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策略
2023-12-16张碧晶
张碧晶
(山西省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山西 运城 044000)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多个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各级新闻机构在政策指引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项工作。与国家和省级广播电视台相比,地方广播电视台自身存在着发展局限性,那么如何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何革除积弊、改革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成为了地方广播电视台从业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融媒体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并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衍生出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1]。
顾名思义,融媒体是多种传播媒介的融合体。这些传播媒介既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又包括新媒体,如门户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因此,融媒体的本质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体,能够让二者在信息传递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内容兼融[2]。
在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要尽可能地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创新优化体制机制,高效地发挥各个部门及不同岗位新闻从业人员的优势,以达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劣互补,互利共赢。地方广播电视台只有深刻理解融媒体的含义,才能在融媒体时代发挥自身之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一重要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强调各级新闻媒体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一体化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相加阶段向相容阶段迈进,使它们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重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为实施好这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地方广播电视台要积极转型,不断突破自我,探索适合自己的媒体融合之路。
近年来,地方广播电视台积极响应党和时代的号召,不断加深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得益彰,携手共进”[1]这一媒体融合概念的认识。加快融合发展已成为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转型的必由之路,各地方广播电视台纷纷创办新媒体平台,打造全新的新闻产品,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提高了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然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部分地方广播电视台往往把“媒体融合”等同于“多媒体相加”,只是单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多种新的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视频号、手机智能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这种做法只是将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转移至新媒体平台,没有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真正融合,也未深入了解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未创新传播形式,采编人员仍各自为阵,长此以往,弊端必然显现,不利于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的长足发展。
三、融媒体时代给地方广播电视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地方广播电视台应积极抓住这一时代机遇,乘着时代的东风进行媒体改革,并从容应对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给地方广播电视台带来的机遇
作为传统媒体,地方广播电视台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强等优势,但它在信息传播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地方广播电视台扫除这些问题和弊端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融媒体时代打破了地方广播电视台单一的信息传播格局,为其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地方广播电视台可以高效整合信息内容,信息传播更加直观具体、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呈现出信息海量、内容多元等特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新闻信息的传播量,也能给地方广播电视台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进一步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给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二)融媒体时代给地方广播电视台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传统盈利模式是以广播收听率和电视收视率为基础的,同时借助广告招商和有线电视创造价值增量。地方广播电视台以丰富的新闻信息、电视节目为产品,为受众提供时政、经济、文化、法治、交通、购物等资讯,以此吸引受众,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然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各类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大量的受众将注意力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触手可及的移动终端上,如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等设备,因此对广播电视的接触率逐步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广播电视台资源有限,广播、电视节目受地域限制和时空限制,时效性较弱,覆盖面较窄,且互动性不强,收听、收视便利性较差,所以很难长期吸引受众。而受众流失会导致广告商将投资方向转向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而缩减对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广告投入,使得地方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受限,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面临困境。
四、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策略
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行业的一个重要工作项目,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地方广播电视台要在融媒体时代成功转型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在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这也是当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亟需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一)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3];同时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3]。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新闻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政治信仰,积极借助各类新媒体实现交互式传播,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把好“舆论关”。
首先,地方广播电视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宣传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积极创作有温度、有品质、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发挥媒体办好事、解民忧的作用。其次,地方广播电视台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以学促用,使新闻采编人员不仅具有“高”专业能力,还具有“强”综合能力。最后,作为内容生产的新闻采编人员要坚定政治信仰,明确职责使命,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宣传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并且要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升自身新闻敏感度,增强判断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善于运用图片、视频来讲故事。
(二)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采编活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广播电视台要积极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进而激发新闻采编活力,不断推出优秀作品,提升自身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要积极改革并健全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畅通晋升渠道,使晋升机会、绩效分配、工资待遇向专业素质过硬、创新能力较强,并且对单位有重要贡献的优秀采编人员倾斜,从而调动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打好“组合拳”,成立融媒体中心,设置采编部、制作播音部、新媒体部、外宣部等部门,明确各部门分工,并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激发新闻采编活力,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比如,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采编活力为基础,以深度融合为目标,积极探索整体转型的体制机制,以顶层设计牵头,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率先推行新闻采编融合,逐渐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强化技术支撑,为新闻采编工作赋能
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从建好平台、做精内容、加速融合、服务群众等方面突破自身地域瓶颈和技术障碍。一方面,建设全媒体生产指挥中心,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策、采、编、发”全流程,实现线上线下新闻资源融合,以先进技术打开融合传播新窗口。比如,运城市广播电视台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设了“今日运城APP”全媒体生产指挥中心,以展示运城新形象、传播运城好声音为宗旨,围绕中心工作,每日更新新闻资讯,打造出“融媒体+政务服务”“融媒体+民生服务”等工作体系,构建起“网、微、端、视、广播”五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逐步提升了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实际,摸清行业发展脉搏,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对节目制播系统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扩容,形成采集、生产、发布等全流程操作平台无缝对接的采编新系统,实现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的素材共享、互联互通。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采编工作内驱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高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新闻采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因此,地方广播电视台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对于地方广播电视台来说,选一个好的火车头就相当于选拔一批懂业务、善经营、了解融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优秀领导班子,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地方广播电视台要秉持《礼记·礼运》中所提到的“选贤与能”原则,摈弃资历论、年龄论等观念。此外,要拓宽人才选拔渠道,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市场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制定全新的人才引进策略,拓宽用人视野,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比如,引进计算机、人工智能、营销策划、数据分析等高层次紧缺人才;采用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等方式,与当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基地实习、专家交流会等活动,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从整体上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邀请行业教授定期授课、优秀工作者分享经验,输送优秀采编人员到高校、上级媒体、同行单位学习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进而提升采编工作内驱力。比如,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为培养全能型人才,开办了“广电夜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了山西传媒学院39位学者进行线上线下授业解惑,并针对不同岗位需要,分批将新闻采编人员“送出去”,使得全体采编人员获益良多[4]。
(五)新闻采编人员积极练就全能的业务本领
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要发挥主体意识和自身主观能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高质量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练就一身全能的业务本领。首先,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不仅要掌握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等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掌握多领域、多文体的写作与报道技巧。其次,新闻采编人员在精通编辑业务的同时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在产品设计、内容创意、视觉创意等方面的能力,掌握选稿、改稿、编辑等方面的技能(如摄像、画面编辑、声音编辑等),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完成新闻采编工作。最后,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俯下身、沉下心,多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听真话、多思考,挖掘有价值的新闻,还要不断改进文风,少说空话、虚话、套话,多讲实话、真话、有用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新闻事件,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亲近性、可信性和可视性。
五、结 语
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收视率、广告收入等主要指标呈现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地方广播电视台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不仅要积极抓住机遇,勇于直面挑战,坚持在“融”字上作文章,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还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人才建设为根本,加快全媒体采编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开创传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