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深挖空间潜力促发展
——记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2023-12-11黄文彦汪思成
◎ 黄文彦,汪思成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东北部,古称“茶城”,距今已有1 300 多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围绕“稳农业、强工业、活商旅”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通过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多项举措,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2023 年1 月,恭城瑶族自治县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2023 年7 月,恭城瑶族自治县入选全国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图为恭城客运枢纽站 余红鹰/摄
挂图作战 抓牢集约节约“牛鼻子”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坚持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以引导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为原则,优化调整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022 年10 月,恭城瑶族自治县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质检并正式启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78 公顷、永久基本农田9 673.33 公顷、城镇开发边界1 500 公顷。同时,该县抢抓湘桂运河发展机遇,在规划编制中加强“一江两岸”总体策划与管控,加快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支撑和资源保障体系,为该县未来15 年发展舒朗了空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保障。
2022 年,恭城瑶族自治县编制了存量土地调查工作方案,联合财政、教育等部门成立工作小组,绘制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位置分布“一张图”,实行挂图作战,以“一地一图一策”的方式,加强项目用地研判、问题原因查找、处置措施制定,分类施策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工作,共摸排出存量土地60.10公顷。
对于难以单独利用的零星地块,该县通过优化土地规划利用结构,灵活用于绿化、路网建设;开花山园艺场原近50 公顷低效农用地按程序进行农转用报批,建成标准厂房,筑巢引凤,不仅降低了征地成本,还盘活利用了土地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曾经的荒坡野地建成油茶小镇、桃花源等高端配套住宅小区及集商业、休闲、住宅等功能为一体的粤华商圈项目;对一些用地不合理的旧城镇、旧厂房进行改造,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三江乡、莲花镇、西岭镇等多个乡镇从中受惠,城镇低效用地改造面积200 多公顷。
曾经的瑶山小城摇身一变,成为宜居、宜业、智能的现代化城市,家乡的蝶变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
多措并举 促进集约节约有效落实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聚焦要素保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功能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进一步稳定了空间功能布局。
恭城瑶族自治县将更多的土地资源向重大项目、优质项目倾斜,该县自然资源局主动与发改、工信、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及工业园区沟通,摸清项目用地需求,“早对接、快组卷”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用地卡点、难点问题。对已经落实的项目,该局本着“一天不耽误一刻不耽搁”的理念,及时组卷,紧盯报批进度,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做好用地保障工作。2022 年,恭城获批建设用地6 个批次,面积347.99 公顷;获批临时用地项目14 宗,面积66.2 公顷;上图入库设施农用地项目122宗,面积19.38 公顷。有效保障了灌阳至平乐公路(恭城段)、县殡葬服务中心、莲花石材园花岗岩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融合创新发展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产业的用地需求,推动土地供需有效衔接、高效利用。
恭城瑶族自治县还因地制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精准规划让民族地区孩子在家门口共享优质教育。随着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及人口的增长,县城小学的学位日渐紧张,从2022 年开始,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教育专项建设规划,采取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新建及改扩建小学、幼儿园共4 所,有效提升了现有学校规模;依法收回原木材加工厂的闲置低效用地,用于县城二小校区扩建;对批而未供的批次用地加大征拆力度,调整规划用途用于学校建设。这些做法不仅盘活了闲置低效用地,还进一步优化了恭城的教育资源布局。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恭城瑶族自治县强化土地卫片执法监察,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20 年以来,该县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常态化巡查服务,对326 个点位进行了736 次巡查,做出相关行政处罚83 起,依法拆除违法占用土地建厂棚24 个,面积1.2 公顷。2021 年、2022 年卫片违法图斑整改履职到位率100%,违法占地处置率达97%以上,居桂林市前列。
全域整治 释放土地资源活力
金黄色的田野,山风摇曳着沉甸甸的稻穗,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其间来回穿梭,向人们传递丰收的讯息。
“以前,我们种地是靠天吃饭,一旦碰到干旱年份,辛苦的劳作就付诸东流了。因此,很多村民都把土地丢荒外出打工,不愿种地了。开展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后,田地里都种上了双季稻,这让我们老百姓大大受益。”栗木镇上灌村村民汪思存说。
2022 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实施乡村振兴绿色农业开发项目,将栗木镇、观音乡、龙虎乡、平安镇等项目区646.77 公顷土地流转到恭城县宏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以统一供种、供秧、机播、防病治虫及全程机械化收割、脱粒、烘干的形式,规模化种植、生产水稻,达到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该县积极推进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水毁农田整治、水利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还提升了农田科技应用水平,带动了项目区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恭城瑶族自治县同时成立土地综合整治专项指挥部,将宜改、可改的地块进行实地核查和评估论证确定地块的等级(分别从16 等、10等旱地提升到7 等水田),将园地、可调整园地、旱地纳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后备资源库管理。
山川秀美,良田肥沃。涓涓细流汇入恭城瑶乡大地,“旱改水”效益不断浸润百姓心田,农民耕作实现了从低产到良田的华丽蜕变。
发展,离不开土地;但节约集约,才是科学之本。下一步,恭城瑶族自治县以成功创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为契机,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径,不断完善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新机制,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自然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