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儿童家庭早期阅读发展与支持策略*
——基于江苏省4 088个儿童家庭的调查

2023-12-13郭芙蓉杨金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纸质图书家庭

郭芙蓉 周 鹏 杨金焕 陈 伟

(1.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一分院 江苏盐城 224005)

(2.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江苏盐城 224235)

(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4.滨海县幼儿园 江苏盐城 224500)

1 引言

早期阅读是儿童早期依靠图画书中的图像变化和文字表述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1]。儿童在早期阅读中不仅能获得语言、认知、审美等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其未来学业成就[2],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开端。随着全民阅读的持续推进,早期阅读也备受重视。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积极推动家庭亲子阅读”,“鼓励开展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相适应、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活动”[3]。2022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也勉励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4]。早期阅读已是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内容,开展早期阅读对于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以“家庭早期阅读”“亲子阅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发现有关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研究通常以某一地区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且调查维度不尽相同。如周文睿从家长态度、阅读行为、阅读材料和阅读认知等层面调查了南昌市早期阅读情况[5],朱韵如分析了兰州地区家长的阅读认知、阅读指导和阅读效果[6],王力面向武汉市儿童家庭从早期阅读的目的、内容、方法、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7],林芷莹则调查了广州市儿童家庭的早期阅读意识、环境、态度、方法[8]。尽管这些研究的调查地区和分析维度不同,但都反映了儿童家庭早期阅读在数量和质量上普遍不高的情况。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江苏省儿童家庭早期阅读现状如何?基于此,研究者展开调查,以期为当地家庭早期阅读提供推广策略,助力书香江苏建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调查了江苏省4 088个儿童家庭的早期阅读现状。被试家庭中,男童占52.72%,女童占47.28%;儿童年龄3岁以下者占15.75%,3—6岁者占84.25%;主要照料人为母亲、祖辈、父亲、其他的比例分别为54.01%、36.30%、8.03%和1.66%。

2.2 研究方法

研究者编制《家庭早期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于2023 年4—5 月面向江苏省10 个城市的幼儿园、托育机构发放问卷4 401份,回收有效问卷4 088份,有效回收率为92.89%。盐城市问卷数占62.38%,宿迁、南京、苏州、徐州、淮安、连云港、扬州、泰州、镇江9个城市问卷数占37.62%。问卷共38题,包括基本信息8题和早期阅读现状30题。早期阅读现状含25道单选题,从物理阅读环境、家庭阅读活动、早期阅读策略、家长阅读态度四个方面展开;另有5道多选题,分别是关于早期阅读时段、儿童阅读习惯、电子阅读优点、家长阅读困惑、日常伴读者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家庭对儿童早期阅读的看法与行动,研究者随机选取部分家长、幼儿教育机构教师、书店人员进行访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使用SPSS24.0 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KMO系数为0.871,Cronbach’s α系数为0.800,整体信效度良好;并从物理阅读环境、早期阅读活动、早期阅读观念和早期阅读策略四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3.1 物理阅读环境

物理阅读环境包括家庭中的阅读材料数量和种类、近三个月儿童阅读支出、儿童阅读空间环境。如表1所示,家庭中儿童书籍数量以10—30本居多,成人书籍数量以10本以内居多,可见家庭阅读书籍的数量并不多。超过70%的家庭拥有2种及以上可供儿童阅读的电子设备;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双职工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电子设备逐渐扮演儿童生活“陪伴者”的重要角色,主要通过电子设备支持儿童阅读。35.05%的家庭拥有的儿童书籍种类单一,以童话类图书为主。多数家庭近三个月的儿童阅读支出少于100元。在阅读空间环境上,按照“大小适宜,光线良好,有书架,书籍摆放有序,书籍适宜儿童自主取放”的评分规则,空间环境评分四分及以上者不足30%,说明儿童的阅读空间环境有待提升。

表1 家庭物理阅读环境情况

3.2 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主要包括儿童独自纸质阅读、听家长讲故事、电子阅读三种形式阅读的频次和时长、阅读陪伴者以及阅读时间段。如表2所示,在阅读频次上,儿童纸质阅读和听家长讲故事的频次类似,“经常”及以上频次者均不足30%,说明多数儿童每周纸质阅读和听家长讲故事的频次均较少。相比而言,儿童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的频次为“经常”及以上者超过60%,可见电子阅读受到更多家庭欢迎。在阅读时间上,儿童纸质阅读和家长讲故事的时长均以10分钟以内者居多,而电子阅读时长则以20—30分钟居多,可见电子阅读相对而言更能吸引儿童的专注度;但是三者时长超过30分钟者的比例并不多,尤其是儿童纸质阅读,说明儿童家庭阅读时长总体不多。

表2 儿童家庭阅读活动情况

研究者还通过多选题调查了开展早期阅读家庭的伴读者,其中76.79%的伴读者是母亲,其次是祖辈、父亲、兄弟姐妹和其他,说明母亲是开展儿童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主力军;而父亲在儿童阅读陪伴上则相对缺位,仅占8.76%。值得注意的是,祖辈陪伴儿童阅读的比例超过了父亲,说明祖辈的伴读角色也不容忽视。

在早期阅读的时间段方面,86.59%的家庭会在晚上睡前进行早期阅读。访谈家长表示,晚上睡前是自己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此时进行早期阅读,不仅讲故事效率比较高,而且也有助于儿童睡眠。

3.3 早期阅读观念

家庭早期阅读观念主要从家长对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早期阅读的价值、伴读意愿、伴读的自我效能、伴读的情绪状态、电子阅读的态度、学习意愿七个方面进行调查。如表3所示,超过50%的家长比较重视早期阅读,愿意陪伴儿童阅读,并认为阅读对于儿童其他方面(除了读写方面)发展具有影响、电子阅读有必要、愿意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伴读水平。但是,在“自己能够胜任亲子阅读活动”和“讲故事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上,多数家长并不能认同。可见多数家长对早期阅读持认同态度,但是在对伴读能力和状态的认知上有待提升。

表3 家庭早期阅读观念情况

研究者进一步调查了对电子阅读持认可态度家长的具体看法。将近一半左右的家长认为电子阅读具有随时随地阅读、内容丰富的优点。约1/3的家长认为电子阅读能够拓展儿童经验视野,并且故事讲述生动。22.85%的家长认为电子阅读对空间环境要求低,如无需购置书架或摆放图书。17.69%的家长认为电子阅读可以代替成人伴读,尤其是对于没时间、不擅长讲故事、家庭书籍少的家长来说是重要的阅读支持者。不足10%的家长表示电子阅读让儿童“有事可做”,显然持这一观点的家长并未认识到电子阅读的真正价值。

此外,儿童的阅读行为习惯也能反映家长的早期阅读观念。被试儿童中超过70%的儿童能专心阅读,超过50%的儿童阅读时姿势正确、遇到不懂会提问,但是不足50%的儿童能够逐页阅读、正确取放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毁坏图书。可以看出,家长更加重视阅读过程中儿童的表现,却忽略了儿童对待图书的行为习惯培养。

3.4 早期阅读策略

在早期阅读策略使用上,如表4所示,大多数家长采用的方式是联系生活与儿童讨论故事,近一半的家长会在伴读结束后请儿童复述故事,而续编或创编故事、故事延伸活动则相对少见。20%左右的家长经常会先了解图书解读再给儿童讲故事。例如,绘本《生日快乐》在图画中暗藏了爸爸和邻居的行为活动,而绘本文字部分只陈述了妈妈和“我”的经历。一些家长表示,如果不看图书解读,根本不会注意这些图画细节。约40%的家长从未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环衬或扉页。有的家长表示,讲故事时通常从正文开始,“之前”“之后”的部分没有关注过;还有些家长表示会注意到封面上的题目和主人公,但是对扉页、环衬、封底缺少关注,说明家长尚不熟悉儿童图画书阅读的要点。可见家长对讨论故事、延伸活动、复述故事的策略使用较多,而对其他三种策略的使用相对较少。

表4 早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

研究者进一步了解了家长在早期阅读方面的困惑或难处。超过50%的家长表示没有时间开展早期阅读,约1/3的家长不知道如何选书,近30%的家长表示不了解亲子阅读的方法、儿童阅读易受电子设备干扰。可见家长闲暇时间、家长伴读策略、电子设备可能影响家庭早期阅读质量。

4 讨论

4.1 阅读环境中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呈现差异化特点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子阅读已成为早期阅读的新样态,许多国家甚至将数字读写纳入21世纪必备核心技能。有研究表明,约97%的儿童家庭拥有电子设备[9],儿童每日使用屏幕设备的时长约2小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纸质阅读时间[10]。本研究也发现,儿童家庭阅读环境中既有纸质阅读材料,也有电子阅读设备,并且电子阅读设备的种类、使用频次和时长也都超过了纸质阅读,可见相比于纸质阅读,电子阅读逐渐受到更多儿童家庭的欢迎。与传统的纸质阅读形式相比,电子阅读设备内容丰富、视听结合、即点即播、轻便易携,是早期阅读的良好支架。然而电子阅读设备在为家庭提供早期阅读便捷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如广告、网页延时容易干扰儿童阅读,阅读内容缺乏优质筛选,阅读过程缺少互动思考,阅读时间过长容易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等。因此,对待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合理使用更为关键。

4.2 阅读活动中父母时间投入少及父亲参与度低问题突出

儿童由于年龄尚小,认知、语言等发展尚不成熟,其阅读过程需要父母的一定支持。父母开展的亲子阅读数量、与儿童之间的阅读互动、创设的阅读环境都会影响儿童早期阅读质量[11-13],而这些又都以父母的时间投入为前提。本研究发现,家长讲故事的频次和时长都不多,超过半数的家长表示没时间是开展早期阅读的最大困难。林芷莹、李晓在研究中也提及家长缺少伴读时间。父母对早期阅读的时间投入较少,一方面受客观工作时间的限制,导致亲子阅读时间少且不固定[8];另一方面则与主观育儿观念有关,如有的家长下班后会观看娱乐节目放松解压,很少进行亲子阅读活动[14]。如此数量不足的时间投入,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阅读活动整体质量大打折扣。

本研究还发现,伴读者为父亲者的占比约8%,比母亲的占比少近70%,说明父亲在陪伴儿童阅读方面较为缺位,这与李姬[15]、王力[7]的研究结果类似。国外研究者Lamb提出“重要父亲理论”(important father theory),认为父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不一定是必须的,但却是很重要的[16]。许多研究都证实,父亲的受教育程度[17]、语言质量[18]、教育参与[19]会影响儿童的早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指出“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20]。因此,父亲在家庭早期阅读中的角色十分重要。

4.3 阅读观念中家长忽视对儿童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阅读习惯是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不可忽视的方面。本研究发现,尽管超过一半的儿童在阅读时能做到专心、姿势端正、及时提问,但是却不能正确取放图书、不能保持图书整洁、容易毁坏图书。这可能与家长的早期阅读观念具有一定关联,即家长更加重视儿童主体的显性阅读过程,而对图书客体所反映的隐性阅读习惯缺乏关注。倘若儿童不能很好地对待阅读材料,不仅会影响家庭的阅读空间环境质量,还可能导致儿童不愿阅读、“玩书”多于阅读。因此,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也是早期阅读中值得注意的内容。

4.4 阅读策略中家长缺乏多样化的早期阅读指导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除了应引导儿童以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内容之外,还应当在阅读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文学作品的美[21]。本研究发现,家长在伴读时主要关注儿童对图书正文部分的理解与复述,较少让儿童续编或创编;只阅读文字、不阅读图画,也很少关注图书的封面、封底、环衬、扉页。显然,这样的伴读方式过于单一呆板,并不能发挥图书的真正价值,更不能达到早期阅读的良好效果。松居直先生曾提到“识字的大人和不识字的孩子看图画书的方式迥然不同。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大人教孩子看图画书的方式就会有偏差”[22]。例如,《盘中餐》环衬部分呈现了故事中的各种农具,《蚂蚁和西瓜》扉页部分交代了西瓜的由来,《外婆家的马》封面和封底暗示了外婆对男孩的包容与陪伴,若忽视这些图画细节,则缺失了许多的阅读趣味。

5 儿童家庭早期阅读的支持策略

5.1 创设多元化阅读环境,纸媒屏媒优势互补

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是早期阅读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石,应发挥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资源优势,共同营造多元化阅读环境,支持儿童早期阅读。首先,应丰富家庭纸质阅读环境。除了常见的平面纸质书,家长还可以选择洞洞书、翻翻书、撕撕书、立体书等形态的图书,充分调动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阅读内容可以涉及科普类、卡通类、儿童文学类、人文历史类等,帮助拓展儿童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参考专家推荐的347种幼儿图画书[23]创设家庭图书空间,提升家庭图书质量。家长还可以与儿童一起装扮家里的书房或阅读角,让阅读环境更适宜儿童阅读。其次,应创设良好的电子阅读环境。一是电子阅读时尽量陪同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自控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较弱,家长陪同能够帮助儿童远离错误信息,规范阅读内容。二是围绕电子阅读内容展开互动。电子阅读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浅层阅读,儿童即听即过,缺乏思考,家长可以与儿童讨论电子阅读内容的梗概、关键信息,引导儿童开展相关延伸活动等,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三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规律性阅读。例如,父母接送儿童入园离园,可以在途中使用APP播放寓言故事之类的系列故事,每日固定时间倾听,坚持系列化阅读,让“碎片”完整化。四是根据阅读材料特点适当辅以图书,视听共享,拓展想象。例如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在听读时文字内容很少,但翻开图书则会发现每句话对应的画面是如此生动有趣!

5.2 构建“阅读共同体”,多方协同支持家庭

针对父母没时间、父亲参与缺位的现象,可以通过外界多方协同,支持父母,促进开展家庭早期阅读活动。一方面,幼儿园、托育机构作为0—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场所,也肩负着早期阅读推广的职责。这些园所可以邀请坚持每日阅读的家庭或擅长伴读的父亲担任幼儿园的“早期阅读宣传大使”,以身边人身边事影响更多家庭;还可以利用园所自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早期阅读和父亲参与伴读的意义,引发父亲对家庭教育角色的审思,主动承担伴读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大环境中也有许多支持早期阅读的力量。例如,地方公共图书馆、书店、绘本馆应发挥自身在早期阅读方面的资源优势,定期组织父亲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沙龙、早期阅读公益讲堂等,为家庭提供早期阅读交流学习的机会。民间阅读推广团体应发挥阅读推广的积极作用,让“故事社工”走进亲子乐园、社区、家庭,点面结合开展早期阅读服务活动。驻地高校也应发挥高校服务地方职能,成立早期阅读志愿服务团队,为本地家庭提供早期阅读的入户指导,满足不同家庭儿童的个性化早期阅读需要,如为儿童父亲提供伴读策略支持。城市的文化旅游景区也可以参与到早期阅读推广中,如盐城市的草房子乐园、淮安市的西游乐园等,均与阅读文化有关,可以在景区开展阅读分享会、表演书中的精彩情节等,以文带旅,以旅促文,深化儿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5.3 重视早期阅读全过程,培养阅读行为习惯

阅读习惯是早期阅读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家长应重视早期阅读的全过程,引导儿童爱护图书、收纳图书。第一,鼓励儿童营造整齐有序的图书陈列环境。艾登·钱伯斯认为,藏书、书的陈列方式、能拿得到的书、阅读地点等,都有助于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24]。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整理图书,将图书按照主题等归类,并设计相应图案或色彩的标签,贴至书架处;儿童书籍应放置在儿童触手可及的高度,而非束之高阁;没有固定书架的家庭可以购买轻便书架、书立、收纳箱等,让儿童学会整理,避免图书凌乱堆叠。第二,引导儿童正确取放图书。当儿童取书阅读时,家长可以提醒儿童记住图书所在的位置,待阅读完毕后归还到原先的位置。在摆放图书时,还应注意将书脊朝外、竖向摆放,方便后续取阅图书。第三,端正儿童的阅读姿势。不良的阅读姿势可能会导致近视、驼背、脊柱侧弯等,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儿童未来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家长有必要教导儿童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例如,通过儿歌“身体正,肩膀平,眼睛离书有一尺,胸口离桌要一拳”掌握正确姿势的要领;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提要求,以免儿童产生抗拒心理。第四,指导儿童做标记的合理方法。倘若儿童喜欢在书上涂涂画画,家长可以让儿童用等标记自己喜欢的情节。

5.4 实施多样化阅读指导,增强亲子阅读乐趣

亲子阅读是家庭早期阅读的主要形式,家长应采用多样化的亲子阅读指导方法,增强阅读的趣味性。第一,观察倾听,发现儿童兴趣。家长可以询问儿童最喜欢故事的哪个情节或观察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讨论或延伸阅读内容;还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宜的图书,例如1—2岁儿童喜欢操作图书,则可以选择能操作互动的水果撕撕书,引导儿童说一说、找一找、贴一贴。第二,学会读图,探索图画奥秘。图画书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材料,其画面往往饱含丰富的细节,家长应学会读图,与儿童一起发现图中的秘密。例如,阅读《朱家故事》,家长可以和儿童比赛谁在画面中发现的小猪更多、谁记得的朱家环境前后变化更多,并和儿童讨论为什么画家要这么画,如此增强阅读的趣味性。第三,动静结合,丰富阅读形式。图书不仅仅可以看和念,还可以与绘画、表演、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例如,阅读《一动不动大赛》后,家长可以和儿童一起玩“一动不动游戏”;阅读《如果你给小老鼠吃饼干》后,家长可以与儿童学习书中的语言节奏,天马行空想象其他情节;阅读《妙笔糖画》后,可尝试制作糖画。第四,生动讲述,凸显故事趣味。家长的故事讲述水平也会影响亲子阅读的趣味性,因此家长在讲述故事时可以模仿角色声音、夸张语气语调、增加动作表演等,例如阅读《蹦》,家长可以改变“蹦”的音调,通过“蹦蹦蹦蹦——蹦”引导儿童想象小动物蹦起来之后的场景,让故事更加生动。

(感谢盐城幼专“阅享童年”早期阅读志愿团队赵方源、王心怡等15名同学对数据收集的帮助。)

猜你喜欢

纸质图书家庭
图书推荐
家庭“煮”夫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恋练有词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