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的“全球艺场”上海能否稳住局面?

2023-12-15余一张诗溦受访者提供本刊资料库

收藏·拍卖 2023年6期
关键词:艺博会藏家画廊

文:余一、张诗溦 图:受访者提供、本刊资料库

展会场外挤满了等待入场的人群

11月的一场秋雨,正式拉开了“上海艺术季”的序幕。“停个车都堵了半小时,没想到西岸现在这么火热。”“现在打车居然排到了98号!”“就连场外卖雨伞的小贩都生意不断。”或许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真正体会到何为“最高密度艺术现场”。10岁的西岸艺博会,阵容、规模空前,首次拓展至4个主场馆——西岸艺术中心A馆、西岸艺术中心B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和西岸漩心。185家参展机构中既有连续10年参展的“铁粉”,又有实现5年以上参展的“高返场率”的一众蓝筹画廊与本土画廊,以及54家首次参展的新鲜面孔。不过,这个“全球艺场”能否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当下稳住局面?

顶级画廊回归,规模不断扩大

10 年前,徐汇滨江这一带还几乎是一片城市工业旧址。10 年过去了,如今的西岸已经成为全上海、全中国最重要的艺术聚集地,星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以及新落成的西岸漩心等众多顶尖美术馆林立。

西岸艺博会也从2014 年的30 余家参展机构拓展到今年的185 家,从首届近10000 平方米的单馆模式到第10 届超30000 平方米的4 大主场馆共同呈现,画廊每年极高的“返场率”,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上海这个“全球艺场”的实力和地位。

据上海市文旅局介绍,包含这些活动的“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以“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为主题,其间,有超百场艺术活动,包括100 余场展览交易、30 余场艺术拍卖,汇聚250 余家中外艺术机构,货值预估超过100 亿元。

步入第10 年的西岸艺博会依旧主打“国际局”“高端局”,画廊单元的129 家展商中,有半数以上是国际画廊。“展会首日人声鼎沸,吸引了大量本地收藏家参加,也有很多有来自中国香港地区、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收藏家和机构出席。我们很高兴回到上海并借此机会认识新藏家。”Thaddaeus Ropac 画廊亚洲总监朱端丽(Dawn Zhu)表示。据悉,VIP 首日,Thaddaeus Ropac 就售出了8 件作品。

艺术盛事不断,信心从未缺失

深度参与当代艺术与文化生产、传播的中国老牌画廊“站台中国”,几乎每一届西岸艺博会都有参加,希望能给艺术家更多曝光的机会,加上有许多新藏家进场,也能促进大家的相互交流。其近两年的参展逻辑倾向于用个展的方式向大家集中式地展示单个艺术家的整体面貌。站台中国的媒体总监于畅说道:“西岸艺博会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都在逐年递增,上海的消费实力强硬,对这边的艺术市场持有乐观态度。就中国大陆范围内来看,上海非常适合打造成为‘全球艺场’。”

“站台中国”的展位现场

厉蔚阁展位现场

阿尔敏·莱希展位现场 © 梅迪·哈迪扬卢 © 泰德·皮姆 摄影:Alessandro Wang

继阿尔敏·莱希于2019 年在上海开设全新画廊空间之后,每年都会参加西岸与ART021 艺术博览会。画廊坚持在西岸艺博会聚焦呈现艺术家的个人项目并在ART021 呈现了多位艺术家的精选群展。该画廊的上海团队提道:“上海这座城市一直是画廊发展的重心,自2019 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座亚洲空间以来,通过每年7-8 场展览的频次,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上海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与众多机构组成的艺术生态,造就了这座城市在当代艺术市场的重要地位。”

厉蔚阁的亚洲总监马遥则表示:“在过去10 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藏家的艺术品喜好偏转,即从关注艺术史经典转向对普世审美的挖掘,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等前沿艺术形式,以及新兴艺术家的作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在于藏家的代际更迭,年轻藏家群体的壮大带动了审美趣味的变化,多元审美在收藏派系或板块上有较为个性化的凸显。此外,藏家更倾向于主动钻研,因为社交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相较于10 年前更为公开,使其对艺术品的了解更为便捷。而在大环境上,上海艺术生态在过去的10 年中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完善。艺术机构、艺博会、画廊、私人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多样化艺术资源的建设和增加起到了长期美育熏陶的作用,催生了审美需求的日益增长。同时,市场的良性循环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为艺术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作为一家在北京成立的年轻画廊,仚东堂想在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接收到来自市场的反馈。“与北京依托于美院体系的艺术生产方式相比,上海更国际化、商业化,更有活力;北京更像是一个国内的艺术中心,艺术家聚集度也更高。而上海的画廊、艺术机构的分布则相对松散,在北京,大家可以用一天的时间以更高的性价比去观展。上海这次也通过许多活动,打造出全城联动的效应,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所以,上海从整个中国大陆地区来看,都是一个商业性或者国际性最集中的城市,这个基于它的城市面貌与‘海派文化’的积淀。不管是建筑风格,还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还有当地的艺术从业者中‘海归’占比高,跟国外更容易对接,确实很适合打造成一个‘全球艺场’。”策展人谢天说。

芊荷艺术空间创始人雷秀丽表明:“上海这座城市是很国际化的,在文化上是非常开放、包容的,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打造成‘全球艺场’是没有问题的。就拿这次西岸艺博会来说,它的定位就是要做中国国际化的艺博会,国际画廊比例超过50%,许多国际上的顶尖画廊都会来参展。在放眼国际的同时,又立足本土,中国本地画廊的比例也不会低,且不同于别的艺博会采取申请制,西岸艺博会采取的是邀约制,所以对画廊品质的把控非常严格,为大家呈现出非常好的内容。艺术是多元的,无论哪个门类,只要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需要盲从,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即可。”

首日成交成绩喜人,未来仍需持续努力

西岸艺博会VIP 日的成交情况让人颇为惊喜,除了上文提到的Thaddaeus Ropac 画廊,其他不少画廊都同样表示销售可观。清影艺术空间表示有许多人表现出了购藏意向,甚至有美术馆有意向收藏艺术家廖文峰的绘画作品;KennaXu 画廊参展的半数艺术家作品均有销售,首日已售出12 件作品;星空间三分之二的作品已售出,尤其是带来的绘画作品,颇受欢迎;凯旋画廊此番带来的标价在150 万元左右的最贵的两件作品也有人在洽谈中,势象空间的几幅作品也同样如此……

藏家杜杰现身VIP 首日,在观展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现场来看,各家画廊准备充分,努力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更多,尽管如今的博览会很多,但大家还是很珍惜这一次‘上海艺术周’的机会。另外,每个画廊都在努力地推新人,不断地补充自己艺术家梯队的后备力量。不过在西岸,我没有看到太多的外国人,很多海外画廊其实没有来到今年的上海西岸,摊位也发生了变化,我看到的有好几家都缩小了展位,我觉得原因也比较明显,大概是销售量和付出成本没有达到一个正比。以前有的画廊同时参加西岸和ART021,现在也只是二选一。看来在经济形势不确定的当下,画廊选择艺博会也开始变得更谨慎,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

仚东堂展位现场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状况下,不同藏家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专业和职业的藏家出手会更谨慎一些,毕竟他们这几年来一直不断地在观察这些艺术家,希望能买到这个艺术家更好的作品,他们不是不买,而是对作品要求更严格、更精挑细选;新入场的藏家可能会买更多、入手更快,毕竟股市、金融、基金投资等大多赔得不少。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地把希望放在具有‘金融属性’的艺术品上。当然这种选择必然带有一定的投机性,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下半年艺术市场乐观与否,我觉得还是要看作品,好的作品依然能够得到很好的溢价,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之下,筹码都集中在那些耀眼的明星作品上,只要作品的品质是好的、出类拔萃的、与众不同的、令人心动的,作品的溢价能力就会变得很强。我觉得无论经济怎么变化,亘古不变的是:不是大家没有钱,只是大家都奔着那些特别好的作品去了。”

猜你喜欢

艺博会藏家画廊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艺博会观察
藏家之友
画廊
藏家之友
如火如荼的艺博会
画廊
画廊
第14届广州艺博会多措施吸引高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