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哼鸣” 在歌唱发声训练中的功能和作用

2023-12-12何国莉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闭口喉头歌唱者

□ 何国莉

“哼鸣”作为声乐训练的一种特殊手段,有助于声乐训练的目标完成和效果获得。对于“哼鸣”训练方法,虽然多有争议,但“哼鸣”有助于声乐的训练,能够为歌唱者提供良好的发声功能和作用,值得学习和推广。

一、 “哼鸣” 的概念

“哼鸣”也称为“哼唱”,就是在气息的控制下,利用鼻腔发出子音“m”的状态,轻声哼唱一定音高的音或音阶的练声方法。它是发声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发声训练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头腔共鸣捕捉手段。“哼鸣”训练法是声乐基础训练的重要方法,能够快捷地达到高位置和头声共鸣的训练效果,被国内外声乐教育者和声乐爱好者广泛运用,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愈来愈受声乐界的高度重视。

二、 “哼鸣” 的训练方法

“哼鸣”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总体归结为“闭口哼鸣训练法”和“开口哼鸣训练法”两大类。在国内外声乐发展史中,研究者对“哼鸣”的训练富有争议,又各自自成学派,有其研究理论与实践训练经验为佐证,并流传于声乐发声训练之中。闭口哼鸣法是最为常见的哼鸣训练方法,是科学发声的基础,是每一个歌唱者的必学技能;开口哼鸣法是在闭口哼鸣法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主要用于检查闭口哼鸣的状态是否正确,同时也兼顾两者结合并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哼鸣”训练的练声效果,提高音色质量,统一声音的位置,提高声音的亮度和穿透力,实现高位共鸣的效果。

1.闭口哼鸣训练法

这种训练方法要求发声练习者保持挺胸收腹,上身放松,尤其是肩部和胸部保持放松状态,这是闭口哼鸣训练法需要的良好歌唱状态,容易帮助发声练习者练习口腔、鼻腔和咽腔的协调配合,这就是要寻找良好的发声腔体状态。有了正确的发声腔体的配合,才能有效地打开头声共鸣通道。此时,发声练习者口、鼻同时吸气,并保持吸气的状态。正确的吸气状态是面带微笑、喉咙打开,口腔、鼻咽腔同时打开并保持吸气的状态进行“哼鸣”发声练习。

要强调的是,在正确的发声状态下,气息要吸入丹田并保持、控制、调节,将其作为发声练习的支撑点。同时也要注意舌头放平、放松,闭口哼鸣发声时舌尖轻轻抵住上齿,将牙床作为力量支撑点。此时,上颚(软腭) 应该保持提升成拱形的状态,微笑着保持住口腔、咽腔和鼻腔的内打开状态,控制、调节气息流畅地发出“m”或者“n”的长音练习。在闭口哼鸣发声过程中,要注意喉腔、口腔、下巴保持放松的状态,嘴唇轻轻靠拢,大牙巴打开,口腔保持仿佛包着一口水但不能流出来的状态,也就是说保持一种腔体打开的状态,即保持吸气的状态去练习“哼鸣”,始终保持“哼鸣”位置的制高点和稳定性,声音保持在一个高位置进行练习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不可忽视。当“哼鸣”在一个位置上统一的时候会感觉到眉心微微振动,头声共鸣效果极为明显。

2.开口哼鸣训练法

这种训练方法是指发声时要面带微笑,自然打开大牙巴、喉咙、口腔、咽腔和鼻腔,以气息为支撑点,正确地运用横膈膜肌张力的调控,用鼻腔发出“m”或者“n”的长音练习。这种训练方法是在闭口哼鸣训练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与闭口哼鸣没有其他差别,保持状态和闭口哼鸣是一样的,只是嘴唇没有闭合而已。它既有达到哼鸣练习训练的效果,又有对闭口哼鸣进行矫正的功能。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开口哼鸣练习去寻找高位置进行练声,同样可以发挥闭口练声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闭口哼鸣练习习惯不好、喜欢开口哼鸣练习的人来说,这就是进行哼鸣训练的另一种效果,也是对学习者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身体保持挺胸收腹,肩部和胸部放松,面带微笑,打开大牙巴,口、鼻同时吸气,并保持住吸气的状态,即保持鼻咽腔和口腔打开的状态,吸气至丹田作为发声的力量支点进行开口哼鸣练习长音,要注意在高音位置保持统一和稳定。

当然,“哼鸣”作为一种特殊的发声训练手段,闭口哼鸣训练法和开口哼鸣训练法是同等重要的,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因材施教,与笼统地采用闭口哼鸣练习取得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果能将闭口哼鸣练习和开口哼鸣练习结合起来,就能够充分发挥哼鸣的发声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哼鸣” 的功能和作用

“哼鸣”训练方法之所以被声乐界重视,就是因为它可以为歌唱者的声音训练带来很多捷径和科学的发声技巧,更快地获得发声的良好效果,避免走弯路,甚至发生损伤声带的危险。

1.帮助歌唱者快速地掌握发声器官运用的方法

专业发声练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应用发声器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声器官难以掌控,需要通过系列的发声训练来实现,“哼鸣”发声训练就是一种快速地掌握发声器官运用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喉头紧、舌头硬、下巴僵化、气息不稳定以及喉腔、口腔、咽腔、鼻腔等器官打不开的问题,快捷地通过哼鸣的通道来实现发声器官的运用。

2.帮助歌唱者获得自然放松、 正确发声的状态

“哼鸣”是一种放松的发声练习方法,与人们日常哼鸣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躺平卧姿哼鸣更能体验身体自然放松、正确发声的状态。由于身体放松,气息深入丹田,有支撑点,故可通过面带微笑,闭口半打哈欠状来保持腔体的自然打开状态,能准确地找到头声共鸣,找准高位置,获得心理、生理机能和情绪上的愉悦,有利于哼鸣的训练,从而取得声音的效果。

3.帮助歌唱者获得气息通畅和灵活控制的效果

意大利著名歌唱家比约林认为:“哼鸣可以使音色优美、喉头放松、声音畅通,以帮助歌唱者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在《谈歌唱》中,威尔森说:“轻声哼唱快速音阶可以培养声音的自由和柔韧性。”“闭口哼鸣”训练不受张口、下巴、口型变化、舌头和气息的转换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集中精力去感受呼吸平稳、流畅,力量的支点,高位置的发声,并可以灵活自如地利用横膈膜肌、腰肌和腹肌调节气息的发声过程,体验呼吸的均匀、流畅,调控中气息强弱的运用,气流走向和力量的发声效果。“哼鸣”很容易体验到气息大小变化和力量增减带来的发声准确度,确保以较少的气息来获得最好的声音共鸣质量。

4.帮助歌唱者获得高位置共鸣支点

在《歌唱的自由》 一书中,菲利普建议:“学习唱歌的人要尽可能多地练习哼唱。”“哼鸣”发声训练是一种获得高位置和头声共鸣支点的特殊方法。“哼鸣”采用的是鼻咽腔起点发声,首先定位了发声的位置处于人体发声腔体的最高位置,这有利于获得高位置共鸣的支点。有了这个支点之后,就设想有一个向眉心穿透的力量和目标,以鼻咽腔为通道向眉心后上方集中辐射穿透,无论音的高、低、强、弱、厚、薄都应该统一在这个位置上,并运用到歌唱中,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高位置共鸣支点,在这个高位置共鸣支点上发出来的声音洪亮致远,有穿透力和金属光泽。由于“哼鸣”的自然放松状态,能有效地实现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的转换与调节,因而能取得整体歌唱共鸣的效果。

5.帮助歌唱者训练真假声转换

这里说的“真假声转换”就是指歌唱中的“混声”,要衔接好真假声转换就是要解决好声区转换问题,即解决好从低声区到中声区再到高声区的衔接问题,做到真假声区的有机结合、混声统一。低声区多唱真声,中声区以真声为主,高声区以假声为主,关键是有机转换,“哼鸣”的训练是一种快捷的办法。

由于“哼鸣”不需要大量的气息、音量和张开口,可以使歌唱者较快地掌握后颈部倒三角形(漏斗形)左右侧肌肉的拉伸感和腹肌、横膈膜肌的气息控制感。拉伸感增强了发声时声带的拉力,控制感强化了气息的支撑力量,能够有效地使声音透过鼻咽腔哼到咽壁的最高支点,轻松地发出高位置的声点和共鸣,这一过程就是从低声区到中声区再到高声区无缝衔接运动的过程,把真假声区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真假声的混合。这种真假声混合用于歌唱是一种特殊的歌唱技巧,也是一种扩展音域的高超演唱技术,能够完美地表达整个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扩展音域。正确的歌唱不能全部真声,也不能全部假声,尤其是在高音区演唱好高音,真假声混合是最好的方法,通过哼鸣的训练能够快捷地实现这一目的。

在“哼鸣”训练时,采用“ma、me、mi、mo、mu”等母音来训练不同的音组,持续长音、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的反复练习,强调“正确的吸气状态就是正确的发声状态”,始终做到这一点是练好“哼鸣”打开头声共鸣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要找准换声区和换声点。当歌唱者从低声区唱到高声区的过程中感觉发声费力,出现破音、声音上下不统一的现象时,就处在换声区;在换声区发声的过程中感觉最费力的某一个音,这个音就是换声点,用“哼鸣”向后咽壁上方进行发声练习,很容易突破“换声点”,使真假声实现有机统一,达到混声的效果,实现真假声的有效转换。

6.帮助歌唱者打开喉咙, 放松和稳定喉头, 避免喉音

打开喉咙,放松和稳定喉头,是发声训练的基本要领。很多发声练习者出现喉音重、高音上不去、共鸣找不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高位声点和气息支点的概念,发声过程中出现气息虚弱无力,高位哽咽在喉,无法打开喉咙,无法稳定和放松喉头,挡住了声门的拉升和扩张,割裂了上下声腔衔接统一,丢失了共鸣腔体协调配合的喉音现象。

通过“哼鸣”训练能够有效地避免喉音,同时也可以帮助发声者轻松地打开喉咙,放松和稳定喉头。这是因为“哼鸣”不是大声歌唱,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和气息,重在鼻咽腔的运用,没有喉头、舌根、舌头、大牙巴和口腔的干扰,不会出现压喉、声音挤压的现象,而且气息均匀、流畅,容易控制和调节,能快速地找到高位发声点和共鸣点,喉部呈自然放松打开状态。平时发声训练时,强调“没有喉头,唯有鼻咽腔”的形象比喻,就是无意识地培养歌唱者发声训练的放松状态和注意焦点,一切聚焦在鼻咽腔上发声,寻找头腔和眉心振动的共鸣感,能有效地克服喉音,放松和稳定喉头。

7.帮助歌唱者训练歌唱共鸣, 增亮音色, 提高音量

“哼鸣”(闭口哼鸣)训练由于不需要大量的气息和张口动作,保持一种平衡和放松的状态,易于打开头腔发声通道,增强头腔的共鸣和高位的声音支点,这种自上而下的通道很容易打通全身共鸣腔体,自然地衔接各个腔体,使其融为一体,更便于声带在气息的冲击下贯穿各个声腔产生强烈的歌唱共鸣,提高歌唱的质量。

歌唱共鸣是一个发声的整体共鸣,包括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找到头腔共鸣尤为关键,头腔共鸣是声音高位置定位的共鸣腔体,找准了头腔共鸣就找准了最高位置支点的定位,找准了高位支点,就便于统一声音的位置、音色、音量和气息的运用,也就打开了歌唱共鸣的上通道,因为上通道是建立在自觉的中通道(喉腔)的基础之上来实现的,喉腔的喉部肌肉呈放松状态,喉头也保持一种稳定状态,在气息的推动下和横膈膜的调控下,下通道也就打开了。这种由头腔共鸣带动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自然贯通方法就是通过“哼鸣”训练来实现的。

8.帮助歌唱者训练修复声带和缓解疲劳

意大利歌唱家卡鲁索说过:“许多歌唱家每天都在进行闭口哼鸣练习,我的亲身经验可以证明这种练习的好处。闭口哼鸣使声音提高灵活性,又使声带得到休息。据我所知,某几位歌唱者由于过度疲劳而损伤了声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恢复正常的。”“哼鸣”发声训练对喉咙过紧,喉头过硬,声音挤压,口型打不开,不会用大牙巴,不会用气息,上颚抬不起,丹田无力,腰部僵硬等情况达到放松、自然打开的效果,能够有效地解决喉头不稳定、撑喉、压喉、喉头上跑、声带挤压,发出暗淡、嘶哑、无力的喉音等问题,帮助发声者声音上升到头腔共鸣支点,帮助发声者矫正声音;“哼鸣”还能够解决声音散、空、暗、无力、没有穿透力,声音不能集中,造成声带疲劳、充血、水肿、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症状的问题,对声带和腔体起到按摩、休息和放松的修复作用。

结 语

“哼鸣”发声训练中,“闭口哼鸣”是发声训练的主要方法,“开口哼鸣”是发声训练的辅助方法,可以矫正“闭口哼鸣”的效果和准确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哼鸣”发声训练不仅适用于声乐初学者,还适用于声乐各个阶段的学习者,是一种科学发声训练的重要方法,使练习者能够快速地打开发声通道和腔体,找到共鸣支点,美化音色,扩展音域,提高音位,促进共鸣,找准歌唱状态,缓解疲劳和修复嗓音毛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闭口喉头歌唱者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500 kV输电铁塔金具闭口销锈蚀原因分析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科学去闭口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转子闭口槽在高效电机中的应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
声乐演唱中不良心态的克服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