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时代基层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2023-12-13王倩
王 倩
(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教育基地,河南 新乡 45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无论艰难险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主义必然取得最后胜利”这些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内心深处。我们党之所以先进,首先是因为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2]。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在此形势下,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成为基层党校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认识基层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坚定的理论信仰和政治立场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深化党员干部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员干部提高自己理论素养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学习,党员干部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增强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激励人们奋发向前的强大动力。通过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身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重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中,党员干部必须胸怀全局,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履行党员干部的职责和使命,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努力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理论创新能力
新时代下,我国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创新时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学习,党员干部能够对当前时代背景和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理论学习也应紧密结合实际,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学术研究,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推动理论创新和发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动力。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应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勇于尝试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理论、新路径。
(三)强化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思想引领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加深党员干部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科学认识。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干部能够深刻认识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增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科学认知。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能够坚持解决问题的实践导向,积极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治理和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执政本领和领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3]。党员干部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洗礼,能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本质属性,从而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勇气和决心。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科学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把握基层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方略
(一)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政治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情回顾了党校事业的重大成就,深入回答了“党校是什么、党校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鼓励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校光荣历史的学习感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历史主动,坚定新时代党校人的历史担当[4]。
党校教师应始终铭记于心的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需终生坚持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才能讲授信仰。我们所做的事业是追求真理、传播真理、资政育人、助推社会进步的崇高事业。因此,党校教师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揭示的科学真理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敢于澄清模糊认识,坚决抵制错误思想,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布道者。
(二)确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校教育的灵魂所在,但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立德树人,是因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服务人民、奋斗报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是确保党校教育正确导向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校教育的灵魂,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贯穿于党校教育全过程的红线。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党员干部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是塑造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基础工程。只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修养,才能保证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践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实现。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需要充分重视[5]。我们应该怎样完成新时代“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实现“两个巩固”的重要抓手[6]。近年来各省市开展的“百姓宣讲”等活动在群众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党校教师利用微党课等多种形式走进社区、走进军队、走进工厂、走到田间地头进行宣讲,有的地区还推出了党史情景剧、先进人物小品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阐释、大众化宣讲,让学员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用得好。在组织形式上,持续开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遴选推出一批精品党课,在各级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党员教育系列平台展播;组织学习百年党史中涌现的重大先进典型和现实身边榜样;梳理总结百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和规律等。如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当地先进人物众多、基层治理经验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特点,积极走访,对先进人物开展口述史活动,录制了一批音像教学课程,与理论课程相搭配,得到了学员的认可。
三、增强基层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方法路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理论教育师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党校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和教师,必须坚决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要遵循正确政治方向,选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或优秀学者担任教师,确保师资队伍政治过硬、政治可靠。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选拔机制,注重选拔具有教学才能和教育经验的人才,确保党校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培养高水平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切实提高教师学术水准和专业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泛的学术视野。党校要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理论素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不断增强教师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提升。优秀的理论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党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表达能力,培养教师对学员的关爱和关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同时,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完善课程体系,深化专题教学,突出问题导向
加强党员教育制度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分类教育培训体系、信息化体系、基础保障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认识、厘清思路、统一思想。课程体系是教育的骨架,是教育内容和教学安排的总体规划。在完善课程体系方面,根据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和知识结构,开展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加强体系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合理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确保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党员干部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找出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
深化专题教学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专题教学是在传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讲解的教学形式。党校可以针对当前国家和党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挑战,开设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从而提供最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专题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够满足党员干部对于深入学习和了解新问题、新情况的需求。
突出问题导向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特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问题导向可以使学员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引导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寻求解决方法的科学途径,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员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动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提高基层党校教学质量,是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题中应有之意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党校教学软实力,在培训效果上下功夫,才是党校和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阵地建设的长久之计、立身之本。
(三)改进培训方式,丰富课程形式,创新教学方法
党的理论在创新、形势任务在发展、党员特点在变化,决定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代同步伐、与发展相适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注重方法创新和途径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是一项细致入微、长期持久的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党校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主题,在教学设计方面分单元分模块,每个单元视培训需求设置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设置鲜明的培训主题,使教学特色突出;围绕党员干部当前最关注、最聚焦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置研讨,提高培训精准性和实效性;也可以通过集中性教学,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案例教学等,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思考和学以致用。
近年来很多基层党校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推出了“党课开讲啦”“党课轻骑兵”等系列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讲党课、上党课活动,丰富了党课教育形式,拓展了党课教育内涵,提升了党课教育实效,深受党员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这充分证明,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及时破除思维惯性、路径依赖,以更实举措推进党员教育培训方法创新。只有不断拓展教育途径,才能更好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开展调查研究,夯实授课本领,提升讲课艺术
当前党校普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各类培训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出精品课程,以此来强化理论阐释,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基于此,对党校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把“基本原理”讲成“生动道理”。
把握授课的三个基本要求:准确、鲜活、透彻。“准确”是指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准确、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是政治性很强的课程,承载着“为党育才”的重要功能,必须通过讲授使学员认同党的立场观点,听党话、跟党走。“鲜活”是指要增强这类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就必须提升授课的鲜活性,让教学生动起来、灵动起来。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们的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结合起来,鲜活地阐释这一思想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透彻”是指要把思想逻辑讲透,要让学员感之切,充分了解一代代共产党人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出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引导教育学员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坚守好课程的三个 “需要”:需要高质量高站位,既要有党味又要有鲜味;需要高标准,突出学术标准、突出教学标准;需要高素质,汇聚人才、汇聚专才,大力培养教学名家、教学大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课为例,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党的理论珍品和传家之宝。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提高理论素养、悟原理学方法、开创伟大事业至关重要。因此,党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理论优势,深入浅出地讲清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课的历史背景、写作目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当代价值。此外,此类课程也应该扩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形式以激发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确保党校原著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做到对授课内容的三个确保:真信、真学、真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信”是指要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讲信仰。“真学”是指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鼓励引导学员坚持应用其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通弄懂;必须把这一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学习;必须把握这一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大意义。“真懂”是指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对这一思想的内容和精神有着精准的把握,还需要做到自身弄懂弄通,用生动的语言,通俗的描述和形象的修辞把深奥的理论表述出来。要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把握“四梁八柱”,抓住精髓要义;要理解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弄通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这一思想的全面性和丰富性、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悟其真谛。
结语
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论断,提出了“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使命,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新使命呼唤每一位奋战在干部教育培训一线工作人员的新作为,新时代带来了党员干部教育事业的历史机遇,这是推动全国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期、全面发展期。我们每一位干教人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校教师要把握历史机遇、抓住关键节点,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把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