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3-12-13魏琳琳

中国储运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运输协同农产品

文/魏琳琳

0.引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很多电商平台都开辟了农产品购物板块,使得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很快地流通了起来,借助物流强大的运输作用,将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极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反过来,农业经济水平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的结构、规模以及方式。二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实现二者的良性发展,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是必然要求。否则,很容易造成“瘸腿”,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农产品物流的流通[2]。

1.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农业经济实现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供应链活动,农作物生产出来后加工成农作物,然后借助物流的作用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上,完成交易,即将农产品转化为了经济。由此可知二者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都是物流上的一个环节,二者缺一不可。基于此,二者实现了供应链上的协同,结合协同理论,设计一种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机制,如下图1所示。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协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前者为后者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后者结构、规模以及方式。在一般情况下,是先有产生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后才应运而生农产品物流,农业经济越繁荣,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得越完善,尤其对于农业大省来说,在满足本省居民所需之后,剩余部分都会销往外省,因此对外农业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兴起和发展是必然趋势[3]。基于此,很多农业大省为实现本地区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农产品物流上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物流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物流体系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后者对于前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及时销出,因此物流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获利情况。高效的物流能够极大缩短农产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且物流与经济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断加强。面对这种情况,打造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基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出,一方滞后,必然拖累另一方,最终导致二者发展都落后,无法实现共同进步。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是一体两面,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基于这种关系,构建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体系,包括六个协同发展路径,即信息化建设、提升冷链物流水平、机械化设施投入、保证供需平衡、合作体系构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些路径与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协同发展机制。

图1 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机制

2.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路径

在上述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机制的指导下,提出对应的发展路径,这些发展路径为机制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要实现协同发展,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2.1信息化建设实现协同发展。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信息化应用程度并不高,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物流形式虽然有多种形式,陆路、水路、空路,但是每一种形式都处于独立状态,为建立集成化的信息网络平台,无法将各个物流运输环节有效串联在一起,导致无法实现实时跟踪,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延时、损耗严重等问题。由于农产品物流的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获取[4]。面对这种情况,进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为其建设提供规范化的标准,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二是开发设计专门针对农产品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方,加快形成各区域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实现在线交易、统一管理以及辅助决策,促进资源共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交易全过程的信息化,不仅能够实时了解物流动态,还能够简化农产品交易程序、加快产品与资金的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经济。

2.2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实现协同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大部分都以瓜果蔬菜为主,因此农产品类型大部分都为瓜果蔬菜。而瓜果蔬菜对新鲜度是有着较高要求的,一般超过一两天就有可能腐坏,造成经济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冷链运输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冷链运输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运输,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得并不完善,一是缺少固定的农产品存储仓库,二是缺少农产品专业运输项目。以上原因的存在使得物流运输时效性不强,大大增加了农产品运输的损耗成本,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对这种情况,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促进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上述背景下,冷链物流提升可以通过下述三个方面来进行建设,首先就是增设储藏库,实现农产品的统一管理,方便集中运输,减少搬运成本;二是设置农产品物流运输专线,减少其它产品的运输干扰,缩短运输和配送时间,这样能极大减少运输过程中农产品的损耗,节约运输成本;三是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合理调节和分配运输资源,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5]。

2.3机械化设施投入实现协同发展。农产品准备过程是整个供应链的首要环节,该环节的作业量多少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获利情况。农产品采摘和收获大部分地区仍以人工为主,因为人工成本较低,但是人工作业量有限,当出现大量需求时,很难保证供应量,导致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获取和发展。面对这种情况,要实现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增加机械化设施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领域一直努力的目标,在当今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时代,很多先进化的设施都被开发出来,如仓库分拣机器人、自动搬运机器人、智慧物流管理中心、社区冷链柜等等。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全面配置机械化设施,完善物流设备,能够极大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4保证供需平衡实现协同发展。物流本质上属于一种服务业,为周围产品流通和贸易提供运输媒介。受到周围产品类型的不同的影响,对物流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保证供需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当一个地区的物流水平远远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很多物流资源就会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物流发展水平时,物流就会无法满足农产品销售的需求,很多产品无法快速地卖出去,影响了农业资金的回收[6]。面对这种情况,保证农产品与物流之间供需平衡是协同发展的前提。通过供需平衡,不仅能够让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商品流通更加顺畅,还能够将农产品快速转化为农业经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2.5合作体系构建实现协同发展。交易成功的前提是信息的获取,也就是一方知道另一方的销售计划或者购买计划后,在双方达到交易意向后,在物流企业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交易。因此,在一个交易链上,包括了买家、卖家以及物流企业的三个参与方。针对这三个参与方可以在政府的领导下,促使三方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体系,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产销模式。这种合作体系可以让彼此间优势互补,将风险分散化,形成利益共享,保证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发展在同一个步调上。

2.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协同发展。无论是农业经济发展,还是物流企业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因此在实现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也是一大路径。首先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企业融资机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帮助物流企业的建设筹措更多的建设资金;其次加大对物流企业的资金补助力度,鼓励更多人进入农产品物流行业,为该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长远发展;最后是在政府的牵头下,组织多方参与会议,帮助本地区农产品寻找合作人,开拓销售市场,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发展[7]。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建议,为二者协同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

3.结束语

农业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保证农业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业逐渐参与其中,借助物流强大的运输力,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然而,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实现农业经济与农产品物流的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中进行了两个部分的研究,前一部分分析协同机制,后一部分分析了协同发展路径。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我国农业进步提供方法保障。C

引用出处

[1]王凤云.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管理创新策略研究——评《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3):258.

[2]舒辉,胡毅.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机制及路径——基于江西淘鑫的单案例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21,24(04):16-28.

[3]祝丽云,蒋桂娥,张冰颖.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京津冀奶业协同创新机制及路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50-56.

[4]马文君.县域农业物流生态圈及其数字化建设——评《县域农业物流生态圈形成机理与协同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4):107+117.

[5]王闻环.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现状及运行——评《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J].中国瓜菜,2021,34(01):109.

[6]关鑫,姜文来,信军,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新六产”理论与形成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9):19-27.

[7]李文斌.大农业视角下农产品物流模式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评《大农业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植物检疫,2021,35(02):91.

猜你喜欢

运输协同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