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雕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牙雕核雕为例
2023-12-16曾金栋
曾金栋
(中山市三乡镇金栋工艺品工作室)
雕刻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刻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期的雕塑,即新石器时代,是当时氏族林立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更替,雕刻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愈加繁多,便出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牙雕、根雕、玉雕等等,雕塑材料的多样化也承载了所在时代的特定文化信息符号。每一个由雕刻技术制成的艺术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每个时期的作品都能够真切地反映出当前社会的现状。牙雕,顾名思义,就是在象牙上进行一系列雕刻的雕刻艺术。象牙是大象身上最坚硬的部位,光洁如玉,珍贵程度堪比宝石[1],像近年大火的猛犸牙雕刻工艺便隶属其中。核雕属于中国民间传统微雕工艺,其中以苏州核雕最为著名。核雕独特的雕刻工艺众所周知,但其实最受人关注的,是核雕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牙雕与核雕无论是从技艺水准还是文化价值方面都可以作为其所处时代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本文主要以牙雕和核雕为例,向大家讲述当代雕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雕刻艺术的当代发展
(一)牙雕艺术的当代发展
牙雕工艺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至当下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而新石器时代当时为母系社会,氏族林立,说牙雕大家可能不明白,但当时牙雕是作为生活生产工具而存在的,即大家现在所了解到的石斧石刀只不过材质换成了象牙而已,故而牙雕工艺在当时已经初露头角。之后,随着王朝更替带来的推动巨轮,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若说在封建王朝牙雕发展最顶峰的时期应属唐朝,大唐盛世,万朝来贺,整个王朝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稳定,文化底蕴深厚,这时的牙雕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上述有提到,其材质洁白如玉,故而在盛唐牙雕工艺十分受上层人士的青睐,成为盛唐时期风靡一时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但因其材质稀少,在当时也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享用,平民百姓能接触到的甚少。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富足繁荣,以及奢华的寓意,除此之外,以自然之物为主题的牙雕工艺也十分受大家喜爱。大唐走向没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也持续低迷,自然而然牙雕也走入了低谷期,直到宋元时期才开始回暖。这个时期牙雕工艺也出现了下移现象,即更多地被底层人民所接触到。而如今因为原材料逐渐减少,现在大都用猛犸牙做牙雕[2],但猛犸牙是从原始森林中挖掘得来,材料来源十分艰难,猛犸牙雕的发展陷入困境,危在旦夕。从材料来说,材料越来越少传承的工艺人自然越少;而从受众群体来说,人们大多对牙雕接触不深,自然对其没有更广阔的接受度,牙雕的市场逐渐下沉,从而导致当代牙雕的市场范围越来越窄。幸因近些年国家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推崇、保护和重视,使得市场有一定的回暖趋势。
图1 九龙观音
图2 观自在
(二)核雕工艺的当代发展
核雕的历史不如牙雕的历史悠久,但在当下的环境里,核雕的发展市场要比牙雕的发展市场更宽阔。核雕最早兴起于宋朝,但在当时只是刚刚崭露头角,最终在明朝得以兴盛。最终经过宋明两朝的发展,在清朝乾隆年间核雕发展达到了顶峰,乾隆年间出现了一批顶尖的核雕大师,当时主要以橄榄核和胡桃雕刻的工艺品为主,工艺水平极高,成品极其精美。
核雕的当代发展现状笔者将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其一,从原材料来看。相比较于我们所熟知的其他雕刻类工艺,核雕的原材料获取相对简单,在当下质量和数量都有一定的保证。而且核雕的原材料相对其他材料来说,因其体积偏小,在运输上也更为便捷,这意味着核雕工人在原材料上的投入资金比例较小,可以实现成品价格高低不一,能更好地迎合各阶层的消费人群。对于已经脱离了温饱层次的人民来说,更多会追求精神层次的需求,这就更好地推动了核雕工艺市场的发展。其二,从其雕刻难度来说。体积偏小就意味着雕刻难度增加,最终能出现的精品成品较少,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核雕的原材料本身就有自己的形态和纹路,这就更考验手艺人的技巧、耐心以及创意水平。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科技为大家带来的便利和速度,年轻人大多心性浮躁,因此能够传承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从从业者的视角来分析。由于当下核雕市场上浮,大部分从业者想从中获得大笔利润,这也就造就了核雕成品的千篇一律,使用科技造出的成品缺失了手工独有的美感与底蕴,传统核雕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致使创新的精品很难出现。总体来说,核雕市场也是一个下沉的状态,即使相对其他雕刻行业来说,核雕市场已经相对比较友好,但整体发展仍不容乐观[1]。
二、雕刻艺术的特色
(一)牙雕精巧的雕刻工艺
国内雕刻手法种类繁多,有圆雕、浮雕、透雕、线雕、镂雕等。圆雕可以塑造出极具立体感的艺术品,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呈现出完整的视觉体验,这对雕刻师的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常常用于罗汉、宫女、佛像、武士等人物雕塑的创作。浮雕是一种融合了绘画和雕刻的技巧,通过在平面上雕刻出立体感的图案,形成前后层次分明的半立体效果,介于绘画与圆雕之间,这种雕刻方法现今被广泛运用。浮雕可以进一步区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在牙雕艺术创作中,透雕、镂雕、线雕、沉雕等雕刻方法也常被使用,实际上,一个精细且出色的艺术作品在很多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融入各种不同的雕刻技巧来完成。
牙雕艺术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所使用的材料,表达的信息以及采用的雕刻方法。雕刻技巧的进步依赖于雕刻师的个人经验和对这一领域的熟悉程度。在牙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代艺术家都不断改良和优化自己的雕刻技巧甚至发明新的雕刻工具,并将突破的技术传授给后代。其工艺手段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技艺水平,更是他们思考理念的主要表达形式。牙雕刻艺术家会根据猛犸牙的尺度、颜色等特性来设计图案,以达到材料被利用的最大化,最终创作出兼具独特韵味和创新造型的艺术品,并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的雕刻艺术已经形成了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二)核雕巧妙设计与构思
核雕创作对创作者的技艺和审美要求极高,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创新力、想象力和表达力。一个优秀的核雕作品能展现出创作者的艺术素质,设计观念,和文化底蕴。它们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并将其浓缩为一个深刻的故事主题,通过巧妙的烘托和发散使主题更加丰满,并用细致入微的雕刻技术展示作品的内涵,这种作品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创作过程中,构想是关键,它决定了作品的新颖性,能否体现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主题的浓缩和内容的完善需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协调,视角、表现手法至关重要。在构想过程中,创作者应该在情感的引领下对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塑造,从而创作出极富艺术性的作品。在构思转化为实物的过程中,创作者要先对创作材料的构造、纹理、密度等进行研究,对人物设计、结构布局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地突出主题。一件成功的作品一定是“栩栩如生”的,尤其是在表现人物的表情、服饰线条等细节部分时,应当做到雕法细致、过渡自然[2]。
三、未来雕刻艺术的发展策略
(一)迎合政策与市场
众所周知,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种即将失传的技艺更是得到了多方关注,这也为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障。除此之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已不单单满足于温饱,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文化消费,整个艺术市场都处于一个上浮的状态,雕刻艺术品的消费群体也从少数人逐渐变成大多数人,这也致使消费市场竞争激烈,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创意及技艺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雕刻艺术创作者要不断地精进技艺,努力提升个人修为,创作出更符合现代大众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当然迎合市场并不意味着降低作品的品质要求。
(二)传统手工艺和科技相结合
当下科技占主导地位,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中,手工、科技并不是处于绝对对立的位置,它们更应该处于一个相辅相成的地位。艺术品是当前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映照,而科技是时代的特征,我们不应该因为精神而否认时代所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应该让两者更好的融合,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当下雕刻艺术创作者已经不拘泥于木材石头这些常见的雕刻材料,他们也开始雕刻玻璃、树脂等;除此之外,他们也将雕刻技术和3D打印技术结合,能更好地看清纹理,同时我们现在也可以在城市中看到很多与雕刻相关的建筑,使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加美观且更具内涵。手工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这或许是能够让传统雕刻艺术再获新生的方式。
(三)与高校建立合作
很多雕刻艺术都属于民间雕刻艺术,手艺人技术精湛,但是他们缺少一个平台去将自己毕生所研究的雕刻工艺传承下去。恰逢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推崇和保护,完全可以与各个高校进行合作,通过讲座、实践工坊、进修班等方式,建立起手艺人与师生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更加优秀的技艺传承者,也可以通过现代知识与传统工艺人的交流,使雕刻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3]。
(四)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
艺术作品和工艺品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艺术的灵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内涵。很多文物放在当下人的审美中也依然靓丽,这是因为它们已然是艺术品非简单的工艺品,那些留存下来的物品,每一件都有它们自身的文化底蕴,去彰显它们的美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赏。而且很多艺术品,其实是时代的缩影,它可能会体现所在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繁荣程度。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传统雕刻艺术的文化底蕴,当然也不能排除它本身所带来的经济价值[4]。
四、结语
总体来说,当代雕刻艺术的发展不是十分乐观,整体市场呈下沉趋势。但在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推动及人民日益增多地精神需求下,雕刻艺术一定会找寻到更好、更适合于自身的发展策略,相信在当今时代雕刻艺术发展将会走上另一个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