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互联网+”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12-11孙一秀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互联网+

孙一秀

摘 要:教育是國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最大的民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新时代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产业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了新形态。如何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将网络思政教育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增强网络思政的育人成效,是高校辅导员亟须关注并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互联网+”;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66

1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际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并存、融合繁复的特征。在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阶段,互联网这一媒介的广泛运用使得多元文化在我国迅速传播,这些多元文化不仅让高校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多元文化带来的多元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夹杂着虚假不实的言论与思想,极易误导正处在成长成才阶段的高校大学生。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纷繁复杂的多元信息干扰着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增加了阻力。

网络教育的新发展也不断冲击着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长期受到以教为本理念的影响,枯燥的授课内容、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单一的考核方法已经成为思政课的标签,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热情,这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不理想。在新时代,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或用新鲜形式包装的教学模式,传统“说教式”的授课已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学习方式多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自古以来,中国古人就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弘扬时代精神,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尤其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和一线力量,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要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尤其是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网络思政育人是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

3.1 提高站位,跨界融合

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将新时代“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塑融合。这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先明确自身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重要身份,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在新时代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要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走在思政教育最前列,要利用网络这一抓手加强交流与沟通,将传统工作与网络思政跨界融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用红色经典进行思想引领与价值引导。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如果辅导员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那么其自身都无法始终与党中央和人民保持高度一致,也更加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因此,辅导员要以新时代“互联网+”为抓手为平台,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做大学生的引路人。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观念要实现现代化转变,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网络思政要求思政教育已经从“面对面”的方式转变为“屏对屏”的方式,这也要求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改变垂直灌输的传统教育理念,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提高思想站位,不断加强加深网络教育能力与业务教学能力,提升育人本领;另一方面要锻炼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和能力培养,注重加强教育和引导,以“生”为本,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生动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展开教学,打造“接地气”的思政教学课堂。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深入调研网络育人方式方法,提高站位设计思政教案,并积极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利用平台的便利做好实际工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守好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第一线”“生命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也要积极主动推进校园内各类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搭建好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把思政教育内容贯穿始终,与“全国高校思政网、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中国大学生在线、共产党员网、共青团中央”等紧密结合。网络思政不仅只是“线上思政”,“线下思政”也非常重要,线下可以进行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廉洁文化节、主题团日活动等,并将“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相结合,营造思政氛围,让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后再在线下积极参与互动,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理解,还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思政主旋律。

3.2 与时俱进,創新驱动

育人者,必先自育。高校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不断改变并创新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网络育人能力。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不只是工具,也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及手段。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认识、了解、利用网络,才有可能把网络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当充分并正确认识网络的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并把思政育人贯穿始终,创新驱动新的发展模式。高校辅导员也需要充分并正确认识网络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的创新作用,在工作中不断吸收和接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跟进时事热点与大学生关心的人和事,以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潮流推向正确方向。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推进网络思政教育需要高校辅导员、教师、大学生的全员参与,还需要加强网络思政的顶层设计。高校必须明确“三全育人”的重要价值,并不断完善高校基层工作制度与教学体制,与时俱进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驱动网络思政教育机制,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用符合当代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语言及传播规律引领网络舆论,牢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主动权,高校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依托网络平台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帮扶和心理咨询等问题,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高校辅导员要成为网络有害信息的“过滤器”,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建设中构建“防护林”,为学生抵制网络中的错误言论和不良引导,不断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增强网络行为规范,积极推广高质量的、鼓舞人心的、优秀的文化作品,努力锻炼学生对有害信息判断、甄别和抵制能力,真正实现高校大学生网络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发挥网络文明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的积极作用,用“接地气”的形式打造网络思政主渠道、主课堂。高校还要不断建立健全网络育人体系,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育人职责,因势利导开展思政教育,将政治话语与网络术语有机融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网络术语相融合,将不同学科授课内容与网络术语相融合,充分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不断抓住热点问题,将即时性新闻纳入思政课堂,挖掘有教育意义的思政素材,向学生推送权威性文章和专家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将昂扬斗志转化为实学实干,不断丰富网络育人精神内涵。

3.3 任“生”唯贤,三全育人

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具有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是学生工作与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实施者。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将榜样力量最大化。学生干部或学生榜样的言行始终被其他学生所关注。努力提升学生干部的自身素养能够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效果,使得思政教育在学生中可以有效推行。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干部的价值,还有利于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要任“生”唯贤,把思政教育与“三全育人”相结合,培养并利用好学生干部这个群体,使其能够通过问题反馈、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能力,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高效管理的能力,帮助辅导员更好地进行网络思政教育。高校辅导员也应当积极接受新时代的新生事物,不断革新自己网络思政话语体系,拉近师生距离,用“接地气”的方式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教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表达网络思政教育理念,传递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队伍搭建十分重要,一支专业性强、思想认识深且具有一定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的优秀育人队伍必不可少。思政教育者的主力不仅是高校辅导员、高校教师,还应该有学生干部。学生榜样的力量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既是激发创造力的摇篮,也是善恶审判台的战场。高校大学生大多处在18~22岁的年龄,往往涉世未深,又对世界充满好奇,极易受到多元文化以及错误认知的误导。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信息员”的作用,要与学生干部、任课教师以及公寓教师密切合作,及时抓住不良行为的苗头,进行思想引领,引导其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共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为网络思政创造良好环境。互联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思政不仅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重要体现。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在学生群体中培养意见领袖与互联网新媒体骨干,任“生”唯贤,鼓励其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主动发声,带动其他学生见贤思齐,树立依法上网的正确意识,提升学生甄别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在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健康成长成才。

4 结语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如何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是一项亟须关注的现实问题。“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成为高校辅导员今后工作的指导纲领及行动指南。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线力量和中坚力量,要顺应时代趋势,将思政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增强网络育人的有效性,使互联网这个变量转变成思政教育发展的最大增量,真正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思政教育工作活起来,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温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01):2022.

[2]韩蓉.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考量[J].陕西教育(高教),2023,(01):2426+47.

[3]都晓.论精准思政概念生成及其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4958.

[4]包育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挑战和对策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2):2629.

[5]王嘉仪,吴恩婵,廖航,等.学生干部“一岗双责”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J].经济师,2022,(11):213214.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互联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