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三贤”之一:王冕一生墨梅香
2023-12-15北晚
北晚
王冕,字元章,号竹斋、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篆刻家。王冕与同为诸暨枫桥人的元代诗坛领袖杨维桢、明末清初画坛宗师陈洪绶,并称为“诸暨三贤”或“枫桥三贤”。
王冕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在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画,靠自学成为一代名家。年轻时一度热衷功名,但屡应不中,遂绝意仕途,浪迹江湖。王冕曾买舟下东吴,千里远游,历览名山,开阔了视野和胸怀。在京城时,曾被举荐职位,他却力辞不就,南回故乡,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
王冕的诗,大多为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语言质朴,不拘常格,作品集有《竹斋集》三卷、续集二卷。在中国文学史中,对王冕诗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元代诗歌到王冕已达到高峰。王冕有自己的抱负,在诗中往往自比诸葛亮,如“草堂欲作梅花梦,忽忆南阳有卧龙”“近来草庐无卧龙,世上英雄君莫问”等。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画梅。所画梅花常常以胭脂作梅花骨体,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别具风格,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存世代表作有《墨梅图》《三君子图》《南枝春早图》等。后世还留有《梅谱》,被认为是王冕早期的画梅理论著述。他还擅长竹石工艺,开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王冕虽不为官,但是《明史》有其传记,《历代笔记小说选》有其介绍,著名小说《儒林外史》开篇就描写王冕放牛的故事。据《王冕传》记载,他在七八岁时,父亲让他放牛,他就把牛放在田埂上,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傍晚回家时,竟把牛忘在了田野里。父亲大怒,痛打王冕。后来,王冕寄居在寺庙里,每到夜里,他偷偷走出来,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光诵读。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收他为学生。
王冕一开始时追求功名,但是屡试不第,他满怀愤郁,一怒之下,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付之一炬。愤而出走,游历天下,尽览祖国大好河山。王冕在游历北方时,看到元朝统治者耀武扬威,残暴百姓,心中怒不可遏。这次游历,使他看清了元朝各级官吏的颐指气使,他发誓不再追求功名,永世不入仕为官。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曾任秘书监著作郎,他看王冕才华横溢,想推荐他到府衙做一小吏,可是王冕却不领情,说道:“我有田可以耕,有书可以读,难道还愿意整天抱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有一次,朝廷的一个使者路过绍兴,久仰王冕大名,要求见他,却遭到他拒绝。当使者离开不久后,王冕倚楼长啸,令使者十分尴尬。
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翰林学士危素曾任参知政事,住在钟楼街。有一天,他骑马经过王冕的住处,王冕不认识他,行了一个礼请他坐下,也没有询问其姓名,忽然问他:“住在钟楼街的是你吗?”危素说:“正是。”王冕听了后就再也不与他搭话了。危素走了以后,有人问他此人是谁,他笑着说:“此人必是危太仆,我曾读过他的文章,看去有奸猾之气,现在看他举止,果然如此。”
王冕的老师、同乡王艮,很欣赏王冕的才学和品行,曾亲自登门拜访过王冕的母亲。王冕有一次身穿破旧衣服去拜望王艮,王艮见到王冕这副样子,马上替他洗尘,赠他鞋子,并劝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扬长而去。
朱元璋平定婺州后,即將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久闻王冕大名,爱其才能,找到他之后,请他为幕僚,可是王冕死活不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派兵强请王冕,授予官职。王冕以出家白云寺为名,拒绝出仕为官。
王冕后来带着妻子和子女隐居于深山中。此后,生活日益窘迫,父母跟他吃苦受累,让他心情十分难过。为改变生活窘况,他以卖画添补生计。他的书画很受时人喜爱,求字索画者络绎不绝,也为他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收入。
今天,王冕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他的画作《墨梅》和画上的那首七言律诗《墨梅》(又名《墨梅图题诗》)。画作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清新悦目;诗作托物言志,主题鲜明,词语生动,脍炙人口。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画上原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由于这幅画和这首诗都太过有名,很多人引用它、赞美它,于是每一句的文字几乎都有不同版本。比如,第一句写成“我家洗砚池边树”,第二句写成“朵朵花开淡墨痕”,第三句写作“不要人夸颜色好”,第四句则通常写成“只留清气满乾坤”。无论从音律还是从内容表达来看,这些版本都无伤大雅,也不影响这首诗人见人爱、妇孺皆知。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外媒体表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并在讲话中引用了王冕这首诗的后两句,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慕虚名、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