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学术大咖的“忘情”人生

2023-12-13苏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43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学术

苏琦

相较于那些主要通过海外汉学研究系列以出口转内销方式为人们所熟知的海外华人学者,段义孚的学术和生平为大陆读者所知相对较晚。在改革开放之始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厌倦了阶级斗争驱动型历史学说的读者们,对于来自海外华人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的“另类”解读大感兴趣。而作者们本身所承载的中国近代历史风云,也格外引发人们的兴味,各种家国兴亡感时伤怀尽在不言中。

倘以上述标准来“考评”段义孚,他足以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人士。其赖以安身立命的人文地理学虽然不时会撷取若干中国案例,但与“汉学”几无关系,而其世界主义视角则令人耳目一新。段义孚自述国学根基不深甚至几乎丢掉母语之词不乏自谦之意,而其西学学养之丰厚,以及平等对待中西文化案例的治学风格,亦在海外华人学术群体中独树一帜。

海外华人学者无论是作品还是本人的“归来”,有意无意间或多或少都会触发一种“度尽劫波兄弟在”的意绪,这是中国近现代史颇多波折以及政治与学术难解难分使然。学者的个人身世、学术生涯和家国命运很难不“交相辉映”。相形之下,段义孚则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甚至其“回乡记”也多有近乡情怯乃至惶然之感。

对于自己的身世,段义孚有一句妙喻,说自己经历了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从少年时代大事件的亲历者到成年后越来越退缩到学术的世界中去。且不论学术世界是不是就是一个波澜不惊的小世界,段义孚的少年时代确实算得上一个空前绝后的大时代。虽是懵懂少年,他已饱尝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颠沛流离之苦。而其父母背后的人脉则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顶流,其叔祖为段祺瑞,其父和周恩来是学生时代的至交,其母则为大汉奸汪精卫的表亲。

这种人际网络所代表的格局、眼界和信息量当时或许只道是寻常,但无疑无形中为日后段义孚的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打下了基础,而日后其父跨度甚大的国际外交生涯更是奠基了他世界主义的问学路径。在段义孚自传中,回忆起在重庆上学时所用的教材时,他颇有意味地指出,在他心目中那些世界级巨擘如牛顿、富兰克林等人的少年形象并没有异域之感,而是可以引为同类的伙伴。这种“赤子之心”想必很多人都拥有过,但若没有后天际遇的加持,则长大成人后就很容易退回到文化中心主义的窠臼。

段先生后来博采人类各文明之长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其来有自。以段家的人脉和段义孚自身的学历,若要从政也不难有一番作为。即使问学,也未必要选一条并不能达至显学的小众路径。段义孚当初之所以选择地理学,似乎与其想走一条主打“忘情”的人生之路頗有关系。他自认无法承担在世人眼中正常的亲情角色,宁愿退回到在常人眼里颇为清冷孤寂的地理学研究生涯。据他所言,越是类似沙漠岩石这种缺乏“生命气息”的研究对象,越是令他感到心安,而热带雨林这种充满嘈杂蓬勃生命力的空间,则让他有被威胁与压迫之感。

这种对深度人际情感的拒斥,到底是因为成长阶段父子间的疏离令其情感需求没能充分满足所留下的创伤,还是因为他没有充分明言的同性恋身份导致的谨饬,抑或是面对无可避免的跨文化冲突时的自我庇佑之举,外人不得详知,但似乎是兼而有之。

这世间哪有“太上忘情”之人呢,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永远都有着暗流涌动,饶是自抑如段义孚,笔下也不乏让人动容的“动情”时刻,而他轻描淡写含蓄蕴藉的笔触,更令人平添几分感慨。比如其无法直面父母的生死离别;怕和一起野外工作的同事感情日深,而不动声色地掐断一段未曾挑破的情缘;比如其晚年有一次和邻家少年共度生日晚餐所留下的丝丝情愫。凡此种种,无不令人心有所感。

在一些人眼里,段先生是幸运的。从学术层面看,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不凭借母文化加持以及混海外华人学术圈子,便在西方学界立稳脚跟。从个人际遇看,相对于那些不欲公共而不得的学人,他朝向学术的退隐和自得其乐也令人羡慕。

然而世间之事都有标价。学贯中西、世界主义、跨文化交流等标签既可以意味着摆脱偏狭的民族主义,也可以指向无根性和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少数派心态。对于这一点,段义孚并不讳言,反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他直言羡慕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女性学人可以直抒胸臆甚至满口糙话,而他则苦恼于自己面对争议性话题时的犹疑、躲避和习惯性打圆场。他进而推己及人,认为以赛亚·伯林的成功与其身为俄裔犹太人的少数派怯战心态不无关系,因为后者也很少直面争议性话题,而更多显示通融的一面。

在个人生活层面,虽然段义孚总想在不经意间强调其自足自持自适的面向,但情感生活的相对匮乏,社交空间的不得舒展,还是或多或少给人留下苍白缺憾之感,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其对情感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因为有一次当他突感不适时同事们无一能及时出现陪他就医,他便无法再做到和同事一起用餐,只能选择从此独自就餐。

或许恰恰因为个人情感的缺失,令他对地理学倾注了叫人脑洞大开的各种“情感”。初识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多少会有牵强之感。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地理学所涵盖和研究的范围远超出我们所熟知的概念集,从具体地点、环境、空间到宇宙无所不包;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很少会从观念框架和空间环境互动的角度,来探究人类社会与外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一旦能如段义孚那样在人与“地”之间来回切换观看视角,牵连出与环境相关的观念史的生成与变迁,并能在不同文明间作比较研究,则越看段义孚的著作越觉其视角清奇,学问博大精深,人文素养醇厚丰富——原来人们可以如此观照世界,而世界也可以如此形塑我们的认知。

段义孚有句名言是地理学拯救了他。他说,地理学使他必须关注外部世界,从而使自己不至于过于内向退隐。不止如此,段氏成功的地理学生涯越到晚年越为其注入了学术勇气,直至敢于以自己世界主义的问学取向,去驳斥美国学术界过度偏重于所谓少数族群观念资源的治学路径。

在他看来,这无异于自我窄化。考虑到美国校园和学术机构中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至上的风气,段义孚的言论,振聋发聩。学术拯救了他,而他亦不吝于投入精力与勇气去拯救学术。

作者长期从事中东历史、阿拉伯问题研究,在史学界享有盛誉,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战在欧洲爆发,奥斯曼帝国一度希望加入协约国,最终却倒向同盟国;历史上,土耳其人从来不把宗教当成治国意识形态,此时却在战争中祭出“圣战”大旗,并在战败后被瓦解瓜分……

本书被众多国际知名媒体评为年度图书,两位作者是巴西杰出的历史学家。自1500年欧洲人首次踏足巴西以来,它一直是一个令人极度着迷的地方,本书旨在展示这个国家从其起源到21世纪的历史,描绘了近乎持续的不同时期的斗争,涉及政治制度、经济增长、公民权利等方面。

作者继《切尔诺贝利》之后,再度审视核能源问题。他以细致严谨的调查,分析了六起标志性核事故中的技术和人为因素;以史学家的关怀,展现了政府、核工业从业者、媒体和民众在辐射阴云下的种种情态;更以学者的敏锐,探寻事故之外真正值得关注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杨知寒的10个中短篇小说,其中的《百花杀》在2023年5月荣获第八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奖。本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东北小城的凡俗日常,又用犀利的目光观察一个个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小人物。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学术
海外华人如何欢度“中国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海外华人寻偶众生相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
海外华人掀起“保钓”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