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研究

2023-12-13□刘

记者摇篮 2023年9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群体

□刘 丹

鉴于现代化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科学、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呈逐渐增长趋势,使得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社会逐渐朝向老龄化阶段发展。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85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3.7%,超出了联合国界定的60 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0%的老龄化比例。这意味着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受众的老年电视节目或将迎来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为通常情况下,相较于青年群体,老年群体更愿意通过传统媒介的渠道获取外界信息,收看电视节目仍然是老年群体首要的休闲选择。与此同时,老年群体拥有较充裕的闲暇时间,所以观看时间更长,对传统媒体的忠诚度也更高,并且具备较强的广告耐受力。

随着老龄人群的数量增长,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媒体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激发老龄化社会活力,顺应这一形势作出调整,关注、关爱他们的真实需求并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寻找以老年群体精神娱乐需求为基础的节目发展路径。

一、老龄化社会下老年电视节目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对老龄化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媒体对适老型电视节目的开发也更加重视,适合老年群体收看的电视节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现阶段的老年电视节目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成为适老型电视节目持续性发展的突破难点。

1.适老型电视节目种类单一且数量较少

通过观察全国各省(区、市)电视台的节目播放目录,可以观察到各电视台针对老年的电视节目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老年群体的精神娱乐需求。与此同时,相较于青少年和年轻人而言,老年群体拥有更多时间去观看电视节目,因此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量较大。此外,有关老年政策解读和社会热点交流的生活资讯服务类电视节目种类相对单一,多为旅游休闲娱乐类、权益保障类、心理健康养生类、才艺展示艺术类等。

2.电视节目过度关注经济效益,人文关怀不足

随着新闻媒介逐渐市场化的运营,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媒体在保证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同时,也要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因此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和广告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年龄较大的老年群体相对缺乏消费激情,购买力较弱,因此各省(区、市)电视台在制作电视节目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年轻化的节目,广告赞助商也更愿意对面向年轻群体的综艺栏目或更具话题度、关注度高的栏目品牌进行冠名,投入制作经费和广告。适老型电视节目由于缺乏资金赞助和制作经费,节目缺乏创作动力,间接导致我国日渐增多的老年电视观众的精神娱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此,媒介必须加快老龄化产业建设速度,积极开办可收看的适老型电视节目,保证适老型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来充实老龄人群的闲暇生活,为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及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保驾护航。

电视节目受众类型的转变,为适老型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各省(区、市)电视台中,还存在着对老年电视节目认识程度不深的问题,没有真正意识到老年群体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所在,导致老年电视节目制作发展仅存于表面工作,节目不论是数量还是形式都存在一定欠缺,忽视了对于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造成电视节目收视率低,观众认可程度低。

3.播出时间不理想,节目收视率较低

造成适老型电视节目收视率较低的原因除了有节目形式单调、质量不高以外,还有时间安排问题。通常情况下,电视台为了能够争取观众以及广告客户,会选择将吸引力较强的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也就是19:00至22:00 之间,从而提升节目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少有电视台会选择将适老型电视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段中播出,因此节目的收视率难以保证。

4.电视台重视力度以及投资力度存在欠缺

随着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媒介已经进入自主市场竞争的生存时代,电视台大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制作节目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都会损耗经济成本,可能造成电视台经营者在权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优先偏重经济效益,将关注度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能更快为电视台带来经济收益的电视节目中。这会导致收视率较低的老年电视节目受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投入大大降低,导致节目质量难以保障,甚至会因此停播。

二、制约适老型电视节目发展的因素

1.老年电视节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存在冲突

由于现阶段老年电视节目收视率较低,业内人士制作适老型电视节目意愿不强。究其根本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台逐渐形成为一个商业主体,也就是说一个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它的文化和社会效益外,还要考虑节目的商业收益。上文中提到,相较于年轻人而言,老年群体对于广告的耐受度更高,因此以广告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电视台更应该注重老年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发展。实际上,虽然老年群体具有一定消费能力,但是大多数老年群体生活都比较节俭,广告商品购买率并不高,导致电视台虽有播出广告的动力,但是广告投放者缺少信心,进一步造成了老年电视节目数量少的状况,制约了老年电视节目的发展。

2.适老型电视节目内容和受众群体需求存在冲突

老年群体属于有着自身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群体,因此适老型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生理层面看,多数老年群体都会出现视觉能力退化等情况,从心理层面来讲,当人进入老年后,其精神需求会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因此老年群体对于电视节目制作者的要求会更高,但是现阶段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多为中青年。由于年轻人没有老年生活经验,因此就无法借助自身经验去思考老年群体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需求,对适老型电视节目制作造成一定影响,节目内容和老年观众真正需求不吻合,甚至会造成节目定位出现偏失。

三、老龄化社会状态中适老型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随着老年群体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加快,国家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注程度也随之提高。社会需要对老年群体进行积极影响,同时提升对老年群体的认可程度。此外,广播、电视作为老年群体较常接触的媒体,在制作节目时应充分反映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保护老年群体权益,为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提供精神价值。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而言,适老型电视节目在制作时需要更加具体,确保节目能够和老年群体产生共鸣,在充分考量实际状况前提下,提升节目质量,帮助老年群体解决实质性问题,为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精神需求的保障。

1.强化老年群体主体意识

适老型电视节目在制作前要先定位明确。节目要注重满足老年群体娱乐需求,在充分考量老年群体心理状态的情况下,依照实际市场状况用心打造符合老年群体兴趣爱好的电视节目,从而使适老型电视节目的满意度提升。同时,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还要注重对适老型电视节目展开优化和创新,使节目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营口市为了发展适老型电视节目,创办了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老年产业工作室,在2023年借助媒体平台,着力打造新消费数字化银发经济产业,在策划电视节目时充分考量老年群体心理状态以及生活和精神需求,制作了电视节目《老友随手拍》,主要内容是记录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现最真实的百姓生活,通过老年群体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现百姓自己的生活。节目高度重视老年群体在电视节目中的主体地位,播出后叫好又叫座。

2.加强适老型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

电视媒体在制作和推广节目时,都会深入剖析节目的受众群体。

第一,在制作节目内容时应更具有针对性,并且注重观察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状态,以此来确保能够充分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一般情况下,老年群体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想法和认识,因此在节目制作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第二,老年群体受年龄影响,对于新兴快节奏电视节目的偏爱和理解能力在慢慢降低,为此,适老型电视节目应注意把握节奏分寸。播音员也要合理控制自己的声音。在内容选择上要以简单、易于理解为主,色彩搭配上不宜选择过于鲜艳的颜色,要充分考量老年群体的接受能力。

第三,在互动类型电视节目制作时,主持人需要以符合老年群体生活习惯的谈话方式进行沟通,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和老年群体之间的距离。

第四,在节目编排方面,建议采取分众化时段方式,充分利用时间规律的特点,帮助老人养成固定的收视习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节目制作过程中还需依照老年群体的喜好积极引进新技术,创新新形式,来提升节目吸引力和观众喜爱度。

例如,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推出了《美食秀嗅咻》《健康常相伴》等节目。《美食秀嗅咻》是为爱好美食的中老年朋友专门用心打造的美食类电视节目,充分体现了营口市对于老年观众的人文关怀和重视。《健康常相伴》节目主要是请中医向观众讲解日常的健康保健,是老年群体普遍喜欢观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可以在满足老年群体精神需求的同时,传播正确的养生观念,提醒老年群体不要盲目相信“民间偏方”等不科学的养生方式。

3.丰富节目内容,优化节目形式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要想维持节目吸引力,就要不断进行创新,丰富节目内容,优化节目形式。以文化类节目为例,当前我国文化类节目种类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主要集中在文学、文字以及文物三部分,节目内容相对单一,不够多样化,为此需要对现有的节目类别进行细分,精耕细作。中国五千余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和创作宝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媒体的创作者可以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不断提高创作水平,让传统文化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提升后的精神需要,以老年群体能够接受的方式,重新演绎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相融合发展,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现在老年观众面前。此外,节目形式需要优化,趣味性的节目形式能够激发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兴趣,提升收视率。

以往,电视节目形式多以制播为主,观众参与度较低,反馈不及时,老年观众很难由围观者快速转变为参与者,为此节目制作人应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吸引老年观众转变为节目主体,增强代入感。

在丰富节目内容和优化节目形式方面,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经过创新,制作《我快乐我来秀》节目,将节目主体位置交由老年群体,为中老年朋友打造了才艺展示的舞台,积极鼓励中老年朋友展示自我,为其身心阳光健康发展提供了助力。《老物件》广播节目,邀请广大中老年朋友带上自己多年珍藏的老物件,来到直播间讲述自己与老物件背后的时光故事。《魅力课堂》节目邀请专业化妆师走进直播间进行现场授课,让老年朋友们学以致用,展现出时尚面貌。

4.增加老年电视节目数量

各地电视台应增加老年电视节目数量,要想全方位促进老年产业发展,就必须提升老年电视节目总占比。为了提升老年电视节目质量,节目制作者需要对老年群体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调查,把握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特点,予以足够的人文关怀,在以贴心服务为理念的前提下,制作不同领域的适老型电视节目,着力打造符合老年群体精神需求的电视节目。

另外,受到年龄影响,老年群体在记忆力、听力以及视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其反应能力也会随之变得缓慢。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时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因素,确保电视节目无论是视觉、听觉,还是理解能力,都能够符合老年观众的节奏,促进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鼓励老年群体培养晚年爱好,提升老年群体生活乐趣。

四、结语

我国适老型电视节目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媒体应该加大老年电视节目制作力度,重视节目数量和质量以及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丰富,为老年群体打造符合其身心追求的电视节目,从而推动老龄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