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域下特色乡村振兴路径
——以上杭县蛟洋镇为例
2023-12-15苏豪东郑晓卉
苏豪东,郑晓卉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福建龙岩 361000)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鲜明地指出,文化是物质基础发展的产物,“或快或慢”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同时文化具有历史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功能,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振兴需要神形兼备,梳理地域文化图谱,深入挖掘、创新继承优秀传统和乡土文化,能更好避免地域文化桎梏或缓滞农村现代化进程。探索文化发展规律,以文化人,以文筑村,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乡村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1 蛟洋文化资源的形成概述及表现形式
上杭县蛟洋镇位于龙岩版图中部,与新罗区、连城县交接,是上杭县面积最大、行政村最多的乡镇。在这231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内,人民的实践创造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一个兼具传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工业文化的魅力城镇,是龙岩市域内不可多得的物态文化丰富集中区域,具有典型性意义。同时,蛟洋的地域文化内涵和龙岩市文化主体内涵高度相近,从蛟洋看龙岩具有代表性意义,据此作为切入点。
四亿多年前的加里东运动,在亚洲板块引发剧烈褶皱运动,原来的许多大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蛟洋地质地形属于此时期形成的华南褶皱系。境内以高山丘陵为主,山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6座,其中双髻山1441 m,属境内最高峰,具有典型地质演化特征。
商周时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始有人类活动的遗迹。由此悠悠千年至唐宋时期,闽西地区接纳了众多中原南迁先民在此开基立业,繁衍生息,演化成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和独特的民系——客家。蛟洋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千百年来,沉淀在此的客家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包括古蛟方言、文昌阁建筑群、府第式建筑、生活习俗、服饰等,兼具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作为迁徙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
土地革命时期,蛟洋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闽西四大暴动之一的蛟洋暴动。蛟洋农民武装改编成立工农武装红军教导队,是闽西第一支主力红军的组成部分。成立了闽西第一家农民银行,创办闽西第一家红军医院。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力红军长征后,双髻山周边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的重要活动区域,留下了丰富厚重的革命实践和红色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蛟洋人民积极投身生产建设,发挥区位优势,以高标准循环工业园区建设带动蛟洋从农业大镇向工业重镇转型。标准化厂房车间布局有序,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流程和园区整体工业循环共生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废弃物及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开拓创新、绿色发展和敢为人先的工业文化。
十八大以来,蛟洋人民把握历史机遇,由革命老区全面脱贫并向乡村振兴迈进。通过对蛟洋文化的解码再梳理,传承文化基因,深化文化自信,探索反映地域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带动蛟洋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受人民群众认可,兼具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建设,为乡村振兴盘活文化资源,提供精神自觉。
2 蛟洋地域文化的主要标识
文化符号是地域独特文化的抽象凝练,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将广泛宏大的文化内涵借助精炼具象符号表达,可以直观呈现地域独有文化的认知,凝聚文化认同的情感和维系。近年来,蛟洋镇党委政府在对地域文化的保护梳理基础上,从独特性和代表性出发进一步将地域文化凝聚在“一山一树一画家,一阁一园一先生”六个文化标识,并将六件标识统称为“蛟洋六件宝”,对外成为介绍蛟洋文化的突出视觉印象,对内成为凝聚人民群众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有效载体,并探索有地域文化底蕴特征的乡村振兴有效路径。
2.1 以一山一树为主要标识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化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沉淀,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蛟洋气候温和宜居,生态资源丰富,在自然的馈赠接纳下,客家先民携眷在此定居繁衍,创造发展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识。
在蛟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域特征下,最能代表山的文化品格当属境内海拔1441m最高峰双髻山。因双主峰形似妇女双髻而得名,主体为花岗岩,是典型的花岗岩峰丛地质遗迹,在山顶有古刹“通宝寺”,明代就被列入“闽西胜景名山”。在双髻山崎岖山路旁有一处奇石“出米石”,流传着上苍点化石缝出米,后因人性贪婪想汲取更多,将石缝凿大,从此馈赠变惩罚。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和对自然关系阶段性认识特征,并且将化解人与自然的各种矛盾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融合发展。双髻山除地质特征显著外,也是一段峥嵘岁月的历史遗迹,在艰难的闽西南三年游击战时期,双髻山是游击队员重要活动区域,与当地群众守望相助。在此召开闽西南第二次军政委员会议,在双髻山周边保存着革命活动遗迹和革命人物事迹。
在众多的山地和亚热带气候滋养下,蛟洋森林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最有代表意义的当属华家村中央的“夫妻”古银杏。该树高31 m,胸径3.86 m,冠幅1600 m2,枝繁叶茂,雌雄异株,盘缠交错;经专家确认,树龄达1200多年,被评选为龙岩市十大树王。千年古银杏已经成为当地形象的重要代表标识,当地群众把民间信仰和生态文化相融合,赋予其健康长寿、家庭和睦的美好寓意。
2.2 以一阁一画家为主要标识的传统文化
一阁指的是文昌阁,在蛟洋、丘坊、华家、秋竹、小和等村都建有文昌阁。其中,以蛟洋村文昌阁为代表,一至三层分别供奉孔子、文昌帝君、魁星神像,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脉主流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此阁汇聚,形成儒道同阁文化景观。旁侧辅建有天后宫和五谷宫,分别供奉妈祖和土地神像。并以此演化发展“会试”“文会”“祭祀”等民俗活动。文昌阁在民间认知逐渐地演化成修学和考试的守护神,在此教化引导下,当地文运昌盛、崇文重教,重视耕读传家,涌现出的许多名士乡贤大多是以读书达才。辛亥革命后,文昌阁成为新式学校场地,邓子恢曾以教员的身份在此宣传革命道理。后又在文昌阁周边建立起文昌中学,教育理念中一个重要部分是培养农村当地人才,专设农业班和农场,通过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发展当地农业。
一画家是指华嵒,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华家村,早年家贫,属民间画工,平生“不慕荣利”,以技为隐,擅画花鸟、人物、山水[1]。花鸟画脱胎于清恽寿平。具有“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素质,作品形成“文质相兼”的艺术趣味,明朗、清新、俊逸的笔调表现了他“离垢”的审美理想。华嵒的画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以一阁一山一先生为标识红色文化
蛟洋镇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党史事件多,革命遗迹多。傅柏翠等领导的蛟洋暴动点燃闽西土地革命烈火,揭开上杭武装革命的序幕,中共闽西“一大”充分肯定蛟洋暴动,指出暴动经由农民的日常斗争发展为坚决的武装斗争,并且党领导的斗争注重发挥广大群众力量,锻炼组织本身[2]。蛟洋文昌阁不仅是闽西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点。在文昌阁召开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毛泽东指导下会风务实,重视调查研究。在会上注重总结斗争经验并以《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以及关于苏维埃政权、土地、共青团、妇女问题等一系列重要决议案等制度化的形式巩固,成为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和巩固红色政权工作纲领,对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意义重大。在双髻山周边坚守游击战是闽西南三年游击战的重要支点。在极端困难的斗争环境下,保留发展了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保留土地革命成果,是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的生动实践。这些蛟洋文化标识不仅凝聚鲜活的革命历程,从社会学改造乡村角度回顾,傅柏翠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是19世纪末在国内乡村建设试验点,且持续最长,前后延续近二十年,丰富了新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2.4 以蛟洋工业园区为标识的工业文化景观
在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蛟洋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化工园区,如何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让化工园区安全、清洁生产,在园区初建就秉持“吃干榨净”的生态理念,围绕将化工生产环节高效布局,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成为全省示范循环产业园区。灯火通明、干净清洁的产业园区背后蕴含着以“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唱大风精神”为主要要素的工业文化景观。
3 地域文化对乡村振兴路径的启示
乡村振兴强调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同步推进,这五大要素不是各自发展,而是融合共促,系统整合。文化发展融于乡村振兴,可以对乡村产业、人才、生态和组织发展起到更加持久牢固的作用。从另一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推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形态和中国魅力。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实践在一定区域内的凝结。地域文化的保护不是刻板的复原与保留,需要辩证吸收,探索符合时代精神风貌适用于农村农业农民场景化的活化保护路径。
3.1 地域文化与产业发展
文化对于产业的影响不拘泥于文化产业的实现形式,回顾20世纪末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从乡村走出各具风格的“晋江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探寻这些模式自发形成的深层次动因,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影响深远。如晋江地区“爱拼才会赢”的开放进取的文化特征,苏南地区儒家文化浸润下倾向于集体经济共同发展,温州地区以冒险开拓的“永嘉学派”文化影响下选择个体创业。探寻产业发展后的地域文化影响给乡村振兴的启示在于,产业的现代化要内嵌于文化发展,也就是在区域比较中产业制胜,文化致远。在梳理整合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厘清区域发展的文化优势,在产业规划中考虑地域文化特性,注重对文化资源的导入,不仅因地制宜,还可以因文策划。例如蛟洋在对红军医院修复过程中,提前将周边村的石斛等中草药特色产业展示纳入红军医院项目规划中,以红医文化挖掘带动相关特色农业发展。此外从蛟洋循环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日渐转化成全区企业和当地居民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
3.2 地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体系,而且是一种行为规范体系。它的影响意义能给社会生活提供好坏、美丑、善恶的判断标准,并通过教化作用影响群体的价值观。因此,文化在乡村治理中起到塑造辅助规则的作用,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秉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与根植于地缘、血缘和业缘的地域文化联系起来,丰富村规民约中的地域文化要素,丰富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如蛟洋镇曾以殡葬改革作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乡村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变一度由于公墓、骨灰堂等殡葬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以及禁忌思想影响,造成丧事大操大办等时有发生,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常由此引发家族姓氏之间、村居之间矛盾。在改革中,既补设施、管理短板,也注重移风易俗,以村为单位倡导公益公墓、文明祭扫。因此,地域文化在结合现代性实践中也不断革新、发展。又如,蛟洋以夜间流动讲堂为载体,将政策要求通过农民夜校、群众课堂的方式转化为群众生活实践指导,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让地域文化活化。
3.3 地域文化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因地制宜,把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生态文化载体发掘出来,并且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进而塑造成为易于传播的生态文化表现形式。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要借助乡村的森林、河流、田园等生态环境资源,培育乡村生态文化新业态,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发挥乡村生态文化的资源功用,打造“天然、绿色、乡土”的生态产品与体验环境,以生态文化之力拓展乡土产业链条并且提升乡土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
3.4 地域文化对组织的影响
在蛟洋土地革命时期发展实践中重视农民的自组织,注重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正如古蛟乡村建设委员会曾经的一份材料中写道:“古蛟建设事业本着‘自己事,自己做’的原则,在环境需要与可能之下逐步进展,已能充分发挥自治自卫自给之精神,……解决民生需要种种……请求政府予以发扬光大,期能成为新兴中国之一环”。古蛟乡村建设委员会通过组织农民共生产、共发展,辅之以农民银行、农会、合作社的形式促进了地方生产发展。
同时,由于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和公益性,很难由个体或者部分群体来开展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需要在尊重村民主体的基础上,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譬如根植于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与城市的发展相比,比起生产的现代化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重视集体的现代化甚于个体的现代化,这些都和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相融,通过党组织的引领,集体经济等农民组织的凝聚,既可增强群众的组织认同,也可以让地域文化的发展更具有共建共享的实现。
4 结语
“为图所以周知远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地域文化标识是人类一定区域内在长期实践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成果的凝聚。地域文化标识串起地域文化图谱,为人们有效了解地域文化和历史,在历史长河的时间坐标中洞察纵向发展规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的空间坐标中凸显横向发展地域特征。对于传承历史文脉、避免同质化建设,体现地区文化特色、丰富乡村振兴文化内涵、提升农民群众素养,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