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3-12-12尚忠林康二芳陈玉玲张春广
尚忠林,康二芳,陈玉玲,张春广
(河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 050024)
2020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并且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特点给出了有针对性开展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1]。根据《纲要》要求、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调整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路、内容和形式是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师范类学校主要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在全国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既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合格大学生、为祖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又关系到未来这些学生走上教师岗位之后能不能将思政教育延续下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少年。因此,在师范类学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熏陶、培养他(她)们开展德育教育的能力和素质就更为重要[2-3]。
专业课教学时间长,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与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很有必要。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传达哪些思政内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纲要》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如何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教学的知识点有机融合,采取何种方式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也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检验。
植物生理学是师范类高校生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学内容涵盖植物基础代谢、生长发育、环境适应等,这些领域的知识与农业、林业、中草药生产加工等产业密切相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4-5]。在长期的植物生理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讲授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联系对这些知识点“从哪里来(科学知识的探究和获得过程)、到哪里去(科学技术的应用范畴)、有什么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实例)、如何用好(科学、合理、规范使用科技成果)”的讲解,将思政内容融合于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纲要》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进一步拓宽了思政教育思路,将以下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解读国家时事政策,坚定树立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纲要》指出,高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6]。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中结合专业知识点,融合、渗透了多项时政教育内容,力争讲好中国故事,使学生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粮食安全对于一个拥有14 亿人口的大国极为重要。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我们将这些政策精神以及国家出台的重大举措、建设的重大工程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解读和展示。在讲解“水分代谢”一章中的“合理灌溉”时,讲述了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缓解北方干旱缺水、增加粮食产量的战略意义。在讲解“呼吸作用”一章中的“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时,讲述了国家建设大型收储粮仓、大型果蔬气调库,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贮存库运行管理以延长粮食、果蔬的保藏时间的实例,强调这些举措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战略意义,同时讲述这些举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在讲述“植物生长物质”一章时,讲述了国家大力推进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以及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这些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讲述这些内容时,我们用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使学生们认识到富足、美好的生活来自于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大支持。在讲授“植物生长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时,我们展示了利用生长调节剂调控棉花生长、采用大型采棉机采收棉花的视频,强调了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用铁的事实驳斥了境外反华势力捏造的所谓“强制劳动”的谣言。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纲要》明确要求高校教学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我们国家有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长久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我们搜集整理了多个涉及植物生理专业教学内容、代表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素材,将它们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讲授“水分代谢”一章时,我们利用图片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农政全书》中灌溉农田的水车,并展示了当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喷灌、滴灌和微灌系统,强调了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构建、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以提升农业生产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以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走在世界前列,从而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在讲授“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生长物质”“植物逆境生理”等章节时,我们引述了《四民月令》《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书籍中记载的粮食、蔬菜、水果类作物的栽培管理和加工保藏技术,如合理施肥、无性繁殖、抗旱保墒、增温抗寒、粮食贮存和果蔬保鲜保藏技术等,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创新创造、提高生产力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我们还讲述这些记载了当时最先进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典籍不仅在我国各地区广泛传播,还在我国对外交流过程中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对于传播优秀农耕文化、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在讲授“植物次生物质”一章时,我们展示了大量来自植物的药用成分,如小檗碱、莨菪碱、类黄酮、人参皂甙等,在讲解这些成分的药用价值、代谢途径的同时,讲述我国古代医药学领域的先驱们以身试药、探究药用植物的功效,潜心著书、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故事,评价他们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些素材既紧扣教材内容,又拓展、延伸了知识面,在潜移默化间提高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悠久文化的自信。
三 展示我国当代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升民族自豪感
《纲要》要求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研成果是推动生产实践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不断产出。为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我们将新时代我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做出的科研成就融入了课堂教学。
在讲授“植物次生物质”一章时,讲述了屠呦呦教授发现对疟原虫有强效抑制作用的萜类物质——青蒿素,有效缓解了疟疾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因此获得我国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为国人争光的故事。在讲授“植物生长物质”一章时,讲述了我国学者在油菜素内酯、独脚金内酯、茉莉酸等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信号转导机制领域取得的世界领先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讲授“植物逆境生理”一章时,讲述了我国学者在植物抗盐、抗冷、抗病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展示了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在耐盐水稻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展示我国学者所做出的创造性成果、讲解这些成果在国际上所处的领先地位的过程中,我们还着重强调取得这些成果的首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带来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和先进研究设备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科学家心系民族振兴的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踏踏实实做科研的实干精神、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敏锐意识。这些内容的讲授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行、我们中国人行”的时代强音,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投身祖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的热情。
四 传递环境保护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纲要》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环境保护是全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环保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在讲授“光合作用”一章时,讲述了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对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工人用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将茫茫荒山育成百万亩林场的先进事迹和我国西北地区一代代育林人在沙漠中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创造的人间奇迹。讲授“水分代谢”和“植物逆境生理”时,强调了优化灌溉方式以节约用水、杜绝浪费的重要性。在讲授“植物矿质营养”一章时,讲述了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形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在讲授“植物次生物质”一章时,展示了多种植物来源的杀虫剂、杀菌剂,讲述了这些天然来源的物质能够有效杀灭农林害虫和致病菌,又可以在环境中被彻底分解,推广应用植物来源的杀虫剂、杀菌剂消除了环境和农产品中有害成分残留,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在讲授“植物逆境生理”时,展示了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环境恶化、影响农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实例,强调了发展眼光要长远、保护好环境才能使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的理念。
五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
《纲要》要求在教育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影响他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求。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类高校学生,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在未来工作中扮演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角色。因此,我们结合本专业知识点,融合、讲解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内容。
在讲授“植物次生物质”一章时,讲述了烟草中的烟碱、焦油、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对吸烟者健康的危害以及二手烟中的有害成分对周边人群的危害,倡导“远离烟草、维护自身及他人身体健康”的理念。在讲授罂粟碱时,讲述了罂粟碱及其类似物对神经系统的危害、罂粟碱成瘾性的生理机制以及毒品传播对社会的危害,宣传“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理念以及“吸毒贩毒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知识。在讲授一些植物来源、对人体有害的次生代谢物质(含氰苷、芥子油苷等)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机理后,我们强调了科学选择食材和加工方式的重要性,纠正“凡是天然的都是健康的”的错误理念,强调要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纲要》还指出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见识”“陶冶情操”。在讲授“植物次生物质”一章时,我们展示了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花卉新品种,大量色泽鲜艳、形态美观的花卉照片让学生体会生命之美,我们还着重强调要热爱美、热爱生活,并且将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传承下去。
六 加强心理疏导,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考验和压力,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专业课教学也可以成为心理问题纾解和抗挫折教育的阵地之一[8-10]。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对学生的压力进行纾解。
第一,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植物生理学中的某些知识点很抽象,我们将生理过程中参与生理反应的分子拟人化、形象化,同时加入一些风趣幽默的小故事来类比植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的过程时,我们就将类囊体内液中的质体蓝素和叶绿体基质中的铁氧还蛋白比喻为两个会游泳的蛋白质,质体蓝素游着泳将电子传给光系统I,光系统I 又将电子传给会游泳的铁氧还蛋白;在讲解光合磷酸化机制时,将CF0-CF1复合体中间的氢离子通道比喻为一个环形的走廊,氢离子在环形走廊中的运动推动了走廊中心的转轴(γ 亚基)转动,像一个发动机一样推动ATP 的合成。这些形象化、故事化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深刻记忆专业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一个个幽默的小故事有效纾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充满欢笑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第二,积极倡导抗挫折训练,鼓励学生磨炼意志、应对挑战。在讲授“植物逆境生理”一章时,讲述了植物经过抗寒锻炼之后,能够耐受零下几十度的极端低温环境,春天到来时又能够满血复苏、开出灿烂花朵;而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植物,连零度左右的环境中都很难应对。我们有意识地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人的学习生活过程进行了类比,强调自然界中随时会出现不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变化,人生中的挫折和压力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敏锐感受环境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锻炼,不断增强自身适应能力、提高抗压能力和应对挫折的本领,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
第三,帮助学生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讲授“植物次生物质”一章时,我们有意识地讲授了一些成瘾性物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强调一旦形成“负面情绪→逃避现实、求助于成瘾性物质→更加负面的情绪→摄入更多成瘾性物质”的恶性循环,就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伤害,同时也无助于困难的解决;而“乐观向上的心情→坦然面对困境、积极寻求纾解方法→圆满脱困,增强自信→更加坦然面对新的困难”的良性循环形成后,生活就会越来越从容、越来越积极向上。
在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在形式上采用了讲故事、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突出生动性、活泼性、新颖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感触。在内容上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将科学知识和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不但没有冲淡专业知识的学术性,没有生硬说教的违和感,而且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实现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都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一些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毕业生会联系中小学生物学教学内容,利用在植物生理学课堂上学到的理念和实例,将德育教育融入他(她)们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思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的传承和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