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康需身心并调,治失眠要标本兼治
2023-12-15
她不忘初心、潜心学习,从神经内科到心身医学,她练就了广博而扎实的医学功底;她从医近40年,甘于奉献,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她视患者为亲人,践行着身心并调的理念,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屬的信赖。她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脑病科主任医师,首都名中医郭蓉娟教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身心医学的温暖与力量。
● 结缘医学,多年苦读成就好医生
与医学结缘,是一份对光明理想的执着,而成为一名好医生,则离不开多年的沉淀。医学博大精深,系统性、挑战性极强,学医必须具备强大的拼搏精神与韧性,而这些品质,郭蓉娟从小就具备。1964年,郭蓉娟出生于被誉为“全国卫生模范村”的山西省稷山县太阳村。她自幼学习武术,还多次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名次。武术的练习与各项比赛的磨炼,让她从小便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这也为她的医学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不断的学习,1979年,郭蓉娟考入了当地有名的“康杰中学”。成绩优异的她,还在毕业后如愿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制六年。自此,她便开始了漫长的学医生涯。
大学期间,郭蓉娟始终坚守初心,潜心学习。1987年,郭蓉娟毕业留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前后轮转了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神经科、急诊科等。通过不断深入接触,郭蓉娟越发觉得医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未知领域。只有不断学习,了解更多的疾病与治疗方法,才能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庇佑。工作期间,郭蓉娟始终没有停止学习。她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了神经影像知识,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精神心理知识和技能,在首都医科大学博爱医院进修神经康复学,在北京朝阳医院进修神经外科知识。这些学习经历,帮助她奠定了广博而扎实的中西医临床基本功。
1992年,郭蓉娟跟随导师林越教授、周平安教授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为系统学习神经内科知识,1995年郭蓉娟考上了王永炎院士的博士。1998年她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担任主讲教师,进一步提高了中医基本理论及提升了中医临床思维,这也成为她的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随后,她被调入刚刚成立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工作。
● 关爱患者心理,从神经内科到心身医学
工作中,郭蓉娟逐渐发现,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患精神心理疾病的人也多了起来,门诊接诊因焦虑、抑郁而失眠的患者更是比比皆是。
2000年,郭蓉娟就开始关注心理治疗。在自学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知识后,郭蓉娟开始尝试为患者治疗,但收到的反馈并不理想,“我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还不完全了解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才会导致疗效不佳呢?”郭蓉娟说道。为真正解决临床中这类群体的难题,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的她决定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修,接受系统的精神心理治疗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因为没有精神专科背景,所以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后,郭蓉娟被安排在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负责收集病历、汇报病历并形成档案。但她并没有因此而灰心,而是更加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份病例,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病例整理的工作中。也正是凭借这份热情,让她对精神疾病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并获得了进入心理治疗病房的机会。在病房学习期间,郭蓉娟对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行了系统学习。回到医院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迅速开设了心理门诊,后又建立心身医学科……就这么一步步,她走向心身医学领域。如今,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慕名而来,郭蓉娟既治脑病,又做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研究。她说:“深入走进、了解后才发现,中医本身就是注重心身医学的。”
● 专注中医疗法,心身并调有治本优势
郭蓉娟教授表示,心身医学其实是西医中的概念,但中医理论和心身医学也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中医学,还是心身医学,都是以心身一体的角度来思考生命与疾病的。不过在中医中,更常提及的是“情志致病”这一概念。中医认为,心(脑)主宰着人的五脏六腑,七情本是人的正常情绪,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如果突然受到重大情绪刺激,或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整个身体机能紊乱、功能失调,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把人体的形和神、躯体与心理视作统一的整体,提倡形神兼治、身心并调。
开始从事中医脑病及心身疾病诊疗相关工作后,郭教授通过连续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研究,先后提出了抑郁症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假说和突触微环境失衡假说,部分揭示了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科学性及优势所在。临床上,郭教授重视失眠、情绪的管理。她擅长以中西医结合、药物与心理结合的方式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及痴呆、癫痫、帕金森病、脱髓鞘疾病、重症肌无力、肿瘤等多种疑难复杂疾病。熟练掌握身心医学精髓的郭教授不仅对待病患温柔耐心,更以精湛医术为他们解除病痛。
曾经有一位73岁脑卒中偏瘫的女性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焦虑、抑郁等多种问题,还有吞咽困难的情况,只能靠鼻饲管喂食。郭教授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辨证分析患者为中气不足、痰瘀互结,需要峻补元气、化痰活血,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生黄芪为君,党参、熟地、山萸肉、桑寄生为臣,辅以石菖蒲、茯苓、炒薏仁、浙贝母、丹皮、赤芍、川芎、红景天、神曲等药,西药继前服用。患者因病情志不佳,结合舌脉,考虑为痰热扰心所致,故加以半夏、陈皮、蒲公英、黄芩等清热化痰,以灵芝等补气安神,诸药合用改善了睡眠状况、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加重和复发。郭教授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经过半年时间的治疗,患者得以撤掉胃管、脱离轮椅,恢复正常生活。
还有一位患者,在亲人重病离世后受到很大刺激,性情变得十分胆小,需要家属寸步不离陪在身旁,平时总感觉口渴,睡眠不佳。入院后,经过详细检查,发现除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和失眠等症。郭教授告诉患者及其家人,只要肯配合治疗,一定能将其抑郁治好。果然,经过2周的住院治疗,患者如同“换了个人”,精神状态仿佛被“激活”,出院后快速回归了正常生活。“几年后,这名患者因为心脏不舒服,被告知要做支架手术,后又找我咨询,问是不是抑郁又犯了。”郭教授感到十分欣慰,不仅是抑郁治疗有了较好的疗效,患者还对抑郁的认识有了提高。检查发现,患者的确是再次“抑郁”了,使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在郭教授看来,在保证疾病不进展的情况下,首先解决抑郁的问题,患者能获益更大。经过规范治疗抑郁问题,患者心慌憋气症状得到缓解,经专业医生诊断也免去了安装支架之苦。
类似的治愈病例还有很多,都一一体现了郭教授对中医的独特认知与创新,体现了标本兼治、内外结合的思想。“他们处在一种痛苦、纠结之中,一旦出现抑郁情绪,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解决,就只能通过一些极端、错误的方式来宣泄。”郭教授表示,除药物等常规治疗手段,医生及患者家属需要多陪伴、理解与支持患者,与之共同成长,教会患者积极正面的解决方法。目前,郭教授也将更多精力聚焦在患者精神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的治疗上。
● 情志关乎睡眠,改善失眠要标本同治
郭教授不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情志疾病,还在情志病合并失眠症方面疗效显著。郭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睡眠-情绪”系统疾病进入中后期常常病程缠绵,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临床只注重改善患者夜间失眠的状况,忽略了患者白天的情绪精神状态,在治疗失眠时仍十分片面,多采用一证一方或以安眠药为主的治疗模式。现在有部分患者会依靠安眠药入睡,虽然安眠药可以帮助身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还可能形成药物依赖。在郭教授看来,改善失眠不仅要从生理上治疗,还要注重调心。故郭教授在治疗“睡眠-情绪”系统疾病时,不仅从行为认知上加以引导,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还在治疗中后期失眠与情志病共病时,依据营卫运行的规律及“昼精夜寐”原则,创造性地提出“昼夜双方,分调阴阳,标本同治”的理念。其“中医心身并调治疗”较“单用镇静安眠类西药治标”具有明显的治本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有一位57岁的女性患者,失眠反复发作十余年,还伴紧张、害怕、焦虑等症状,入睡困难。为彻底摆脱失眠困扰,患者来到郭教授的诊室寻求帮助。通过对患者的耐心查问、详细诊疗,明确诊断患者为慢性失眠、安眠药依赖。郭教授本着标本同治的原则,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等情绪予以认知心理领悟治疗,使患者领悟“睡眠先睡心”的道理,并教会其情绪管理的方法。同时采用黑白方案,白天药用郁金、香附、山栀、贯叶金丝桃、西洋参、生黄芪、苍术、石菖蒲、丹参的配方颗粒;晚上药用炒酸枣仁、百合、刺五加、生龙齿的配方颗粒,西药继前使用。白天治宜疏肝泻火、健脾益气,晚上治宜养心安神,恢复昼精夜寐的睡眠-觉醒生物节律。服药月余,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及睡眠症状都获得了明显改善。
郭教授认为,白天服用方应注重温阳益气、调理气血,兼以清热、化痰、通腑等药物治疗疾病之本,如熟地黄、淫羊藿、巴戟天、茯苓、白术、三七、酸枣仁、鹿角胶、黄芪、陈皮、郁金、夏枯草、柴胡、灵芝、肉苁蓉、红景天等,这些药物具有温补肝肾、宁心安神、健脾和胃、疏肝清热、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可以调理不同体质的人群。夜间服用方则以养血安神为主,药专力宏、引阳入阴,治疗疾病之标。
日常生活中,郭教授推荐了一款可自然调理睡眠的天然植物食材——酸枣仁,酸枣仁可长期食用,且无依赖性、无副作用,助眠效果也很不错。在选用这一食材时,想要达到较好的助眠疗效也有一定的讲究,需要注意3大要点:
要点一:酸枣仁的挑选。酸枣仁的产地不同,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产地,酸枣仁所含的营养素含量有区别,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要点二:食用酸枣仁要讲究配伍。根据身体的不同情况,与其他食材相互搭配,这样不容易产生依赖性,使酸枣仁能发挥最大疗效。
要点三:酸枣仁的用量。酸枣仁的用量也很关键,用量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
在食用酸枣仁前,最好由专业医师根据自身体质,辨证调配食疗方,发挥酸枣仁的最大疗效。
郭教授在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的经验以及古方的基础上,运用12种药食两用的食材,給大家带来了专属的助眠方。方子包含了安神协同功效的酸枣仁、百合、杜蛎、莲子;健脾功效的茯苓、山药、甘草;滋补阴血的龙眼肉、黑枣、益智仁;清热作用的淡豆豉、栀子。
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运转,那怎么样才算拥有好的睡眠呢?一般来说,青少年一天睡眠时间应该达到9个小时,成年人睡眠时间为7—8小时,老年人的睡眠时间达6小时就足够了。除了时间,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常规来讲,晚上10:00—12:00入睡比较好,晚上12:00-2:00是比较好的深睡眠阶段,在此之前入睡可以更好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第二天的精力也会更好。郭教授还分享了一些改善睡眠的小妙招:首先,要警惕失眠的征兆。如果一星期超过3次半小时以上难以入睡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发生持续1个月以上,就需要提前进行干预。否则时间久了,就可能形成失眠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其次,要保证生活规律,保持身体健康。很多失眠症状都是由机体功能失调引起的,当我们的身体发生不适,要及时关注并治疗,避免生理性因素带来的失眠。最后,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除了生理因素,恐惧、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引起慢性失眠。生理疾病大多可以用药解决,而心理因素则需要自己去调节。这两方面都解决了,失眠情况自然会缓解。郭教授还特别强调,上床后不要一直想着睡觉这件事,越执着于睡着,反而越睡不着,睡前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让自己的情绪处于放松的状态,更有助于睡眠。
从医多年,郭教授不断钻研医术,以患者为中心,从身体到心理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帮助。郭教授表示,虽然国内身心医学方面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大众对于这一领域的需求和关注度都越来越高,心身医学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大众的身心健康水平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编辑 董 玲、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