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①
2023-12-16刘伟
刘 伟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 113001;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21 世纪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在2021 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构想被首次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事件[2],也标志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新时代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在我国人才发展史上意味着战略转换和战略进阶。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更加突出实力提升,更大力度加强“帅才”的培养造就;更加突出潜力开发,聚焦具有潜力的未来人才、青年人才;更加突出活力迸发,用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激发人才活力;更加突出合力协同,推动各类人才有效合作,握指成拳。高等院校不仅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甚至世界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3],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呼唤高校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加重视人才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这是对创新型人才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产出之一。由此,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可以表述为具有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具备创新能力、拥有开拓精神,能够创造出创新成果的个体或者具有创新潜能、未来能够创造出创新成果的人才,这类个体大多呈现出知识结构丰富、问题意识较强、心理素质稳定等特征。
尽管当前我们拥有“引以为豪”的人才数量,但仍缺少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4]。这是由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宽口径特征不明显、培养方式陈旧等原因造成的。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只重视知识的传承,对学生的评价标准重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人才培养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较为单一;填鸭式、灌输式教育仍占主导地位,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未能充分展现,因材施教难以落到实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作用和成效甚微,教育教学与行业产业技术需求脱节;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与学校人才培养缺乏深度融合等。高等院校能否深刻把握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能否深刻审视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不足,能否准确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突破口,不仅是高校自身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命题,更是国家发展的时代课题。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涉及广泛、复杂深奥的系统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回顾相关文献,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单一领域,以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寥寥无几。本研究通过将人才强国战略与高校育人使命进行耦合,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期为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提供逻辑支持和路线指引。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性工程。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不可避免的国际竞争、不可阻挡的复兴进程都昭示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前提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鲜明特征,其中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所起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放眼当下,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成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探索深海技术取得长足进展;新能源新材料与量子科技、生物科技不断发展……这些科技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支撑。由此可见,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在于汇聚、培育、激活创新型人才。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有朝气、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然而进入21 世纪,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大讨论的著名“钱学森之问”深刻拷问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给高等教育如何为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提出了崭新课题。因此,高校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前提,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秩序深度重塑,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引发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全球范围内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国家间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需要人才在智力、创新、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强调创新驱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富强的“法宝”,成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5]。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高校培养的青年人才与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青年人才要做到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做到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因此高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教育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集聚人才、造就人才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这个关键时期,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创新型人才作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愈加明显。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不可阻挡的复兴进程对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是高校致力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擅长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的创新型人才的时代必答题。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自主培养的创新型人才越好、越多,释放的创新动能越大、越强,意味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越光明、越强盛、越安全。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沃土和主要阵地,理应及时回应时代呼唤,担负起服务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只有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界定清楚,才能真正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症结并确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从而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立体多元的知识结构、博专结合的知识储备,即不仅在某一专业知识领域具有知识的深度,对相关学科群也具有广泛的涉猎,这是催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来源。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肯钻研、能钻研、善钻研”的科学精神,具备善于提问、钻研探究、精通突破的能力。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要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并发现事物的多面性,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形成新结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要素,其中高校普遍延续的传统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以及教育方式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当下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在直面这些问题时,高等院校要找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突破口,担负起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制约创新型人才发展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固然有其合理性[6],但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科为核心来传授知识[7],客观上导致了人才培养结构的滞后性和学生知识结构的相似性,很难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第一,教学与科研缺乏有机融合。近年来,随着“研究型教学”或“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流行并进入高校,科教结合的形态已成趋势,这意味着高校意识到要更大程度地加深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结。尽管如此,实际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缺乏协同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仍然缺少学术研究与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例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行业和专业前沿问题的研究以及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的嵌入,缺乏对权威观点和结论的反思和批判,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调查和了解不够深入,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信心和勇气不足,使得课堂远离科研,学生难以学到科研方法。造成科教融合“两张皮”产生的原因在于科教融合的理念还尚未在高校尤其是教师群体中形成普遍共识,战略科技资源的人才培养效益发挥不足,高校优质丰富的科研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致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造性,“钱学森之问”很难破题。如何尽早打破条块分割,实现科教资源融合共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直面的问题。
第二,学科交叉发展受到制约。自2005 年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高等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科专门人才,不仅促进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成熟和完善,也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积蓄着新鲜力量。尽管高校培养的学科专门人才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但这种以学科为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忽视了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因为,即便学科的界定是清晰的,但我们面对的客观世界却是个复杂体系,面对市场和产业的需求,解决这个复杂体系中的问题大多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汇聚。回顾我国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历程,存在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问题。学科犹如“学术部落”,拥有各自的领地。最大弊端是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变得比较单一,知识面狭窄、眼光短浅,知识体系不能兼蓄并用,严重影响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发挥。特别是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高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尽管一些高校对学科交叉融合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一些学科交叉活动只存在于先发学科组织的边缘,难以实现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合作。有些只是简单的学科叠加,多以局部和浅层次的学科交叉为主;有些呈现“交而不融”的境况;有些则是为了交叉而交叉,缺乏问题导向,客观上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因此,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探索的问题。
第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冒险精神、洞察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为宗旨,为的是培养大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活动、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并非独立和自成体系的,如果弱化和忽视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加强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彰显本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现阶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创融合)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存在“两张皮”现象,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依然是在维持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的小修小补,在专业课程中并未真正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与精神。二是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方式未能引发专业教学方式的实质性变革。具体表现为专业课教师仍习惯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忽视既有学科知识与创新创业思维之间的联系。三是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存在以“项目”替代“教育”的现象。这种做法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极简化处理,忽视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相对于时代的快速变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离的共性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专业知识的深加工和再创造,不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专业认知和思维体系。亟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培养基于需求导向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机制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张、人才效能持续增强,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的人力资本存量。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高等教育内卷化”的过程中,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生增长动力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时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释放的高等教育改革红利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但鉴于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质量和培育效率问题比较突出,客观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机制问题存在相关性。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以传统教育体系为依托,普遍实施的学分制多是学年学分制,主张标准化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不同教育需求;学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等方面更多依靠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学生之间普遍缺乏广泛的互相学习、启发、借鉴的过程;教师在创设学习氛围、提出问题挑战、组织交流研讨等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知识探索和能力培养;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助力人才培养环节存在教学资源设施投入力度薄弱、使用范围狭窄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在人才评价方面,以传统的学业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大量重复练习,这种依赖于“智力”单一维度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需要,更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如何破解传统单一的考试评价标准,如何兼顾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学习的结果性评价,建立对创新型人才的多元化综合评价,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三)传统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培养呵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注重引导学生将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首先,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高校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有效策略,在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启迪学生的精神独立、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等方面与现实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其次,学生缺少以主体姿态参与实践训练的机会,尽管国家在大力推进实践育人改革方面呼吁多年,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缺少贯穿育人链条和凝聚育人合力的持久性措施。通过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实践的熏陶和强化,但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业因缺乏自驱力而影响创新能力的施展,大多数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开展相关模拟实践,普遍缺少“事上磨”的机会,学生很难实现将所学自然的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创业的志愿萌发。因此,高校更多培养学生面对挑战、适应变化的能力,唯有让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始终有接触实践创新的机会,才能在产生新知识、新概念和新发现的“生成式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助式学习、团体式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次,产学研融合育人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多依赖创新实验班、创新学院或特色专业等平台开展,较多关注的是智力因素,着重提升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产学研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场域和途径,在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展开。历史表明,能够实现“从0 到1”突破的创新型人才,大多处于20~35岁的黄金年龄,创造型人格不是生来就有,而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形成。产学研融合育人的优势在于让有潜质的学生尽早面向产业需求的挑战,坚持问题导向,激发探究热情和创新潜质[8]。这种学生对跨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强烈需求,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评价机制,将重组课程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实践化育人、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更是解答“钱学森之问”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而现代教育理念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导[9],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与和谐发展。因此,高校要通过科教融合、交叉学科、专创融合等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众所周知,科研与教学是高校的基本构成元素[10],科教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者协同共振的重要手段。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持,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更新深化的基础是科研。高校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构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教学激发学生潜能,积累有知识和创造力的人力资本,两者共同作用构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学术前沿,更加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互促互融的新格局,其实质在于以科研任务为牵引,带动学科汇集和资源汇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组织的人才培养资源。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有助于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型人才,这已然成为高校应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11]。首先,重视科学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的先导作用。高校应该主动推动课程教学团队与基层教学组织、科研团队的强强联合,将科研成果动态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持续更新,提升学生对产业动态的认知。同时,教师注重理清学科发展的主要脉络,将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力求使学生获得对学科发展的整体认知。
其次,将产业前沿或企业实际问题转化为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校科研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就要围绕学科特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科研项目集群转化为育人资源,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或创新研究搭建平台,以真实的市场技术创新需求为牵引,支持学生在本科期间进团队、入项目,引导广大学生开展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生惑探究式学习、挑战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团队式学习,让学生以主体姿态真正参与教学环节。这有助于培养和呵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是少数人才的个性特质,而是人皆有之。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发现问题的能力,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发现问题的前提。立足课内,通过推动课堂革命和推广研究型教学,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与创新活动,多方位追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学术对话;立足课外,通过开设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设立开放式实验室等方式,增加学生接触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接受科学研究的熏陶和启蒙。
再次,发挥科技竞赛的牵引作用。科技竞赛是整合课内外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微项目”研究,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未知问题和攻坚难题的好奇心,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处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养。因此,可以依托实习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室、创新训练室、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以及“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将创新项目与实习实践、创新竞赛紧密衔接,鼓励学生将研究问题、研究发现、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竞赛作品,不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科交叉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自身演变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态势。学科交叉是实现科学知识系统整合的有效手段,是孕育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通道,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的催化剂[12],学科交叉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然而,在森严的学科组织壁垒下,当前我国高校学科发展模式仍以单一学科发展为主,学科间的交互融合十分有限,互涉散见于部分高校的个别学科领域,尚处于局部偶发状态。因此,破解固化的学科组织结构、跨越学科鸿沟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由“点”及“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从局部调试转向纵深发展。
首先,创新学科交叉的组织形式。高校一方面可以组建独立建制的学科交叉组织,配备专职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设置学校直属的学科交叉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已有的学科资源创建学科交叉的组织载体,并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活动,包括学院合作模式和组建学群模式。学院合作模式采用两个及以上单一学科联合共建学科交叉组织机构,组建学群模式采用两个及以上学院重组合并的形式组建融合多个学科的学群。学科交叉不仅能够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布局优化,同时对于探索多样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手段的改革也大有裨益。
其次,探索教师联合聘任制。由于传统以单一学科为导向的教师队伍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掌握多学科教学能力,因此,为了打破学科壁垒对师资力量的束缚[13],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组建“复合型”教师队伍是应对传统单一学科教师转型的关键。通过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构建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和教师联合聘任制,即不仅整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时选聘具备一定授课能力或有指导学生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到高校联合授课,这有助于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多种学科思维。
再次,重构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当前,一些课程表面上实现了“学科交叉”,但这种所谓的“学科交叉”却是多个学科的课程放在同一课程体系框架之中。高校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融合,就要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以此为牵引,坚持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实验训练相结合,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方法,打破学科界限和专业壁垒,针对课程体系、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化重组和教学设计,构建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
3.专创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专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专业认知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视角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即两者的融合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专创融合的基础在于创新,只是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作为大学知识属性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科学属性,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属性[14],但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上。因此,高校亟须转变教育理念,以专创融合为基础引领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破解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众所周知,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专业教育发展基础上的,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在于“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有助于反思和重新审视现有专业教育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缺陷和不足。尽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能够同时关注基于专业变革的“理念融通”和基于专业发展的“实践赋能”,专创融合的推进就会由注重单一维度的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向彻底转变。
第二,基于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开展课程建设。高校专创融合的推进始终离不开课堂作为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其落脚点在于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主要包括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以及扎根于专业课程且渗透创新创业内容的跨学科课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相关学科的互动衔接、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对象的多元需求等多重因素,在专业课基础上融入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育等要素。
第三,加大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改革,积极开展依托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诚然,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只有真正来源于专业实践,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因此,要加强高校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知识服务平台、智库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各类研究基地、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等科技创新资源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并把高校相关资源的开放共享情况纳入高校分类评价考核范围。同时,高校可以成立职能不同、丰富多样的双创协会和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交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性实践等活动促进专创融合向纵深发展。
(二)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评价机制
国内外大量实践早已证明,谁拥有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创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换言之,谁能率先建立起完备的创新型人才培育与评价机制,谁就能通过人才优势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育以及科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提升,教育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
1.改革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关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激活人才创新活力,要牢牢抓住人才培育这把“金钥匙”。通过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健全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建强协同育人平台不断创新人才培育的形式和内容。
首先,优化课程结构,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高选择性的课程。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高校内部普遍实行既有规范性要求,又有自由性选择的学分制和选课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高等院校应带动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进而体现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和培养体系的个性化。
其次,健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完善、创新实验室的开放、素质教育拓展基地的建立等教育教学资源与设施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使用范围,从软件和硬件建设上切实保障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改革高校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机制
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培养过程中及时修正和调整,从而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15]。想要培养的学生有适应终身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实现对学生综合、多元、科学的评价。
首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将卷面考试方式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16]。要兼顾学生学业的内容评价与成长的过程性评价,通过整体推进大数据赋能下的学生成长档案,科学评价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素养、创新人格等关键要素的综合评价,探索将是否参与过重要项目研究、是否参加过学科竞赛、是否获得过优秀成果等作为创新型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评价。
其次,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测评机制。高校应加快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校内校外协同联动的诊断改进机制,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反馈、学习经验以及学习成效,加快实现高等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制度化、长效化,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发展潜能,实现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相统一。
再次,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估机制。要想直观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就要立足校情、培养目标、实践体系,科学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将创新型人才远期潜能与创新活动的长期性特征相结合,研发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标准化教育质量评价工具。
(三)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方式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规模实力、教育结构、培养质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上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未来高等教育要以高质量为统领,主动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务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方式。
1.重组课程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无论是总结历史经验还是纵观现实实践,从国际先进理念到国内有益探索都证明了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打破中国大学过于强调学生共性培养、共性制约和共性评价的桎梏,还可以从总体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旗帜鲜明地促进个人发展,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真正提升培养对象的高阶能力,需要经历一场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
首先,以“基于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为出发点,科学重组课程资源。通过聚焦“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个性化教育融通”改革,构建“三维”并驾的课程平台[17]。其中,通识教育注重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意向,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科专业教育以构建综合性、前沿化、少而精的专业课程体系为目标,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并整合优化课程体系;通过专设个性化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开展微专业学习模式。与此同时,按照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和分流发展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类指导,针对学生起点差异和发展需要建立分层基础课程体系,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实现跨大类分流和大类内分流。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个性化发展。当前寻找规模化教育和因材施教两者的合理性平衡点,使学习者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实现高质量育人,就要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新要素、新空间、新技术,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立体交叉智慧课堂等方式重塑教育内容和运行机制。利用新兴技术旨在提供多样化和适切性的教育资源,从知识点的精准诊断和学习路径的精准推荐等方面智慧地干预教育过程[18]。这将有助于突破规模教育,为个性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学生的差异性培养赋能,使学习环境更加个性化,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手段更加便捷。
2.强化实践育人,向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方向转变
创新之根在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价值导向,在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形成互动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实现互促上起到关键性作用,实践育人是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因此,实践育人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出发,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校人才培养大局深度融合[19],让学生在自由学习和探索中拓展思维、融会贯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好奇心、激发创新设想,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学生学习实践全过程,从而实现实践育人向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方向转变。
第一,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固化社会实践模式。避免实践育人“形”有余而“神”不足,实现社会实践由“一项活动”向“一门课程”的转变,需要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通过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校外优质资源,注重开发全方位、立体化和全程式的实践课程体系,有效提升课外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例如,将实践环节作为独立的本科生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教学大纲和一系列教学管理办法,通过创新假期学制或制定“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管理办法”,为求知欲强和个人发展定位明确的学生提供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科学研究训练,以此规范课外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实践课堂的“技术含量”。
第二,深化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让学生更具创造力地解决问题。一个好的项目不仅可以还原真实世界的本质面貌,还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格局。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透过任务情境看到问题本质,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不断体验并探究项目核心任务,能够充分激发和持续保护学习热情,让学生不断迸发思维火花、产生精彩观念。以项目为牵引探索未知的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极大增强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并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由此可见,项目化学习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调动和激活相关知识,对问题持续不断地探求,这是学习的本质,更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重要过程。
第三,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开展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的延伸与深化[20],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需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汇聚功能、枢纽功能、辐射功能、展示功能,努力把实践基地打造成育人工作的孵化器和发动机。立足校内,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立足校外,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背景,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重点提升学生理解、掌握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可以深入分析企业亟须的人才特质,不断修改完善培养方案,积极主动回应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新要求。
3.产学研多元主体深度合作,构建开放共享平台
产学研融合以创造基于高校优秀研究成果的新价值构造为目标[21],充分发挥企业重大项目开发和新产品研发优势,为学生提供直面问题和技术难题的机会。然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存在沟通不够深入、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课程建设和设计缺乏创新等问题,导致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供需矛盾和贯通障碍突出,较难形成稳固优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链条。如何让有潜质的学生尽早迎战面向产业需求的挑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第一,以产学研合作育人项目为基础,打造合作育人品牌。在信息化时代,立足多元主体优势资源合作共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2]。产学研合作是一个以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博弈构成的网络组织系统,高校要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协同合作目标,持续保持高校与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深入对话与合作,积极创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搜集、分析、提炼创新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面向技术和实践前沿的“教学做一体”特色课程体系,促使学生在真环境下解决真问题,这些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学术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扩展、职业胜任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也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科学精神和成就动机,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注入更多研发活力。
第二,分析合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特色,形成产学研共建学科与专业的发展趋势。高校要善用社会资源,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服务产业发展的杠杆,在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的基础上创新协同共创模式。例如,为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由企业技术专家、科研工作者和高校学者共同组建的专家导师团队,带领学生深度参与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不仅能实现教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接轨,同时能确保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的无缝对接。这些课程案例和实验课题来源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真实需求,在促进问题分析、问题凝练、问题生成、问题遴选、问题拆解、问题聚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关键科学问题凝练的思维过程与形成方法,建立研究策略和解决途径,通过好问题的驱动和复杂问题的攻关,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和务实的科学精神。
第三,优化产学研融合的内部生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如何突破融合生态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各板块间的壁垒,使产学研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建平台、选企业、引项目、精教学、促协同,构建立体化的“模块式”教育体系,真正打通产学研之间的人才、信息、资源的循环,使得产学研通过实体协同不仅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而且有效实现用健康的产学研融合生态来“养思维”“养文化”“养精神”。通过各板块间的关联、互动、沟通、协同,立足于长远发展目标,开展以解决重要科学问题或工程技术难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研发实践与鼓励企业进入高校开设科学论坛和系列课程的双向互动,打造共荣共享的校企联合机制[23]。由此可见,产学研融合能够促进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促进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创新要素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更将促进高校研究成果的社会还原,构筑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转化“双高地”。
四、结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是我国参与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更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强对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并非易事,需要直面以往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机制,勇敢地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