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四力”中探索评论转型之路
2023-12-14王庆峰
党报评论,往往被视为政治晴雨表、时代风向标,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以党报评论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评论,受到多重冲击和挑战,需要进一步适应形势,创新求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报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出观察式、采访式、调研式等多种多样的创新评论作品,一批批评论员化身记者、扑下身子、奔赴一线,在观察与思考中激荡出一篇篇热气腾腾的佳作,打破传统评论的范式和流程,为评论转型带来了新气象。
一、直面短板,呈现新的价值
评论立报是中国报业传统。在传统媒体时代,评论一直是我们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的重要武器。进入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构造了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观点性信息无处不在,不少人疑问:我们还需要评论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越是信息繁杂、众声喧哗,越需要思想的“风向标”、导向的“定盘星”、权威的“定音器”。党报评论作为舆论场主流声音的集中代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如今评论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在文体、话语、载体等方面与用户阅读习惯产生了脱节。特别是在话语方面,有的居高临下,动不动就堆砌“大词”,让人觉得“有爹味”;有的呆板腐朽,受到党八股束缚,让人觉得“没意思”;有的晦涩难懂,不善于深入浅出,让人觉得“看不懂”。正如著名记者范敬宜曾分析指出的,“只知道旗帜鮮明,不知道委婉曲折;只知道理直气壮,不懂得刚柔相济;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见大;只知道浓墨重彩写英雄,不知道轻描淡写也能写英雄”。
评论的现实困境,直接指向的是评论员的能力建设问题。如今,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严格分野已经被打破,但在许多传统媒体,评论已经普遍成为新闻生产流程的专业模块,评论员外出采访的机会并不多,由此造成了知识结构单一、采访能力不足、新闻敏感匮乏、思想深度不够等问题。不少人囿于书斋、坐而论道,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从理念到理念,变成办公室里的写稿员,政策与精神的“二传手”。这种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论文章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甚至闭门造车、向壁虚构。
新闻采编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调查力、发现力、思考力、呈现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覆盖从采访到写作的全链条。通常来讲,评论更有思辨性,新闻更加热气腾腾;评论员思维能力更强,记者的敏锐性更好。因此,评论员应该具备弥补短板的意愿,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学习。只有积极践行“四力”,才能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对国情、省情、市情有更深的了解,不陷入空想和清谈。也只有切实增强“四力”,才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特点优势,以更鲜活的方式把道理掰开揉碎,释放出理性和逻辑的强大力量。
自201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现场评论》栏目以来,许多媒体有意识地加强“四力”训练,推动评论转型。如《浙江日报》推出《之江观察》栏目,《湖北日报》推出《一线观察》栏目。《南方日报》也推出《南方观察》栏目作为“南方评论”转型的主要阵地。近年来,评论员迈开双腿、奔赴现场,用眼观察、发现问题,勤于思考、联系实际,脚踩泥土、锤炼文风,写出了一篇篇有思想内涵、理论风骨、实践温度的评论作品,探索出以融合创新释放思想力量、推动评论转型的可行之路。
二、守正创新,生产精品力作
好的评论,跟好的新闻一样,必须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这就相当考验评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应该如何锤炼“四力”?在笔者看来,脚力是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能力,是评论员最欠缺的能力;眼力是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评论员需要提高的能力;脑力是分析思考、选择判断的能力,是评论员的特长所在;笔力则是表达方式、创新形式的能力,是评论员应该重点把握的转型方向之一。
一是要有走的意识。调查研究不仅是一项基本功,也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从范长江历时10个月艰苦跋涉,翻雪山、过草地、察风土人情,写出中国新闻史上的名作《中国的西北角》,到穆青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赴宁陵、十进辉县、两上红旗渠,写出震撼人心的新闻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们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大兴调查研究,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近年来,《南方日报》持续推动评论员“走出去”,评论员的足迹遍布省内各地市,也曾到达省外的西藏、黑龙江等地,确保《南方观察》实现常态化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广东,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数次前往清远连樟村、潮州广济楼、汕头红树林等进行调研;2022年6月,评论员前往西藏调研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援藏情况,寻访林芝市六县一区,最远到达西藏墨脱县;今年6月,派出3名评论员前往浙江调研“千万工程”经验做法,足迹覆盖浙江的11个地级市。通过这些训练,评论员开阔了眼界,弥补了知识短板,在写作上更加贴近实际、言之有物。
二是要有我的眼光。毛泽东曾指出,“吾们讨论各种学理,应该傍着活事件来讨论”。这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基础的新闻本体观的体现,提醒我们不能满足于从海量新闻里找选题,而是要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在纷繁复杂的日常中发现问题。如今的互联网就如同信息海洋,如何在百舸争流的评论中找准定位,挖掘出“接地气”“贴民生”的好选题,是评论员竞相比拼的一项重要能力。翻阅《南方观察》的相关文章,许多都是由“我”直接介入新闻现场,如《用心用情用功保护好侨批文物》一文,开篇就是“日前,南方日报评论员走进‘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在《该不该取消网约车“一口价”》一文,由头是作者“最近频繁打网约车,发现‘一口价‘特惠价越来越多”……这些评论从身边生活入手,以“小切口”反映大义理,带来了一股清新风气。当然也要看到,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论说性文体,说理性和思辨性是其基本特征,要充分平衡好“述”与“评”的关系,不能让“我”的情绪来统领论证过程,而应该由“观点”来统摄新闻事实。
三是要有深的思想。思想是评论的核心竞争力,评论的影响力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的穿透力。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应当有独到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言他人之未言,想他人之未想,穿透观点迷雾,带来思想闪电。一方面,应该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党报评论的第一要务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党和政府的立场,《南方日报》作为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要求评论员“站在天安门想问题”,具备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的能力。如《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以西藏“大骨节病”为切入点,但是紧扣“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做到了跳出一隅看全局,由“点”及“面”地展现出时代精神。另外,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以《重建供销社并不意味着重走老路》一文为例,作者在实地调研、走访专家的基础上,发现供销社在架构、功能上早就发生变化,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计划经济”,从而提出了“供销社其实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新判断、新论点,引导人们正确思考、辩证分析,起到了“解渴”作用。
四是要有新的表达。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创新,媒体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呈现方式精彩纷呈、目不暇接,评论也只有更加“好看”,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如今,不少人对党报评论有着形式规整、庄重有余、活泼不足的印象,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全媒体传播规律,更加注重通俗易懂、不虚不浮、质朴平实。《南方观察》在写作中注重融入“画面感”“镜头感”,如《从“黄河之治”看“兰考之变”》一文写道“黄河大堤巍然耸立,低吟的浪花携着远古的风,顺着‘九曲黄河的最后一个大弯奔腾北上”,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很强的现场感。此外,评论要把道理讲得精彩,关键是讲好故事,以《黑鱼、水晶和矿山里的生态经济学》为例,文章通过三个故事,进行“小朋友们畅快戏水捉鱼,构成一幅清新雅致的夏日图景”“这里处处修竹茂林、溪流潺潺”等场景描写,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环境真的能卖钱”等观点。总而言之,文无定法、詩无达诂,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让内容表达更加准确、通俗、精练、生动、形象,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三、抓住契机,推动融合转型
媒体融合是时代赋予当今新闻人的使命。在这一背景下,评论员如果仍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传播,显然是滞后的,而评论员积极践行“四力”,不仅会带来评论的题材、样式、表达创新,还会带来理念、流程、机制的全方位变革,有力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为推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从《南方观察》的实践来看,目前推动评论员践行“四力”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集团作战模式。这主要是指在集团层面进行统筹策划,各部门汇聚力量、发挥比较优势,组成采访报道团队。如今年以来,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和经济新闻部联合推出《百千万 新突破》特刊、浙江“千万工程”调研行全媒体融合报道、“南粤耕海记”全媒体报道,理论评论部和地方新闻部推出“双城·县策”等大型融合报道等,推出通讯、评论、视频、海报等多种多样的产品,以此实现内容一体化生产,达成了握指成拳的规模效应。
二是单兵作战模式。这主要是指在部门层面进行针对培养,充分激发评论员的兴趣爱好,推动评论员下基层。从2016年开始,南方报业实施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主要目的是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推动培育对象专注主业、制作爆款、全媒作业、做优原创、做强平台。今年以来,理论评论部评论员积极利用这一集团工程,数次只身下基层调研,撰写出《潮州,何以“风物冠南方”》等调研式评论,锻炼了各项采编能力,也拓宽了评论的生长空间。
三是地方站培养模式。这主要是指在部门之间进行轮换培养,通过跨地市、多领域实践历练,提高年轻评论员综合素质,激发队伍整体活力。近年来,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和南方日报地方记者站实施“联合培养”模式,推动新招聘的大学生下基层锻炼,周期为3个月,既给记者站增添了评论力量,也让评论员在新闻采访一线增长了学识,加强了对业务的了解。
以上三种模式,给评论转型带来了明显变化:如带来理念变革,打破了“由头 论证”等千篇一律的“时评体”框架,破解了“新闻 评论”等同题作文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大大增强了评论的开放性、灵活性;重构了“以报为主”的生产流程,评论员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写手,而是服务于新媒体建设的“多面手”,普遍构建起“采”“评”联动思维,主动用新媒体视角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评论产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破了理论评论部与新闻采编部门管理之间条块分割的束缚,在集团内部整合同一生态圈内的采编力量,初步形成一支队伍、一个系统服务报网端微多个介质、生产各类产品的一体化生产新格局。
作者简介:王庆峰,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评论工作室主任(广州 510601)。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