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
2023-12-13史继美
史继美
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 最终导致脑缺血缺氧性坏死, 为临床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 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 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 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此, 目前已有许多药物用于治疗该病, 其中脑保护剂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有资料显示, 自由基清除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如依达拉奉。银杏叶提取物为银杏叶的提取制剂, 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 银杏黄酮苷可扩张脑血管, 降低脑血管阻力, 降低血管通透性, 增加脑血流, 清除自由基;银杏内酯具有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是一种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7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探索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7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9 例。对照组男23 例, 女16 例;年龄62~79 岁, 平均年龄(65.23±4.59)岁。观察组男24 例, 女15 例;年龄62~76 岁, 平均年龄(65.01±3.66)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 将100 ml 浓度为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30 mg 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 2 次/d。治疗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银杏叶提取物治疗, 银杏叶注射液 10 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250 ml 中静脉滴注, 1 次/d,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 治疗前后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指标(脑血管流速、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动态阻力、脑血管平均流量), 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范围0~42 分, 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45%~90%;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总住院时间(12.56±2.53)d 短于对照组的(16.12±3.3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6, P=0.000<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血管流速、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动态阻力、脑血管平均流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动态阻力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脑血管流速、脑血管平均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脑血管平均流量(ml/s)观察组39治疗前14.14±0.1218.34±1.2313.13±2.671961.56±145.45 456.45±24.11 8.21±1.21治疗后 6.53±0.32a 6.34±0.31a 20.12±3.45a 1317.15±122.01a 310.51±13.46a 14.24±2.33a对照组39治疗前14.12±0.1318.24±1.2113.19±2.711961.01±145.83 456.32±24.57 8.22±1.22治疗后 8.52±0.2612.24±0.5218.50±3.231521.35±131.21 378.56±16.0112.25±2.02组别例数时间超敏C 反应蛋白(mg/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脑血管流速(cm/s)血管外周阻力(kPa·s/m)血管动态阻力(kPa·s/m)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突发性局部供血不足和脑缺血缺氧所致, 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 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昏、头痛、四肢麻木、突厥或不明原因跌倒。
自由基团是引起脑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许多类型的自由基, 也就是原子、原子团及那些在外轨道上与电子不匹配的离子和分子。急性脑梗死中自由基是氧自由基, 包括线态氧、超氧化物、羟基、烷烃、双氧水、过氧化脂、一氧化氮等。自由基类有两个重要且相关的特点:①强烈的化学活性;②在一个自由基产生后, 链式反应会攻击其他分子, 产生新的自由基, 然后攻击其他化合物分子, 产生更多的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具有不成对的电子, 它们非常活跃, 并且试图从邻近的分子那里偷走电子, 这会导致连锁反应。自由基靶包括细胞膜脂类(特别是磷脂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核酸、 DNA 和RNA,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②DNA、RNA、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交联与氧化;③促进多糖的分子聚合与降解。N-乙酰天冬氨酸是神经细胞存活的特异标志, 其因自由基损伤而急剧下降[3,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抑制局部脑血流减少及梗死周围脂质过氧化, 预防脑水肿, 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预防脑梗死进展, 缓解伴随的神经缺损症状。依达拉奉的主要成分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药物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 可抑制脑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细胞毒性羟基, 缓解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 防止花生四烯酸代谢中间产物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氧化损伤, 减少缺血半暗带面积。对延迟神经元死亡的抑制作用也可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起到抗缺血作用。依达拉奉不影响凝血、纤溶和血小板聚集,因此不增加出血的危险[5,6]。
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 主要是银杏黄酮苷和银杏内酯。近几年, 银杏叶提取物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动物实验中, 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清除自由基,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减轻缺血后脑水肿, 减轻炎症, 防止溶血, 预防动脉硬化, 抗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栓形成,增加脑血流[7,8]。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血管流速、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动态阻力、脑血管平均流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超敏C 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血管外周阻力、血管动态阻力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脑血管流速、脑血管平均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这是因为两种药物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 目前已证实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剂, 可有效减轻内皮细胞和脑细胞的氧化损伤, 清除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自由基。对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 能较好地恢复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银杏内酯在脑缺血模型中有很强的脑保护作用, 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等途径发挥抗脑缺血作用, 能明显减轻脑水肿, 缩小梗死面积[9,10]。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指标, 控制炎症,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