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西方音乐研究新景象
2023-12-16□杨群
□杨 群
20 世纪初,我国音乐领域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此时的研究以介绍西洋音乐通史为主,并为学校撰写具有教学性质的西方音乐史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西方音乐的研究,无论学科建设、学科理论研究,还是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学术研究成果等,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近二十年来,随着出国留学人数增多,西方音乐研究由起初的“历史—音乐学研究”逐渐转向“音乐—文化研究”,研究视角不断扩大,经典著作译介不断增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地的文献、文物、史料等均逐渐“数字化”,这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提供了诸多便利。
一、新视角:著作与译介分量和数量的增多
(一)通史著作的撰写
进入21 世纪,我国西方音乐通史著述的编撰、撰写数量相当丰富,在通史著作编撰方面,以于润洋的《西方音乐通史》(下称“通史”)为学界公认的经典之作,该书以风格史叙述为主,将西方音乐风格按中外约定俗成的七个时期分述。此外,我国学者撰写并出版了具有较高专业性及学术性的著作,如叶松荣的《断裂与失衡——中西视野下的西方20 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中国人视野中的欧洲音乐》。前者以“中国视野”分析20 世纪西方的“新音乐”,揭示当代音乐创作观念与追求技法创新时造成的诸多问题;后者则兼有教材与学术价值的双重意义,作者在书中不仅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进程进行叙述,还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学术性批判。
(二)国外经典著作译介
西方音乐史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必须对西方学者的研究有深入的了解。为了使学界深入了解、学习和借鉴西方音乐的研究成果,对西方音乐研究重要著述的译介尤为迫切。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杨燕迪就呼吁对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的翻译。随着21 世纪之后中外音乐研究交流不断增加,学者们加快了对西方音乐史研究重要著述的引进与译介,除了美国音乐学家克劳德·帕利斯卡(Claude Victor Plisca)、唐纳德·杰·格劳特(Donald Jay Grout)合著的《西方音乐史》之外,保罗·亨利·朗(Paul Henry Lang)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先后于2001 年、2014 年翻译出版。格劳特将风格作为叙述音乐历史的主要特点,注重对音乐本体、音乐形态、作曲家创作风格特征的阐述,对社会、政治、文化只进行背景式概括;而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将音乐置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多视野中,旨在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中探讨音乐的风格及变化发展。
除上述通史类的译著,美国诺顿出版社出版的断代史系列丛书的翻译也是近年来学界的大事。诺顿断代史丛书系列由西方学界各断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而这也使该系列丛书研究更广泛,视野更开阔,内容更多元。其中,巴洛克时期、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音乐及二十世纪音乐分别于2022年、2018 年、2012 年、2021 年、2014 年翻译出版。在音乐理论方面,有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的《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的《绝对音乐观念》等对研究方法的译介。在专题史(论)方面,有约瑟夫·克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丹尼尔·斯诺曼(Daniel Snowman)的《鎏金舞台:歌剧的社会史》等。
总的来看,近二十年来,我国西方音乐学界从注重风格史的写作转向专题史、国别史、体裁史、音乐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等领域,编写范围逐渐扩大到20 世纪甚至21 世纪,历史叙述也突破了以往“厚古薄今”的缺憾。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对历史编纂的视角更广泛,如《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尝试以中国人的视野研究西方音乐,体现了我国学者在西方音乐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对西方音乐通史编纂一改以往史料整理、作曲家与作品介绍为主,历史编纂经历史料考证与思考后加入了思辨性的阐释,力求编纂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史著作。
二、新领域:史学研究范围拓宽
(一)早期音乐研究的纵深发展
伍维曦是一位对西方早期音乐颇为关注的学者,他的博士论文《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文本与文化研究》具体阐释了14 世纪作曲家马肖的作品《圣母弥撒》的音乐文化内涵;《中世纪晚期的文人音乐家现象——兼论西方音乐中“作品”观念的生成》用比较学的方法,将中世纪时期文人音乐家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创作和传承群体(士大夫)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一社会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中的典型人物进行研究,揭示了文人音乐家这种观念对西方音乐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近几年,也有一些文章介绍早期音乐写本研究及早期记谱法研究。梁雪菲是国内研究中世纪音乐与音乐写本的学者之一,她的《音乐写本个案研究:吕内,修道院档案馆,第31 号》文章对吕内修道院的音乐写本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国内早期音乐研究的局限性;她译介乌莉卡·哈舍尔·伯格(Ulrike Hascher-Burger)的《中世纪修道院中的音乐与音乐写本》(上、下)重点介绍了中世纪修女院中有女性音乐写本及中世纪音乐写本研究。余志刚在20 世纪于中央音乐学院就开设早期音乐课程,是国内对西方早期音乐记谱法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的《玛受〈大卫分解旋律〉中的非音乐概念》从中世纪作曲手法“分解旋律”入手,阐释玛受这部音乐作品与其社会历史与神学意义;他翻译芭芭拉·哈格-于格罗(Barbara h.haugh Hugo)的《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城市音乐——以比利时的根特为例》,从社会经济视角以具体城市为例,主要阐释这时期欧洲城市音乐中市政参议会赞助情况以及城市音乐的变化。
(二)现代音乐的新认识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西方现代音乐的认识不够开放。钟子林的《西方现代音乐概述》本是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西方现代音乐课程时撰写的讲稿,在此基础上,他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论述西方20 世纪音乐的著作。此后,我国的学者陆续发表研究西方现代音乐的论文,为现代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叶松荣的《“新音乐”创新观念的构建与缺失——西方20 世纪“新音乐”问题局限性分析之一》文章以批判性的视角,对20 世纪无调性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创作进行了简要分析。《视听艺术在浪漫主义式的互融倾向》《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形式与视觉艺术的并行互动》等文章从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联动的视角进行分析或比较研究,阐释与研究艺术间的互动对各门类艺术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学者对西方早期音乐、20世纪音乐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对早期音乐手稿、写本、手抄本等一手文献的研究有更细致的阐释;二是受20 世纪晚期英美音乐学学界的影响,将这两个时期的具体音乐文本置于更深广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阐释;三是对音乐文化导向跨学科阐释。
三、新方法:学科元理论的多元化
(一)“新音乐学”的引介
“新音乐学”是20 世纪下半叶英美学界对传统音乐史学研究的反思,即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音乐、音乐文化及“后现代主义”,将音乐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阐释音乐的多元性。
孙国忠的《当代西方音乐学的学术走向》及姚亚平的《西方音乐历史编纂学的传统与创新》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了20 世纪末西方音乐学的学术研究新发展,并对新音乐学及新音乐学中重要研究领域——“性别主义”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近二十年来,有学者逐渐开始以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与演变,并有了相当数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如宋方方的《欧洲19世纪女性作曲家的艰难处境——以范妮·门德尔松和克拉拉·舒曼为例》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两位著名的女性作曲家的艰难处境,从社会文化角度审视女性作曲家与男性作曲家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音乐话题理论
音乐话题理论引用语言学“话题”理论,将音乐形象与具体含义相联系,既可以指具体的音乐风格,也可以指综合性的音乐形象。
最早对西方“音乐话题”进行系统性介绍的文章为青年学者刘小龙2013 年发表的《西方音乐话题史:探索新方向》。该文通过对“话题”“音乐话题”的介绍,指出音乐话题的宏观含义就是人类透过音乐表达的思想和文化主题。对音乐话题的历史研究不仅能够探索、凝聚音乐的文化内容和表现方式,还可透过音乐话题了解不同时代音乐参与者的思想倾向和文化潮流。音乐话题理论的产生体现了西方音乐学的研究追求更微观、细致、更多视角地考察音乐历史现象。何弦的《音乐话题理论视域下的诠释性歌剧解读——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衣帽间危机”为例》从音乐话题理论的视角出发,综合音乐文本分析该场景,对音乐中所采用的节奏、舞曲表现的含义进行了诠释。
(三)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认为世界各事物都是“网状的”“相互关联的”。黄汉华的《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是国内最早对音乐互文性理论进行阐释的文章,对音乐文本的构成及边界问题、音乐文本的意义生成、音乐文本与文化表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外,对互文性理论进行系统阐释的文章为刘经树的《从文本批评迈向关联域化——后现代音乐学的一种新趋势》,采用互文性理论阐释研究对象的文章如丁鼎的《音乐文本的“符号间性”与“互文性”研究——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文章从音乐符号的视角,将原版越剧的《梁祝》与改编西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互文性解读。
(四)音乐社会学
音乐社会学一方面将研究置于社会中的音乐(一般指具体的音乐文本),另一方面研究社会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相互联系的音乐现象(如早期音乐赞助人、音乐家的社会身份等)。
夏滟洲的博士论文《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从中世纪到贝多芬》,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为切入点,从作曲家从事的音乐活动几个方面研究阐述作曲家在社会结构的变化、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变化、音乐实践与作曲技术的演变等对作曲家身份的影响及变化。他的论文《社会学对于音乐史学的几个切入点——18 世纪维也纳音乐生活并以莫扎特为例》《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音乐人物、创作等进行了阐释分析。
随着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音乐学的研究由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向“批评性”的研究范式转型,国内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变。在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内在通史研究上逐渐打破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研究倾向,早期和近现代音乐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也更全面、翔实。与20 世纪末注重实证主义的研究相比,21 世纪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各时期的作曲家、作品以“批评式”的研究为主。此外,近二十年来,我国西方音乐史学学术交流频繁,各领域学会的成立也为西方音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学术信息流通。近二十年西方音乐研究收获颇丰,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中外学术交流、元理论的不足与缺失等。此外,虽然国内西方音乐的学术会议明显增多,但中外学术会议交流活动仍不多见,对了解国际新动向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