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夜游对苏州园林夜景观营造的启示
——以吴江同里镇退思园为例
2023-12-16张雅欣黄健
张雅欣 黄健
(苏州大学)
一、古代文人夜游的背景及其历史渊源
(一)宵禁制度
最早的宵禁制度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礼·秋官·司寤氏》曰:“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宵禁”作为古代重要的社会管理制度,主要是通过夜间关闭街口、城门,以禁止夜间活动,确保社会安全秩序①。此宵禁规定百姓只能在家中或坊内活动,故黄昏来临之际,文人或归于家中休憩,或于园林中宴游玩乐以度长夜。因而在宵禁制度下,园林中的夜间活动随之兴盛。使得傍宅建园之风渐盛,有一定财力的文人邀好友前来自家的园林中观赏宴饮。或独自游园,赏花观景,好不自在。
(二)文人情思
古代文人对园林夜游的钟爱,一部分是出于对光阴的珍惜,对及时行乐的追求。仇英的《桃李园图》,描绘了李白与其弟在桃李园中斗酒赋诗的画面,该画就取材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表现了古人对人生苦短的伤感、对及时行乐的向往,因此古人对秉烛夜游喜爱有加②;另外一部分原因则归结于文人自身对雅致、幽静的追求,“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就体现了文人园主对“幽独景”的爱好,以及幽独景与古代文人情思的互通。从而影响园林的设计营造,进一步推动园林夜景观的兴盛③。
二、古代文人园林中的夜游活动
文人在园林中的夜游活动古已有之,且种类丰富。其中夜间游赏、赏花、观月是古人园林夜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料记载和复原图像中,可以找寻到众多古人描绘园林夜游的作品,这些作品为苏州园林夜景观营造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夜游赏——秉烛夜游
园林夜间活动多以游览为目的,且与空间营造关系紧密。古人通过秉烛或邀约的的形式,通过烛光、月色作为照明方式,使得园林空间在夜晚更显晴朗开阔,也映衬出夜间园林中光影的变化与美感。这种光影变化,一是体现在水面上,二是体现在植物、山石上。烛光、月光在昏暗的夜色下,映衬出水面光影的摇曳,树影的婆娑之感。
1.水面的光影变化
古人十分注意追求水面的光影效果,如北宋诗人林逋在《山园小梅二首》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又如杨万里《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中“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树影与月影共入水中,暗影浮动,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月下。为了追求此般光影变化,园主更有“造水池,配园景,增强倒影”,只为“回潭百丈映千峰”。唐代诗人白居易更是西建长廊,东理杂树,“欲为待月处”。可见,古人认为水中的光影变化与美感均具有意境美。
2.植物、山石的光影变化
“树影参差落晚窗,疎疎密密自分张”的阴翳薄暗、树荫斑驳的氛围,是深植在中国园林文化中的中心意象。古人或在斑驳的树影间踱步,或点亮一盏夜灯,在半明半暗的空间下寻得光影变化,能唤醒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的文思诗兴。为了追求树影婆娑,花影摇曳,园主更是利用“长松筛月”的借景手法,营造了光影斑驳的视觉效果。
(二)夜赏花——夜亭观花
以赏花为目的的园林夜游活动也是园林夜景观营造的重要一项。古人认为赴夜最适赏花,一是体现在夜间自然光下,通过朦胧的月色赏花,二是体现在用自主掌控光影的方式衬托园中花景。
1.自然光下赏花
温庭筠《夜看牡丹》的诗名、杨万里的《夜观庭中梅花》“花明不是月,夜静偶闻香”。“风静阴满砌,露浓香入衣”描写的就是月夜之下,唐代政治家李德裕对着樱桃花感怀伊川别墅的场景。因为云和月的变幻,夜间园林光影时而朦胧时而澄澈,花朵在光影的变化下呈现的状态也有所不同,静谧的氛围使人更能捕捉眼前细微的变化,投入对美的欣赏。同时黑暗的环境也使人更容易聚精会神地体会花香,使夜晚观花更添幽趣④。
2.自主掌控光影下赏花
古人夜间通过何种途径观花赏花?答曰“秉烛”,或曰“把火”,也就是通过手握点燃的蜡烛或灯火作为照明工具。宋代画院祗候马麟的《秉烛夜游图》,此图是对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诗句的视觉呈现。画面中,夜色笼罩着深深的堂廊,园主正在宫苑门前的太师椅上静坐,欣赏花朵,吟咏诗句。庭院中的烛光在浩渺夜色中高高照亮,映照着盛开的海棠花。在夜游的空间布局上,融入海棠、廊庑、高烛、月等诗中意象,营构出“禁中赏花”的娱乐场景。韩侂胄举办夜宴之时,“夜宴则殿岩用红灯数百”,可见其府第园林必在红灯映衬下如同仙境,可谓也在照明安排上匠心独运。景物在光影的变化中,激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叹,以及对家国更深刻的哲思。
(三)夜赏月——退思邀月
古人自古就有重月轻日的情节,十分热爱与月相关的夜间活动。可从唐代诗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描绘的夜间园林聚会场景中窥见一斑,“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明代文人袁宏道在《虎丘》一文中也描述了明代游人于中秋之日到苏州虎丘的情景:“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由民间形成的习俗可见,月下赏景已经成为古时园林重要的夜间活动之一。
1.月与园林夜景
从某种意义上讲,借月造景是园林夜景观营造的重点。《园冶》中记载,在园林营造中要考虑对月光的欣赏,在园林中营造出“溶溶月色,瑟瑟风声”的情境,体现出“岭上谁锄月”的闲情逸致。西湖著名的“三潭印月”景点,可谓是古典园林夜景营造的极品佳作⑤。传统私家园林本就以静为主,宁静至美的借月造景可以让人心怡神旷,为夜晚增添几分风韵。
2.月与园林风月景
借月造景又被称作借“园林风月景”,属于因时而借。“风月”是古代人用来描述风景中的光影和气候景观的说法,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⑥。风月景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指自然界本身有规律的变化,如月的阴晴圆缺;二是指变化多端的气象现象。在园林景观中,变化莫测的月亮起着重要作用。与实体建筑如亭台楼阁相比,它能更吸引人们的眼球,要求游客具备更高超和敏锐的观赏能力,实与虚的辩证思维都是必须的。
三、退思园夜游景观营造:光影感知与空间互动
退思园由闹红一舸、金风玉露轩、三桥景区、桂花厅等构成,为退思园景观的核心区域,这些主要构成部分与古代文人园林中夜游活动的启示相对应。造园师通过建筑、植物、假山等各元素的相互整合,各有侧重,借此表达游园的趣味和古人对意境的追求。在夜景营造上,运用了光电技术,体现了东方园林夜游文化的魅力,刻画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灯火阑珊”,将园林夜景营造出古人游园般的意境。
(一)游赏:闹红一舸
亭名取自姜夔的《念奴娇·闹红一舸》:“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闹红一舸”因波荡而似舸行,因红鱼穿游而显舟动,故为“闹红”。船头一簇簇红鱼游动,船旁的太湖石恰似云朵,最适宜在此游赏⑦。
闹红一舸作为赏景平台,一半踞于岸上,一半跨入水中,是园中赏景的最佳处。采用轮廓照明的方法,在舸内的四角放置射灯,起到基本照明的功能。并在船舸头部和尾部放置灯笼照明,整体光效果丰富。走出船舸即可看到退思园中的水体部分,以及退思草堂、菰雨生凉和辛台。光照下建筑的倒影浮现在水中,与波光粼粼的湖面相互映衬。暖黄色的灯光倒影在水中摇曳,形成了光影变化。让旅客有如穿越到古时的园林中,体会到古人的和谐静谧、意境之美。船舸外的灯光从花窗中射入到舸内,斑驳的影子散落在地面上,增添了舸内小空间的趣味性,更添层次感。
从廊道步入舸内,在植物、山石内放置了射灯,用光都凸显了四周景物,表现出山石的轮廓和植物的剪影,犹如一幅水墨画。在廊道中,低明度的照明,让游客可以看清路的同时,四周的植物和山石利用了明黄色的光进行照亮,形成的婆娑光阴映照在路上,依稀体会到古人“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光影氛围(如图1)。
图1:闹红一舸夜景图(来源于网络)
(二)赏花:金风玉露轩
轩名取自宋代诗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透过“金风玉露”亭之门,湖石假山突入眼帘,只见得高低错落,玲珑剔透,“瘦、漏、皱、透”,尽含千古之秀,如是秋日,来到这里,浓烈的木墀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轩南侧的桂花厅更是“秋景”之所在。
金风玉露轩作为退思园中的一处赏花平台,其夜景营造要表现植物景观的效果,强调植物的主景作用。用上照光对轩前树木、花朵进行投射,以表现形态之美。傍晚应通过剪影照明,将光打到临近的建筑墙上,将植物置于黑暗中,突显其“疏影横斜”之美。花卉应进行层次照明,体现“花重锦官城”之感⑧。植物的背景墙是通往水域的廊道,从花窗中透过斑驳的光亮,照亮植物,加强了前后空间的虚实对比,将朦胧的光影之美体现到淋漓尽致(如图2)。
图2:闹红一舸夜景图(作者自摄)
(三)赏月:从三桥景区到桂花厅
古之夜园,借影于月,景色呈现依托天时;今之夜园,造影成景,万般想法显现眼前。从同里三桥景区到退思园桂花厅,分别通过三桥景区《翩然三桥·伴乐而行》、退思园入口《月下相逢·结伴同行》、畹芗楼《又见退思·伴月行》、九曲回廊《盛世重现·初时退思》和桂花厅《声声留人·月桂留人曲》构成,分别以“月”入馔,进行评弹歌舞、掌灯侍女打卡、昆曲实景演出、中西音乐表演等活动。
退思园中经典的夜游项目——退思邀月,以全新的科技灯光特效点缀退思园,运用巧妙的设计和现代化的灯光技术,展示退思园的意境美。让游客在园内效仿古人,体验“月是人间客,嬉戏夜色间”的浪漫意境。在园林中的山墙打光上,用投影展示月亮的图像,令游客感受明月清风抚人心的情感;通过九曲回廊,可见“水上升明月,水中生园景”,如坠入镜中之梦;园中通过适当的照明,更有月下赏疏影,月中寻芳桂,形成月影斑驳、树影婆娑的朦胧浪漫之美(如图3)。
图3:闹红一舸夜景图(来源于网络)
四、结语
园林作为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其夜游活动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私家园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在光电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大部分园林的夜景照明应利用进步的灯光科技,从意境表达和营造方式上下功夫。不应只囿于满足基本照明,用千篇一律的照明方式损坏了园林应有的意境。希望通过分析退思园中对夜景观营造的手法,加深对古代私家园林夜景观营造的认识,并在现代园林夜景营造上体现古代风韵,丰富意境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