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坚决的行动除顽疾保安澜
——四川省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防火墙”纪实
2023-12-11文图
○文图/张 杨
高原耸峙,群山巍峨;林草叠翠,千河奔流。
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四川,是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唯一省份。全省林地面积3.81亿亩,居全国首位;草原面积1.45 亿亩,居全国第六。丰富的林草资源,在长江黄河上游筑起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森林草原火灾,是困扰这道屏障的“顽疾”。
受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区域性极端干旱天气明显、人为活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四川历来是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多发区域,2021年以前每年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上百起,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对症施治,猛药去疴。2020 年5月以来,以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为契机,四川举全省之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防火墙”,连续3年实现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和受害面积大幅下降,未发生人员伤亡。
/ 深化源头治理 厚植全民防火思想根基 /
2021年1月1日,省政府一道防火令引发强烈反响。
“对森林草原防火期在森林草原防火区吸烟、烧纸者,一律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等行政处罚;公职人员一律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直至开除公职;对在场不予制止或制止不力的领导干部一律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对引起火灾构成犯罪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史上最严”防火令,点名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主动扛起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风险政治责任。
四川把增强防火意识和法治观念作为深化源头治理的首要任务,坚持刚性约束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厚植全民防火思想根基,推动构建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新格局。
聚焦党政领导干部,四川先后印发《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关于公职人员带头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要求的规定》,省总林长签署《关于加强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令》,要求大家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扛起政治责任,确保“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落地落实。
着眼社会大众,四川兼顾当下与长远,坚持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全省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森林草原防灭火”主题教育活动并作为永久性制度安排,3年间受教育学生超3000万人次;把每年3、4月定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将3月30日设立为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集中开展贴近群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省上下防火意识和法治观念显著增强。
思想破冰,行动突围。2021年以来,四川森林草原火灾数量、人为火灾、过火面积均呈断崖式下降。
据统计,四川2021 年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同比下降79.3%,人为火灾下降83.72%,过火面积下降66.46%;2022年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同比下降30.43%,人为火灾下降57.1%,过火面积下降72.3%。
/ 建强“三防”体系 提升基础保障支撑能力 /
防火知识进校园
省林草局局长李天满(左三)指导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今年3月30日,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省总林长、省长黄强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凉山州木里县,随机抽查卡点值守、队伍驻防、防火通道、视频监控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备战情况,叮嘱大家毫不松懈、严阵以待,确保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三位一体,组成新时期森林草原火灾防治的基本体系。专项整治以来,四川把建强“三防”体系作为实施标本兼治的核心环节,全面提升基础、保障、支撑能力。
“人防”是基础。四川依托“林长制”高位推动,快速完善专兼结合、群防群治的“人防”体系:建立“省、市、县、乡、村林长+护林护草员”的六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五级包保和蹲点督导责任;优化护林护草员配置,人数稳定在10万余人;加强防灭火专业力量建设,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和乡镇早期火情处置队伍,分别比专项整治前增加了154.3%和51.8%;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防火联保责任区15.4万个、“联保体”8.9万个,确保防火巡护、宣传教育、火源管理、督导检查、风险排查、火灾扑救等具体工作责任到人。
“物防”是保障。高火险县集中分布的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和攀枝花市,新(改)建防火通道2.7万余公里,因地制宜构建防火阻隔带11万余公里,建成一批卡防点、驻防点、瞭望哨、蓄水池、航空取水点、直升机停机坪等物防设施,增配一批通讯设备和以水灭火装备。木里县依托新建的物防设施,形成县域“1小时”、乡镇“半小时”火情处置响应圈,大大提升了火灾处置效率。
“技防”是支撑。省林草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探索治理制度和治理模式创新。该系统有效整合卫星遥感、飞机巡护、视频监控、地面巡护等多维度监测资源,构建起全时全域的火情感知“千里眼”和信息通达“顺风耳”,有力支撑了森林草原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通过森防指和林草系统的省、市、县三个管理层级共享应用,实现指令在线流转、关键节点留痕、火情发现核实处置一体化管理,推动数字防火从“治理”向“智理”迈进。
/ 坚持末端发力 努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
2022 年,有着全国林业第一大县之称的凉山州木里县,建县69周年首次实现零森林草原火灾的最好成绩。这一历史性突破,映射出四川森林草原火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森林草原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遇高温大风等气象条件,极易快速蔓延,扑救处置困难重重,如何有效防范、科学扑救、避免伤亡,一直是全球性的未解难题。
随着专项整治向纵深推进,四川把努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作为推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重要目标,从高火险县着手,积极探索制胜的实招。
一个木里,一半森林,一年8 个月是旱季,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巨大的防火压力呈一体两面,考验着防火工作者的智慧和毅力。
为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防火“拉锯战”,木里县发起全民总动员,以一片山林为一个防控单元,在山脚设卡防点,对进山入林人员进行严格检查,杜绝火源进山;在山腰设前置驻防点,配备防灭火装备和食宿设施,高火险期安排扑火队伍在此驻训,确保一有火情快速处置;在山顶设瞭望哨,开展24小时火情监测,联动形成山与山守望相助、哨与点密切配合的立体防控机制。
“‘两点一哨’,核心做法是力量前置、防灭一体,这样的排兵布阵,缩短了时空距离,提高了处置效率,能有效应对地广人稀火情发现难、山高坡陡队伍抵达难、小火容易蔓延成大灾等现实难题,最大限度将火灾风险防患消灭于萌芽之时、成灾之前。”2021年,省林草局局长李天满率队赴木里县调研,对“两点一哨”防控机制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全省35个高火险县进行推广应用。
省林草局在总结木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乡镇早期火情处置队伍建设,提出了四川高火险县防控早期火情的24字诀—— “以乡建队、以村布防、以林为家,带装巡护、有火灭火、无火防火”。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全省早期火情处置队伍共安全高效处置各类火情700 余起,实现了有火不成灾。
当前,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已转入常态化治理新阶段,全省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和受害面积持续保持历史低位。李天满说:“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成果,以最坚决的行动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厚望嘱托转化为使命担当,确保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