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2023-12-11黄乘君徐晶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培育

黄乘君 徐晶

摘 要: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胸怀天下、担当有为,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部分大学生自身出现认知偏差、部分家庭与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缺失、社会不良信息泛滥等现象。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4个方面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国家繁荣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培育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52

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相关概念

1.1 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历史选择,标志着我国经过长期努力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客观发展实际为依据,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走自己的路,长期努力的必然结果。进入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既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引导其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是身处社会的个体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带有一定强制性。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责任的内涵也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大学生是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时代大学生是否能承担社会责任并履行社会义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国家振兴密不可分。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学界通常将其分为狭义与广义。从狭义上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除自身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从广义上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身、他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社会责任感。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应心怀正义,展现担当,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意蕴

2.1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校承担着传播知识,立德树人和为党育人的重要责任。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责任感缺失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责任感的缺失,如部分学生存在沉迷网络游戏、上课迟到早退、忽视自身健康等。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如破坏公共设施、违反交通规则、进行网络暴力等。这些行为无疑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高校要进一步推动社会责任感相关教育活动的展开。高校应做好教育引领工作,充分引导大学生理解培育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将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国情世情相结合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并将培育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从社会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培养道德修养,增长智慧才干。此外,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領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主阵地。高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育人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紧密结合,才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2.2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优秀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素质。随着时代发展,要求新时代大学生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对于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责任履行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其实质是提升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更好处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会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发展,洞察国际局势。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尤其当前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固铸牢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新的飞跃。

2.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前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和更有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要清楚认识到我国发展环境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面临着国际激烈竞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因此,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动荡中持续不断发展,需要青年大学生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无论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或是突破“卡脖子”难题,都需要青年大学生敢于创新创造,正确对待一时成败得失。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一愿景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因此,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将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面临的问题

3.1 部分大学生自身出现认知偏差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受到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一是大学生认知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大学生群体相比于其他群体对于事物的期待更高,极其渴望成功,在得到一点成就的时候,往往表现为骄傲自大,相反只要碰到一点挫折,如考试失败、恋爱失败等,便陷入自我否定中,怀疑自己的能力,陷入深深的自卑中。在此背景下是不利于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是部分大学生精致利己,缺乏责任担当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大学生家庭较为殷实,但在享受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部分大学生在做任何事情前通常会优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往往忽略做事情所带来的真正价值。

三是部分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弱化,群体情感冷漠。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集体,身边同学甚至是父母。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更加要求新时代大学生能够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发展命运。

3.2 有些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缺失

高校是教书育人、传播真理的重要场域,但部分高校只重视就业率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忽略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教育。

一是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门开设社会责任感教育课程。由于没有独立设立课程,缺乏对应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很难对社会责任感进行系统化地学习。

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教育独立教师。在高校中通常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由于学生数量庞大,教师数量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三是部分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形式单一。当前社会责任感相关教育课程仍以传统上课模式为主,老师们大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只是按照教学内容简单灌输为主,并没有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缺乏对学生内心感受的关注,这使得课堂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部分家庭忽视社会责任感引导

受到当前就业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情况,而忽略对孩子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引导。

一是当前部分家庭过度溺爱孩子。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部分家庭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尽可能让孩子只专注于学习,很少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小事当中,因此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下很难独立形成责任担当意识。

二是部分家长没有为子女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部分家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意吐痰,在家庭内部还存在家庭暴力等现象。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部分家庭缺少对孩子的陪伴。由于现代社会节奏较快,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一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静下心共同讨论社会责任问题,从而无法有效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3.4 社会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这也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面临许多困难。

一是社会不良信息的泛滥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负担。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谣言、暴力、色情、恶意评论等负面内容,这些信息可能对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感到困惑、焦虑或无助,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失望和绝望的情绪。

二是社会不良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接触到大量的不良信息时,可能会对道德、价值观产生怀疑,容易受到消极行为的诱导。例如可能受到网络欺凌、不良习惯和不负责言论等影响,从而对社会产生消极的态度。

三是社会不良信息的存在可能使大学生对社会问题产生麻木感。当大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负面新聞、社会不公平和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会逐渐产生对这些问题的麻木和冷漠。这种麻木感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无动于衷,缺乏对社会责任的真正关注和积极的行动,从而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

4.1 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责任意识

大学生应保持理性思考,发挥主体作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首先,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过程,以此深入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如支教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招聘会志愿者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在为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使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社会负责的行为。其次,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大学生可以通过与周围积极向上的人交往和关注正面的新闻和故事,或选择参与有益的网络社群和讨论组,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和观点,以及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在保持对社会的信心的同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承担社会责任。最后,通过选择优质的信息来源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学生应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并且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避免被不实信息所误导。这需要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例如可以关注专业的学术刊物、权威的新闻媒体和可信的网站,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4.2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引领作用

高校是教学实践的主战场,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要优化思政课教师师资队伍。高校应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着重培养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养和教学技巧,要注重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及社会实践经验,以便更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推进社会责任感课程的培育并丰富教学方式方法。高校应结合学校各班级的学生情况,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任务与教学的重难点,积极开设培育社会责任感的特色课程。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名师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引入新颖的教材内容。要把具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作为教材内容,例如选取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等以此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充分发挥家庭基础性教育优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培育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社会不公平、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应展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充分利用时间定期开展家庭会议。家庭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成员一起反思和分享自己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鼓励孩子讲述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4.4 净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离不开社会整体的保驾护航。首先,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社交环境。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空间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对网络社交环境的监管和引导,打击虚假信息、网络欺凌和不良内容,并鼓励提供有价值、积极向上的信息和交流平台。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参与平台。要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开展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政府、学校和企业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具有突出社会责任表现的大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将社会责任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展现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郭燕,谷生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4):119121.

[4]陈翔,李金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理路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3638.

[5]胡圣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6970+78.

[6]贾蕊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4):2830.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