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想说爱你也容易
2023-12-12王薏婓
当家长和考生拿着高考专业目录翻看时,会发现很多高校的专业中,除熟知的专业外,比如:数学、计算机、临床医学、经济学等,还会有另外一种很常见的形式,把很多专业放在一起,加个括号,作为一个专业来填写,这就是大类招生。
我们具体解释一下,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
当考生被大类招生录取之后,经过一年或者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再根据学校规定、学年成绩排名、自身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大类招生对考生而言,有什么优点呢?
第一个优点,在填报大类招生时,志愿选择是大类而非细分的某个专业,具体细分专业往往是在大一第二学期或者大二才来决定,也就是说考生选专业的决定延后了。这样可以给考生更多专业选择的空间和时间,避免了考生对大多数专业不了解时,就业前景还不明确时,就盲目做出选择。
第二个优点,按大类招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基础学习后,将进行大类分流、分专业培养,对于大学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会更加扎实均衡。而且,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学生成绩来排名的,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流。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们能分流到自己选择且喜欢的专业,其他学生不一定能分流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说完了优点,我们再来看看大类招生有没有需要注意的。
虽然大类招生的优点是把考生的选专业的决定延后了,有了缓冲期,但实际上也预留了一个选择门槛,当进入了大类专业之后,考生实际上面临着几种专业选择,而不是学校的所有专业都会让其自由选择。
这是因为大类里的专业是有区别的,有热门的A专业,也有不那么热门的B专业,那么当所有的人都想去读A专业的时候, B专业怎么办?就没办法去做平衡。所以很多高校会在这个时候,做一个分专业的分流方案,分流方案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们根据各种规定,比如分数、年级排名等,分配到大类里各个细分专业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选到热门专业A,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当初报考的时候,他是冲着A专业去的,结果后面他被分到了B专业,这就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但是如果选择了大类招生,也可以从一开始就做好学业规划,在大一的时候尽量努力,为自己未来的专业分流,争取主动,或者在填报时,深入了解一下所报学校大类分流的政策对自己是否有利,尽可能如愿学得心仪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