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绘影刻光的微笑
2023-12-13安雪
安雪
徐匡的艺术传达了立足于中国民众审美趣味的普遍性美感,他的作品坚持了大众化的立场,其作品的内涵与形式具有一种普适性的审美体验。徐匡成长于新中国,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美术家。徐匡见证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变革,同时他也以他的版画记录了时代巨变之中的人与事,以饱含情感的笔触描绘了众多美好的形象与动人的笑容。纵观徐匡的艺术创作生涯,大致可以总结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为从《待渡》出发:光影的灵动;探寻《大江之源》:生活的诗意;开拓《新路》:形式语言的强化;《天地吉祥》:刀笔刻绘的原版独创。
从《待渡》出发:光影的灵动
1958年徐匡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被分配到了在重庆的四川美术家协会工作,在美术家协会领导、老版画家李少言、牛文和李焕民等人的带动下搞起了版画。1959年徐匡便创作了套色木刻《待渡》,这件作品从构图及版画语言运用上均显现了极为出色的专业素养,为他未来的版画创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他以《待渡》这件作品拉开了自己的木刻人生,这件作品表明了徐匡对版画艺术的敏锐直觉,无论是对黑白灰的应用以及画面的布局方面,均显示了徐匡在造型及语言上的驾驭能力。特别是这件作品对刀法的组织概括而生动,表现得非常灵动。在版画语言的运用上,光影感也被重视,作品《嘉陵江上》正显示了徐匡的这种个人趣味,似乎预示了徐匡作品未来的风格。
对于徐匡来说,20世纪60年代也是他对版画语言的初步探索阶段,作品《红岩》插图是对西方表现主义语言的借鉴,《小山花》《秋收》《果园姐妹》等作品则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传统与民间艺术经验的学习与现代性转换。在绘画的美感经验上,徐匡通过对民间剪纸、古代汉画像砖图像的借鉴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绘画性经验。特别是平面性构图的处理使徐匡得到了突出主体,在单纯的空间关系中保持绘画语言丰富性的经验。简约的空间关系突出了主体人物形象,同时又使平面性的绘画语言获得了丰富的表现力,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徐匡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
探寻《大江之源》:生活的诗意
20世纪70年代是徐匡版画个人风格的形成时期,创作于1972年的作品《不许奴隶制复辟》是一幅主题性的创作,在这幅作品中,已经显示了徐匡对黑白木刻灰调语言娴熟驾驭的能力,这种通过素描关系来处理版画语言的手法在当时也是颇为少见的。在人物面部刻画及服装质感的塑造上,三角刀组织的灰调使作品呈现出极为丰富的版画质感。这一探索成果在1975年创作的《草地诗篇》中得到延续,并通过1978年与阿鸽一起创作的《主人》而成为徐匡个人风格形成的标志。实际上《草地诗篇》的画面结构与1974年创作的《大江之源》是统一的,但是因为素描灰调的应用使画面具有了坚实的硬度。值得一提的是,草地的描绘极具特色,如果以当时的审美立场来看,这片写实性的草地某种程度上具有自然主义的色彩,由此也可以看出徐匡对木刻刀法的极致探求。当我们仔细审视徐匡在这幅作品中的刀法,他依然是以刀形来对应物体的结构,这一点在草地的刻画中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而草地同时也成为徐匡版画的一种个人符号。
在1974年创作的《大江之源》中,徐匡通过对画面构图的细心经营,使作品获得了极为简洁单纯的形式美感,运动的飞鸟形成了流动的点,草地与远山形成的线面变化很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形象,这一画面意象的刻画似乎预示了徐匡对人物主题的偏爱。徐匡并没有止步于既有的成就,在《珠峰儿女》《春天》《森林的早晨》《小骑手》等作品中,他依然对木刻版画的技法以及版画的形式做了積极的探索,试图通过语言与造型传达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版画作品。
开拓《新路》:形式语言的强化
20世纪80年代后徐匡创作了不少强调线形语言的版画,这些版画在刀法上并不突出刻痕的味道,而是追模画稿的笔触运动感。1980年创作的作品《新路》有意弱化了刀味,特别是树枝叶脉等形状的刻画,形象的图形感被强化,《大渡河畔》则纯粹采用白描的形式来处理版画的语言。需要强调的是,刀味并没有从徐匡的版画中消失,只是在形式感上从属于笔触的运动变化。
以素描灰调手法进行版画造型的探索也并未停止,《牧场上的小学生》《希望》《青年和牦牛》《阳光下》等作品进一步用单纯的木刻语言尝试了复杂物象的处理,徐匡进一步拓展了黑白木刻语言的表现力,使得作品显现出迷人的光感与秩序。
《天地吉祥》:刀笔刻绘的原版独创
新千年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奶奶》,灰调语言成为作品的主体,纯黑的色块所占比例已经极少,亮部的线条既保留了绘画的笔意,又与形体的塑造紧密结合,可以看出徐匡在图形构成与结构塑造方面进退自如的驾驭技巧。类似的处理方法在作品《阿妈》也可以直观地看到。《走过草地》同样是以灰调语言为主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徐匡在这幅作品中处理了更为复杂的形象关系,响亮的灰调使这幅作品的阳光更具有层次感。在作品《扎西和他的羊》《家园》《山高水远》中,徐匡将黑白灰的调子关系作为版画语言的主体,不再拘泥于形象本身,而是自如地用灰调语言进行版画造型,使具有光感的黑白木刻语言成为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
徐匡作品总是充满了阳光感,微笑似乎总是其主调,作品表现的人物形象,总是保留了最为和谐美好的部分。尽管徐匡的作品具有极为写实的技巧,但这种写实性并不是自然主义的,他试图寻找的是一种共性的美。在美学的精神性上,徐匡的艺术符合大众的趣味,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来寻求美的途径。徐匡的版画除了黑白语言方面的特色,最为主要的是灰调的应用,阳光感的产生有赖于灰调恰如其分的应用,这种语言特质正是徐匡黑白木刻脱离凝重感的关键。大面积的黑色、银质的灰调、响亮的白色形成交响乐般的明快调子,语言与形象的统一使徐匡的作品获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