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短视频运用策略

2023-12-16李秀娟

今传媒 2023年10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受众内容

李秀娟

(阳泉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山西 阳泉 045000)

近年来,媒介融合持续深入,移动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并且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促使人们逐渐养成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移动短视频的时长较短,主题鲜明,与当前人们的碎片化阅读需求相契合,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主流媒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如果不能及时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就很难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主流媒体要加快布局短视频新闻,根据受众的阅读倾向与真实需求,将短视频运用于重大主题报道领域,打造优质的重大主题报道新闻产品,拓宽新闻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一、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渠道更加丰富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在信息获取方面对主流媒体较为依赖,而在短视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既可以利用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等获取新闻资讯,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浏览相关信息[1]。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新闻的获知“门槛”显著降低,但是,也使主流媒体面临流失受众的风险。此外,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应用前沿技术,不断革新内容呈现方式与新闻传播形式,因此吸引了不少受众;而主流媒体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在应用先进技术方面相对滞后,难以快速搭建传播平台并深入改造技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

(二)内容生产更加多元

在内容来源方面,新媒体平台的数量显著增多,主流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长期以来,主流媒体掌握着新闻内容的生产权限;而在短视频时代,新闻来源的多元化特征明显,受众能够自主选择信息获取渠道。在内容制作方面,受众的信息需求差异化特征日趋显著,他们渴望能获取到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新闻产品;而部分主流媒体未能及时转变传统内容制作理念和创作模式,因此,较难满足当下受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2]。

(三)传播生态日趋复杂

在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主导着信息传递与舆论引导,而在短视频时代,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主流媒体在信息采集与发布方面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近年来,新媒体传播生态环境日趋复杂,话语轻松、幽默的新闻信息逐渐获得受众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媒体的权威话语产生了冲击;并且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受时空因素的限制较大,而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跨时空性,这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影响[3]。此外,受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话语表达的定向化、碎片化趋势显著,短视频平台集散了各种话题,对主流媒体的话语导向功能造成了干扰。

二、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思路

为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主流媒体应结合融媒时代受众的阅读倾向,积极与短视频相融合,创新报道形式,打造优质生动的新闻产品。

(一)创新内容生产

内容质量是决定新闻产品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短视频新闻产品内容质量不高,即便引入了新的呈现方式,也难以保证传播效果。因此,主流媒体要牢牢坚持“内容为王”的方针,依照多元化、精品化、互动化原则生产新闻内容。

1.多元包容。受众由于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信息获取需求也有所差异。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能够主动选择信息内容,主流媒体通过生产多元且具备传播价值的短视频新闻内容,可以吸引更多受众观看阅读,有利于扩大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范围[4]。因此,主流媒体要积极生产多元包容的短视频新闻内容,向不同受众提供多层次优质信息,利用正向积极的短视频新闻产品引导社会舆论。在具体实践中,主流媒体可垂直深挖重大主题新闻,从不同角度生产制作短视频新闻产品,比如,央视网在报道北京冬奥会时,不仅利用短视频向受众呈现了赛场精彩片段,还制作了科普短视频、人物故事短视频等,从不同角度对冬奥会进行了全面报道,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专业权威。相较于新媒体,主流媒体具有专业权威的优势。近年来,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总量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充斥着大量失实信息,增加了受众筛选的难度,受众日趋渴望能够获取到专业权威的信息内容。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要坚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严格把关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并融合短视频形式打造优质新闻产品,发挥舆论引导职能。

3.贴近生活。受众在选择媒介时,往往关注其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与贴近性。过去部分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存在视角过于宏大等问题,导致受众的信息接收难度增大,影响了受众的阅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主流媒体要积极创新短视频新闻的生产理念,综合分析重大主题报道内容与受众日常生活,准确把握切入口,让受众感受到新闻内容与自身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产生阅读观看的兴趣[5]。

(二)优化语言表达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倾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流媒体传统的话语表达形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运用短视频时要依据深度化、交互化、平民化原则,创新话语表达模式,增强短视频新闻的可读性与生动性。

1.创新传播语态。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运用短视频时,主流媒体要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引导受众结合新闻背景和语境解读新闻事件。但要注意的是,短视频丰富了新闻传播形态,主流媒体也要随之调整话语表达方式。从语境层面来讲,短视频因时长较短难以充分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语境,所以不完整性和碎片化特征明显。对此,主流媒体要完善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向受众简要介绍背景语境,将尽可能多的信息融入到视频中,凸显重要内容,通过浓缩信息减少受众的时间成本。从语态层面来讲,传统电视新闻和短视频新闻在长度、画面声音、信息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主流媒体只是粗放式地截取电视新闻片段,简单加工后投放至短视频平台,则难以满足短视频用户的阅读需求。因此,主流媒体要结合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征,创新短视频新闻生产模式,有机结合动漫、VR等多种传播形态,并且要转变新闻话语元素,如引入网络流行语、搭配背景音乐等,在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的基础上,优化受众的观看体验[6]。

2.转变表达方式。短视频的社交属性明显,能够实时生产、分发与共享新闻内容,具有传播优势和社交优势。在融媒体时代,受众的交流互动需求较为强烈。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应用短视频时,要充分发挥短视频的社交优势,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并引入更多前沿技术,增强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比如,阳泉市广播电视台依托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运用新思路、新形式、新理念打造了融媒体端短视频新闻产品《天天新闻》,采用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评论新闻热点事件,并于每天早上7点在“阳泉广电天天好看”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同步播发,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可利用留言、评论、转发等功能与媒体以及其他受众进行实时互动;此外,还结合当期节目主题与重点内容,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受众参与热情的互动话题,引导受众理性讨论,在观点碰撞、情感交流中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

(三)挖掘意义内涵

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因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运用短视频时,既要创新内容形式,又要深挖新闻内涵。

1.强化价值引领。一方面,主流媒体要深入挖掘重大主题报道的意义内涵,在新闻生产中巧妙融入积极心理学等知识,强化重大主题报道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运用短视频时,既要依据社交性、亲民性原则生产短视频新闻,契合移动媒体属性,又要牢记自身宗旨,严谨、客观地进行构思和表达,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号召受众参与社会建设。

2.有效解决问题。目前,媒介生态空间充斥着海量信息,受众获取有价值、有用信息的难度显著增大。因此,主流媒体在运用短视频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真实需求,围绕受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新闻生产,帮助受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具体实践中,主流媒体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围绕社会问题向受众传播实用性知识,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体现新闻媒体的服务导向,比如,在报道乡村发展方面的新闻事件时可结合当前群众的生活现状,生产制作融入农业知识与技能的短视频新闻。

3.传递正能量。具有正能量的短视频能够激发受众的生活热情,让他们勇敢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挑战。因此,主流媒体要以传递正能量为前提生产制作短视频新闻,采用正面报道的形式宣传先进人物、感人事迹以及重大成果,从而有效提振民心,推动社会稳定发展[7]。

三、主流媒体运用短视频进行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画面需要优化

主流媒体制作的专题新闻视频往往具有较高的画面质量,而短视频新闻的制作周期相对较短,所以画面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了受众的观看体验。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部分新闻工作者采用统一的模板制作短视频新闻,未结合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灵活创新呈现形式,导致受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2.为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现场直接拍摄、制作并传播短视频新闻,没有仔细检查画面效果,短视频中存在较多现场杂音,影响到受众的观看体验;3.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充足的新闻素材,利用慢速、快速等方式多次播放同一视频,或将图片、字幕等添加在视频中,导致短视频新闻的观赏性不佳。

(二)缺乏专业人员

短视频新闻的制作难度虽然较小,但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画面构图,也很难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现阶段,部分新闻工作者虽然具备视频剪辑能力,但缺乏丰富的短视频制作经验,往往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报道新闻内容,随意拼接多个新闻片段,仅满足于做大屏与小屏之间的“搬运工”,存在将传统新闻简单拆条、“掐头去尾”、新闻报道语态缺乏吸引力和情感共鸣等问题。短视频新闻亮点不足,容易被其他短视频淹没[8]。

(三)缺乏“网感”

有“网感”是短视频成为爆款的一个重要秘诀,如果短视频内容缺乏“网感”,则很难吸引受众眼球。目前,部分新闻工作者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依然采用传统叙事模式,未充分考虑受众兴趣和需求,导致短视频新闻的吸引力不足,传播效果不佳;有的官方账号仅作为信息发布者存在,缺乏与用户的互动,没有与受众形成真正的沟通交流。

四、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短视频运用的优化措施

(一)提升画面质量

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过程中往往会抢占先机,这样就容易出现画面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主流媒体在关注新闻传播时效性的同时要严格审核短视频内容,并结合受众阅读习惯优化画面构图,清除场景杂音,避免因追求快速发布而降低产品质量的现象产生[9]。此外,宽屏画面在竖屏展示时容易降低画质,难以让受众产生沉浸式观看体验,所以主流媒体要积极转变拍摄模式,探索制作竖屏视频,并结合用户观看体验和反馈优化视频内容。比如,阳泉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的融媒体端短视频新闻产品《天天新闻》,全部采用竖屏拍摄模式,减少了长篇累牍的新闻背景介绍,缩短了视频时间,有效契合了当下“短、平、快”的传播规律,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优化重大主题报道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提高短视频新闻的生产质量,主流媒体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主流媒体要积极引进经验丰富、剪辑水平高超的优秀人才,快速满足短视频新闻的生产需求。在引进人才时,既要关注他们的新闻专业优势,又要考察其短视频创作能力。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要系统科学地制定人才培训计划,不断提升现有工作者的短视频制作水平。在培训过程中,要将短视频制作技巧作为培训重点,综合采用案例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切实保证培训效果;并且要引导新闻工作者自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积极分享交流各自的感悟心得,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

(三)强化网感表达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运用短视频时,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引入“网感”表达方式,灵活融入网络热门元素,包括表情包、网络用语等,有效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增强用户黏性。比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在全国两会期间打造了短视频节目《两会情景剧》,利用“情景剧”形式对两会报道内容进行了生动呈现,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使两会精神深入人心。

五、结 语

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趣味生动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优化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职能,主流媒体要明确短视频的运用价值,结合受众需求与自身定位,打造优质的短视频新闻产品。在具体实践中,主流媒体要全面优化内容生产与话语表达方式,在短视频中融入受众喜闻乐见的元素,增强短视频新闻的可读性。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