2016年安全鉴定被评定为四类泵站,2020年汛期又出现险情;为保证安全运行,决定将上堵口电力排灌站进行拆除重建。

重建的上堵口电力排灌站工程规模为中型Ⅲ等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正向进、出水方式;所在堤防为3级,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工程包括:进水引渠、进水闸、前池、进水池、泵房、压力水箱、穿堤涵洞、防洪闸、出水渠、变电站等。新站设计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排涝面积88.3 km2,排涝流量39.7 m3/s,灌溉流量12.5 m3/s;在丰水年淮河蓄水位较高时,可自流引水灌溉,设计引水流量12.5 m3/s。安装6台1600ZDBX—50J型潜水轴流泵,中间3台机组排灌两用(其中1台备用),两侧3台专用于抽排,总装机容量4 800 kW。一级灌采用2台500HDB—50型潜水泵,提水流量1.0 m3/s,总装机容量220 kW。

图1 信息化系统总体框架

2 施工条件

拆除重建的上堵口排灌站位于原站址处,采用堤后式布置,正向进、出水方式,排灌站的站身顺水流向中心线与堤轴线正交。工程建筑物顺水流向依次为进水引渠、进水闸、前池及进水池、泵房、压力水箱、穿堤涵洞、防洪闸和出水渠。

2.1 交通条件

工程交通便利,泵站出口为淮河,水路沿淮河向上游可到达淮滨县,向下可通周边多个市县;陆路方面,王家坝~曹集公路从站址处堤顶通过,并可连接至附近的主干公路阜阳~淮滨公路。

(1)对外交通

施工场地自基坑东西两侧现有村庄道路能到达,但考虑到运输量较大,设备构件尺寸大,自村庄通行不便,会对当地民众生活造成干扰。本次设计将水塘与S204省道之间空地整平,修建碎石道路,连接施工地点与S204省道;路面宽度4.5 m,长0.30 km。

(2)场内交通

根据场地情况及进场道路情况,场内主要运输线路布置在基坑东侧,路面宽度4 m。下基坑道路在左右岸各布置1条,由滩地至基坑,采用石碴路面,宽度4.0 m,总长250 m。

2.2 建材供应条件

各类建材采购和运送条件较为便利:钢材、木材、油料从阜南县城采购,汽运至工地,运距40 km;砂料从附近码头采购,汽运至工地,运距5 km;块石从怀远县石料场采购,水运至工地,运距200 km;碎石从凤台石料场采购,水运至工地,运距110 km;水泥从霍邱水泥厂直接采购,汽运至工地,运距70 km。

2.3 水电供应

施工生产用水可用蒙马河或淮河水,生活用水接两岸村庄自来水,水质均达标。供电设备附近有10 kV电力系统电,施工用电可就近接线。

2.4 气象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的蒙洼蓄洪区气象、水文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区域内洪涝灾害都是由暴雨产生的,其特点是降雨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而对应外河水位高,持续时间长,对内水形成顶托,在洪水期区内往往形成外洪内涝的局面。

3 施工导流、截流方案

3.1 围堰

(1)围堰位置

为防止围堰外水位抬高围堰内两侧岸坡中地下水水位,围堰位置要离泵室较远,选定下游围堰中心线布置在防冲槽末端50 m处,利用弃土在下游引渠与淮河月牙堤交界处填筑施工围堰。

内河侧由于原排涝进水闸下前池拆除重建,若利用原排涝进水闸挡水,渗径不足,不满足防渗要求,对原排涝进水闸渗流安全不利;故需要填筑施工围堰,堰顶高程同现状地面高程24.00 m。

(2)围堰填筑

围堰工程级别为5级,结合基坑开挖步骤,考虑到该围堰的重要性及施工期间需要作为场内交通道路,外河侧围堰顶宽6 m。为解决两岸交通,堰顶铺设200 mm厚混凝土道路,堰顶高程27.50 m,河底高程16.00 m,最高挡水位26.24 m,堰顶超高1.26 m,最大挡水深度10.24 m,堰体高度11.50 m。22.00 m高程处内坡设10 m平台,外坡设3 m平台,22.00 m以上边坡1∶3,22.00 m以下内边坡1∶3,外边坡1∶4。挡水期淮河侧水深较大,波浪冲刷频繁,为保护堰体坡面,在淮河测铺设雨布,压土袋。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计算得堰顶高程为27.50 m。

3.2 施工降水

(1)明水抽排

围堰顶面做成1.5%坡向基坑外侧倾斜,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基坑内沿围堰内侧坡脚及两侧河坡3 m设排水沟,截排基坑四周边坡雨水及堰体渗流,分别引至基坑上、下游段两侧的集水井内,设泵外排。

(2)基坑内地下水降排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底部工程施工时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以及防止第⑤层承压水对基坑的危害,拟采用深井降水方案。降水井布置在截渗帷幕的外侧。开挖过程中基坑中的渗水采用明排。截渗帷幕内适当位置处布置4眼深井,作为将基坑内承压水的备用井及雨后基坑土饱和时降排水使用。

根据本地的深井降水经验,井距宜为15~20 m,在临近淮河处应适当加密。为保证降水效果,井位距基坑轮廓不宜太远,降水深度不宜过深,以满足高程较低部位的干地施工要求为准;合计布置31眼深井。

4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4.1 土方工程施工

内河侧围堰土方取开挖堤防的土方填筑,采用1 m3反铲挖掘机配8 t自卸车运输,进占法施工;水上部分用75 HP推土机平土并压实;拆除时可用1 m3反铲挖掘机配8 t自卸车将弃土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基坑开挖采用1 m3反铲挖掘机配8 t自卸车运输。建筑物土方回填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进行,对填筑宽度≥3 m的工作面,可用75 HP推土机平土并压实;否则可由人工分层铺填,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实。对混凝土或砌石部位的土方回填,必须在混凝土或砌石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进行;铺土厚度机械施工25 cm左右,蛙式或人工夯实15~20 cm。

4.2 钢筋混凝土工程

水泥和钢材应直接采购后运送到工地,经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水泥的存放要求必须保持干燥,仓库地面高出地面至少50 cm,不得乱掺或将陈货压在下面,以致日久失效或降低水泥标号。混凝土立模支模要牢固,防止胀模或倾斜;模板接缝要严密,振捣充分,并用宽胶带粘贴接缝处,以防漏浆、产生蜂窝麻面。钢筋φ10 mm以下必须经过冷拉回直后使用,按照墙面与底板不同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尺寸预先制好垫块,上面埋入20号铅丝扎丝,以便扎放固定,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面层钢筋要用钢筋撑架架立,防止下坠;如有下坠,面层钢筋的有效高度将得不到保证,结构的抗弯甚至抗剪性能将会降低。注意钢筋接头不得在同一断面上,且在一半范围内不得超过25%。

混凝土的拌和要充分,计量要准确,运输中间要防止离析,从仓面“跳”倒入模板内高度超过2 m时要用漏斗输送。混凝土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要防止漏振,振捣器不得紧靠模板或钢筋振捣,以免“跑模”或使钢筋走型;对上面要接“茬”的混凝土面,应及时“冲毛”或“打毛”,除去混凝土面上的乳皮,以利新老混凝土结合。

本工程混凝土方量大,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底部施工时,将混凝土生料运至闸室底部,近处的直接卸料至仓面,远处的用机动翻斗车运至各施工地点。浇筑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按要求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

4.3 预制混凝土护坡工程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厚度12 cm,护坡下设10 cm厚砂石垫层,坡顶、坡脚设混凝土石埂。施工程序按“坡、岸平整→砂石垫层铺垫→混凝土预制块安砌”顺序进行。先进行放样,再开始进行垫层的铺设,施工由坡脚向坡顶的顺序,填料须均匀铺设,并加以平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应注意尺寸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铺设重点是既要保证河口线、底脚线顺畅,又要保证铺砌面的平整,才能确保整个护坡外观质量达到要求。

4.4 格宾网护坡施工

首先进行石料和石笼网的现场验收,需符合标准要求。工艺流程:基础开挖→测量高程及堤轴线→铺设碎石垫层→摆放网笼→装填块石→封笼盖。

安装要求:

4.5 固结灌浆

施工前填筑1 m厚的黏性土压重覆盖层,分层压实,以维持灌浆压力。采用单管注浆法施工,在钻机与灌浆设备就位后开始钻孔,然后插入注浆花管进行注浆。注浆完毕后,用清水冲洗花管中的残留浆液,以利下次再行重复灌浆。钻孔共钻3排(管道顶1排,排间距1.5 m),孔径70 mm,每排上的钻孔孔距1.0 m,两排钻孔之间采用梅花型布置。管道纵向注浆孔顶高程为大堤顶面或地面高程,中间排孔底高程为17.80 m,边排孔底高程为13.80 m。

5 施工总平面布置

大宗材料尽可能靠近施工地点,就近堆放。砂石堆放场、拌和站等应靠近浇筑地点,以减少主体混凝土工程的生料运距。块石堆放在砌筑地点附近,以便就近进行护底、护坡工程。钢、木材加工场靠近工地。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生活区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同时可减少管线布置及道路修建。

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地形情况,施工生活区布置在内河侧滩地上。施工生产区布置在外河侧滩地,该处滩地地面高程基本与20年一遇洪水位齐平,施工期不受洪水威胁。机械停放场、修理厂布置在内河侧滩地。

6 工程信息化建设

该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在现有工程信息化基础上,探索采取与基层防汛预警、河长制等其他信息工程分步结合建设的方法,逐步建成一个以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以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为纽带,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关键、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探索出的工程信息化系统围绕“1+1+1”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即一网(监测感知网)、 一平台(管理应用平台)、一中心(监控管理中心),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该信息化系统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重要指挥作用,也将在今后的防汛工作、水文水资源等多项工作中发挥作用,既可以提高防汛抢险指挥调度能力,也能增强防汛应急迅速反应的能力,充分发挥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在抗御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洪灾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

7 结 语

排灌结合泵站的安全运行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加强电力排灌站的建设管理工作,合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工程经济效益,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阜南县上堵口电力排灌站拆除重建工程实施完成后,充分发挥排涝、灌溉等综合效益,平均每年可减少涝灾面积3.06万亩(1 hm2=15亩),除涝效益1 300.5万元,灌溉面积12.5万亩,灌溉效益959.95万元。

猜你喜欢

围堰高程基坑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8848.86m珠峰新高程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GPS控制网的高程异常拟合与应用
新型钢管桩围堰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