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的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3-12-11杨俊丹王士信
杨俊丹 王士信
摘 要:针对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流课程建设目标,需要思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着手,进一步介绍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流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方案包括课程思政建设、线上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落地、以教材为根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元化考核方式等。通过这些方案,为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套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系统分析与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多元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86
0 引言
一流本科课程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一流本科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具有高阶性强、创新性足、挑战度高等特点;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注重前沿科技和行业趋势的应用,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教学模式要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操作,适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本文旨在介绍系统分析与设计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三结合”,即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结合、教师讲解与小组研讨结合、理论传授与工程应用结合;实现“三促成”,即促成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促成学生体系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促成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形成,并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实践中,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真实项目的实践机会。当前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很多教材和课堂讲解只停留在纸面上,缺乏真实项目的实践机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难以满足未来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1.2 缺乏评估与反馈
缺乏评估与反馈是当前该课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状况难以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也会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使得他们可能会忽视或者轻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2 课程建设具体方案
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基础之上,借助学习通、QQ群等一系列工具进行线上教学改革,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通过课程内容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习兴趣。
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重难点讲授、翻转课堂、项目成果展示、课堂讨论与“小论文+大项目”等多种方式,以此克服教学实施中生生交互性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不协调等问题。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空间,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最后,通过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确保其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总之,此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课程思政建设
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必须注重“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环节,并将思政元素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将人生观塑造和心灵指引融入教学中,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挑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可以极大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部分课程中(见表1),我们可以有机地融合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2 线上资源建设
本课程在2019年疫情期间于超星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为止,已完成三个轮次的教学任务,其中一个轮次纯线上教学,两个轮次校本SPOC混合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课程经过建设,在课题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资源(含视频)已在超星平台建设并在平台中使用,在线课程有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文件,习题库等。经过4个学期运行,页面浏览量累计1306907,累计在线学习2499人,累计互动次数8659次,目前该在线课程在校内推广使用。
课程通过引入企业实战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整个系统项目的开发,以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市場需求和实际开发流程。这不仅有助于完善课程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对未来职业环境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已经进行了多轮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实践,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服务。学生可以在学习通上完成多项任务、参加课堂测试、进行作业库练习以及参加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和检验。多届学生成功地使用平台中的题库进行了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这些测试表现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线下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讲评,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2.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课程设计方法。
(1)课前阶段。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前利用学习通平台向学生端推送预习章节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视频。其中学习资料包括优质的教学视频,PPT课件,引导学生按顺序完成任务点的学习,并针对一些重难点进行线上提问,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章节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提高预习的效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完成知识的初步构建。
(2)课中阶段。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情况数据的反馈,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在课堂中建立与每个问题相关的知识模块,并按照模块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发布相关问答,让学生利用手机进行抢答来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对于比较重要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应该进行详细讲解,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抢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节学生紧张情绪。
针对重点内容,教师需要适当地进行延伸或拓展,介绍这些知识点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会到所学知识点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差异化的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3)课后阶段。经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学习,学生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项目任务的完成。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和教师督导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项目,学生需要不断进行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工作,并持续提交阶段性成果。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還可以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在线下教学中,软件开发项目案例贯穿课程始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软件项目进行开发,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还有助于突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学习平台的各项统计数据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教师可以随时通过该平台查看每位学生的在线学习数据,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3 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和学生练习的顺序进行了调整,使得学生先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实践和探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构建翻转课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学生可以在家庭、学校或其他任何地方进行在线学习,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和有效的交流,通过讨论、实践和探究等方式,挖掘潜在的问题和难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和广阔的基础。在混合式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重难点内容是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部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采用以项目阶段成果展示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由小组成员限时向大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使得每组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
在开展翻转课堂之前,项目小组成员自行安排一位主讲人,其他组员可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补充,汇报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汇报结束之后,要对该组进行评价,总权重为100%,分别是教师评价占50%,组间互评占30%,组内互评占20%,最后计算该组的最终成绩。其他组同学在评分结束后,可以就汇报内容提出问题或者给出建议。汇报组成员要对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形成讨论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掌控好整个课堂,引导学生如何就问题展开讨论。
4 多元化考核
改革传统期末考核方式,将线上学习评价、线下课堂评价、阶段性综合作业评价、期末考试等内容有机整合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其中线上学习评价包括视频学习的时长、频次、问题谈论的积极性等等。线下课堂评价包括考勤、抢答、课堂线上回答问题以及分享翻转课堂项目结果等。综合性阶段评估作业包括分析、设计、实现三次项目汇报成绩。期末考试内容结合课程的重难点,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客观地检测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在课程的考核阶段,将“学、练、考”融合一体,在完成线上学习、项目汇报和考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成绩采用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其中线上学习评价占比15%,线下课堂表现占比5%,阶段性综合作业表现占比30%,期末考试占比30%。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对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与20级该专业学生进行比较发现,两届专业人数相同,高考成绩也基本相当。然而,21级学生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并且要求他们开发相关的系统项目,这使得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实践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及格率上涨了10.2%,平均成绩比20级高出15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达到了98.5%。此外,该课程所设置的内容对应了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二级指标点,课程目标达成度表现优秀。
5 结束语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而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一流课程建设则是实现这个过程的一个关键。
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探讨,以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对一流课程的建设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从课程教学的线上资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的开展,以及多元化考核机制等方面着重讲解了课程建设的过程。并通过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笔者将根据学习通平台累积的教学数据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查找潜在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为今后的课程建设提供指导和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S].教高[2019]8号.
[2]杨晓宏,郑新,田未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04111.
[3]贾晓辉,杨腾飞,刘安战,等.《软件工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8):154157.
[4]贾俊奇.数据结构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讨与实践[J].福建电脑,2023,39(03):113116.
[5]孙长永,门召华.法学专业线上一流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MOOC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4):2127.
[6]杨晓宏,郑新,梁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12):7178.
[7]邓铭,胡颖.一流本科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152154.
[8]高广银,储久良,成艳,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为例[J].计算机时代,2022,(0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