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及其生态意蕴

2023-12-11张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张洁

摘 要:马克思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使用了“人化自然”一词,并由此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马克思这一科学理论的形成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具象化考察和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发展完成的。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的客观性、双向性、实践性及其价值走向凸显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在新时代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形成发展,延展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不仅能够为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指引,并且能够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自然的人化”模式,实现“人的自然化”,建立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相互交融的情感联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人化自然观;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生态意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53

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了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恶化,天灾频发,传染病的暴发无一不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形成威胁。福斯特曾指出,“一场对地球的战争。当它结束时,山狗却没了藏身之地”。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突出的形势下,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隐性逻辑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中的生态意蕴,从而架构起新时代生态美学的实践路径,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1 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的逻辑基础、制度批判和价值指向彰显了人化自然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意蕴。基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逻辑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1.1 逻辑基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第一,立足于人的实践,以唯物辩证法的框架说明人类活动的本质。对于人类活动本质的分析,必须从人与外部自然的对立开始,从人意识到这种对立开始。“这种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对立,是全部人类活动的出发点或原点。” 人的目的实现于外部世界,人便建造起了一个合目的的世界。合目的性的自然就是人化自然。目的的实现因此也就是把作为目的的形式强加于自在自然或原始自然,使之具有合目的的形式。这一过程可称之为赋予自然以合目的性形式的过程。以人类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现为感性和对象性之间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看作是感性活动,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就有了现实的生活基础,建立在客观的逻辑之上。

第二,立足于唯物主义立场,强调自然的物质性和先在性。“当我们追溯到现实的人类活动的尽头,我们在想象中所面对的便是一种原始存在,人类的物质活动既无法企及这种原始自然,也不能对其理解或定义其存在。”自在自然所标示的就是它独立于人类活动的自在性和由此而来的规定性。正因为人类的物质活动无法达到自在自然,因此,自在自然是能够使有限的人类活动进行扩大的可能性因素。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马克思的论述确立了自然的物质性和先在性,从根本上去除了人对自身的主体性崇拜这一错误倾向,从而纠正了由此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进一步从人的现实存在和物质实践方面确认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第三,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在社会形态的变更中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由于人与自然关系是在人的劳动,即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而人的劳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具备历史性和生成性特征。

1.2 制度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条件下的生态批判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反生态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具有压迫人的性质,并导致人的需要畸形发展,“它以野蛮的,掠夺式的经营方式破坏了一切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即劳动力和自然界,使得自然力被过度使用,并成为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相对立的因素”。

第二,生态的破坏和危机是由资本造成的。马克思写道“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之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蔑视和实际的贬低”。资本主义生產方式无视自然界的生态限度,寻求盲目的扩张和逐利,这种不顾及客观规律限制的单纯功利主义的社会形态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

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通过对物质变换的分析和研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由此引发出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在指出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人的能动性,正因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因此能够“根据历史性的劳动过程来合理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据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造成物质变换“无法弥补的裂缝”的罪魁祸首,人类对自然的过分干预直接导致了土地和环境的恶化。因此,马克思强调要消灭引起环境破坏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1.3 价值指向:共产主义社会是理想社会形态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完成了的统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社会性、人与人的关系性、自然的属人性建立起来,社会成为人与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自然界将从纯粹的有用性中得到解放,展现出与人的全面和谐关系,同时,社会摆脱了“物的关系”的束缚,人成为自由自觉的历史主体,自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也将重新界定,从而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形态。

2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2.1 人化自然概念的客观性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人化自然”概念时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传达了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马克思把自然界作为人产生感官知觉的原因,强调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第二,马克思突出了“人化自然界”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指出人化自然的首要特征是客观性,即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及自然对人的制约作用。我们所说的“创造奇迹,实际上是对自然奥妙的揭示,使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不是从虚无中创造物质”。这是人化自然概念的第一层生态意蕴。

2.2 人化自然概念的双向性

人化自然并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自然的人化这一单向的过程,自然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也对人具有制约和形塑作用,即人的自然化。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人的自然化概念及相关内容,他指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劳动看成是自然的人化这一进步过程,同人的自然化过程是一致的。”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一个双向互逆的过程。首先,自然的人化强调的是自然因人的作用而发生合乎人的意愿和目的性的改变,而人的自然化强调的是人因自然的影响而发生合自然规律的改变;其次,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是在人的劳动即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同步发生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马克思所写,人在利用自然力量“影响和改变外在的自然时,也同时改变着他自身的自然”;再次,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也是双方双向互动的前提。“在这种能动与受动的相互激荡中,人类才能在与自然‘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博弈中达到与自然的界的‘共生共存”。人化自然的双向性构成了人化自然概念的第二层生态意蕴。

2.3 人化自然概念的实践性

人化自然的实践性是人化自然概念生态意蕴的根本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直观自然概念时,确立了人化自然概念的实践性。实践作为联结人与自然的桥梁,不仅包含着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对对象世界的能动性和改造性,而且也包含着对象世界对人的制约性和规定性。“这些条件不仅决定着人们最初的、自然形成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决定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和不发展。”实践的特性既要求使自然合乎人的目的,也要求人合乎自然的规律。人化自然就是人与自然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达到和解的过程。

3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当代审视

当今时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占据了主流地位,即对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持一种否定性态度。这种观点直接指向近代以来的人类活动,即人类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意识外化到现实生活,就反映为“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其特点是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这种主体性倾向和“人类中心主义”受到了严重批评。

3.1 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学界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主客二分”的思想倾向,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事实上,通过对马克思文本中人与自然相关论述的分析,不难发现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内涵。如弗朗西斯科在福斯特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的书评中指出:“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着充分的对生态学的强调和关注,这甚至是其他一些零散的生态主义者所不具备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或物质变换关系是贯穿这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观点。”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超越传统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

格伦德曼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对于整个自然界的中心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否认其他非人类存在物的需求和利益,而是将这种需求和利益作为实现人类整体利益的手段。”事实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去看待事物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所说的超越只是对一种特定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超越,只是在看到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能最终逾越的前提下,寻找一种最为适宜的立场”。西方兴起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只是建立在其“原子化的个人”基础上的个人利益中心主义,应该予以废除或超越。并且,这种超越的结果并不是导向以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应当是走向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念或以人类为中心的有机论自然观。

3.2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发展进路

从马克思人化自然论的观点看,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之处在于人们过于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和实践化了的理论关系,而大多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的或艺术的关系。因此,克服实践态度的有限性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出路,便在于“张扬一种超越有限目的性的艺术态度,扩张理想王国的疆域,改变自近代以来实在的人化自然及实用化了的观念的人化自然极度扩张,而理想的人化自然极度萎缩的畸形发展的状况”,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恢复人化自然三种样态之间的平衡。

张世英在《哲学导论》中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或“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即包含“主体—客体”式的天人合一。传统的“主体—客体”的关系在西方近代史上所导致的是“物欲横流,精神低下和自然对人进行报复的恶果”。因此,这种包含“主体—客体”关系,同时又强调人与世界的融合为一以及对这种合一体的领悟成为了当今世界重要的观点。

4 结语

综上,通过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考察和研究,论述了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的客观性、双向性、实践性及其价值走向凸显了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将人和自然作为一种互为前提,共生共存的结构,弥合了人的能动性和自然价值之间的裂缝,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吸收和创新。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就强调要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意蕴,高度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为世界生态文明开辟一条新的,具有生命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7.

[2]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李傲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历史嬗变及其内在张力[J/OL].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2813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孙爽.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意蕴解析——兼论格伦德曼对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辩护[J].齐鲁学刊,2019(02):707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陈先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必修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11.

[9]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吴仲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577.

[10]弗朗西斯科·费尔南德斯·布埃.评福斯特的《马克思的生态学》 [N].参考信息,20041013.

[11]王聪聪.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的自然观与生态批判[J].云南社会科学,2012(05):2933.

[12]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3]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人类中心主义
《虹》中的生态主义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环境哲学意蕴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综述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谁会是下一个被灭绝者
环境伦理的嬗变与环境刑法的法益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与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