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
——从游客的环境恢复性感知和敬畏感到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

2023-12-16李东和谢珍珍

关键词:恢复性生态旅游敬畏

李东和, 谢珍珍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生态旅游相较于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与破坏程度较小,具备可持续性与教育性等特征,有利于增强游客的环境意识及环境保护行为意愿[1-2]。游客作为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核心主体,在进行休闲游憩的同时,理应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使命,以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有关环境教育以及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包括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相关的理论性研究综述[3-4]、对游客环境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5-7]、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8-13]、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量表开发及测度研究[14]等。其中,探究由外部环境刺激到个体行为实施的内在机理,是解释个体行为变化的重要分析框架,也有助于理解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何学欢等依据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框架,探讨旅游地服务质量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游客获得的旅游地的高品质服务会对其形成正面刺激,内在积极情感得以激发,进而促使游客实施环境责任行为[15]。然而,在已有的关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中,分析游客因获得多种身心体验进而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过程形成机理是否与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有关的议题仍有待深入讨论。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生态旅游情境中游客感知及其行为反应的质性研究,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做进一步探讨。

鉴于此,本文基于S-O-R分析框架,运用扎根理论对部分生态型旅游地游客网络游记及评论文本进行分析,仔细甄别并凝练出系列概念、范畴,对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情感体验、行为意向等方面的演化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模型,以期更好地阐述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相关研究综述

1.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

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涉及旅游、保护、管理三方面[16]。生态旅游是一种能够使大众受到环境教育的旅游形式[17],因此一些研究将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联系起来,探讨这二者间的关系以及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的内涵、形式、意义等[18]。

环境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它重在培养人们理解和判别人与文化、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所需要的态度和必备技能,主要承担着提升环境质量和规范个体环境行为的重要任务[18]。环境教育又分为正规环境教育和非正规环境教育。生态旅游属于非正规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通过游客在生态旅游地自然环境中的体验来强化其环境意识与环境责任感[19]。

关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李文明和钟永德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20],并对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4];文首文和吴章文使用KAP干预技术来测量和评价生态教育干预的成效,结果表明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干预,能够有效减缓游憩活动对环境形成的负面冲击,并增强游客生态文明素养[5];李文明和钟永德构建了一套包含4个层次和21项指标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评价体系[6];李文明采用实验对比法评价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干预的成效,印证了环境教育干预的积极作用[7];程绍文和李照红对将旅游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教育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19]。

综上可以发现,关于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研究,多数是探究环境教育干预对旅游主体思想意识与行为等的影响,较少有研究基于生态旅游情境利于游客身心恢复视角,探讨游客是否会受到环境教育、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

2.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

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Kaplan和Talbot于1983年首次提出“恢复性环境”概念,即能够促进人们减少负面情绪、缓解压力,使得其生理、心理与社会能力得以恢复疗愈的环境[21]。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则是指在旅行情境下,游客能够感知到其所在旅游目的地环境具有促进自身压力舒缓和身心恢复的功能[22]。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展开探讨。如,陈钢华和奚望[22]、陈钢华等[23]探究了度假区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三者间的内部关联,发现这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影响;黄杰等以自然观光地为例,探讨游客恢复性感知对其满意度及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24];黄钰麟等实证检验了世界遗产地景区游客的恢复性评价对其满意度与环境负责任行为意识有显著影响[25]。

上述研究表明,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态度及行为意向产生了正向影响。然而,结合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探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的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3.刺激-机体-反应(S-O-R)分析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分析框架是由Mehrabian和Russell提出并广泛运用于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当人们受到外在环境刺激时,会对其机体内部形成一定影响,进而促使个体产生趋近和回避行为[26]。

S-O-R分析框架能够有效整合情感、认知、行为等,且能较好地反映个体行为的实施过程,因而其得以广泛适用。如一些旅游学者基于S-O-R分析框架,探究服务质量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15]。

事实上,当个体置身于旅游情境下,尤其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生态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良好生态环境等外在环境因素,会对其身心体验产生正面影响并促进身心恢复[27],进而可激发其产生一些积极的情感与行为反应[11]。因此,本文拟基于S-O-R分析框架,探讨在具有环境教育意义的生态旅游情境下,外在环境刺激对游客恢复性感知产生的影响以及心理与行为反应的过程形成机理。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28]。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建构的理论要源于收集的各项原始资料,即从广泛资料中捕捉提取能够反映社会现象的最核心概念,随后通过不断比较这些概念再提炼出核心范畴,进而建立起概念、范畴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形成新的理论[29]。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理论性构建研究较为欠缺。由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依托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0对所抓取的网络游记与评论进行数据整理,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三个过程来实现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机制研究的理论模型建构。

2.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文本抓取软件集搜客、八爪鱼,从国内知名度与权威性较高的携程网和马蜂窝旅游网站抓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编码为XC-K)、扎龙自然保护区(编码为XC-Z)、梵净山(编码为XC-F)、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编码为XC-T)以及“稻城亚丁小专线”(编码为MF)上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网络游记与评论,共计8 011篇。经不断查阅官方资料,了解到以上所选取案例的原生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多数旅游地,且在生态保护及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程度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因而与本文所需研究案例要求契合。经过人工仔细阅读,反复对比、筛选,去除广告营销、主题不符、重复等无相关文本后,最终筛选得到90篇有效文本,其中包含72篇游记、18篇长文评论, 共计295 640字(见表1所列)。由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有效游记篇数相对较少,为降低文本分析的误差,故筛选出18篇平均字数为500以上的长文评论作为以上四个生态旅游地的有效文本补充。

表1 研究案例简介及有效文本数量分布情况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尽可能摒弃个人主观偏见与学界既定理论范式,将收集的原始资料“揉碎”,再赋予新的概念并归为新的类别[29]。经逐句逐行阅读编码和修正,本文共获得1 504个参考点,通过仔细比较与斟酌后获得40个概念。进一步分析比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内在联系,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最后形成11个基本范畴:迷人、逃离、程度、兼容、宏大感知、自我渺小感知、环保规章制度支持、环保态度、环境问题认知、保护促进行为、自我约束行为,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示例见表2所列。

表2 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示例

2.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强调要挖掘和建立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概念与类别间的各种关系(包括因果、语义、时间等关系),从而表明所收集资料各部分间相互联系[29]。

基于此,本文从11个基本范畴中,提炼出四个主范畴:环境恢复性感知、敬畏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责任行为,见表3所列。

表3 主轴式编码形成的主范畴

3.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在已发现的概念类别中经过深入分析后选择一个具有统领作用的“核心类别”,把所有其他的类别串成一个整体拎起来,把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较为宽泛的理论范围内[29]。基于对主范畴的系统分析,发现主范畴间的关系已呈现较为清晰的脉络,已包含建立核心范畴的基本要素,结合本研究主题,提炼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其故事线的架构为:游客置身生态型旅游地时,产生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敬畏感,进而其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唤醒,一些旅游者甚至主动实施了环境责任行为。这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不同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主范畴逻辑结构

四、模型构建与逻辑关系阐释

从预留的文本中随机抽取一些用作理论饱和检验,并未发现新的范畴,说明已达到理论饱和。因此,紧密围绕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两个阶段,构建该种功能实现机制的理论模型。

1.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阶段一: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敬畏感的激发

(1)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形成 环境恢复性感知作为环境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强调特定环境对人类的身心恢复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在现实世界里,由于人们经常处于较高程度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之中,身心易感疲惫。这一现象也就是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提及的“个体为完成某项需要唤醒定向注意的任务,必须要全神贯注、克制不良情绪以及抑制容易分心事件,从而保证任务顺利完成[30]”。定向注意易使人疲劳,由此会激发个体消极情绪、身心疲倦[31]。因此,为促进个体注意力恢复,保持较高的定向注意,需要使其置身于恢复性环境中,自然环境则恰好属于较为典型的恢复性环境[32]。当游客在自然生态旅游情境下,身心压力得以有效舒缓、精神面貌有较大提升[22]。根据Kaplan夫妇提出的“恢复性环境”的概念可知,恢复性环境具备四项显著特征,分别为迷人(fascination)、逃离(escape)、程度(extent)、兼容(compatibility)[30]。而本文所选研究案例皆为具备恢复性环境特征的自然生态旅游地,因此,借鉴Kaplan夫妇的研究成果,凝练提取出“环境恢复性感知”主范畴。

迷人,是指具有吸引力的环境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无需人们刻意集中精力去关注,从而避免特意持久定向注意而得以休息[33]。当游客面对生态旅游地独特俊秀的自然景观时,注意力不由得会被吸引,目光紧密聚焦于眼前的奇山秀景并一直发出慨叹。描述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与通感体验等感官体验并表达内心的惊喜、满足、陶醉、享受、赞叹、珍惜、孤独感消除、意犹未尽等多种心理知觉,如“七月份小冰雹还是第一次亲身经历”(MF5),“有漫天星辰陪伴,何来孤独之说” (MF3)。表明不甘错失任何一处良辰美景,“我可不能在这时扭到脚,千辛万苦来到这里,……,难道让我在这里宅几天吗,亏死我了吧”(MF3)。对眼前的一切进行了场景比喻,包括把旅游地比喻成翡翠、净土、美术画作、秘境、人间天堂、世外桃源、童话世界、仙境等,如“站在央迈勇峰下,转身向后瞧去,由群山环绕着的宽阔峡谷,森林、草地、溪流和睦地各守一方,这气势莽莽的自然景观,就是人间仙境的香格里拉所在”(MF6)。同时又展开了场域对比,将所在的旅游地与瑞士相媲美,以及把自然旅游地与都市环境和人工景区进行了比较。正如游记中所写的“洛绒牛场被三座雪山呈品字形环抱,……,宛如高海拔的瑞士”(MF20);“与都市迥然不同的风景”(MF6);“比那些各种公园(人工景区)不知好多少倍”(XC-K14)。此外,表达强烈推荐和重游意愿,以此凸显游客对所到生态旅游地的喜爱与眷恋,如“这里一切的一切似乎能解释丁真那则短片为何会火的一塌糊涂,……,稻城,我还会再来的”(MF9),“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它的美”(XC-K7);“我们漫步湖边,不舍离去”(MF19)。

逃离又分为地理远离和心理逃离。地理远离是指人们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前往异地暂居,感受异域生活;心理逃离是指人们逃离令自己心生疲惫、需要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压抑环境[24]。旅游者长期居于城市内,通过选择游览自然生态旅游地,试图从心理和地理距离上逃离惯常环境,来释放内心积压已久的压抑与不满情绪,“只要有假期,都会暂时离家远行,远离城市的喧嚣,让每天忙于日常的心得到片刻喘息”(MF14)。渴望寻求区别于惯常的反差环境来满足自身的遁世意愿,获取内心的片刻宁静[34],“不得不说,有种脱离尘世、羽化登仙之感。此时一切尘世俗念都抛到九霄云外,……”(MF20)。

程度分为一致性和范围。一致性指环境中的事物与整体环境间的协调性;范围指恢复性环境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为个体在环境中开展活动与想象留有一定空间,强调目的地环境的空间尺度和丰富性[35]。生态旅游地的环境内部要素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协调性,能让游客感受到万物和谐、岁月静好的融洽氛围,一些游记表达了类似的意思,“神奇的光线,无限的草原、弯弯的小溪,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自由地徜徉……”(MF7)。游客所在旅游地的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所处环境的丰富与新奇性促使其可开展自己所偏爱的旅游活动与想象,“明月皎洁无暇,漫天的星星在空中闪烁,或许海拔比较高,有种抬手就可以摘星的错觉,美到我了”(MF31)。往昔的珍贵回忆也不由得被唤起并产生联想,“难得找到一片干净的草地躺着,仰望天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吹过,小时候也尝试过躺在柔弱的草坪上看夕阳”(MF5)。

兼容指目的地环境与个体的兴趣爱好相一致,符合个体开展喜欢活动的需要[24]。游客置身如画、如仙境般的生态旅游地环境中,产生了身心经受洗礼、个体与环境相契合之感。如网络文本中部分所提及的,“贡嘎河从草场穿梭,林间溪流潺潺,与牧场木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令人进入返璞归真的境界”(MF6),“三座神山也为我们的身心做了彻底的洗礼”(MF1)。同时又如引发其对人生的思考感悟、探新猎奇, “一路的风景确实值得,但是一路的艰难也真的难忘。可旅行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在每一个已知的明天里,存在一个未知的变量”(MF22),“栈道穿越浓密的森林,枝蔓丛生,……,这种有点丛林探险的感觉,也为这里增添了另一番颜色”(MF1)。通过图像记录来储存记忆,“趁着休息时间,慢慢拍摄着一路的风景,记录着攀爬过程中在不同高度视角看到的一点一滴”(MF5)[34]。

(2) 敬畏感的激发 敬畏感是指当个体面对广阔宏大、超出自身认知理解范围外的伟大艺术创作、自然奇观、超凡脱俗的人类行为等时感到惊奇与讶异的情感体验[10-11]。由敬畏感的原型理论可知,敬畏感的核心包含对宏大的感知与适应的需要[36]。宏大的感知是指对任何能够铸就深远影响的事物或事件感知[11],包括游客对旅游地自然景观的敬畏,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大家排除万难都得亲临现场感受一下,……,默默感慨这一趟此生无悔,……”(MF3),“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创造者”(MF7);也包括对人文景观的敬畏,即对伟大艺术创作的敬畏、致敬旅游地英烈、民族自豪感激发等,正如旅游者所记录的“却被庙宇中的唐卡壁画彻底震惊,……,让我们心生敬畏与感动”(MF1),“进入保护区首先看到的是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和雕像,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他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向英雄致敬!”(XC-K3),“当我们翻越高山来到这座飞碟形的巨大建筑面前时,不禁为国家的强大基础建设能力感到骄傲”(MF20)。适应则是指当个体受到超出自身现有认知理解水平外刺激时,需要调节自我心理构成来适应外在新的环境刺激[11]。游客在面对外在环境中宏大的事物或事件时,已超出自身的认知能力范围,唯有通过调解自身心理结构来适应,形成自我渺小感知。面对自然环境的宏伟与壮阔,会感到无助与渺小,“面对高耸入云的洁白雪山,在纯净如玉的卓玛拉措湖畔,你会感慨人之渺小,天地之大”(MF23),“人在大自然中真是渺小得可怜”(MF31)。同时也感到人类的脆弱不堪和自我的微不足道,“人类在它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宇宙强而有力,而人类脆弱不堪,……”(MF3),“身处高原,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MF7)。

2.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二阶段:环境保护意识的唤醒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

(1)环境保护意识的唤醒 环境保护意识是指人们基于对环境情况及环保规则的认知与了解,依据基本价值观念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社会行为、协调自身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以保护环境的自觉性[37-38]。在生态旅游地,游客被唤醒的环境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旅游地环保规章制度的支持(“《稻城亚丁香格里拉公约》约定:与自然适度而居,与他人和谐共处,与文明相伴而行。文字言简意赅,值得点赞”(MF17));坚定的环保态度,如对不文明行为的谴责(“最令人讨厌的还是景区内不文明现象普遍,随处抽烟、乱丢烟头、乱丢垃圾”(XC-F6));对环保成效的肯定(“得益于管护员们常年的辛苦工作,我国藏羚羊的数量也在增加”(XC-K2));对景区的期望延伸(“希望这种美景长久地存在下去,让我们世代拥有”(MF6));因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破坏而感到遗憾惋惜并进行自我反思(“那么好的山河壮景不复存在,偌大的一个风水局被破,不知道若干年后,人为改造的力量会给天门山带来什么影响”(XC-T5))等。此外,在环境问题认知方面,游客树立了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生态保护,为子孙万代造福的举措”(XC-Z15)),并意识到外在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所以旅游开发所带来的风险,有些还并没有引起注意”(MF23))。以上迹象皆表明游客已被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教化,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唤醒。

(2)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 环境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ERB),被定义为个体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或促进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行为[13]。因此,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是指在旅游情境下,游客努力减少对目的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扰乱当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或实施保护环境的自主行为[39],本质上也可将其归纳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40]。生态旅游地的环境迎合了游客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融洽氛围的意愿,因而会使游客不忍做出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促使其产生自我约束行为,即对自我行为负责约束,包括参与志愿保护活动、规范自我行为、主动接受环境教育、绿色消费、尊重动物、遵守景区规定等行为。正如游记中所说:“终于有机会跟着动物保护者们去了一趟,虽然只是个编外人员,但被他们深深感动,决定加入义工服务,做点有意义的事!”(XC-K23);“值得带孩子看看,学会保护环境,长知识!”(XC-Z25);“所有人都只默默地拍照、录像,不想过多打扰这些蓝色星球上的精灵”(MF20);“怕污染环境,就没在景区内吃泡面和自热火锅等带汤的食物”(MF9)。同时,也会激励游客实施保护促进行为,即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不受他人破坏,主要涉及对他人破坏行为的劝阻、向管理部门的建议、呼吁保护环境等行为。例如:“别的游客丢的面包屑,我抓拍下来了,尽量不要给动物们投食,大家不要模仿哈”(MF3);“建议在上山之前就要求禁止带香烟打火机上山”(XC-F6);“来这个地方,一定要有点素质,保持现场干净和卫生”(XC-Z14);“真的呼吁环保部门好好管管,……,我一个非本地人看着都心疼,当地有关部门在搞啥啊,求你们好好管理一下”(MF15);“拜托大家爱护环境,保存好自己产生的垃圾!别随意丢弃在湖边!”(MF15);“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我们应该更多的保护它们(藏羚羊),让它们能够无忧无虑地与人类和平共存”(XC-K19)。

3.逻辑关系阐释

本研究基于大量游客评论与游记的网络文本进行扎根分析,构建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模型,涵盖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敬畏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责任行为等主要范畴。本模型既汲取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加入新的思考、建立起各范畴间新的关系,具体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模型

一方面,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敬畏感的激发是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一个阶段。即游客身处生态旅游地环境中时,舒适宜人、清幽宁静的生态环境促使其产生了环境恢复性感知,疲惫且低迷的情绪得到释放,身心得以有效恢复。根据已有研究,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恢复[23];与此同时,面对惊奇的自然、人文景观时,游客内心的敬畏感也会油然而生。有学者指出,在具身感知情境下,生态旅游地的各类环境要素会激发游客的敬畏感[11]。由S-O-R理论分析框架可知,生态旅游地的景观、环境等要素可视作外在刺激,使游客感知到旅游地环境的恢复特性并产生敬畏感。这是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阶段之一,即部分游客首先要感知到生态旅游“游”的层面,获取由生态旅游地优质环境所引致的愉悦体验,进而间接激发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潜在意愿。

另一方面,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唤醒和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则是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又一阶段。一些生态素养较高的游客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除获取较好的生态旅游体验外,较深程度上是对生态旅游“育”层面的感知,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唤醒,进而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积极主动为生态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这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生态旅游对游客的良好教化效果,个体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从生态旅游活动中觉醒。罗文斌等以自然景区为例,指出游客的自然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对唤醒社会责任意识与实施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0]。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环境责任行为具有促进作用[25]。祁潇潇等则提出在生态旅游情境下,游客的敬畏感被激发,进而敬畏感直接正向作用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12];柳红波认为环境意识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41]。因此,基于以上研究与S-O-R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游客受到生态旅游地环境刺激,产生了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敬畏感,进而游客做出行为反应,其环境保护意识被唤醒,实施环境责任行为。而这一过程的具体呈现则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提供了内在逻辑。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稻城亚丁小专线”等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与评论文本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共提炼出40个概念、11个基本范畴和4个主范畴,基于S-O-R分析框架,最终建构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模型。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包含游客产生心理感知、做出环境责任行为反应两个阶段。首先,在生态旅游情境下,游客强烈感知到自然生态环境迷人、逃离、程度与兼容的四大恢复性特征[30],身心健康和注意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与此同时,在观赏生态旅游地自然与人文奇观时,游客对宏大事物的感知与自我适应的需要得以激发,即产生了环境恢复性感知和敬畏感,进而也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唤醒和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奠定基础。其次,游客在生态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时,与大自然亲密贴近,自然环境中的各类要素刺激巧妙唤醒其环境保护意识。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唤醒,在推动其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方面起着显著的正向作用[40]。部分游客在生态旅游中除了希望获得自身旅游体验之外,更多是想从生态旅游活动中获取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包括提升自身对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事物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等。因而,对这部分游客而言,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则得以较大程度实现,促使他们在生态旅游地主动实施自我约束或保护促进的环境责任行为。

第二,基于S-O-R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模型,即生态环境刺激→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敬畏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责任行为的过程实现机制,而对这一过程的合理解释即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环境教育是通过培养个体能够对他人与文化、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知和判断,是改善环境质量和规范个体环境行为的重要路径[16]。生态旅游恰好可以归为环境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方式之一,即为“通过环境的教育”[16],使游客在生态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中获得愉悦旅游体验,进而从中获取教育与启发,产生对环境负责与保护的行为意愿。

2.启示

生态型旅游地管理者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质量,促进生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一是切实做好维护景区内各类自然景观的日常工作。游客因受到生态旅游地各类环境要素的刺激而产生的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敬畏感,是驱动其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景区要保证景观维护资金的投入充足,并引入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新兴高端技术来稳固景区自然环境的恢复性功能,增强景观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二是充分营造景区内环境保护的氛围。通过采用解说系统、设置分类垃圾箱等措施,使景区内一系列环保举措的实施效果更加显性化;同时,注重创新环保宣传形式与提升旅游的趣味性及功能性以吸引游客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提升游客保护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进一步增强生态旅游产品体验仪式感。通过引入亲身体验型的生态旅游项目来满足游客对创新型旅游产品的需求,并对景区内已有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再次包装,激发游客的兴趣,促使游客从浓厚的生态旅游体验仪式感中获得教育与启发。

3.研究局限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囿于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过程中提取的一些概念与范畴以及模型建构可能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二是本研究选取生态型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所得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未必能与类似可产生环境教育功能的旅游情境相匹配。三是本研究仅基于游客的角度进行讨论,尚未从居民的视角展开探讨。未来的研究可基于居民角度,讨论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猜你喜欢

恢复性生态旅游敬畏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恢复性环境刑事司法中被害人地位的反思及完善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敬畏先烈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应然与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