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引领聚势赋能 展示振兴发展成就
——以《辽阳日报》为例

2023-12-13李旭阳

记者摇篮 2023年9期
关键词:辽阳市辽阳日报

□李旭阳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主流媒体要想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必须将新媒体纳入自己的工作体系,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的根本在于加强主流媒体的内容建设。主流媒体只有以网上网下一体的优质内容增强自身吸引力和竞争力,用全媒体精品内容及时回应受众关切、满足受众需求,才能有效提升新闻舆论引导的水平。

《辽阳日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时度效,策划推出“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奋力夺取开门红”专项行动等重大主题报道,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增强了新闻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取得了解读阐释到位、动态报道到位、成果展示到位的宣传成果,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在报道中,既能看到全市人民对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坚定自信,还能看到全市上下迅速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的丰沛热情,更能看到满满的正能量。

一、舆论先行,覆盖面广声势大

为给辽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舆论保障,《辽阳日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着力把使命担当讲清楚,把目标任务讲明白,把经验启示讲透彻。

1.宣传行动快

《辽阳日报》开设了“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奋力夺取开门红”专栏,组织编辑记者踏着春的气息,深入基层一线,反映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进展成效,展示各行业各领域奋战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火热实践,书写基层一线只争朝夕、苦干实干的奋斗故事,综合利用报纸、“两微一端”等载体,刊发大量具有影响力的稿件。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天推出一个专版,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2.内容阐释全

《辽阳日报》开设“领导干部系列访谈”“专家解读”“各委办局工作巡礼”等专题并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深刻解读推动经济增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十个方面重点突破的深刻内涵和明确要求。对各地区三年行动确定的目标、思路举措进行解读,在全市上下掀起拼搏实干、创新突破的热潮。

3.宣传层次高

推出《央媒关注!全面振兴新突破辽阳这样干》等系列报道。对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和微信订阅号刊发的《辽宁冲刺经济“开门红”,辽阳做法获赞!》等报道进行广泛转载,极大地提升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影响力。

二、协同发力,行业行动态势强

《辽阳日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中央媒体密切互动,持续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进展成效。

1.宣传主阵地聚焦发力

2023年5月5日,《辽阳日报》发挥地方党报舆论主阵地作用,策划推出《三年行动首战之年谱写民营经济辽阳新篇章》系列报道,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会议精神进行全面解读,对相关行业系统通过学习调研等列出目标清单、措施清单情况进行介绍,展现了辽阳市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保持定力、增强胆识、诚信守法、乐于奉献,做坚守实业和创新发展的先锋,合力推动辽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坚定决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投身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之中,大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辽阳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强大动力。

2.民生主渠道聚焦发力

《辽阳日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解决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关注点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例如《民生实事:水库移民“移”进幸福生活》报道,关注2023年辽阳市的重点民生实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报道展示了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将245 万元移民项目扶持资金用在实处,通过实施道路硬化、景观墙建设、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项目,明显改善了太子河区王家镇东河洪村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更多人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展示了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任的形象。

3.产业主战场聚焦发力

《辽阳日报》对《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中国石油辽阳石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当好国有企业种子队》的报道进行全媒体转载,并策划推出《辽阳石化靶向施策交出高质量期中“答卷”》《辽阳石化突出源头治理发力节能降碳》《辽阳石化全力推动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等报道,展现辽阳石化坚定扛起国企“种子队”的光荣使命,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助力赋能。通过一篇篇以小见大、鲜活亮丽、生动活泼的报道,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辽阳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三、成就展示,凝心聚力效果好

2023 年,辽阳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谋划实施三年行动,抢先抓早、谋定快干、真抓实干,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辽阳日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突出宣传全面振兴新突破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成效,凝聚振兴发展强大合力,释放良好预期,着力提升干部群众对新时代辽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信心和底气。

1.晒发展成绩

2023年5月18日,《辽阳日报》以《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回升态势》为题,深度报道了辽阳市一季度生产情况、需求、收入、发展环境四方面的回升态势。8月21日,《辽阳日报》以《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为题,深度报道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承压前行、韧性显现、总体平稳的情况,敏锐捕捉到新兴领域发展迅速的特点,全面展现了辽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亮民生成果

《辽阳日报》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采写了《诚信供电点亮美好》《改建后的辽阳火车站到底啥样?》《闲置空地变“宝地”生态复绿惠民生》等大量报道。在宣传辽阳市制定出台的政策举措、取得的成果成效的同时,对群众的热烈反响进行了报道。

3.展城市魅力

《辽阳日报》刊发《“辽阳最美出租汽车司机”评选活动启动》《破除陈规陋习共建和美乡村》《共树好家风营造文明健康新风尚》等报道,对辽阳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积极通过各种活动来传承好辽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文化定位,突出文化主题,传播雷锋精神、讲好辽阳故事、展示辽阳形象。

四、用好数字,报道更具感染力

在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报道中,数字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辽阳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的《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年中经济观察》专题报道中的首篇《辽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底气》,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入手,以独家视角解读了各种数据的重要意义。以往不被读者熟知的专业经济数据,经过采访专家学者,阐释了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高则代表该地区财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的经济原理,利用两家民营企业2023 年净利润分别同比预增数量加以说明。同时,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进行解读,阐明了辽阳经济运行的质量,展现了新时代辽阳在调结构转方式,做好“老、原、新”三篇大文章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年中经济观察》专题中的《推进“清风窗口”创建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上半年我市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7.23%》报道使用了数字标题,不仅让受众一眼就能抓住重点,而且能够凸显变化,而这种变化还是一种向好的变化,能对受众的心理产生积极作用,让受众心中有数。数字标题在深层次上体现了媒体的新闻导向,客观真实的数字标题往往会比文字性的标题更具传播的意义。报道在导语中迅速抛出四个数字“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456户,同比增长27.23%。截至6 月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14.65 万户,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速位列全省第四位。”这种写作方式契合受众的阅读需求,便于受众直接便捷快速抓住重点,在海量信息中直接获取核心信息,符合现代人快阅读、读图读数的阅读习惯。

总的来说,《辽阳日报》的编辑记者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数据,运用数字突出新闻要素,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引导力。编辑记者报道出最有价值的数字,并且努力地分析、挖掘,让人们充分认识数字背后的变化,以及变化的价值所在。

五、设计切口,报道更具公信力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选好切入点,讲述好数字背后的故事,离不开采编人员的精心策划,让枯燥的数字立体化、形象化,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奋力夺取开门红”专题报道积极创新,以“数字”为“画轴”展开了辽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画卷”。

例如,《便民办税春风让企业更加安心、暖心、舒心》报道,以场景特写的报道方式,讲述了辽阳市税务局在承接落实省局六大方面40条、130项便民服务举措的基础上,推出地方重点企业包保帮扶等16 项特色举措,并在全市推广试运行“辽阳智税”平台的故事。报道以“非接触式办税”“诉求响应提质”“一码通行”这三个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场景,讲述税务部门的惠企新举措、地方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这种小切口大主题式的报道,不仅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同时把城市建设的成果“润物无声”地表达出来,其中对数字的运用可谓独具匠心。

另一篇报道《一季度辽阳交出亮丽“生态成绩单”》不仅晒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而且展示出了成绩背后的不懈努力。首先是一组准确的数字——“全市空气质量PM2.5 浓度均值49.9 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72天,优良天数比例80%,全省排名第五”,有力地得出了辽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的结论。紧接着,报道言明了辽阳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指导思想——“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然后又是一组数据——“去年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排查481家企业(点位)生态环境领域各类风险隐患,发现隐患问题1018个,目前已完成整改968个,其余50个问题正在序时整改”。用数字说话,展现了辽阳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具体措施。最后给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和愿景——“助力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奋力书写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崭新篇章”。报道整体流畅,结构感和逻辑感强,内容“干货”满满,数字前后呼应,能够感受到编辑记者的“新闻匠心”。

六、民生讲述,报道更具亲和力

在展示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报道中,如果经济数据的引用方式不恰当,不仅会让新闻缺少可读性,甚至会拉大与读者的距离。“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奋力夺取开门红”专题报道选择恰当的角度,使数字的运用更有“温度”,在展示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的同时,使得报道更具亲和力。

以《“一对一”就业援助我市535 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报道为例,对“就业”这一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辽阳经济合作服务中心文员张女士的就业故事进行切入,铺陈开辽阳深入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选准突破口,层层推进的生动画卷,把浓缩着沉甸甸的民生分量的政府工作用“数字+场景”表述出来,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综述报道《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中的数字选取非常贴近生活。“投入91 万元,对300 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高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捷度。”每户平均3000 多元的改造资金,有的用在安装防滑扶手,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独立起床、如厕;有的用在为老年人较多的居民楼加装电梯、完善坡道上。通过报道为老人量身定制居家适老化改造,体现出辽阳市为老服务的贴心设计,展现出辽阳市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七、结语

《辽阳日报》通过精心策划、深入挖掘,以亮点数据作为切入点,精彩讲述辽阳振兴发展故事,为三年行动首战之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期待《辽阳日报》继续求新求变,从“融”字上破题、从“专”字上着力,从“活”字上突破,做足亮点,精彩纷呈,让报道中的数字更立体、更具说服力,使得报道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激情和斗志。

猜你喜欢

辽阳市辽阳日报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辽阳雷锋纪念馆
辽阳市白塔区东文化小学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辽阳市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模拟与预测研究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辽阳有个西藏班
Experion PKS在辽阳石化聚酯装置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