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超高清新闻演播室建设

2023-12-13龙廷波

电视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视音频调音台演播室

龙廷波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徐州广电)基于现实需求和适度超前理念,在新台址建设了一个面积为255 m2的融媒体4K 超高清新闻演播室。演播室的建设遵循高标准兼顾经济和创新性原则,可以实现全流程4K 超高清节目直播及录制,同时兼顾高清流程制作[1]。徐州广电着力突破传统媒体的思维框架,融合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突出融媒体的设计理念,强化与微信、微博、客户端的互动体验,与用户进行多终端实时互动和多维立体展示;创新演播室的播报形态,充分利用多场景、多空间、背景大屏展示及轨道机器人拍摄系统等新兴技术,呈现更立体、更丰富的节目互动形态,提高演播室摄像的全景别、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节目的互动性。

1 演播室总体架构

超高清新闻演播室面积为255 m2,与200 m2小型综艺演播室共用设备间及部分制播设备。建设过程中,首先进行声学装修和灯光系统建设,其次安装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大屏和舞美系统,最后进行视音频系统的集成。演播室视音频系统采用纯基带4K 视频系统架构,主备链路设计,既保障了节目制作和直播的安全,又可以满足扩展性需求。背景屏幕包含大面积LED 显示屏和小面积拼接液晶屏幕,满足不同节目形态的需求。4K 包装系统包含在线包装、大屏包装和虚拟前景,全部为主备设计,在提升节目效果的同时保障安全性。灯光系统为吊挂系统,可以根据各栏目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灯光方案,扩展性极佳。智能集控系统可将视音频系统、灯光、大屏、机器人和在线包装全部统一在一起,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更智能、更便捷的节目录制。各系统、各工种之间更有效地紧密协作,提高节目制作效率,同时可以准确地了解各系统运行状态,全面保障演播室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2 系统组成

2.1 视音频系统

超高清新闻演播室视频系统采用纯基带4K 视频系统架构,采用12G-SDI 架构,以主切换台+备切换台为信号处理和汇聚核心。4K 超高清信号直接进入系统,高清信号上变换后参与4K 制作。系统配备4 讯道超高清摄像机,包含2 台播出服务器、2 路PC、2 台4K 硬盘录像机、2 路在线包装、2 路大屏包装、2 路虚拟前景信号、2 台非编以及6 路外来信号等信号源。演播室还配备了1 台摇臂机器人和1 台吊装轨道机器人。

经过对比测试,技术部门选用了索尼XVS 系列的新一代G1 切换台,在4K 超高清模式下支持24 路输入和12 路输出。XVS-G1 切换台以混合架构为基础,配置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增加了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在保持高可靠性和稳定运行的同时,保持了高性能和灵活性。该切换台利用4K 超高清分辨率硬件和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成像技术实现高速处理及超低延迟[2]。

255 m2超高清新闻演播室的音频系统包括音频输入、音频分配及音频输出3 个部分。调音台采用声艺SI PERFORMER-3 作为音频系统核心。主、备调音台采用通用型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触发方式实时联动,由主调音台发出通用输出(General Purpose Output,GPO)信号,备调音台根据接收的通用输入(General Purpose Input,GPI)信号触发对应的推子,保证主备调音台的输出信号保持一致。主、备调音台两路音频节目信号(Program,PGM)经过主备2×1 切换器后进入加嵌器。视频信号经12G 视频分配、下变换器、高清视分输出至各终端。视音频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视音频系统框图

2.2 背景大屏显示系统

255 m2新闻演播室主显示屏设计采用组合模式,主显示屏底座标高0.40 m,整体高度3.28 m,可以确保主持人站/坐在屏前3 m 处,摄像机处在屏前8 m 处四周不穿帮,所有LED 屏均为前维护[3]。站播背景采用12 块可拆分竖向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拼接的方式,实现手机App、电脑及摄像机等信息显示,实现新媒体信息的无缝接入。为了确保LED 显示屏的安全和美观,在LED 屏四周设计可变色、反射光的灯箱,实现艺术性、实用性、安全性的统一结合。

2.3 4K 包装系统

255 m2演播室大屏包装和在线包装选用了新奥特公司的石墨软件。在线包装和虚拟植入配备4 通道在线包装渲染及预览系统,4 通道虚拟植入渲染,同时预置多种播出模板,应用管理运行系统(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MOS)服务器,与台内文稿系统联动,形成编辑到播出的一体化流程。石墨虚拟系统支持虚拟植入、虚拟演播室和在线包装功能。石墨虚拟技术与石墨在线包装无缝结合、融为一体,可叠加播出,能产生非常丰富的变化和效果。虚拟植入系统加上虚拟摇臂及摄像机器人,可以在演播室现场实拍画面中实时添加虚拟特效。多个机位上的传感器设备为虚拟系统提供真实坐标,随着实拍画面同精度推拉摇移,为大型新闻特别节目提供炫酷的虚拟植入包装效果。

2.4 演播室舞美设计

徐州广电突破传统新闻演播室播报形式和思维,采用360°全景设计,演播室景区包括1 个单人/双人/三人坐播区、3 个单人/双人站播区,通过多场景空间以及低反光性主播桌和灯箱,满足传统新闻播报和新媒体互动应用[4]。演播室可实现多空间应用场景模式,满足多机位、多景别、全景式4K 电视节目拍摄要求;依托融媒体建设,强化与微信、微博、客户端的互动体验,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设计多组显示屏,为多种不同显示内容、不同分辨率、不同宽高比App 提供合适的显示介质;整体舞美效果与灯光设计、技术设备制作统筹规划,舞美置景包含整体色彩、单体造型、空间布局、细部处理及装饰材料材质等方面,突出新闻节目的整体特色设计。演播室整体布局如图2 所示。

图2 演播室整体布局图

2.5 灯光系统

超高清新闻演播室定位为国内高水准的开放式新闻节目制作场所。演播室灯光功能定位是能承担新闻播报、站播播报节目录制和直播任务。演播室内空间长17.0 m,宽14.5 m,地面到吊挂层高度约7.8 m,采用基础布光与点光源布光相结合的混合式布光方式,主光、辅助光选用LED 平板柔光灯,逆光选用LED 透射式聚光灯,用于增强主持人脸部轮廓、突出层次感。

演播室灯光信号系统采用智能数字控制设备,集成为一套符合本演播室具体要求的系统,采用国际标准DMX512 设计形式,并预留了部分信号回路[5]。信号控制传输系统将数字信号合理布局到演播室各个灯位,高效地实现灯光控制信号传导的准确性。同时,使用数字隔离分配放大器来分配控制信号,可做到数字信号传输的零衰减,提高灯光系统的可靠性。信号系统具备2 500 Vrms 强电反串隔离保护功能,当末端灯光设备损坏,强电会进入数字电路,这样可以避免反向传导烧毁连接的灯光控制台,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每台灯具信号均独立接线,避免相互干扰。目前的灯光系统可以满足日常制作需求,同时可以随时进行系统升级和灯光设备扩展扩建。

2.6 智能集控系统

智能集控系统是一套为超高清演播室集群量身定做的智能监管平台。系统采用集群式设计,实现更快、更便捷的节目录制。各系统、各工种之间更有效地紧密协作,在提高节目制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统计挖掘分析,使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业务运行状态,为演播室视音频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通过与新闻文稿系统对接及图形化编单方式实现了节目的半自动化、自动化录制,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效率。

智能集控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模式,汇聚分析软件模块、数据采集软件模块,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统计挖掘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业务运行状态,发现系统运行瓶颈,从而提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系统的运维能力,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通过对设备的一键式逻辑组合控制及分权限自动控制,为系统的高效率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编辑不同的设备节目模板,组合成个性的节目场景,使节目表现形式更加生动;通过与新闻文稿系统对接及图形化编单方式实现了节目的半自动化、自动化录制,提高了节目制作的效率及精准度。自动化制作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自动化制作流程图

3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1 外来信号接入系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外来信号的处理越来越复杂。针对手机端传来的信号,部署两台设备,每台可以同时接入5 个前端手机直播设备,2 路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输出,可以保证目前直播需求。对画质要求较高且拍摄场景固定的节目,选择使用网络设备接口(Network Device Interface,NDI)传输,在摄像机端安装编码器,NDI 信号经过专用网络传输至演播室,NDI 解码器输出4K 信号经解嵌器送至切换台。转播车来的信号经光收转换成SDI 信号接入系统。PC 设备输出的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和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s Array,VGA)信号经转换器转换成SDI 信号接入切换台。

3.2 智能集控系统的使用

根据演播室多场景应用的需求,采用模板调用功能实现设备(如切换台、调音台、灯光、摄像机器人、多画面信号布局等)自动调整到相应预设工作状态,大大缩短了播前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集控的指令和人工操作存在区别,在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的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节目来调整相关的细节,真正满足各节目的制作效果需求,使节目生产达到标准化、精确化。

3.3 超高清和高清同播

演播室的设计为4K HDR 与高清(High Definition,HD)标准动态范围(Standard Dynamic Range,SDR)同播制作系统。HD SDR 为4K 信号下变换而来,直播节目以HD SDR 信号为主,同时要兼顾4K 节目的录制。4K 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一直是困扰各个电视台的难点,原因在于4K HDR 相对于HD SDR,分辨率提高4 倍,动态范围从最高近200 nit 增强到1 000 nit,色彩也更加丰富。两种格式同时制作时,既要保证4K 超高清的高动态范围和高分辨率,又要保证高清节目的画面效果,避免亮度过曝或过暗和色彩偏离。

演播室摄像机选用SONY HDC3500。索尼公司支持原始的混合对数伽马(Hybrid Log Gamma,HLG),从早期的HLG_Live 升级为一套新的HDR Look,目前摄像机端的设置有Live、Natural、Mild 3 个选项。上下变化板卡使用的是GV 公司的产品,其下变换查找表(Look-Up Table,LUT)仅有HLG BT.2100 to SDR 能与摄像机端的曲线HDR Look-Natural 匹配。这个板卡还提供了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的多种下变换LUT 表,对比测试各个选项发现,观感和参数都不如HLG BT.2100 to SDR 好。在上变换方面,索尼G1 切换台支持HD 和UHD 信号兼容,对HD 信号自动上变换,但是上变换后的画面偏色严重,无法使用。因为摄像机UHD 信号的下变换确认为HLG BT.2100 to SDR,在此基础上,其他的HD 信号经过GV 上变换卡上变换SDR to HLG BT.2100。理论上说,上变换和下变换是一个互逆过程,效果应该最好。对比测试也证明了这个观点。为同时保证4K 超高清和高清节目的技术质量和主观观看效果,今后会继续进行大量测试对比工作。

4 结语

融媒体超高清新闻演播室投入使用已经超过一年时间,每天播出两档新闻直播节目,8 档录制节目,完成多次重大活动直播,如“伏羊节火种传递”和“村BA”篮球比赛的直播,系统运行高效、平稳。融媒体新闻演播室的投入使用,带动徐州电视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及喜马拉雅等多种新媒体的使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技术部门会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拓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来赋能节目生产,打造区域数字媒体,建设智慧应用新场景,推进徐州广电从融媒向智媒发展。

猜你喜欢

视音频调音台演播室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沪启动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浅析调音台的调音技巧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基于内容结构特征的Flash电影视音频特征的提取研究
电视台视音频资料数字化存储
模拟调音台与数字调音台的比较
RunningMan新款紧凑式调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