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构建探索

2023-12-13魏子斐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职业教育

魏子斐

摘要:高职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高职院校应努力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丰富思政教学体系,延伸思政教学内容,拓展思政育人场域。要广泛调动育人主体,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合理运用育人载体,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形成启智润心的整体育人氛围,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大思政课;职业教育;协同育人;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载体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2-0009-04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却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视野、目标、格局、阵地和作为等方面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高职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广泛调动育人主体,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合理运用育人载体,从而打好组合拳,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社會大课堂中,形成启智润心的整体育人氛围。

1.思政教学体系的丰富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是立足于当前大时代担当、大格局气魄、大历史背景,在发挥现有课堂育人优势的基础上,完善思政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协同育人格局。相对于传统思政课而言,“大思政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整合课内外思政教育素材,构建具有鲜明实践属性的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上,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树立知、情、意、行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协同融合的大教学观。在教学资源上,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强调整合体现当代大学生特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全时空场域鲜活的教学资源,加强思政课程群建设,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计划,丰富纸质教材文字材料,并深入市场一线、企业一线,拓展教学资源。在教学体系上,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既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也发挥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等“十大”育人体系的协同育人作用。在教学评价上,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强调完善教学评价标准,除进行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外,还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实践、日常行为等进行道德考量。总之,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强调踏踏实实将所有课程、教师、学生、育人资源有机联系起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

2.思政教学内容的延伸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延伸了学校小课堂的思政教学的边界,主张其与社会大课堂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愈来愈多的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结合社会现实,拓展课堂半径,密切关注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紧密结合教材向学生系统讲授思政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此外,大思政课还主张邀请中国好人、劳动模范、最美志愿者等先进榜样走进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阵地,以丰富育人内容,增强育人实效。另一方面,大思政课主张统筹社会资源,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有效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资源来拓展思政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主张学生到基层、到红色教育基地深刻感悟国情、社情和民意,进行理性思考,将精神层面的理论学习和物质层面的对象化活动有机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3.思政育人场域的拓展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突破了思政课堂的局限性,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主张以学生为本,人在哪里,思政课阵地就在哪里,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就在哪里。从微观来说,学生的主阵地在校园中、课堂中,主张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校训、校风等校内场域实现协同育人;从中观来说,学生的主阵地在网络中,主张学习强国、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网站协同育人;从宏观来说,学生的主阵地在社会中,主张政府机关、行业企业、红色教育基地等协同育人。大思政课应坚持有限的思政小课堂与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实现协同[2],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实训实现协同,线上与线下实现协同,通过泛在化的育人模式,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实现育人时空场域的拓展,以构建强大的育人屏障,取得最广泛的育人实效。

1.协同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

(1)校内育人主体尚未充分调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对大思政课建设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融入不彻底”等现象,甚至仍有部分教师认为落实立德树人仅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共同体”意识薄弱。此外,大思政课教学绩效还未纳入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同育人主体的广泛调动。

(2)校外育人主体尚未充分调动。就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地方的相关部门未能履行有效的育人职能,部分企业未能很好地落实“工学结合”,在资金资助、设施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缺失。社会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平台共建、资源供给、校企联盟等方面效能不够。

2.协同育人资源尚未充分挖掘

(1)校内育人资源尚未充分挖掘。高校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但就目前来看,一方面,课程思政元素还存在整合不够、渗透不足、研究不深等问题。部分教师不重视新时代民情、社情和国情等隐性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自觉意识薄弱,导致育人资源提炼不全面、不深刻。另一方面,教学思路需要拓宽。实景教学、企业走访、就业创业先锋讲座等“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课程资源挖掘不充分,使得该类课程建设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

(2)校外育人资源亟须加强整合。大思政课的内在鲜明属性集中体现为实践性。就目前来看,校外育人资源和育人素材的挖掘整合有待加强。一方面,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深入。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每年都组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党建活动和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往往只是简单参观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很少系统性、全面性、长期性地对某地思政教育素材进行细致搜集和深度挖掘,这导致学生学习感悟不深,教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现实资源挖掘不彻底、运用不充分。很多“双高”类高职院校都有实训场地及“工学结合”合作企业,但学校对企业劳模、大国工匠精神等鲜活的实践育人资源挖掘得并不深入。

3.协同育人载体尚未合理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各类育人载体在多样化、互动性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不够,存在“孤島效应”,使得协同育人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阻碍。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在部分院校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专业竞赛类智育活动的开展明显多于德育、美育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且活动内容单调、项目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差距较大。究其原因,高职转本学生通常主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本科考研学生通常主要参与专业类竞赛,学生的功利性、目的性较强,校园风气、导向存在一定偏差,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不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与新兴载体之间的融合存在壁垒。一方面,虽然传统载体具有主客体间直接沟通的优势,但思政课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其影响力的发挥也很难延伸至课堂教学之外。另一方面,随着“三微一端”的普及,虽然学生对其依赖性愈来愈强,但其影响力的发挥仍无法取代课堂教学载体。因此,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从而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建设走深走实,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不能单兵作战,应该善于运用不同主体、资源、载体,打出漂亮的组合拳,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合力作用。

1.广泛调动协同育人主体

首先,要加强校内教师队伍的协同育人能力培养,实现全员育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顶层设计入手。高校党委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调动各部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建权责分明、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大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主导思想。学校要集全校之力打造1支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示范团队”,用好思政教育基地,建立“思政金课锻造坊”,组织实施好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课堂”、高校思政教师国培及省培项目、暑期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研修等重点项目。还要鼓励名师走进思政课堂进行授课,推动教职员工与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将思政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此外,学校要久久为功,加强教师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的培养,抓住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机组织思政队伍、学工队伍、专业课教师队伍参与到理论学习及挂职锻炼活动中,并将师德师风培训和考核纳入职称评定、年终考核,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升全校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比如可以对辅导员实施赋能计划,对辅导员工作室设立实施打分细则[3];可以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评比,实现全员协同育人。

其次,大思政课建设不是单纯一条线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更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育人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主动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使育人合力有抓手、有保障。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应深入贯彻《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与学校积极配合,通过各行业头部企业与学校共建产业学院、企业订单班,设立企业奖学金等多种方式落实“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2.充分挖掘协同育人资源

首先,要充分挖掘校内协同育人资源。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把握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4],积极改进、创新思政课授课形式。比如,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教师要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自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鼓励学生自觉提升思想境界,涵养精神品质,激励使命担当,使思政课更富时代感、实效性。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推进课程思政走深走实。青年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教师要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价值传递、精神追求积极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共建课程思政资源库、教材库积极探索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内化到学校的管理、服务、教育中。此外,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文化资源是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环境出发,深挖校本文化资源,将校本文化的“水库”转化为思政育人的“活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日常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凝心铸魂、固本培元。

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外协同育人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应该将协同育人资源主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并长期免费开放一批文化教育设施,并通过与高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示范点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场所,让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接受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运用“工学结合”实践培养模式,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实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企业较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注重德技并修,在社会一线、企业一线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从而使学生人格修养与技能水平均衡发展,为社会输送一批政治过硬、技能高超的高素质劳动者。

3.注重融合协同育人载体

首先,要注重融合校内协同育人载体。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运用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时,要瞄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依托学校的大事要事喜事、先进师生群体事迹,推动校园文化这一育人载体提能增效。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可以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持续开展建设廉洁校园等主题活动;可以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加强校园公共区域宣传栏、草坪牌、围挡等文化设施的更新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

其次,要利用网络这一新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网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新媒体、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还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授课方式[5]。因此,建设具有思想性、时代感、实效性的“网络宣传教育+在线教学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增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效的关键环节。第一,要“抓眼球”。要针对大学生标题化、碎片化网络阅读习惯,在网络育人载体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上下功夫,通过创新信息生产方式吸引学生。第二,要“触灵魂”。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的圈层化、个性化特点,打造其感兴趣的议题,寓教于乐,与学生形成共鸣。第三,要“造品牌”。要探索有思想深度、内容广度、时代亮度的融媒体栏目,精心设计“网络思政云课堂”、“云”党课、“云”团课、“云”志愿服务等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第四,要组建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由他们负责创建、维护、优化校园新媒体,还要培养讲政治、懂网络、善创新的优秀学生代表,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形成示范效应,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维护好网络育人阵地。第五,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管理。要建立监管中心,通过审核、监控即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教育疏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凝聚网络新载体,进一步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体系,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發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2]王笑笑.“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逻辑进路:内涵要义、价值意蕴和建构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37(11):59-65.

[3]李勇威.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协同育人的实践进路[J].北京教育,2023(04):47-49.

[4]王松岩.“善用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创新与实践[J].成才之路,2022(26):5-8.

[5]许瑞芳,张宜萱.沉浸式“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建构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83-88.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i Zifei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of university work, and it is a systematic and long-term projec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ive to build a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nri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extend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and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need to widely mobilize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fully tap in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make reasonable use of educational carriers, and form a collabor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hat covers the classroom, campus, and society, integrating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s", forming an overall educational atmosphere that inspires wisdom and nourishes the heart,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 for society.

Key word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education subject; educationalresources;educationalcarrier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职业教育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