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2023-12-14卢立宇陈泽友黄佳祯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协同育人

卢立宇,项 勇,陈泽友,黄佳祯

(西华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2015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成立。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实现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旨在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手段,强调三个核心理念,即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2]目前,许多高校已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以期通过专业认证实现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在实际专业认证工作中,有些高校面临着一些困惑。工程教育认证非常重视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达成度评价。《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0版,试行)》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作了解释:“专业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否有明确要求,立德树人工作是否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并得到落实”“是否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总目标”等等。在“自我评估”“持续改进”的认证要求下,怎么建立一套客观、可视的体系来明确学生实现“立德树人”“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这是一个既“抽象”又“现实”的制度建设问题。“抽象”体现为可靠接班人应该怎么定义和体现?“现实”是我们必须化“虚”为“实”,通过一系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论证学校培养“可靠接班人”的成功。

在各高校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际,课程思政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立德树人,不仅要讲政治、讲信仰,还要讲思维方式、讲智慧。[3]课程思政需以知识传授为内核,以能力培养为路径,并最终彰显价值塑造之意蕴。[4]课程思政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深刻,开展不积极,仅是形式上响应。同时,课程思政科学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度机制体系、标准与评价、实践范式、教师发展模式等尚未建立,课程思政自我完善机制尚未形成。[5]课程思政“最后一公里”落实困难。

一方面,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存在以“虚”变“实”的问题;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尚未形成,未完全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在此情况下,能否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两套分隔体系充分有机融合,产生化合反应,实现“增值”,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前,需要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能否“同向同行”进行论证研究。

一、工程教育认证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关系论证

1.同向关系的理解

先有“向”后有“行”。方向不一致,就没有同行和融合的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同向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立场一致、育人理念一致、文化一致。

(1)政治立场一致的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了高校课程的价值在于培育具有正确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的是真善美,摒弃的是假丑恶,“树”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第一条就强调应该培养能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毕业要求”的首要条件是毕业生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8]一位“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专业精湛,更需要具备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宪法法治意识。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都以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因此,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育人”的政治立场一致。

(2)育人理念一致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工程教育认证只讲“专业”,不讲政治;课程思政“政治”第一,“专业”第二,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课程思政的“思政”仍需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核心,[4]不是简单地专业知识的“灌输”,而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任务的协同与融合,[9]是学生对知识体系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重塑”,更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提升。课程思政通过教师主体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通过不断课堂改革、创新和持续改进,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持续学习,让学生具备批判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在学习的“思”中不断提升自我,培养成为“中国梦”的积极建设者,因此《指导纲要》强调课程思政需坚持“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这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育理念完全吻合。在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建设中,工程教育认证是“专业”认证,也不仅仅是“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不仅仅是持续不断地培养适合行业发展、时代发展的工程师,更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里,除了五项技术要求以外,还包括四项非技术要求(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和终身学习),三项技术与非技术要求的融合(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项目管理),并且非常强调毕业要求达到度和评价机制。由此可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上一致。

(3)文化一致的理解。文化一致主要体现在质量文化和文化自信两方面。“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要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是大学质量提升的内源动力,[10]这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的文化基础之一。课程思政是质量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8]工程教育认证本身就是专业建设的质量认证。以学生为中心,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要素进行环环相扣论证。毕业要求需支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需支撑毕业要求,在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合格的基础上,通过全周期、全过程的持续改进管理,最终实现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体系。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均是高校专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质量文化的体现。

课程思政是知识与价值的重塑。而价值当中重要的一环是文化自信。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存续至今的古文明。特别是三百多年前,中华文明跌入最低谷,到新中国建国七十多年来,中华文明又重新崛起,取得了骄人成就。一个国家只有文化自信,国家才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个人只有文化自信,才不会成为“跪民”,才能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课程思政的文化基础之一是文化自信。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体系而言,在毕业要求中明确工程师应具备职业规范、沟通能力、项目管理等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人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合体:科学是理性工具,人文是精神传承。文化自信是精神传承的重要内核之一,只有文化自信的工程师,才能“平等”“自信”地沟通和管理,这是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必备要件之一。因此,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文化自信上是一致的。

2.同行关系的理解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在政治立场、育人理念、文化上的一致性,决定了方向的一致性,为“同行”奠定基础,但“同向”不一定就能“同行”,两者是否能协同构建,产生化合反应,从而互建互助,实现有机融合,还需解决两者之间是否道路一致,是否能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问题。

(1)道路一致的理解。课程思政核心为学生,重点在“课堂”,一堂生动又润物细无声的课堂,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实施课堂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思想情怀决定了课堂思政的成功度。课堂不是“单向度、碎片化、片面性”的,[11]课堂与课堂之间也不是单独隔裂的。每个课堂都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进度计划的一个“细胞”。“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是专业学习前后逻辑关系,或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伦理和法治等素养,比如通识教育。为了促进每一个细胞“互融式”的正向“螺旋上升式发展”,课程思政需要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并对其进行全周期、全过程的持续考核、评价和改进,从而形成“规划—设计—实施—考评—改进—支持”的正向循环。这一正向循环的路径思维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路是一致的:两者都需要在战略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进度计划;两者都需要加强教师团队的管理,实现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两者都需要一个持续改进体系、支撑体系和机制建设来保障系统“螺旋上升式发展”。在道路一致的基础上,两者完全可以凭借双方平台优势,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理解。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强调“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那么怎么保障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呢?这就需要课程思政的引领。传统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传授的方式,灌输学生专业知识和技巧,但这种单纯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式极有可能使部分学生在以后纷繁复杂的职业生涯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或者因厌倦学习、毅志薄弱而选择舒适“躺平”,或者因为利益争夺出现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通过课程思政引入,为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品德毅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可以说,课程思政是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方向正确性的有力保障,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有力补充。

课程思政是一个由点到面,重点到全部,层层推进的过程。目前,课程思政在学术与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和建设不足,使得课程思政陷入“自上而下重视,自下而上轻视”的建设困局。[12]高校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制度缺失问题亟待解决。[13]课程思政评估体系是“持续改进”的前提,没有准确有效的评估,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效度将无法得到保障。面对这些困难,课程思政在建设中是否可以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同起来,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答案是肯定的。课程思政可以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比较成熟的平台和标准规范,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新的提升和超越。

具体而言,在解决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的问题上,可以把工程教育认证考评内容融入课程思政,从而产生化合反应,实现“盐水合一”。总体而言,教师团队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重视度较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命运,涉及到专业教师的“饭碗”,因此,把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考核的一部分,将极大促进教师团队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从而逐渐从“心底”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实现从“被动”思政到“主动”思政的转变。

在解决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机制的问题上,可以借鉴和利用工程教育认证的制度和平台,依托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考核体系,实现一个班子,两套体系的同时运转。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指南》要求,专业认证需要有效地、可持续性地调研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和毕业后工作情况,从而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和达成度评价。同时,《工程教育认证指南》还要求建立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通过真实合理地分析目标达成情况,找出不合理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实现持续改进,从而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工程教育认证的质量评价机制较为成熟,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完全可以在方法上借鉴、在内容上革新,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和要求;在评价时间上,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时进行。在对学生和毕业生发展情况、就业单位表现情况等调研过程中,完全可以实现“同一个调研客体”“两套调研表格”,节约人力、物力,实现“一套班子,两个体系”充分融合运转,达到效益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是可以相互补充、协同发展。

二、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

1.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标准制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能否产生化合反应,首要条件是两者建立协同育人的标准和规则。目前,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其思政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相比而言,工程教育认证已经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由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可依托工程教育认证较为成熟的标准体系,把课程思政相关标准融入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体系内。具体而言,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体系内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等环节内增加课程思政纲领性的标准内容,包括通用标准、学科标准及其他标准,以提升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学科建设论证的科学性。由于高校自上而下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非常重视,通过把课程思政标准体系有机融入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体系内,可以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的。

2.建立学校—学院—系部协同育人的三级管理维度与激励约束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还需从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上推动。从国家层面上而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的标准制度都是纲领性标准体系。每个高校和专业应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制度体系。从管理维度而言,学校是制度政策的设计者,学院是落实者,而系部则是前哨。从学校管理层面而言,高校应通过建立政策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学院和教师大力发展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积极性。特别在当前,教师团队更加看重科研,而对教学相对不那么重视的情况下,学校的激励约束政策和制度偏向对教师参加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学院层面而言,作为落实者,通过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任务逐步细化,一一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并通过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监督制度等管理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从系部具体执行者而言,专业团队应以开放式思维、协同育人的模式融合社会、行业、企业和学校各种资源,明确专业的定位、特色,并组织教师团队研讨怎么把课程思政的要素引入到专业认证当中,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计划,并认真制定协同育人的实施细则,从而去检验、考核、评价、改进课程组协同育人的推动情况,最终保障专业定位正确、特色鲜明、体系完善。

3.打造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是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具体执行者,其素养直接决定了协同育人模式成功与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是创新性、开拓性的发展模式,因此,教师团队应主动、积极地用创新思维和方法来创建这种模式。首先,教师团队需利用好党建平台。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即对思政的理解,对协同育人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无畏困难”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协同育人模式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修炼”,因此教师团队应积极抓好党建平台,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学习、培训,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课程思政和专业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形成团队积极向上、敢打敢拼、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促使教师们主动、积极地去做好协同育人的相关工作。其次,发挥教学团队的团体优势,形成业务能力互补、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14]通过教学团队定期的研讨会议,对协同育人方式进行“头脑风暴”,从学情分析和教学目的实现情况、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践、教材选择等充分进行讨论和研究,促使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解学习的真谛,实现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扎实“专业学习”基础上,拥有敢于思考、敢于批判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