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病床隔帘病原菌污染现状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作用*
2023-12-15刘琳玲蔡彦冰施燕春张日妹李维莎
刘琳玲,江 敏,蔡彦冰,施燕春,张日妹,李维莎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医院感染管理科,广东 深圳 518172]
随着治疗的复杂性和细菌的多样性,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医院继发症的重要区域[1-2],尤其在传染病大流行时期,医用隔帘作为日常诊疗常接触物易成为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媒介,污染的医用隔帘也增加了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难度,且本院中医诊疗操作的大量展开,用到医用隔帘的地方及频次越来越多,随之因医用隔帘污染而携带病原菌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给特殊时期疫情的有效防控及医院感染常态化防控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2-3]。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医院防治感染的重要指标,病床隔帘作为医院诊疗环境中保护患者隐私常用的诊疗物品,而且无固定清洗时间,易导致类似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产生和繁殖[4-6],这些都值得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深入思考,就目前作者对相关文献查阅发现,隔帘上细菌染菌量、清洁度与医院感染防控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对于病床隔帘清洁频次也未出台相关明确规范;而在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依据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和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发现,污染的病床隔帘可导致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传染病的流行及以医院感染聚集暴发事件的发生,存在极大医疗风险隐患。
医院感染的提前干预能有效减少细菌的产生和进一步发酵[7-9]。由此可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对临床实施现场实际性有效的干预,而对于隔帘污染带致病菌的管理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出台明确更换频次管理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病床隔帘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染菌量与清洁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院内不同诊疗区域隔帘需更换的周期,以填补病床隔帘清洁消毒管理的空白。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6个试验组的50张医用隔帘,包括外科病房10张、内科病房10张、中医治疗室10张、内科门诊诊室10张、ICU病房6张、腔镜科复苏室4张(设每个组别的房间面积一致,每个房间检测2块等面积大小的隔帘);另选 1张悬挂在闲置工作人员房间的隔帘作为对照组。于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上述7个组的隔帘连续进行为期0、4、6、12、>12周的标本采集,共收集255份标本,其中外科病房50份、内科病房50份、中医治疗室50份、内科门诊诊室50份、ICU病房30份、腔镜科复苏室20份、对照组5份。隔帘均为医院总务科统一从同一厂家招标进入院内至各诊疗区域,外观和材质完全相同。
1.2方法
1.2.1采样方法 染菌量采样方法:参照WS/T508-2016《医用织物消毒技术规范》,将病床隔帘两侧面同时暴露,在其两面暴露部位的中央或隔帘边缘约25 cm2的面积范围内,点燃酒精灯消毒采样管口后取下管塞,用1个浸湿无菌采样液(0.9%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在隔帘上往返各涂擦5次,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点(各采样点不应重复采取),共采集100 cm2。将采集好的棉拭子放入装有0.9%氯化钠溶液10 mL采样液的尖底离心管内,折断棉签上手接触的部分,再次用酒精灯消毒管口后盖紧送检[3]。
清洁度采样方法:采用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按仪器说明书快速采集隔帘干燥处的表面。
1.2.2检验方法 染菌量检验方法:将装有采集好的棉拭子的采样管充分振荡过后,用无菌吸管吸取1.0 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上,每份样品接种1个全平皿,培养48 h后,计数菌落数,并采用布鲁克质谱仪对疑似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菌落进行菌种鉴定。
清洁度检测方法:使用ATP荧光检测仪记录检测表面的相对光单位值(RLU),采样人员按检测仪使用说明书流程安装好采样棒,采集使用中干燥状态下的隔帘物表面,读数记录RLU值。
1.2.3判断标准 染菌量检测合格标准:依据WS/T508-2016《医用织物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以清洁织物表面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100 cm2,并且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菌群等致病菌为合格。
清洁度检测合格标准:仪器测定发光值RLU,RLU≤100为合格、>100~300为警告、300以上为不合格。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原始资料类型,采用例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不同区域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合格情况 255份染菌量检测标本中合格情况为除对照组外,ICU病房采集的标本合格率最高,达到83.33%,内科病房采集的标本合格率最低,仅为56.00%;255份清洁度检测标本中合格情况为除对照组外,中医治疗室采集的标本合格率最低,仅为42.00%,内科病房采集的标本合格率最高,达到64.00%,ICU病房染菌量标本合格率远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科室中中医治疗室染菌量标本合格率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区域的染菌量和清洁度标本合格率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区域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合格情况
2.2不同时间段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合格情况 不同区域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标本检测合格率均随持续使用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持续使用4周时染菌量标本合格率为98.04%、清洁度合格率62.75%,2项检测指标不合格的标本均来自ICU病房,且本院仅有ICU病床隔帘清洗时间为4周,而持续使用6周的ICU病房染菌量标本合格率为52.9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CU病房的病床隔帘持续使用时间达到4周(1个月)时应更换。其他科室中,清洗时间>12周的染菌量标本合格率明显低于清洗时间≤12 周的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他区域的病床隔帘持续使用时间达到12周(1个季度)时应更换。不同时间段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检测标本合格率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段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合格情况
2.3病床隔帘污染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 在所回收的标本中分离得到病原菌322株,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占38.82%,其次为藤黄/里拉微球菌、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分别占13.04%、12.11%、10.25%。具体菌种分布见表3。
表3 病床隔帘污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病房染菌量标本合格率远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科室中中医治疗室染菌量标本合格率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域病床隔帘染菌量与清洁度检测标本合格率均随着持续使用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ICU病房的病床隔帘持续使用时间达到4周(1个月)时应更换,其他区域的病床隔帘持续使用时间达到12周(1个季度)时应更换。
既往研究显示,定期清洗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的生物杀灭作用已在多项体外研究中得到证实[10]。有研究对614例在3个ICU管理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定期清洗病床隔帘能够降低病原菌的感染,并降低了在这些病房中治疗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1-12]。同样,本研究也提示清洗时间在≤4周时,污染率最低。在这些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2022年底疫情放开后ICU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多,出现了很多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床帘作为一个接触传播的媒介,此时段监测的污染微生物菌更多,撤换后彻底清洗消毒后才控制疑似多耐暴发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病床隔帘的污染程度与不同科室环境有关,病床隔帘的更换频率应根据医院不同科室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建议中医医院ICU病房使用中的病床隔帘持续使用时间达到4周(1个月)时应更换,其他区域的病床隔帘持续使用时间达到12周(1个季度)时应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降低环境危险因素,可控制该病原体的传播,减少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又具有跨多门学科的特点[13-16]。近年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发生,给医院的诊治工作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感染暴发事件都存在感染防控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感染防控的管理不规范,存在系统管理缺失和人为过失因素[17-18]。我国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工作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就起步,经过30多年的持续努力,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19-21]。如队伍建设薄弱、医院感染管控缺乏循证医学介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向亟须调整等[22]。由此可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对临床实施现场实际性有效的干预,而对于病床隔帘污染带致病菌的管理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出台明确更换频次管理标准,通过对病床隔帘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染菌量与清洁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出院内不同诊疗区域隔帘需更换的周期,以填补病床隔帘清洁消毒管理的空白。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做好感染防控工作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 版)也将“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列为10项目标之一,不同层面均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传统感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严重影响健康中国建设,医疗机构是治疗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主要阵地,做好感染防控工作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底线要求,质量安全是医疗行业的生命线,通过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行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引入循证医学思维管理模式,医院感染不良事件是可以避免的[23-27]。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样本量略小,且研究中心为本院,其他医院由于技术原因未纳入该研究分析,后期,将考虑纳入更多医院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