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3-12-16李芳潇郑冰元朱明丹

教育观察 2023年25期
关键词:中医药人工智能人才

李芳潇,乔 铁,梁 可,郑冰元,朱明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

一、引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文化瑰宝,其知识体系博大而精深,只有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形成力量,才能真正地赋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一门通过深度研究开发提升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目前,在中医药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依靠数据挖掘技术[1],对中医药文献、中药临床评价、中医药优势病种等方面的大数据进行整理、提炼、总结等综合分析,能于中医药科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完善与升级,其定会为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开辟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新模式,为中医药与国际接轨提供新途径。因此,有必要构思“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以中医药人才教育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

二、“中医+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一)政策环境支持

国家对“中医药+人工智能”在康养领域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十多项有关中医药智能化的具体政策,以落实“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规划[2],鼓励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和处理中医药大数据,开发和生产具有中医诊断功能的诊治一体化智能产品,设计融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医设备和康复辅助工具。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倡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技术,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

(二)社会需求日益多样

国家整体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国民的身体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已经逐渐形成了“未病先防,无病保健,有病治疗”的生活理念。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国家意识到中医药在身体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部署加快推进中医药行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健康医疗行业发展。随着我国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库数据的不断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延伸,算法也在不断精进,在古籍、病案、临证经验总结等方面尤为突出,还能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3],针对患者制订一对一的健康管理方案,从多方面给予患者高效、稳定的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更大程度上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管理需求。因此,人工智能在中医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人工智能应用初具雏形

据世界会计师事务所巨头普华永道的数据分析报告,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7万亿美元,发展空间相当巨大。[4]近十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产业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初具雏形。如研发出中医药相关的应用软件、知识库、专家系统和智能终端产品;关联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智能中药房、分时段就诊、候诊提醒、用药提醒、诊后随访等服务;整合大量健康信息,实现对异常值的监测和疾病的预测等。同时,舌诊仪、脉诊仪、经络仪等融合中医四诊理论的新型设备已成为新一代中医诊断辅助设备,使人工智能与中医健康管理的融合更为深入。“中医+人工智能”相关项目的研发与应用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我国现今人工智能人才缺失量较大,国内市场供求比例严重失调。[5]具体到“中医+人工智能”的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其发展现状对人才提出高要求,相关人才在平台的深入研发、系统的维护升级、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库数据的安全保障等方面均需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还应具有中医专业性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6]由于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不甚完善,双向人才紧缺,复合型人才对中医健康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双向掌握度相对较低,中医专业人才中同时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较少,富有原创思维又具有较高工科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较稀缺,这使得“中医+人工智能”的发展受限。

(二)满足中医药高质量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7]目前,数字化医疗正在持续推进,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而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成为科学阐释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共通之处的有力工具,使中医药独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更加科学严谨。中医学专业知识面广且体系庞大复杂,长时间的系统性学习也只能掌握基本知识。简单的要素叠加、数据梳理或模式挪用只是“中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初级目标,只有在透彻理解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将中医药特有的非线性思维和高度个性化的特质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在一起,找到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的契合点,加强技术的适应性转化与利用,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医药领域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医药院校以培养中医专业人才为主,合理融入计算机数据算法、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等相关课程,统筹协调教学资源,制订出具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三)符合新工科、新医科“跨界融合”的建设需求

“医工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目前国内社会需求的一种引导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8]实验教学被认为是最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方法。“医工融合”以学生为本,通过优化教材建设、更新知识和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医学与工程学两种专业知识的互通互用能力,促进医工结合到医工融合的进化过程,使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更为紧密。[9]

四、“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中医+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使健康信息增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将信息输入系统更便于数据挖掘,但目前我国对于中医人工智能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仍有欠缺,存在安全性问题、规范化问题、伦理性问题等,例如,如何规避数据泄露,如何划定开放健康大数据的参照标准,可能涉及哪些伦理争论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尚未健全阻碍了“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二)培养方案不明确

目前,部分“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局限在医学和人工智能两方面,与其他学科及不同行业的交流融合还不够。复合型人才应是具备多学科知识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而单一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学科之间交叉较少,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全局性不足,容易缺乏创新精神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我国各个医学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相似,多由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实习两部分构成,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不够清晰,以至于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当前阶段的现实需求,理论与实践不相融合,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欠佳,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医工结合并不紧密。“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并注重中医与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融合。

(三)课程之间边界明显

目前,“中医+人工智能”专业定位与层次划分不够明确,缺乏复合型教材和经典课程。因此,学科课程衔接不融洽,学科设置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将医学、哲学、文学、法学、电子信息等融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医和人工智能都是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学科和专业,课程之间存在明显边界,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地迁移转化。医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了解比较片面,人工智能专业教师大多不了解医学知识,难以规划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二者深度融合存在障碍。在“中医+人工智能”背景下,需要建设高效的专业课程体系,使中医理论的“静态”教学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态”教学,使中医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

(四)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

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严谨规范的考核和评估体系。目前,我国针对“中医+人工智能”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10]考核体系是评判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工具,在培养方案不明确的前提下,考核评估体系也难以对各个环节进行有序评估,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目标导向性的行动指引,便容易只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或是教学效率不佳。因此,一个完善且多元化的考核评估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五)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中医+人工智能”属于现代新兴科技,需要配备高水平的电子仪器设备,如机器人、诊断仪、脉诊仪等。新工具的开发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部分高校可能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无法积极投入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基本配套设施的配备不完善意味着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环节可能无法得到较好的实施,或是学生开展实践应用的机会较少,“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效果一般。

五、“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编写权威的“中医+人工智能”教材

教材是开展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中介。与“中医+人工智能”高度相关的行业企业、高校、学者等相关主体应加大适配教材的研究力度,尽快推出融合中医与人工智能知识、知识结构完整全面、彰显中医思维的专业教材。教材内容一是要做到严谨丰富,强化精品意识,增强权威性;二是要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热点研究。专业教材将为“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二)建立“中医+人工智能”相关学科

以“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高科技现代化平台为依托,以多层次、多渠道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拓展,寻找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平衡点,完善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措施,创新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中医与人工智能专业相融合的师资团队,建立“中医+人工智能”新学科。

(三)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一是要构建组织引导机制。从教学和实际出发,做好相关规划。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和需求,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聚集相关专业人才,增强科研团队人才软实力。加大资金投入,购入科研所需现代化设备,提高科研团队硬实力。二是实行科研团队带头人负责制。科研团队带头人负责制让带头人发挥主导作用,培养一批复合型的科研储备人才,打造一支结构优质的科研团队。同时,赋予学科带头人足够的权力,使其更好地带动整个科研团队运转起来。三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考核制度要具备高质量、创新性的特点,着重评测科研团队是否为社会作出贡献、能否解决企业困难、科研成果能否服务社会等[11],对社会服务性强的创新型高质量科研成果要充分重视并加以推广。在考核评价中设计奖惩制度,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开展校际校企联合培养

“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满足市场需求。人工智能专业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加强医学院校与工科院校的联合培养,积极探索创新理念和教育模式,运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寻求培养模式的最优路径。另一方面,设计校企合作方案。教师的教学方式、指导方法等多从学习理论知识角度规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易忽略实际应用。因此,有必要定期举行校企交流会,开展学术讲座,实地参观企业活动,给予教师和学生考察与实习的机会,使教师能及时调整个人的教学设计,积极思考并规划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向实践应用的教学引导方式。学生则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消化,增强学习时效性。若有条件,高校也可允许学生参与科研,增强“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性,逐渐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五)建设“中医+人工智能”产学研平台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国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良好背景下,企业可以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12],这既能加强高校“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导向性,提高高校中医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又能为企业的中医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助力企业技术升级。高校和企业可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高校应积极整合校内研究院(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利用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的资金实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六、结语

“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可取中医与人工智能两家之所长,突破传统中医技术壁垒,开拓中医智能学习新格局。相比专业型人才,“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具创新思维,可以革新医疗模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加强中医领域研究人员与人工智能领域人员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扩大中医服务半径,升级中医服务水平,填补现阶段医疗领域巨大的人才缺口,有利于构建全球受益的中医人工智能理论体系,为创新中医健康服务产品打下基础,也为中医药教育事业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只有不断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医药复合型一流人才,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中医药人工智能人才
人才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