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普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023-12-12萧文斌罗静婷
萧文斌 罗静婷
广东科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1 科普教育发展现状
科普教育是连接科学与社会的桥梁,是开启民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综合素养的科学途径。科普教育历经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以及科学传播阶段,完成了公众从被动到互动,再到参与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过程,公众形成了从“知”科学到“会”科学,再到“用”科学的轨迹[1]。作为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过程,科普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公众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能促进公众科技意识的形成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2]。虽然我国社会教育资源数量丰富,但具有教育功能的科普场馆资源利用率不高[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中提到,2020 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占比为10.56%,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了增强全民科学素质,要构建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展品优质、管理有效的全时域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2 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态势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科普教育成为推广科学知识、鼓励创新的重要一环,但在发展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2.1 相应科普保障制度不完善
一是我国科普专业队伍薄弱,目前科普尚未形成相关制度体系,高校尚未全面设立相应的科普专业,导致科普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二是缺乏合理的激励制度,长期以来,科普工作者因科普绩效与待遇不关联,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工作成绩难以评价,因此科普工作者热情不高,科普作品精品较少;三是没有统一的服务规范与明确的责任分配,管理人员执行力欠缺;四是科普类文化艺术品供给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科普渠道受限,科普创作者常常存在维权难的问题;五是科普资金支持制度有所欠缺,虽然近年来财政对于科普经费的支出不断增长,但是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导致科技馆举办科技活动、更新科普展品效率偏低。
2.2 科普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之间科普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不同公众的科学素养也具备着较大的差异性,单一地将所有人群“一视同仁”,进行无差异的静态科普,把科技知识不加分析、笼统地“灌输”给公众,导致科普工作缺乏指向性,忽略了社会人群的受教育层次、接受能力和喜好偏好,容易出现某些地区受众觉得内容太简单,而另一些地区受众则认为难度过高而无法接受的现象,最终达不到全民科普的目的,同时浪费科普推广资源,也会让受众群体评价科普工作是“形式主义”,产生抵触心理,最终造成市民参与度偏低。这些都会打击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科普工作进入恶性循环。
2.3 科普基础设施条件缺乏
现代化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能够更好地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我国科普场馆等科普基础设施不足,现有场馆的科学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展厅面积不足、展品数量少、场馆的建筑格局不合理等问题。另外,许多科技馆因为建设前期没有做好资金和展品的规划,导致后期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无法改善科技馆基础设施并支撑新展品研制,只能勉强办一些低档次展览,缺乏对观众的吸引力,甚至被迫通过一些商业活动来维持周转开销,未能实现其科普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4 科普工作创新能力不足,科普手段相对落后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前进的不竭动力,培养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普工作的关键。一是科普教育能解决理念、内容相对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边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仍将科普内容局限于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普及工作,鲜少涉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更高层次的科普。同时,科普内容也比较单一、落后,对全球前沿科技成果普及较少,且缺乏涉及公众生活与工作的内容,时效性差。二是科普传播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播手段,仅有发达城市的科技馆能够运用科技体验开展科普工作,无法借助AR/VR、AI、3D 等技术打造更先进、更能让公众身临其境的科普展览。
2.5 科普人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科普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用专业的科学素养和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工作。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尚未开设科普教育相关专业,科技馆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入职培训,加之没有设置与科技馆管理人员相关的专业等级证书,科技馆从业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热情不高,致使许多科普人员的工作专业性不足,科技馆从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能力,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科技馆运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任务[4]。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馆的发展。
同时,当前科普出版行业也缺乏专业人才和驱动力。由于科普出版市场竞争大、图书出版模式陈旧、选题思路单一等问题导致当下科普出版书籍营销渠道不通畅,科普图书的读者数量相对减少。如何突破重重困境,提高公众对科普图书的关注度,考验着科普图书出版人才的出版选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科普作品创作者、翻译者的素质也对科普图书的出版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科普图书是作者、译者、编辑和发行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重点关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才有利于我国科普出版业的发展。
3 科普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可以从以下5 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科普教育系统保障制度
实现科普教育普遍推广首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系统合理的科普教育保障制度。一是完善针对科普工作者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普工作者职称评定标准,将科普成果与待遇挂钩,提高科普工作者的科普热情;二是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协会和科学家各方共同参与培训符合国情需求的科普人才,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鼓励高校开展和完善科普类专业的建设,同时在社会上组织相关的科普培训,提升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的科学素质水平,壮大科普教育师资队伍;三是根据各地科技馆的发展需要,制定科技馆服务规范,权责分配到位,提高工作者执行力;四是创建国家导向与市场准入相结合的科普类文化艺术品供给制度,保障物质资源的持续供应,鼓励科学创作者编撰通俗易懂、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作品,同时运用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展品设计将受众带入情境中;五是建立科普教育资金支持管理制度,加大对于科普教育的资金注入,拓宽科普场馆或科普教育活动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六是加强科普成果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侵权盗用科普成果的现象影响创作者的科普积极性。
3.2 细分科普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活动
一是根据各地区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组织多层次的科普教育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喜好加强科普展览建设,努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二是可以组织“科学史专题拓展活动”,让公众群体了解科学史的发展过程以及科普种类,然后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不同的科普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和科技爱好者与科学家、科学工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近距离了解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组织老年人观看贴近生活的科普影片等,做到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采取不同模式的活动,从而增加公众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三是可以根据近期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时开展科普活动,如医学常识、自然灾害自救、食品安全科普等,以帮助公众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同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3 提高基础设施设备,助力科普教育深化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交互体验设施层出不穷,传统的单一宣讲科普教育模式和不合理的展馆布置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科普教育的需求,甚至会影响受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助力科普教育发展。一是合理调整科技馆、科普活动的展品布置,增加展品量,或者通过策划将一些有关联的展览连接起来,吸引公众。二是加强线上线下对于科普类书籍、画廊、游戏以及影视作品的管理,进行数字科技馆平台建设,使得许多即便不能去科技馆的人也能通过网络视频、虚拟科技等形式身临其境般接受科普教育,这样能够缓解科技馆参观人口压力的同时,实现科技馆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的均衡发展[5]。三是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渠道优势和现代教学资源更好地开展研学工作,助力科普基地场馆结合自身的宣教内容开发更多的互动体验设备,研发更具特色、更符合科普基地要求的声光电全景设备,尝试打造3D、4D、5D 等体感设施,助力于人们从中收获更多的科学普及知识。
3.4 推动研创科普产品,开发旅游科普资源
一是根据目前民众需求列明清单,鼓励社会、各类专业团体有针对性地通过普及知识和激发创新技能,借助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开发、宣传包含科学性和趣味性的书籍、教材、游戏、短视频等,并在线上线下建立合理、稳定的推送规律,增强科普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尽快形成科普产业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共同参的新局面;二是举办相关比赛,提高科普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并建立相关资源库展示平台;三是重视将旅游与科普结合,打造研学式科普旅游,助力旅游事业与科普事业的发展。同时,可尝试在全社会、全行业逐步建立、健全旅游科普活动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科普模式。
3.5 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普专业人才
科普人员是科普教育重要而关键的一环,建立结构合理的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人员的培养与引进促进科普教育的发展。一是进一步引导高校开设科普教育、科技传播专业,吸引更多优秀的有志青年从事科普工作;二是针对科普工作者建立在职培训计划并举办科普技能比赛,帮助科普工作者完善知识架构、提高职业技能;三是聚焦人才引进利用,国内外科普人才引导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稳步推进科普志愿者工作,增大宣传力度,提供奖励政策。设立科普志愿者和受众群体之间和谐沟通的平台,不仅有助于为社会科普工作提供帮助,还能加强公众对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
4 结语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面对世界科技强国竞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科普教育事业担当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应当顺应时代,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完成2025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的近景目标和2035 年比例达到35%的远景目标,将我国的科普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