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2023-12-13张宇舒孙晓娟

甘肃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普惠数字经济

张宇舒,孙晓娟

(1.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1 数字经济概述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数字化与经济社会各行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中国数字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至39.2万亿元,占GDP比重增长为38.6%,比2019年增长了9.7%。以上数据直观显示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开始呈逐年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数字经济作为引领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数字经济的内涵、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个方面出发对数字经济展开系统研究。

1.1 数字经济的含义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诠释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基于核心成分视角,何文彬[1]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形态。逄健和朱欣民[2]认为数字经济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数字化方式实现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视角,杨伟国等[3]认为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逐步向岗位模式精确化、工作模式分布化、工作方式灵活化、组织管理平台化方向迈进。刘建平[4]指出数字经济与以往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字经济是集创新性、虚拟性、速度性和全球化于一身的新经济态势。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从单一视角出发解释数字经济的内涵,为此,政府从综合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做出了全面、权威的定义:数字经济是以数字信息与知识为生产要素,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前沿的数字技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产业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经济活动。

1.2 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针对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学术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相比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更为显著[5]。(2)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区域异质性,得出的结论大致可分为3种: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最明显,西部次之,中部促进作用最小[6];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为:中部>西部>东部[7-10];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11]。(3)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12-14]。

1.3 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趋于完善,这意味着要想有所突破创新,就要对数字经济展开更深层次的挖掘与研究。随着数字经济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数字化迈进,传统普惠金融业务产品通过互联网科技和信息化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产品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实现了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由此可见数字普惠金融业已成为国内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目前,很少有研究者将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指标纳入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赵涛等[20]虽然将其纳入数字经济测度体系中,但也仅限于测度市级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用于测度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此,文章借鉴赵涛等构建的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2011—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熵值法这一客观赋权法对国内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重新测度,并从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出发,对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为提升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寻找新的突破口。

2 指标选取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2.1 指标选取

文章采用赵涛等[20]的研究方法,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金融普惠两个视角出发,选取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相关就业人员数、互联网相关产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数字金融普惠发展指数5个指标,构建国内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文章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北大金融研究中心。其中,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相关就业人员数、互联网相关产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4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均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获取。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这一指标取自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科技集团研究院于2020年共同绘制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指标的具体处理方法详见表2,对于缺失值的处理,文章采用ARIMA填补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

表2 指标及处理

2.3 方法选择及测度

文章选择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熵值法的内在原理是:以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判断其权重的大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指标的信息熵就越小,在综合评价中的影响也就越大,指标对应的权重也就越大。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权重的确定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具体测度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

式中:max {Xij}为所有年份中指标值的最大值,min {Xij}为所有年份中指标值的最小值,为Xij标准化之后的指标值。

(2)计算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值Yij:

(3)计算指标信息熵值ej:

3.不良贷款增加,贷款权限上收,审批时限较长。调查表明,目前各金融机构贷款流程均由总行统一制定,需经过贷前调查、审查、审议和审批等若干环节。近年来随着金融风险不断暴露,银行审批趋于谨慎,部分机构审批权限上收,审批链条延长。如2017年起农总行将风力发电项目贷款的审批权限上收,农行广西区分行几乎无法在该领域新增项目储备。如玉林市中行无本级审批权限,邮储银行的审批权限为500万以下,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审批权限为1000万以下,超过额度的贷款需自治区级行审批通过后才能放款,审批时间较长,基本每笔大额度贷款从召开专家评审会到银行放款都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式中:m为参与数字经济评价的年数,信息熵冗余度dj=1-ej。

(4)计算权重wj:

根据公式(5)可以计算出中国省级数字经济评价指标权重(表1),可以看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权重最大,为0.405 9,说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数字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相关产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略低于数字普惠金融,其权重为0.298 1。相比之下,互联网相关从业人数、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小。

(5)计算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得分Sij:

依据公式(6)计算可得2011—2020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指数。由于数据较多,文章仅展示全国排名前5的数字经济指数测算结果,测算结果见表3。

表3 2011—2020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前5位的测算结果

3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为深入掌握国内2011—2020年平均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文章主要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出发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

3.1 基于时序特征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分析

基于表3的测算结果,得出2011—2020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指数及其增长率,见表4。

表4 2011—2020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指数及其增长率

通过表4对201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平均发展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总指数已由2011年的0.271 9提升为2020年的0.339 8,数字经济平均增长率(7.35%)大于零。由此可见,国内数字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平均指数均未突破0.5,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原因在于:第一,目前国内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对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能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第二,当前中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期,此时的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三,由于中国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东部地区具有独特的数字经济发展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制度机制不健全和区位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存在较深的“数字鸿沟”,因此,拉低了中国整体数字化发展水平。

3.2 基于空间特征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分析

基于表3的测算结果,得出中国各省市数字经济平均指数与平均增长率,见表5。通过表5对各省份2011—2020年数字经济平均发展指数基于空间特征展开分析可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两极分化态势。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0.9以上,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其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一骑绝尘;上海紧随其后,其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0.7以上,以明显的优势位居第二;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天津、海南、辽宁、陕西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1 2),数字经济发展实力较为强劲;其他地区数字经济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中贵州、西藏、甘肃的数字化水平排名靠后,是全国数字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但其数字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均在20%以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5 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平均指数与平均增长率

从区域层面上看,中国数字经济存在巨大的阶梯式发展差异。将数字经济发展平均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倍(0.436 8)的省市划分为第一梯度,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1 2)的省市划分为第二梯度,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划分为第三梯度(划分结果详见表6)。从表6可知:只有少数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处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第一、第二梯度,而绝大部分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处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三梯度。不难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处于第一、第二梯度的省市大多位于东部地区,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先天的区位优势,东部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吸纳国外先进的数字经济技术,从而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数字经济还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合理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向着技术升级的方向不断迈进,这无疑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第三,政府干预程度更低。政府的过度干预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数字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由于其创新氛围浓厚,政策支持开放,没有这一层“数字壁垒”,因此,数字经济发展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更为迅猛。第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强。东部地区人才素质较高,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烈,推动了数字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第五,科技发展水平更高。东部地区由于资金充裕,创新氛围浓厚,科技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前茅。

表6 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梯度表

从省市层面上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两分化态势。排名领先的北京市数字经济平均发展指数达到0.980 5,而排名落后的甘肃省数字经济平均发展指数仅为0.109 8,二者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差高达0.870 7。2020年北京市数字经济水平已高达0.957 3,而黑龙江的数字经济水平仅为0.110 5,北京市数字经济水平近乎是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水平的9倍,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两极化现象十分严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上文分析的原因之外,还有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相关法律法规及鼓励创新型政策匮乏等。深入研究后发现,甘肃省虽然数字经济平均水平较低,但是其年均增长率高达25.97%,相当于上海市年均增长率的144倍,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类似的地区还有江西、河南、贵州、西藏等省份。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省份经济和科技发展缓慢,数字化起点低,可上升空间较大;而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数字经济发展排名靠前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已较为完善,可上升空间较小,所以,年均增长率较低。

4 结论与建议

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测度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从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2个视角入手,对数字经济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展开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就数字经济各项评价指标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指标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大,互联网相关产出次之,互联网相关从业人数、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小。

(2)从时序特征来看,中国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但数字经济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3)从空间特征来看,中国不同省份之间数字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绝大部分地区数字经济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化态势。

基于以上结论,可以得出如下建议:

(1)实施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政府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规划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和监管制度,以实现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对东部地区应加大数字金融技术创新,完善网络技术监管服务,引领和辐射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应着重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逐步出台网络监管政策,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环境。另一方面,增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互联网相关产出,提高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及增加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2)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提升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要想提升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就要从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出发,拆除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壁垒”。一方面,政策上要明确指出数字技术的主权制度、交易制度、流动制度及共享制度,避免不同的制度主体设置的重重“数字障碍”;另一方面,政府应以国外优秀的数字经济发展经验为基础,标准化国内数字的数字交易准则,进一步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机制,以提升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3)统筹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布局,协调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严禁资源分配向东部地区“一边倒”的做法,要合理分配东、中、西部的数字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区域间数字经验的交流与学习,中西部地区要利用好相应的资源与经验,加快推进中西部互联网、光缆线和移动基站的全覆盖,重视数据应用场景的建设与完善,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此外还要加大中西部科技投入,适当减少政府干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此吸引大批高技术人才加入。从资源禀赋上看,中西部地区应发挥比较优势,树立区域特色数字发展品牌,中西部地区拥有低成本优势、丰富的物产资源与良好的气候环境,可加以利用发展区域特有的数字路线。

猜你喜欢

普惠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