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对策
2023-12-13席亚东张河庆
席亚东 韩 帅 张河庆 吴 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6)
1 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生理型病害与土传病虫害叠加发生。连续高温干旱,茄果类蔬菜果实持续暴露于烈日下,缺水加暴晒引起果皮、叶片生长受阻,发生日灼等生理性病变,如茄果类脐腐病、日灼病、畸形果等生理病害频发,影响其果实商品性乃至造成绝产。番茄开花坐果期对高温干旱最为敏感,高温可导致植物出现类似病毒病侵染的症状。在局部积水严重地区,土传病害如青枯病、疫病危害进一步加重。
1.2 高山高原蓟马、蚜虫等小型害虫及病毒病危害加重。棕榈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取食寄主植物叶片或果实的细胞内含物,受害叶片出现斑点,表面变皱,发育缓慢或畸形;受害果实表面粗糙呈现锈褐色疤痕并生长缓慢、瘦小畸形甚至脱落,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花器受害后常凋萎而不结果,幼果黄化脱落或表皮粗糙。棕榈蓟马不仅通过直接取食作物造成危害,而且可持久性传播番茄斑萎蔫病毒病(TSWV)等。西花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刺吸寄主植物叶、芽、花或茄果汁,叶片病斑呈白色,之后不断扩展并连成片,叶正面似斑点病害,叶背则有黑色虫粪,严重发生时叶片变小、皱缩,甚至黄化、凋萎。花器受害呈白斑或褐斑,果实受害多留下创痕,甚至造成伤疤。西花蓟马除直接为害寄主植物外,还能传播许多病害,如番茄斑萎蔫病毒病(TSWV)。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等对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造成一定的为害,但在温度超过30 ℃时为害较轻。
2 防控对策
2.1 农业防治。合理整枝、浇水,使用遮阳网和平衡补肥。茄果类蔬菜开花坐果期对高温干旱最为敏感,在开花期尤其是盛花期及早搭架,保持植株直立,及时摘除老叶;叶片喷施硫酸锌或硫酸铜溶液,提高番茄耐热性;盛花期可用2,4-D 蘸花,防止落花落果;有条件的,使用遮阳网,减少强光危害;清晨或傍晚灌水,小水勤浇,避免在高温干燥的中午浇灌。在土壤不缺钙情况下,控制好对钙产生拮抗作用的钾、镁和铵离子的施用浓度,避免一次性施用过多速效氮。坐果后1 个月内为植物吸收钙的关键期,需补施钙肥,并喷施硼肥,或叶片适当追施含有钾、钙、美、硼、锌等的多元复合肥,提高植株对高温强光的适应能力。
2.2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提前预防。释放捕食螨控制蓟马,利用虫生真菌喷雾防治棕榈蓟马,如用100 亿孢子/g 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蓟马兼治烟粉虱。
2.3 物理防治。利用棕榈蓟马趋蓝色习性,在作物种植行间悬挂蓝色诱集带或黏虫板,这种方法适用于虫口发生初期或发生之前,黄色黏板也有一定的诱集效果。
2.4 化学防治。科学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蓟马等小型害虫出现时,采用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或16%啶虫·氟酰脲乳油进行喷施处理。利用5%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剂或2%香菇多糖可溶液剂进行喷雾2 ~3 次,诱导增强植株抗病性,预防病毒病的发生。病毒病初发时,采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或0.06%甾烯醇微乳剂喷雾处理,能有效钝化病毒,延缓病毒病继续扩展。大汛之后,于病区撒施生石灰,防止土传病原菌蔓延。大量添加碳酸钙可能导致硼、铁或镁等微量元素缺乏,每667 m2每年累计不能超过260 kg。大型拖拉机或耕作机在病区工作后,应及时清除泥土和消毒,以避免农机具携菌土传播至无菌田中,扩散传播病害。茄科蔬菜地,可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 ~800 倍液灌根预防茄科青枯病,或采用20%噻森铜悬浮剂300 ~500 倍液灌根或茎基部喷雾。降雨时或当气温超过32 ℃时不宜进行农药喷洒,选择温度较低时段施药。大面积发生蔬菜土传病害严重区,在遵循密封和严格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条件下,谨慎施用土壤熏蒸剂。土壤消毒结束,及时施用木霉菌、芽孢杆菌等生防菌剂调控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
2.5 无作物种植田或大棚,可利用高温调控病虫害。休闲地块或大棚,可利用作物种植间隙,进行覆膜或闷棚,达到高温杀死土壤或小气候中有害生物的目的。待高温结束后。可增施生物有机肥或微生物菌剂,占据有害生物生态位,达到常年绿色、生态可持续控制病虫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