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双株法移竹造林试验初报
2023-12-15陈丽莉谢琼黄飞胡志华童俊彪
陈丽莉,谢琼,黄飞,胡志华,童俊彪*
(1.峡江县林区管理委员会,江西峡江 331409;2.峡江县林业局,江西峡江 331409;3.峡江县玉笥山林场,江西峡江 331409)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具有生长迅速、成材早、产量高、材性好、用途广和效益高等优点[1]。营造毛竹林早已成为南方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
毛竹造林的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移根株造林、移鞭造林和实生苗造林等,其中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上应用最广[3]。然而,过去毛竹移竹造林法一般是指单株法移竹造林,对用双株法进行移竹造林至今鲜见文献报道。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成林速度,笔者于2015 年结合“毛竹大面积移竹造林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毛竹双株法移母竹造林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峡江县云盘山林场江背工区和西排工区,分别位于115°24′50″ E,27°33′48″ N 和115°24′15″ E和27°32′50″ N。2 处试验地立地条件相似,土壤为红壤冲击砾石土,厚度60 cm 以上,腐殖质层厚10 cm,肥力Ⅱ级,石砾含量15%以上,pH 5.6~6.7,坡度15°~25°,海拔高
220~240 m,坡位下部,年均降雨量1 500~1 600 mm,年均气温18℃左右。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2 个处理6 次重复共12 个小区,以单株法为对照。每小区面积0.06 hm2。栽单株的株行距4 m×5 m,打穴30 个,栽植30 株;栽双株的株行距5 m×6 m,打穴20 个,栽植20 株。2015 年10—11 月,采用大穴整地,单株法穴规格为1.2 m×0.6 m×0.6 m,双株法穴规格为1.2 m×0.8 m×0.6m。试验材料取自造林山场附近的1~2 年生,枝下高1.5~2.0 m,胸径4 cm 的健壮种竹。种竹来鞭留20 cm,去鞭留50 cm,带土团10 kg 以上。栽植时,来鞭靠穴,去鞭留空。采用双株法栽植时,2 株种竹来去鞭平行排列,方向相反。先将母竹放入穴中,然后填碎表土,踩紧使松土与鞭根紧密相连,栽植后种竹入土深比原入土痕深20 cm。栽植时间是2016 年1 月18 日,造林后第3 年(2019 年9 月2 日),调查成活率和新竹数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植法造林成活率的比较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适当深栽的情况下,双株法和单株法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平均成活率都达到95%以上,但是,按穴数统计的造林成活率,双株法比单株法提高了4.4 个百分点,说明用双株法造林比用单株法更保险。
表1 不同栽植法造林成活率试验结果%
对表1 进一步作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2 和表3。结果表明,按株数统计,双株法造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α=0.10 时与单株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按穴数统计造林成活时,双株法与单株之间达到α=0.05 的显著差异,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生产上采用双株法造林比单株法更安全、更可靠。
表2 按穴计双株法造林成活率方差分析
表3 按株数计双株法造林成活率方差分析
3.2 双株法对新竹数量的影响
新造毛竹林地新竹数量的多少是否快速成林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现根据3 年试验的情况,列出田间试验的统计结果(表4~6)。
表4 不同栽植法新竹数量田间试验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双株法造林与单株法之间,第3年在新竹数量方面达到α=0.01 的极显著差异,在按穴统计的发新竹率方面达到α=0.05 的显著差异(表5~6)。由此可见,采用双株法移母竹造林对新造毛竹林地新竹的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也为新造毛竹林地快速成林成材打下了坚实基础。
表5 不同栽植法新竹数量方差分析
表6 不同栽植法发新竹率方差分析
3.3 造林抚育成本分析
根据前述不同栽植方法对造林成活率和新竹数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参照毛竹移竹新造林地常规抚育管理办法,笔者认为毛竹移竹新造林地成林成材,单株法需抚育8 年,前4 年每年全垦1 次,全铲1 次,后4 年每年全铲1 次;双株法需抚育6 年,前3 年每年全垦1 次,全铲1 次,后3 年每年全铲1 次,全垦单价按1 575 元/hm2计,全铲单价按990 元/hm2计,并结合栽植种竹实际发生的成本,对2种栽植方法的造林抚育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7。
表7 不同栽植法造林抚育成本分析元/hm2
可以看出,双株法造林成本比单株法高2 475 元/hm2,抚育成本比单株法低3 555 元/hm2;造林抚育总成本双株法比单株法低1 080 元/hm2。
4 结论
与单株法相比,双株法移竹造林具有造林成活率高、发新竹率高、新竹数量多、造林抚育成本低等优点,对新造毛竹林地新竹的形成和快速成林成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