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投放材料,让自然角绽放科学探究之花

2023-12-13陈爱天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菌菇动植物土豆

■文/陈爱天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小小窗口,在为幼儿成长空间赋予美感的同时,也为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它能丰富幼儿学习生活,让幼儿与动植物亲密接触,给幼儿提供长期观察、自行管理、动手操作等机会,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使幼儿得到锻炼和成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从投放材料入手,深入挖掘自然角的资源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实现自然角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幼儿打造一个认识自然,探索科学奥秘,发展探究能力的友好环境。

一、精心选择材料,进行比对观察

大自然资源丰富,品种多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教师在布置自然角时,要合理选择投放材料,从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进行栽培饲养,如萝卜、土豆、洋葱、青菜、金鱼、乌龟等。由于自然角中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实际生活中的动植物或多或少有些差别,选择常见的动植物也能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对比种植,比较相同动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状况的差异,方便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探索动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例如,教师把家里的土豆带到了自然角,放在盆子里进行水培,幼儿见到大为惊奇,纷纷跑来围观。有一个幼儿问:“土豆不是应该长在土里吗?每次妈妈清洗它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泥。”另一个幼儿说:“不是的,土豆在空气里也能长,我家有一个土豆放在地板上时间久了,居然自己发芽了。”教师可以及时对幼儿说:“这样看起来,好像土豆在空气里和泥土里都能发芽,那它在水里会不会也发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时,有一个幼儿提议:“我们可以再准备两个土豆,一个把它种到泥土里,一个把它放在空气里,看看它们会不会也发芽,哪一个最先发芽。”其他幼儿纷纷兴奋地表示同意,并且承担了观察和照顾的任务。接下来的时间,幼儿每天都会去自然角,观察土豆的生长状况。很快,泥土里的土豆最先发芽了,幼儿很兴奋,感叹道:“土豆果然最喜欢泥土。”过了不久水里的土豆也发芽了,慢慢长出了白白的根须,幼儿们好奇地围观:“快看,土豆长胡子了!”但是放在空气里的土豆还是没有动静,有些幼儿不禁有些着急地说:“它怎么还没有发芽,它是不是已经死了。”还有一些幼儿始终坚定地相信它一定可以发芽。终于在某一天,空气里的土豆也发芽了。通过土豆的对比种植,幼儿知道了土豆在水里、土里、空气里都能够发芽,并且在泥土里长得最快,在空气里长得最慢。在这里,教师选取生活中常见并且幼儿熟知的材料开展对比种植观察活动,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角资源,幼儿既增长了幼儿知识,又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成长。

二、细化材料类别,进行合理分区

作为大自然的缩影,自然角的材料繁杂多样,品类更是五花八门。有观赏类的绿植花卉,有可食用的蔬菜瓜果,还有可种植的种子根茎,加上龟、鸟、鱼、虫等小动物,组成一方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小世界。想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角资源,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对自然角的材料进行全面整合,细化每一种材料的类别,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区,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个类别的动植物之间的差别,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价值。

例如,某天,教师走进教室后发现,自然角的材料虽然品类很多,特征明显,但是由于幼儿的搬动,杂乱无章地摆放在了一起,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重新布置自然角,既可以让幼儿充分感知每一种动植物,学会基本的类别划分,又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对自然角和科学探究的兴趣。于是教师可以对幼儿说:“今天我们来重新布置一下自然角吧,大家想要怎么布置呢?”幼儿的积极性果然很快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想要把五颜六色的花朵摆放在一起,一定很漂亮。”有的说:“我喜欢绿叶植物,看上去很有生机。”有的说:“我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耍,仓鼠、金鱼、小乌龟都可以,我会好好照顾它们。”有的说:“我喜欢那些有趣的实验,我们可以布置一个专门开展实验的地方。”还有的说:“我喜欢种植,我们可以有一个专门的种植区吗?”于是教师带领幼儿重新布置了自然角,并根据动植物的类别做了细化分区,有绿植花卉区,摆放着绿叶植物和各色花卉;有动物饲养区,养殖着各种小动物;有种植区,包含多种水果和蔬菜;有实验活动区,包括暖房、湿房、暗房等,方便幼儿各种实验活动和进行科学探究。新的自然角布置完后,幼儿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不少,各个时段都有幼儿跑过来观察交流和讨论,幼儿还动手为自然角制作区域标记,照顾动植物也比以前更加用心了。通过对自然角材料的仔细划分和重新布置,自然角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调动了幼儿参与自然角活动的积极性,为其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及时增减材料,紧扣幼儿兴趣

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细致严谨的过程,因此自然角的环境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发现或兴趣及时进行增减,不断地创设和完善自然角,充分认识并挖掘自然角中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情感因素,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有计划地通过自然角的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一)结合主题,定期更新

自然角的材料可以适当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而进行更新,将自然角环境与班级主题活动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帮助幼儿保持专注,沉浸到活动当中,使幼儿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幼儿活动能力,还可以扩充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推进活动开展,更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角的喜爱,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弯弯绕绕》时,教师可以在自然角摆放各种具有缠绕特性的植物,如爬山虎、牵牛花等。在活动中可以这样对幼儿说:“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有的植物是直立生长,像大树,有的则是弯曲缠绕着生长,大家见过吗?”有幼儿回答说:“我见到过,在我们的自然角就有这样的植物,西瓜的藤就是这样,弯弯曲曲的,细细的、卷卷的。”这时教师可以表扬幼儿说:“你观察很仔细,回答很正确,你们还可以再仔细找一找,看还有没有这样的植物呢?”幼儿纷纷行动起来。“我找到了,牵牛花也是这样的。”“我也找到了,爬山虎也是弯弯曲曲的。”教师接着对学生说:“原来我们的自然角有这么多弯曲的植物啊,大家现在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看看它们生长的方式一样吗?”于是幼儿仔细观察起来。有幼儿说:“爬山虎的叶片上有脚呢,原来它和我们一样是用脚向上攀爬的呀!”有幼儿说:“牵牛花不一样,它是靠着卷须和弯曲的花茎缠绕到其他东西上面的。”还有幼儿说:“西瓜长在地上,它不需要缠绕到其他东西上,但是它的藤也是弯弯曲曲的。”教师继续对幼儿说:“其实这些弯弯绕绕的藤对于这些植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生长、开花、结果都需要藤输送养分,这样它们才能快快长大。”通过主题活动,在自然角投放与主题相呼应的材料,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有些弯弯绕绕的植物,然后仔细观察植物的特性,探究植物弯曲生长的现象,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角的功效和价值,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根据季节,定期更换

时间轮转,季节交替,这是大自然的特性,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在季节的变化中悄然发生。春天万物复苏,夏天万物生长,秋天万物收获,冬天万物凋零,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光。因此,自然角的材料也要根据季节定时进行更换,将四季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感受四季的不同魅力。

例如,秋天,到了葡萄丰收的季节,幼儿经常带葡萄来教室吃。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幼儿问道:“葡萄是长在哪里的呀?是挂在树上的吗?为什么它是一串一串的?不像苹果一样一个一个呢?”其他幼儿听后纷纷讨论起来。有幼儿说:“葡萄是长在藤上的,葡萄的藤很长很长,可以缠绕在架子上。”有幼儿说:“那葡萄的藤一定很结实吧,毕竟它看起来很细,但是葡萄那么重却没有掉下来。”还有幼儿问:“葡萄就这么挂在藤上,为什么没有鸟儿来吃呢,鸟儿都不喜欢吃葡萄吗?”老师看大家对葡萄都非常感兴趣,于是提议说:“既然大家都很好奇葡萄是怎么种植的,不如我们自己动手种种看吧。”第二天,老师便带来了一盆葡萄盆栽放到了自然角。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查找资料,分工合作,每天用心浇水施肥,展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葡萄的叶子很大,像手掌一样,边缘不光滑,是锯齿状的,摸上去有点扎手。葡萄的枝干粗壮,藤却很细,但很结实,不容易扯断,在果实生长的时候,要给它搭好架子,不然等果实长大变重了就会压断枝干。果农在果实快成熟的时候会给葡萄套上袋子,防止鸟儿和虫子偷吃。葡萄还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有绿色的,有紫色的,还有黑色的,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口感也不相同。通过小小的葡萄盆栽,幼儿主动去查找葡萄的相关资料,学到了很多关于葡萄的知识,这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这里,老师要紧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及时在自然角增加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成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四、价值问题先导,活用材料资源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从问题开始,伴随着科学性的思考。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幼儿科学思考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自然角材料中有意思的现象,启发幼儿科学思考,自主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然后将其感兴趣的问题外显化、专门化,促使幼儿在自然角实验中探索具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科学思考能力,推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教师发现,自然角里的菌菇在幼儿的精心照料下已经长大成熟,可以进行收割了。可是教师带领幼儿收割菌菇时,幼儿对自己照顾长大的成果都不忍心下手。幼儿问老师,“收割菌菇的时候,它会疼吗?”“菌菇割完了是不是就没有了?”“割掉的菌菇还能再长出来吗?”老师此刻敏锐地察觉到“割掉的菌菇还能再长出来吗?”是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于是便组织幼儿针对这个有意思的问题进行探究。于是教师带领幼儿在网上查阅资料,并专门请教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到只要方法正确,操作得当,割掉的菌菇还能再长回来。接着老师和幼儿一起,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大家拿出已经长过菌菇的菌包,给菌包去膜,仔细扎上4 到5 个小孔,之后再将菌菇泡进水中小心存放。老师说:“菌菇要泡水8 到10 小时,大家要仔细照顾它们哦。”第二天一早幼儿纷纷跑到自然角围观,想看看菌菇有没有什么变化。菌菇吸饱了水分,肥嘟嘟水润润,大家小心翼翼将它取出来晾干,生怕碰坏了它。晾干之后,又仔细地给它包上膜,静置在自然角阴凉的地方。时间一天天过去,菌包慢慢长出菌丝,菌丝慢慢长大,幼儿的情绪也一天比一天高涨。20多天后,菌菇终于又重新长回来了,幼儿不禁欢呼雀跃起来。老师在和幼儿的交流中及时发现了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专门针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观察和操作,直到找出答案,充分锻炼了幼儿的科学思考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实操能力,从而使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创设趣味主题,整合材料资源

虽然自然角材料众多,种类丰富,十分适合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但是单纯以动植物来维持幼儿兴趣仍显单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为自然角设计一个趣味性主题,充分整合自然角资源,带领幼儿一起布置自然角,共同制作各种道具,为动植物命名,打造一个主题性的探索乐园。

例如,教师在教室听到幼儿在讨论主题公园,大家谈论十分兴奋,手舞足蹈。于是上课时,教师对幼儿说:“大家都喜欢主题公园吗?”幼儿纷纷点头,教师接着说:“那大家想不想用主题公园的形式来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呢?”幼儿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纷纷大喊愿意。经过激烈讨论,大家最终决定用都非常喜爱的大熊猫作为主题,取名为“熊猫乐园”。接下来,老师带领幼儿观察自然角环境,盘点自然角材料,和幼儿一起设计自然角。有幼儿想用植物摆出一个熊猫造型,于是大家先在地上画好图案,然后用一组大小相似颜色相同的绿叶植物去填充熊猫的身体,用另一组黄色的花卉去填充熊猫的耳朵、眼睛及四肢,这样一只黄绿两色憨态可掬的绿植大熊猫就做好了。大家还一起制作了可爱的熊猫标签插在了绿植之中,远远望去一个圆圆的熊猫脑袋,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有幼儿从家里带来了熊猫玩偶和小摆件摆放在了植物中间,小小的自然角瞬间充满童真童趣。墙上还专门空出了一块展示空间,贴满幼儿绘制的植物科学小知识,每个植物名称旁边都画上了一只可爱的熊猫头像,十分喜人。熊猫农场布置完成后,幼儿的探索兴趣明显提升,他们一有空就往自然角跑,课间、午后、放学,自然角总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积极给植物浇水除虫,给动物喂食打扫屋子,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教师通过为自然角设计主题的方式,激发了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在设计和布置自然角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为自然角设计标签,绘制科普墙,既提升了幼儿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美术素养。而主题式自然角打造完成后,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了一个温馨舒适、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的探索乐园。

大自然是活教材。在幼儿园中,自然角就承担着这个活教材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布置自然角时,要精心选投材料,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入手,选择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材料,科学合理进行布局,及时进行增减,充分发挥自然角资源的教育价值,不仅要给幼儿带去直接的感官刺激,还能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和不断探索的机会,让自然角资源绽放科学探究之花,让幼儿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学习知识,获取经验,提高能力,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菌菇动植物土豆
动植物新视界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土豆喝水
蘑菇点点
有趣的动植物
土豆爱吃糖
发芽土豆带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